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豬隊友養成記

1852年4月25日,英法奧斯曼三國在巴黎舉行政府高層會晤,商議近東戰爭的問題。迫不及待-想要讓法國重回世界中心的拿破崙三世,親自主持了會議。

“俄國人正在向保加利亞地區和高加索地區發起猛攻,我們的部隊已經多次打退了他們的進攻。

不過想要擊敗俄國人,光靠我們的力量還是有所不足。

更何況還有奧地利人也在虎視眈眈,也牽制住了我們大量的兵力。

如果只有一個敵人,還可以應付。現在同時面對兩個強敵,我們實在是疲於應付。”奧斯曼外交大臣幅阿德有些疲憊的說道

這個語言真的很難組織,既要說服英法儘快出兵援助,又不能暴露奧斯曼帝國虛弱的內幕。

這個逼不好裝,一不留神就過頭了。萬一英法認爲奧斯曼帝國頂得住,選擇了坐上觀虎鬥,他們就只能哭了。

反之,如果暴露了奧斯曼帝國的虛弱,英法認爲他們不值得投資,轉身和奧地利、俄國人一起瓜分他們,那就死翹翹了。

除了外交上的麻煩外,奧斯曼政府的內部鬥爭也讓幅阿德頭疼不已,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可不是什麼好相與的主。

前不久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才因爲俄國人的壓力,罷免了他這位親英法的外交大臣,改由親俄派的裡法特接任。

隨着君士坦丁堡談判失敗,親俄派的外交大臣似乎喪失了價值,馬上又遭到了罷免,重新換上了親英法派的幅阿德。

這也就是在奧斯曼這種國家可以這麼操作,要是換了歐洲國家,這麼隨意的換人,完全不把外交大臣當成一回事,人家早就撂挑子不幹了。

實際上幅阿德也不想幹這苦差事,幹好了沒有功勞,這是外交大臣的本質工作,幹砸了還要被問罪。

可是他根本就沒得選擇,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的意志不容違背。在奧斯曼帝國,大臣們的地位可沒有在歐洲各國那麼高。

“幅阿德先生,不用擔心。據我們收到的情報,奧地利政府已經吃飽了,現在他們正準備落袋爲安。

雖然不清楚他們和俄國人密約的具體內容,不過從目前的情況初步判斷,俄國人應該是以多瑙河流域兩公國換取了奧地利的物資支持。

就在前不久奧地利政府才向俄國人提供了一億盾的低息貸款,幾乎沒有任何附加條件。

俄國人的野心大家都知道,想必奧地利政府也不希望他們繼續擴張下去,這個時候提供物資支持已經是極限了。”英外交大臣帕麥斯頓分析道

他的意思很明顯,就是爲了警告幅阿德,這次大家的敵人是俄國人,不要企圖利用他們的力量同時解決兩個敵人。

原因非常的簡單,俄國人才是大英帝國最大的敵人,當然要優先打擊他們了。

至於奧地利,等打敗了俄國人過後,再尋他們的晦氣好了。約翰牛的外交政策,一直都是按照敵人的威脅強度進行調整的。

同時面對俄國人和奧地利,在帕麥斯頓看來這是非常不理智的。

英法奧斯曼VS奧地利+俄羅斯,在近東地區作戰,分明就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鬥。

這種戰鬥,通常的結果都是兩敗俱傷,誰也討不了好。

毫無疑問,他是無限拔高了奧斯曼帝國的實力,不知道這位主力隊員,已經是個殘廢了。

拿破崙三世點了點頭說道:“帕麥斯頓先生說的不錯,我們現在要先穩住奧地利,等解決了俄國人,再考慮怎麼處理奧地利。”

儘管他自信滿滿,不光是對法國的實力充滿了信心,對英國人的實力同樣也充滿了信心。

在他看來英法的實力遠在奧地利和俄羅斯之上,再加上一個準列強的奧斯曼帝國,這場戰爭是穩贏。

信心歸信心,誰也不介意讓敵人更弱一些,分化瓦解就非常的有必要了。

幅阿德哈哈一笑,故作輕鬆的說:“當然,能夠將敵人逐個擊破自然是最好了。

俄國人的援兵正在源源不斷的增援前線,想要以最小的代價贏得戰爭,現在我們必須要立即採取行動,如果時間拖的太長難免會增加變數。”

他可不在乎英法怎麼計劃的,只要把英法的援兵先給忽悠到戰場上,他這次的任務就完成了大半。

戰場上的勝負,那就不是他這個外交大臣操心的了。把英法兩國綁上了船,奧斯曼帝國至少可以度過眼下的難關。

拿破崙三世意有所指的說道:“幅阿德先生請放心,法國軍隊已經準備好了,一個星期過後就會出發。

法蘭西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我們是不會看着盟友在前線流血,而不作爲的。”

聽了拿破崙三世的話,帕麥斯頓面不改色,彷彿這一切都和他沒有任何關係。

笑眯眯的說:“我們正在說服國會,最遲下個月就會有結果,到時候英國陸軍也會出現在巴爾幹半島戰場上。”

幅阿德臉色有些難看,似乎對英國人的表現非常不滿。實際上他的心裡卻鬆了一口氣,這個結果已經可以給國內交代了。

出兵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的貸款就好辦了。無非就是利息高低,和附加條件多少的問題。

在這方面奧斯曼人根本就沒有談判的底氣,幅阿德在這方面也沒有糾纏,只要條件不是太過分,他都一口答應了。

條件實在是太過分的,大不了送回去讓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批准,反正這個時候奧斯曼帝國沒得選擇。

沒有英法支持,搞不好這次近東戰爭就能要蘇丹政府的命,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底線、節操神馬的都不存在。

……

1852年5 月9日,俄軍主力在保加利亞游擊隊的配合下,攻克了奧斯曼人的重要軍事要塞——魯塞。

魯塞失守,意味着奧斯曼帝國在保加利亞的防線出現了漏洞,持續了近一個月的保加利亞攻防戰,俄國人終於取得了戰略性的突破。

可惜因爲俄國軍隊指揮體系混亂,攻克魯塞過後,周邊的部隊沒有能夠在第一時間配合,持續擴大戰果。等遠征軍指揮部反應過來的時候,一切都晚了。

錯失了良機過後,俄國人喪失了重創奧斯曼軍隊主力的機會,這場戰爭被持續了下來。

恰巧這個時候法國人的第一批援兵,已經抵達了君士坦丁堡,五萬法軍精銳經過短暫的修整過後,就投入到戰爭中。

打慣了奧斯曼烏合之衆後,猛然間遇到一支法軍精銳,俄國遠征軍指揮部做出了錯誤判斷,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1852年5月11日,冒進的第十六步兵師在追擊奧斯曼軍隊的時候,湊巧和法國第六步兵師撞上了,被法軍揍了一個半身不遂。

如果不是援兵及時抵達,他們就是開戰以來第一支全軍覆沒的師級部隊了。

或許是爲了報反法戰爭之仇,這批法軍精銳之師士氣非常高昂,在戰場上發揮出了超乎尋常的戰鬥力。

打了俄國人一記悶棍後,1852年5月13日,法軍又再接再厲和俄軍在拉茲格勒交手,以不足五萬人的兵力和九萬俄軍正面對壘,雙方打了一個半斤八兩。

可惜法國軍隊的卓越表現,並沒有能夠改變大局。他們的數量太少了,面對越來越多的俄軍,法軍的傷亡人數直線上升。

雙方鏖戰七天,在法軍付出了1.52萬人的傷亡過後,最後被迫突圍,拉茲格勒會戰以法軍的失敗而告終。

不過他們算是雖敗猶榮,即便是戰敗了,還是和俄國人打出了1:1.3的交換比,作爲勝利者的俄軍付出了近2萬人的傷亡。

這裡面固然有法軍武器裝備的優勢,可是和他們嚴格的訓練,高昂的士氣也脫不開關係。

至於奧斯曼軍隊,這羣豬隊友是指望不上了。一次失敗過後,彷彿就被俄國人嚇破了膽子,軍心渙散,被俄軍追的滿世界跑。

但凡是盟友給力一點兒,拖住了俄軍主力,法軍也不會遭到俄軍的重兵圍攻了,拉茲格勒會戰的勝負猶未可知。

……

巴黎

魯塞失守的消息傳過來,已經是5月12日了。奧斯曼帝國的虛弱暴露了,不過這個時候,已經容不得英法兩國反悔了。

貸款放出去了,這只是小問題,大不了不要臉一點兒,撕毀協議好了。

關鍵是法軍第一批援兵已經抵達了奧斯曼帝國,並且已經走上了戰場,這個時候拿破崙三世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退縮了。

明知道前面有坑也必須要跳下去,一句政治需要,就足以令拿破崙三世堅持打下去。

帕麥斯頓也沒有高興,這個時候羅素首相已經說服了國會,倫敦政府在兩天前就向俄羅斯帝國宣戰了。

戰爭不是兒戲,這個時候倫敦政府只要不想被趕下臺,就必須要硬着頭皮和俄國人打下去,這關係到了世界霸主的面子和影響力。

在這個問題上英國人不可能慫,要是輸給了俄國人,那麼他們這本就不穩的世界霸主之位,就直接丟出去了。

如果說這個消息,只能讓英法兩國鬱悶,那麼後面的消息,就讓他們暴跳如雷了。

尤其是拿破崙三世,法軍在前面和俄國人血戰,奧斯曼軍隊居然一路後撤。這是在保衛誰家領土?

當然了,作爲一名優秀的政客,拿破崙三世還是知道利益最大化的。立即拿出了法軍的戰績出來,通過報紙向民衆們炫耀,從側面誇耀自己的武功。

會戰輸了?這都是奧斯曼人的責任,與驍勇善戰的法國陸軍有什麼關係?他們可是在劣勢兵力下,打出了驚人的交換比。

武器裝備上的差距,直接被拿破崙三世給忽略了。反正民衆不關心那麼多,只要給他們重點強調俄軍的損失更大就行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裝糊塗第八十六章、醜聞第八章、奧地利公務員考試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一百二十七章、難民危機爆發第六十章、能源調節(月票加更)第一百六十八章、奮鬥的……第八十三章、踢皮球第二十五章、拯救奧地利第一步第五十三章、英國人的反擊第六十九章、油田第四十八章、嘴炮的戰鬥力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一百七十三章、人生如戲第三百零三章、大買賣第二十三章、大棋盤第一百九十二章、謠言的威力第十八章、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三十六章、解散奶瓶軍第六十六章、安全第一第兩百二十六章、俄奧協議第一百零一章、丁口稅第一百零二章、俄奧關係遇冷第一百二十一章、國際政治外交第一百五十九章、奧斯曼危機第五章、躺贏戰術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第五十五章、即將消失民族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二十二章、破產啦第九十九章、普俄衝突第兩百二十一章、分攤風險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兩百二十二章、黑鍋天降第一章、強取豪奪第兩百一十九章、外交行動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六十三章、干涉南北戰爭第一百四十一章、借道第兩百三十五章、誘餌第六十三章、干涉南北戰爭第十二章、爲了貴族的榮耀第一百五十章、道德綁架第二十九章、維也納暗流(求票票)第九十五章、大兼併時代第二十七章、糾結的路易斯第一百零二章、爾虞我詐第一百二十四章、戰爭倒計時第五十一章、有錢好辦事第一百二十一章、艱難的抉擇第一百三十章、引子第三十二章、各有算計第六十九章、油田第九十章、被逼出來的……第一百章、虛張聲勢第四十三章、第二次維也納體系崩潰第兩百六十二章、急眼了第一百七十四章、醞釀中的反擊第兩百八十九章、不是錢是命第兩百二十三章、不得不出的錢第一百六十三章、投降否?第四十六章、廢除地方關稅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遷隊第三章、新的麻煩第一百八十二章、特殊的聖誕節第一百六十六章、填出來的通道第八十九章、風波起第一百一十二章、債主的煩惱第兩百二十九章、中亞鐵路第二章、競爭無處不在第二十九章、被動的妥協第二十七章、不省心的弟弟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十四章、賺錢只是意外第兩百二十一章、難產的臨時政府第七十二章、善後準備第五十七章、超長實習生第十九章、風波第一百八十章、軍購第九章、僱傭兵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一百一十二章、瘋狂試探第兩百二十六章、《對法處置草案》第七十五章、司法不加身第十四章、金礦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十二章、列強的節操第五十章、發展第一百二十六章、製造恐慌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十九章、自治省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一百四十五章、民間反應第三百零七章、補刀第六十五章、都不好過第十章、法蘭西的面子值多少錢第兩百四十九章、轉變第一章、美國內戰爆發第一百四十一章、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