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戒立功德是非外

以陸正所瞭解的赤靈大哥可是一頭質樸真純、憨直重情的赤炎豹妖。,如果是在平時自己有什麼事情問他,赤靈大哥絕對是會對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想當初他們認識沒多久,赤靈可就是把自己赤焰豹一族的來龍去脈包括他大哥赤元猙的所有事情都對陸正竹筒倒豆子般地說了出來,一點兒也不隱瞞,倒是讓當時化名陸止一的陸正因爲覺得有所隱瞞而感到有些愧疚呢。

但這時陸正轉身向他問出爲什麼要對嗔心等佛門僧人出手之時,化爲赤焰豹原身的赤靈卻是低聲嗚叫了一聲,竟爾緩緩轉過身子背對着陸正一言不發,趴在了地上向修行界的方向望去,神情顯得十分憂傷。陸正更是吃了一驚,這可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赤靈大哥這是怎麼了?

陸正有七情心,對萬物的七情變化感應非常,他感應到赤靈周身散發出一種極爲熾烈的哀傷之意,哀傷之中更有一種深深的自責愧疚之感。是什麼樣的事情會讓赤靈又這種感覺呢?陸正心中略一思索,便已明白了幾分。他向嗔心和尚一拱手,隨即走上前去蹲下身看着這頭憂傷的赤焰豹,輕聲道:“赤靈大哥,你是在想赤焰豹一族的族民嗎?”

赤靈凝望前方的眼睛眨了幾下,似是因爲終究沒有看見自己想要看見的一切,只得失望地低下了頭。他聽見了陸正的話,卻沒有回答,反而把頭深深埋在了雙足之間。陸正見到此時的赤靈的舉動赫然就是一頭山野之中的赤焰豹,哪裡還有半點大妖的氣勢,知道自己所猜測的絕對錯不了。以赤靈大哥的個性,除了是赤焰豹一族的事情。根本不可能有其他任何事情會讓他如此失常。

但問題是赤焰豹一族的事情,跟眼前來自嗔怒山火焰庵的嗔心和尚他們又有什麼關聯呢?究竟是什麼事情,會讓赤靈大哥不聞不問直接就像嗔心和尚等人出手呢?眼下的情形,陸正當然不可能再去追問赤靈,便伸手在赤焰豹的背上輕拍了兩下。然後起身來到嗔心和尚的面前,道:“大師。剛纔您提及八苦大師,莫非便是歡喜山白虎寺的駐山,人稱苦行僧的八苦大師嗎?”

嗔心和尚也見赤靈的舉動,感受到這妖物居然如此悲傷,知陸正不忍在這個時候去擾動它,轉而想從自己身上尋求緣故。他是佛門中人,雖然持戒嚴苛,但氣量寬宏,和苦行僧一樣。心中對人妖之分並不是如此看重,聽見陸正提及苦行僧,倒是有些微訝道:“不錯,難道施主認得我師兄八苦和尚嗎?”

陸正笑了起來,道:“不瞞大師,晚輩本是人間小子,正是八苦大師將我帶入修行界的。當時晚輩身染奇毒,若不是大和尚殷勤辛苦。我這條小命可早就沒有了。現在想來,已經是數年之前的事了。”

嗔心和尚也感意外。道:“哦?沒想到施主跟我佛門還有這樣一段因緣。只是貧僧跟八苦師兄當年自佛山一別之後,已經許久沒有相見。何況八苦師兄向重實行,不愛虛語,更不會向人道說自己所行善舉,因此這一段緣法,倒是從未聽說。”

陸正也道:“晚輩聽聞佛門極重字輩。若是同一山的師兄弟,則字輩必然相同。大師和八苦法號不同,應是一在嗔怒山,一在歡喜山的緣故,不知兩位大師是如何相識的呢?”

嗔心和尚道:“貧僧和八苦師兄相識甚早。當時我們二人都作爲預位僧,在佛山修行……”

因爲這兩條緣故,意味着在人間所面對的一切都極爲艱難。不能運用神通法力,只能以身心所證之境界傳揚佛法,將遇到跟凡人一樣難以面對的身心磨難。佛山爲什麼會規定這樣奇怪的規矩,一來是因爲人間之人本就沒有神通,二來也是表明佛祖之修行,解脫不在神通法術之中。所以很多僧人並不願意接受這樣的指派,寧願留在修行界。

這些預位僧要在佛山修行很久,直到突破知命境纔會獲得佛山指派的資格,前往某一寺廟成爲駐山、法座和戒師。也因爲如此,佛門十山還有一個規矩,那就是每隔五十年,都會更換新的駐山、法座和戒師,所有前任都將回到佛山繼續修行或者就在寺廟之中擔任長老僧的職責。雖然規矩如此,但並不是說所有的預位僧都有這樣機會,首先是不是能突破知命境便是一大難關,另外一點,佛門十山的駐山、法座、戒師加起來總共也不過九十人。而佛門十山所推薦而來的知道境弟子往往會遠遠大於九十之數,那麼超過九十之數的弟子會怎麼處理呢?

成爲駐山、法座或者戒師本身就需要相應的不同的修行,所以佛山會因順每個知道境弟子的不同特質,加以調教培養。當然這本身還會參考這些弟子本身的意願,就算是被選入佛山,倘若弟子本身拒絕,佛山也是不會強求的。佛山對於十山每隔三十年所選出的弟子人數並沒有太嚴格的規定,只要是不低於十人即可。

嗔心和尚向陸正說起他和八苦和尚相識的經過,原來他們本來並不相識,嗔心和尚原本並不是出自嗔怒山,而是出身放光嶺的無量精舍;苦行僧也不是出自歡喜山,而是出身無相峰的大慧寺。兩人的相識就是儒嗔心和尚所言,是在佛山作爲預位僧修行。

按照佛山的規矩,對於這樣的弟子,往往會被指派進入人間傳揚佛法。相對於在修行界而言,進入人間可不是一件令人滿意的指派。因爲進入人間有着極爲嚴苛的要求,首先第一條,進入人間之後便不得動用神通法力,所以僧人也不得使用神通傳法。而第二條則是,被指派進入人間的僧人都是不允許再進入修行界的,必須永遠留在人間,直到形壽的盡頭。僧人只有在壽元已盡,才允許向人間之人示現一些神通神異,表示其來歷。

什麼是預位僧呢?佛門之中有一規矩,當十山之中的任何一名修行弟子成就知道境之後,就會獲得進入佛山修行的資格,受到佛山之上的長老高僧,甚至是世間尊的親自指點,被稱爲預位僧。當然這並不是說只要到達知道境的修爲就具備進入佛山成爲預位僧的資格,除了修爲成就,還需要得到所在寺中的駐山、法座、和戒師三人一致許可才行。這三人共同的肯定,當然包括了該名弟子的心性、持戒、功德等多方面的考量!

而佛山也並不是時時都會接納預位僧,每一次相隔是三十年。爲什麼要相隔那麼久呢?因爲所謂的預位僧並不是單單只是爲了指點這些弟子修行的精進,而是有着其他的目的。每一個預位僧都是作爲要成佛門十山之中的駐山、法座和戒師的人選來培養的,這也是預位僧這一名稱的來源。佛門十山十座大寺廟,共三十名駐山、法座和戒師並不是由所在的寺廟自行選出,而是皆出於佛山的指派。

但是這樣進入人間也有其好處,尤其是對於大願之力的修行,便有着修行界難以想象的成就。另外一點,這樣的僧人坐化之後,如果轉世再來,那就會被再度允許進入修行界。這樣的僧人會擁有上一輩子修行所證的一切,還包括極爲珍貴的大願之力,以及衆生所集的心念之力,轉世之後的修行相比上一世要容易的多,也更容易成就更高的境界。所以還是有些僧人會發下大願,進入人間傳法。

這就是佛門的預位僧,對於佛門十山傳承有着承上啓下之功。而嗔心和尚和苦行僧就是上一屆的佛門預位僧,那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他們在佛山修行二十年後都突破知命境成就,正趕上佛門五十年一度替換十山駐山、法座和戒師。嗔心和尚和苦行僧都沒有進入人間傳法,苦行僧被指派成爲歡喜山白虎寺的駐山,而他則成了嗔怒山火焰庵的戒師。

嗔心和尚還說道,在佛山之時,每一個預位僧都是住在修行洞中,他的修行洞正好和苦行僧的修行洞挨的最近,因此兩人也最爲熟悉,加上性格脾氣也算相投,所以經常一起互相指點、啓發佛法修行,交情很是深厚。不過自從當初被各自指派入山之後,兩人便沒有再見過面了,屈指一算,已經有十年了!

嗔心和尚身爲火焰庵的戒師,因提持一庵戒律之故,所以基本上並不怎麼離山。加上佛門之人注重清修,有口耳之戒,所以並不怎麼喜歡談論他人是非,所以對對方之事所知甚少。多年來嗔心和尚知道的唯一一件關於苦行僧的事,就是聽說他因爲犯了色戒,所以被免去了歡喜山白虎寺駐山,被帶上佛山罰雕鑿佛像靜思過愆。

陸正聽到此,這才明白嗔心和尚的來歷,原來他跟苦行僧還有這樣的交情,因此對他更是敬重。聽他說起苦行僧破戒之事,不由問道:“大師,大和尚破戒之事是真的嗎?”(未完待續。。)

第十四章 入真第二十六章 心機第二十一章 相思鷂第六十七章 過去現在皆掣肘第十七章 此何人哉第十七章 失刀第九章 試心嶺第五十六章 此心無故難如故第七十二章 尊貴之人第五十四章 挖肺掏心飼虎狼第四十六章 恨天地第十章 欺於己第六十九章 此三子第一百零四章 此後何所憶第三十章 不才子第九十二章 謊言第八十九章 扶精靈兮行於妖第四十二章 人行妖行第五十二章 推命術第七十章 百花釀淚第五十九章 雷起喚物誰方醒第八十七章 澄明無礙紛紜中第八十八章 邪修者第三十四章 遮心欺主用巧言第九十章 同心第三十章 因果生滅第五十五章 伏波山上有真人第三十二章 無縫玉塔第二十二章 神通第四十二章 容情利爪留僧命第六十五章 竊地補天第二十五章 從此人間無神蹟第三十五章 苦中樂第五十章 是衆生相第五十六章 無何有第八十二章 法自然第一章 迷夢無色惑無端第三十五章 神通劫第八章 忘形攝意任風狂第九十七章 虎威第六十九章 你中我見我中你第五十七章 竹林中第九十一章 變起不測第九十二章 萬事或已忘第七十七章 何謂不知我第八十五章 賭兩命第一百章 向何方第九章 六辯第五十一章 始作之者第九十八章 通天徹地角第三十三章 機緣相生第三十七章 勝願無悔一腔血第五十七章 方知我是誰第七十五章 何意顛連惜此身第五十九章 邪靈惡鬼第五十一章 本搖道亂思入邪第四十章 改天換地第四十五章 聖宗門人第三十二章 伏憨虎第一百一十六章 千古不磨心第九十章 回首身已喪第四十三章 聚殲第三十八章 大慈悲起天人同第五十四章 九龍繞佛第四十八章 魚我所欲第二十四章 知天境第四十一章 長生者第六十九章 此心所止第十八章 夢外觀真第八十一章 八派生第十三章 何故相愛轉相失第三十章 算計第七十九章 順其言第八十五章 有魚破水出第六十五章 竊地補天第一章 前塵第七十三章 斷指以燃燈第五十三章 山中人兮芳杜若第三十一章 佛爲山第五十九章 天命之主第十五章 不忘本第八十五章 劃其規兮定其方第四十二章 容情利爪留僧命第二十三章 斷慈山第十七章 當時他笑我瘋癲第七十章 天地之外第一百一十三章 縱幻豈無聞第八十一章 其命其數第八十六章 我是誰第九章 臨機無礙暫施設第五十章 還清涼無憂第七十六章 犯上作亂第八十六章 欲求正行叩三問第十六章 所謂伊人第三十一章 兩顆青菜第七十九章 重逢方知不曾失第十五章 擲身問命語鏗鏘第一百零八章 御之以無形第五十五章 天時第十章 無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