第十四章 猴尾

這桃花枝叫做靈木枝,正是百花谷谷主的信物,是一件極爲罕見的身心合煉之器,器隨主化,一併枯榮。枝上的桃花綻放之數,顯示其主修爲之深淺,只要法器之主修爲越高,則開放的桃花之數越多,花朵亦更嬌豔動人;反之則開放的桃花之數少且花朵失澤、焦枯萎落。如今這桃花枝上盛開這朵朵桃花,顯示着法器之主的不俗修爲。

所謂身心合煉之器,有着種種難言的玄妙,每一件身心合煉之器的妙用都不盡相同。這樣的法器與別的法器不同之處甚多,難以盡述。但身心合煉之器有一個共同的最爲明顯的特點就是,這樣的法器幾乎是不可易主而用的,如果強行要他人使用,那唯有一種辦法,就是法器之主自行放棄這件法器,否則他人是無法御使這件法器的。

但因爲是身心合煉,法器之主舍卻這件法器就等同於舍卻自己的身心一般,說白了就跟自殺是沒有任何區別的。也就是說,除非法器之主身死,否則這件法器是無法易主的。再者,這樣的身心合煉之器,往往都有特殊秘法御使,若是不得秘法,就算能以萬法歸元之術勉強駕馭,永遠也不可能發揮出此器最大的神妙之用!初見靈在心,率意山周圍的不少修行人都是忍不住發出了低聲的驚呼,目光就再也沒有離開過她的身影。這倒不是靈在心的五官長相有多麼驚豔。而是她周身洋溢出一種神韻,彷彿有着無窮的景緻,能夠直接印入衆人的元神感應之中。讓人產生一種共鳴,在一見之下,產生不可磨滅的烙印!

人間之人往往追求五官精緻,以此爲美,隨着萬物外在形象的變化而變化。但是修行人當然不會如此,修行入知道之境,外在形象與內在身心無二。修行人容貌會隨着身心與萬物相感之求證,發生細微的變化。而甚至可以修成變化容貌的法術!當然這並不是說修行人不講究外在的形象,而是說除此之外,修行人會更爲直接地感受對方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能夠帶給彼此以怎樣的感應。其人在天地之間,又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靈在心和靈清慧兩人身上皆有一種與萬物相親之感,如此立身虛空,周身之神氣波動融融然似乎跟周圍的虛空相融合,偏偏又能獨立在萬物之外,令人一見心中頓生出一種歡喜親近之意。尤其是靈在心,她和靈清慧兩人都是一身白紗衣裙,但與靈清慧不同的是,靈在心的白紗衣裙並不是純白的。衣裙之上還有各種嬌豔的鮮花點綴,隨着她的神氣波動,不時搖曳、開合。甚至還會凋謝落下,就跟真的花朵一般無二!她的衣裙也不是那麼簡單的衣裙,而是以一種特別的手段煉製而成的一件法衣,是一件高明的法器,能夠輔助她的修行。修行人見此衣裙上的花開,如見其心開。見花落,便如見其心閉!這是一種難言的神韻。如此真實地出現在這天地之間,落在每一個修行人的心頭。但每一個受其感動的修行人的感受卻又不盡相同,好像是同樣的山川,卻有不同的懷抱。

這種情形跟神通法術之中的一些幻術有着異曲同工之妙,但事實上其中玄妙意趣其實大不相同。靈在心周身神韻並非是任何的幻術,而是百花谷所修枯榮生滅訣到了一定境界之後的自然之效。

百花谷的來歷十分奇特,在修行界之中也是獨此一家。這一宗門的創派祖師並不是人,而是數千年前的一位草木精靈,是桃都山上的一棵神桃樹化形而出的精靈,叫做木靈。這個木靈生性慈柔,神通法術雖然不強,但是壽元卻悠長無比,他開闢了一處地靈之氣充足的隱秘山谷,收容蠻荒之中化形而出的懵懂草木之精。久而久之,山谷之中聚集了大量的草木之精,以及種種靈藥,這便是百花谷的最初!

如果只是如此,百花谷自然不可能形成宗門,因爲木靈乃是草木之精,其生存方式便是修煉方式。也就是說,草木之精只能依循自然本能生存而修煉強大,並沒有任何的修煉法訣可以教給其他的草木之精。而後來百花谷一脈的修士卻都是修行人,並不是草木之精,這其中的變化是一位一個出身真陽宗的修士!

在木靈神君在百花谷中居住得開始百年之間,因爲山谷隱秘,始終都沒有什麼修士發現他們,直到有一天,一位真陽宗的修士跟着一位出谷的精靈進入了谷中。

這位出自真陽宗的修士平生最擅長、也是最喜歡的事情便是煉製丹藥,幾乎是一個藥癡。因爲這個緣故,他纔會在修行界深入蠻荒之中四處費心尋找各種各樣的靈藥,希望發現一些前輩修行人沒有發現過的靈藥。不曾想真的在機緣巧合之下,發現了百花谷!

這位修行人在修行界真是一個異數。換成其他的修行人,面對這滿山滿谷的奇花異草、珍惜靈藥,早就生出據爲己有之心了。偏偏這位真陽宗的修士不僅沒有絲毫的錯亂之念,反而和木靈一起開始守護這山谷。以及山谷之中的一切。

修行人對妖物有排斥之心。那是因爲人妖之紛爭從數千年的前的人妖大戰開始之後就沒有停下來過。而因爲在人妖大戰之中,也有草木之精靈插足,所以修行人對精靈也沒有什麼好的態度。將之當做妖物之屬,只是沒有像對待妖物那麼敵視罷了。而百花谷居然有一位草木之精作爲創派祖師,本來是會讓修行人瞧不起的,但是恰恰百花谷在修行界的地位實在是太特殊了,乃是修行界之中一個極爲特別的宗門,因爲一培植靈藥、煉製丹藥爲修行的關係。又被稱爲藥谷,內中最多的便是草木之精。因爲谷中如此之多的靈藥關係。修行界之中上門求藥的人幾乎是絡繹不絕!

初入百花谷,眼見谷內漫山遍野的任意拿出一株都足以引起修行界轟動爭搶的奇花異草,以及那些錯落樹林之中、山坡之上,以前在典籍之中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珍稀靈藥……盛開的花朵、肥大的枝葉,一株株都在風中搖曳,散發着種種濃郁靈藥氣息,引動無數的異蟲環繞,發出奇異的鳴叫,還有一些幼小的精靈,或者猶如嬰兒卻頭生小角,或者身形是花朵卻發出叫聲……如此等等異景,讓這位真陽宗的修士張大了嘴巴,走出兩步之後便直接身子一軟,暈倒在地。這可不是激動的暈過去,而是被谷內的濃郁的藥息給直接薰暈了!

那麼都靈藥匯聚的地方,所散發的藥息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夠承受的。這位修士進入谷中的時候已經有了知道境的修爲。尚且被薰暈了過去,如果修爲再低一些,怕是極有可能直接被藥息給薰死。這跟中毒可是沒什麼兩樣的!

可惜的是,不知道爲什麼,百花谷歷代傳承之中並沒有留下這位修士的名字。而百花谷也向來只是尊木靈爲祖師,尊稱之爲木靈神君,供奉祭祀的也只有這位草木之精,而沒有那位真陽宗的修士。

修行界傳聞,多年之前白琅山一脈上下不知何故突然被李先生責令禁足山中,而後便流傳出了種種的猜測。只是因爲涉及李先生,所以修行人們大都不敢太過揣測,但是無形之中,衆人對百花谷又變得更爲恭敬了一些!

所以靈在心和驚百里互相行禮問候之後,驚百里又立即爲之引介了代輔天淵無咎和道門其他衆人,雙方互相行禮問候。衆位道門宗主都是十分熱情,淵無咎甚至邀請靈在心二人上雲臺落座,不過靈在心和靈清慧卻謝絕了淵無咎的邀請,只是飛天接近到了雲臺的左側,淵無咎也沒有強求。

此後隨着歲月流逝,漸漸地在百花谷之中便留下了這位修士的傳承,即是日後的百花谷傳承法訣——枯榮生滅訣。這法訣是這位修士觀摩百花谷中衆草木之精之後,從御日訣之中參悟變化而創的法訣!

如今的百花谷主正是眼前的靈在心,是一個值得讓人極爲敬佩的女子。這是因爲她不僅自身修爲不俗,遠遠超過了她的師父憐幻塵,已經達到了知天境。而對百花谷宗門事務處理也在歷代谷主之上,將百花谷管理得井井有條。不過靈在心更爲修行人所津津樂道的並不是這些,而是傳聞他跟日月廬中的李先生關係非同一般!

等到這位修士醒來之後,便看見了木靈,是木靈救了他。從那一天之後,這位真陽宗的修士,便跟木靈成爲了十分友好的朋友!一人一精靈竟然一見如故,頗有相逢恨晚之感,而這位真陽宗的修士也不是拘泥之人。行事狂放自適,最後居然拉着木靈神君結拜爲兄弟。

數千年以降,百花谷不知道送出去多少靈藥。因此在修行界之中,論及門派關係,幾乎沒有哪一派可以跟百花谷抗衡,更稍有敢得罪百花谷的。修行人修行多經歷劫數,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有求到百花谷的時候,既然有求於人,那麼還會有人對百花谷祖師說三道四嗎?

兩人與道門的其他宗主開始攀談起來,居然是跟塵凝榭聊得話最多,而且讓向來對任何人都是冷冰冰的冷仙子也罕見的露出了一絲笑容,與兩人顯得十分親密,原來她們之前就十分熟悉。

沙七飛看着這一幕,道:“哎呦,百花谷的谷主也來了。嗯,想想也是,她們是以煉藥爲修行的,天意花號稱修行界第一靈藥,自然不會錯過這等千載難逢的機緣。”

老瘋子卻哼了一聲:“兩個女人,無補於事,來了又有什麼用?”

沙七飛聽得老瘋子話中有話,正要詢問,忽聽的一聲怪叫傳來,卻是來自樹上的莫離靈猿。沙七飛當即跟被踩了尾巴一樣猛跳了起來,立即轉過身去看莫離靈猿。他嘴巴里對靈猿各種貶損失望,但是心裡卻始終不曾有一刻真的放下。

這一回頭卻是讓他一顆心差點沒從胸腔裡跳了出來,只見莫離靈猿哪裡還是之前一副昏昏欲睡的樣子,早就已經站立起來,雙足緊緊扣住樹枝,一雙眼睛睜得滾圓,內中瑩然發出幽藍的光芒,顯得神秘而詭異。最刺目的則是它的尾巴,只見原本軟軟垂落的尾巴,此刻居然挺得筆直,猶如一支利箭一般斜指向東方!

第五十章 轉見敗闕不壞身第十五章 惡人第九十章 呼之將欲出第八十七章 聞之奏絃歌第二十二章 可以爲師矣第二十二章 玉符第十七章 心念力第六十一 此身有止第三十九章 無改當初一霹靂第八十九章 大道直行第二十二章 成其果第三章 龍圖之意第八十一章 其命其數第二十一章 所謂命者非賦予第七十二章 身心同在第六十七章 萬化之基第六十五章 凜然天意不可違第五十四章 道衝而用之第十二章 凝情此刻誰消得第三十一章 情之起第七十一章 原始反終一心貫第二十九章 於我一心中第一章 迷夢無色惑無端第二十五章 妖之初第十八章 失神第五章 吃烤肉第八十四章 正行定命第三十九章 無改當初一霹靂第六十三章 喚物杵第二十三章 石中精魂第六十九章 雷宗之變第五十四章 往事無心誰爲受第四十一章 長生者第二十章 以一敵六第四十一章 天心第十一章 正是伊人獨舞時第六十三章 不歡而散第六十三章 相對爭鋒在纖毫第二十六章 千年事第三十八章 辯佛第二十章 所謂命者非令也第四十五章 方圓有度第七十九章 機巧千般喪天真第二十九章破戒之僧何所願第六十二章 忽從水中見天青第十五章 進退何憑據第四十二章 陰火焚身骨第八十二章 真性何妨由運行第六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八十八章 降龍伏虎第四十五章 黑甲第二十九章 山下水第十三章 各有所謀第七十六章 且輸世眼認初心第九十章 輸贏定第二十四章 知敬鬼神而遠之第六十四章 亙古一脈稱天巫第四十六章 身家同一義第六十九章 此心所止第三十五章 向死而生第七章 此一以貫之第二十二章 可以爲師矣第五十五章 達者是爲師第六十八章 天地靈火第三十章 當初金身曾出血第六十九 一箭第八十章 天地之瑞第二十八章 石像第四十三章 悄然之變第二十三章 斷慈山第四十一章 淬鍊萬古不磨心第八十八章 孰在孰不在第十八章 轉生死第四十五章 何所劫第十八章 行不疑第三十五章 知聚散第八十八章 豪言一諾輕生死第四十八章 天意可知不可違第六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二卷 天垂象 第一章 天宗第九十二章 萬事或已忘第三十三章 師兄不及第四十八章 誰爲主第十九章 反轉第四十七章 誰爲妖第九十六章 再賭第三章 各自有前塵第八十八章 幾人無處覓來由第三十三章 潛行不知處第八十八章 小週天之陣第八章 此中玄妙誰觀得第十一章 正是伊人獨舞時第十二章 神化第九十四章 信近於義第十一章 惜我身第十九章 反轉第八十八章 豪言一諾輕生死第九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五十一章 此身壞後心何寄第六十二章 忽從水中見天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