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皇子誕生

“高順的陷陣營,還需要時間,才能訓練出來,其他兵馬,也要補充。”

張華與趙匡胤對峙了一段時間,雙方都沒有輕舉妄動。

張華不久前,才經歷了長平大戰,又與努爾哈赤爆發大戰,陷陣營、玄甲軍、白袍軍、曳落河等特殊兵種,編制不齊,還需要重新招兵買馬。

夏軍攻下滎陽、大梁、新鄭、中牟、長社、陽翟六座重鎮,獲得人口兩百多萬。

張華以大梁爲攻略中原的橋頭堡,在此地部署重兵。

大梁城被洪水淹過之後,正好可以重新建造一座城池。

張華的領地超過千萬人口,只要捨得投入資源,想要重建一座城池,已經沒有剛開始逐步升級那麼困難。

張華在中原站穩腳跟,得以有時間重新整頓部署,調整各個軍團的兵力。

領地擴張,需要設立新的軍團。

第一雲臺軍團,駐陳倉,鎮守陳倉、鳳翔、岐山一帶,主將馮異,副將馬武、趙破奴。

雲臺軍團的任務是抵禦隴山的秦軍,還有漢中的漢軍,壓力巨大。

第二北府軍團,駐玉璧,鎮守半個河東,同時負責拱衛關中,主將謝玄,副將劉牢之,以及嶽雷、孫無終、陳伯之、何謙等北府武將,任務是抵禦李克用的唐軍。謝玄要面對的是李克用和十三太保,壓力也不小。

第三大順軍團,駐米脂寨,鎮守黃土高坡,主將高桂英,副將劉宗敏、李巖,防備拓跋鮮卑部落。

第四武卒軍團,駐上黨,鎮守太行山脈,主將魏無忌,副將樂羊、王平,威脅河北的劉秀、河東的李克用。

第五洛州軍團,駐長社,主將范仲淹,副將吳玠、种師道,防備曹操。

第六唐衛軍團,駐大梁,主將李績,副將薛仁貴、契苾何力,防備趙匡胤。

另外,組建第七玄甲軍團,駐汝州,主將張須陀,副將秦瓊、羅士信、田橫、苟晞、黃皓,防備高歡。

七個軍團,每個軍團擴張至八萬人,就是56萬兵馬。

張華重新調整禁衛軍,編爲禁軍三大營。

【禁軍第一巾幗營】

武將:花木蘭、梁紅玉、孫尚香、呂玲綺、唐賽兒。

特殊兵種:鐵鷹斥候、幷州狼騎、陷陣營、神臂弓兵、白蓮軍。

巾幗營的主要使命是駐守長安、夏城,必要時跟隨張華出征。

【禁軍第二神步營】

武將:許褚、魏延、冉良、周泰。

特殊兵種:虎衛軍、貪狼營、乞活軍。

【禁軍第三神騎營】

武將:黃忠、姜維、鄧艾、陳慶之、楊業。

特殊兵種:烈火弓騎、曳落河、長水營、白袍軍、楊家軍。

禁軍三大營,兵力合計差不多30萬。

除此以外,張華還單獨設立水師,由呂據、張煌言等水師武將,訓練水師營。

張華勢力,兵馬合計禁軍三大營、七大軍團。

這還不包括零散的城防兵,以及沒有完全臣服的孫策的江東軍。

按照張華的編制,他的領地還真能湊出百萬大軍。

張華和劉秀都在快速擴張。

良將千員、擁兵百萬,纔是霸主級別的諸侯。

良將百員,擁兵數十萬,只能割據一方。

至於只有幾萬兵馬的領主,屬於三流諸侯,勉強苟延殘喘,尋找擴張的機會,還有破局的機會,但機會已經渺茫。

兵力幾百、幾千的話,頂多算上是山賊和流寇,連諸侯都算不上了。

張華在中原六鎮,留下洛州軍團、十六衛軍團、玄甲軍團,一共三個軍團,二十多萬兵馬。

禁衛軍團退至夏城休整。

夏城位於河洛中間,向北可以渡過黃河,向東可以攻略關東,向西可以支援關中。

而後,張華帶着一隊騎兵,返回長安。

張華在關東征戰數月,拿下滁州、中原六鎮,獲得人口數百萬。

只是中原諸侯林立,想要蕩平中原羣雄,還要花費不少功夫。

各支兵馬已經疲倦,張華暫且令各將休整,自己也要回去看望花木蘭還有即將出生的孩兒。

關中進入秋季,農夫忙着收穫莊稼,官府徵收佃租,將徵收上來的糧食收入糧倉。

返回關中途中,可望見良田千頃,一片金黃。

這些可是明年夏軍出征的糧草。

張華回到長安城,宮殿內的宮女進進出出,忙碌個不停。

因爲皇子或者公主,即將誕生。

梁紅玉親自帶兵護衛,宣佈王宮戒嚴。

柳如是、謝道韞、永穆公主、李文心等人,全部聚集在後宮。

其中李時珍之女李文心,負責接生,所有人都緊張兮兮。

如果花木蘭生下的是男兒,那麼很有可能會成爲太子。

對於缺乏繼承人的張華勢力,這是前所未有的大事。

唐賽兒帶着馬良、淩統、吳璘、周章等人,從南陽盆地,返回關中,駐守長安外城,層層護衛。

她得知張華返回長安,於是出郭二十里相迎:“師父,木蘭姐姐快要生了。”

“快,隨我入城。”

張華聽說第一個孩兒要出生了,於是立即率領騎兵,馳入長安。

有張華的令牌,一路暢行無阻。

唐賽兒跟在張華身後,對花木蘭的待遇不禁有幾分羨慕。

但她與張華是師徒,應該難以……

唐賽兒又有幾分失落。

“主公!”

鎮守宮門的梁紅玉見到張華火急火燎返回後宮,滿心歡喜。

“木蘭情況如何了?”

“李文心已經前去爲姐姐接生,具體情況,妾身也不清楚。”

梁紅玉已經與永穆公主一起服侍過張華,現在以妾身自稱。

“許褚,你在外面,接替玉兒鎮守宮門。玉兒,你隨我進去,看看你木蘭姐姐的情況。”

張華已經有些迫不及待。

許褚像是一尊門神,帶着虎衛軍,鎮守宮門,巋然不動。

張華帶着梁紅玉、孫尚香、唐賽兒、呂玲綺等人進入後宮。

“公子!”

柳如是、謝道韞、永穆公主,看到張華回來,無不驚喜。

“嗯。”

張華點頭,這些女子生活在後宮,但目前爲止,張華真正下手的也就只有花木蘭、梁紅玉、永穆公主三人。

花木蘭是最早跟隨張華的原配,而梁紅玉被其父託孤給張華,與永穆公主則是爲了拉攏大唐武將的政治聯姻。

恰好這個時候,花木蘭的房間傳來幼兒的啼哭聲,李文心捧着一個孩兒出來:“主公,是個小皇子。”

皇子!

這下柳如是、孫尚香、謝道韞等人都圍了上去,好奇地觀望這個將來的皇太子,盡是鶯鶯燕燕之聲。

“木蘭沒事吧?”

“姐姐沒事,主公可以進去探望了。”

“嗯。”

張華稍微瞥了兒子一眼,然後走入花木蘭的閨房之內,看到了香汗淋漓的花木蘭。

“相公……”

“你不必起身。”

張華攥緊花木蘭的小手,撫順她凌亂的青絲,爲其擦拭額頭和鼻尖的汗珠。

花木蘭享受這一刻的溫存:“是個男兒呢……”

“如果不出意外,他以後就是東宮太子了,你啊,以後就當王后。”

張華向東邊拓地,獲得中原六鎮,實力大漲,稱王也是遲早的事情。

“可是,無論香香,還是道韞、永穆,她們都有人支持,相公爲了大業,還是應該從她們之中,挑選一位,成爲王后。木蘭只需像是最初一樣,陪同在相公身邊即可……”

“我說你是王后,你就是王后,獨一無二。”

張華自己的抉擇,才能決定最終的王后人選。

孫策、謝安、李隆基等人,難以向張華施壓,也不敢向張華施壓。

“相公……”

花木蘭聞言,好感度暴漲,起身依偎在張華懷中,十指相扣。

“木蘭姐姐運氣還真好呢。爲何公子還不向我下手?還是說,我該先下手爲強?”

孫尚香看到花木蘭剛出生的兒子,着實可愛,心裡不禁嘀咕。

很早之前,孫策已經決定讓孫尚香與張華聯姻,但張華認爲孫尚香年紀還小,遲遲沒有下手。

這樣一來,孫尚香反而着急起來。

孫尚香簡單比較一下兩人的武力,張華無論如何也打不過孫尚香,孫尚香還真有可能霸王硬上弓。

孫尚香在琢磨該怎麼推倒張華時,其他各女也各有想法。

梁紅玉、永穆公主已經與張華坦誠相待,她們想着該怎麼榨乾張華,儘快有個孩子。

щщщ _TTKдN _c○

謝道韞在想着如何藉助謝安、謝玄的關係,向張華提親。

唐賽兒礙於與張華的師徒關係,難以啓齒,也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柳如是身份卑微,再加上在衆人之中,年紀最小,充滿幻想,卻不敢行動。

頭腦簡單的呂玲綺此時也心情複雜。

呂玲綺發現雖然自己也有幾分姿色,身材高挑,但張華身邊完全不缺少美人,而且各有千秋。

花木蘭、梁紅玉早期追隨張華,感情深厚,永穆公主、孫尚香是公主,背後有人支持,謝道韞出身名門望族,柳如是體貼入微,唐賽兒是白蓮聖女……

相比之下,呂玲綺唯一的優勢是武力。

“難道只能用武力解決問題?”

呂玲綺的想法與孫尚香不謀而合。

如果用強的話,呂玲綺還真能制服張華,強行霸佔張華,只是這樣一來,豈不是以下犯上了嗎?

衆女各懷心思。

皇子誕生,張華下令長安城慶祝三日,此事在衆多文武大臣之中,也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一直困擾張華勢力的繼承人問題,終於解決了一半。

如果不出意外,以張華對花木蘭的寵幸程度,這個皇子,就是將來的太子。

當然,繼承人問題,雖然解決了,但沒有完全解決。

在太子成長起來之前,實際上還有巨大的風險。

如果張華戰死,主少國疑,很有可能會爆發叛亂,勢力四分五裂,正如周世宗柴榮死後,趙匡胤立即着手兵變。

這個時候,除非有一個手段狠辣的太后,才能鎮得住場子。

比如說北魏的馮太后、遼朝的蕭綽、清朝的大玉兒,這些太后垂簾聽政,確實可以幫助兒子渡過危機。

但是,張華後宮衆女,還真沒有這樣的政治強人。

花木蘭、梁紅玉、孫尚香、謝道韞、柳如是等人,並不怎麼擅長宮鬥,更別說駕馭羣臣了。

張華的策略是儘量苟命,只有自己活着,才能帶領衆人,不斷擴張。

要等到兒子成長起來,再打敗劉秀、趙匡胤等人的話,到時候就是一羣老頭互毆了。

兒子留着以後征服張華有生之年都無法平定的地方。

“恭喜主公。”

謝安、魏徵、姚崇、郭守敬、韓非等大臣,前來向張華道賀。

“若思,鄭國渠修築的如何了?”

張華在還禮之後,向負責水利工程的郭守敬詢問關中鄭國渠的進度。

郭守敬徵發超過十萬青壯,在關中開掘鄭國渠。

郭守敬答道:“這個世界的壯丁,力氣更大,鄭國渠的進展,已到一半。”

“嗯,比預料中的更快。”

張華決定在關中囤積足夠的糧草,用於攻打隴右,甚至是打通絲綢古道。

第三百四十八章 陳橋兵變:宋王,趙匡胤!第一百九十六章 組建夜不收第七百一十九章 樊城陷落第十七章 二級村莊第五十章 馮異的可怕天賦第六百五十章 宋武帝劉裕!第四百四十六章 馬超與西涼鐵騎第六百四十一章 漢軍VS唐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長安聚會,唐玄宗第一百九十五章 西湖三傑張煌言第四百八十六章 趙雲與馬雲祿(五更)第三百九十九章 北宋狄青第六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四百五十八章 秦武王的兵車軍團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編唐軍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編大順軍第二百零八章 北府衆將回歸第二百二十九章 鴉兒軍南下!第五百八十章 趙大與趙二第四百五十章 歸義軍第三百三十九章 隱居南陽的絕世高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八千曳落河第三百七十九章 九江王英布!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儒王守仁(大章)第三百二十二章 魏延、高順的決定第六百八十六章 韓信,背水一戰!第三百八十章 此地名爲臥龍崗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萬唐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平定魯國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二支乞活軍第三百八十二章 漢末三巨頭第四百五十一章 誤入西域的亞歷山大大帝第五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4000字)第七百零七章 決戰彭城第三十三章 東晉名門第二十章 陳宮的天賦第四百四十九章 常山趙子龍第四百九十八章 孟獲臣服第七十四章 鄧艾與趙破奴第二百五十章 巾幗高桂英第五百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一十三章 遊擊大師彭越第九十二章 馬武的天賦第一百五十八章 選拔武將(加更3/5)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秦的野心第二百九十五章 墨家與名家第二百六十五章 卦象:大凶!第三十六章 綠林軍vs鐵浮屠第五百七十六章 孔子的驚人武力!(4000字)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忠臣與叛將!第一百一十三章 李績與魏徵第六百七十七章 呂布、五虎將到來!第四百二十八章 西夏野利兄弟第五百八十六章 冠軍侯霍去病!第四百五十六章 梨花槍法的奧秘第二百零九章 後宮之爭第六百三十二章 苻堅與王猛的屬性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忠臣與叛將!第三百四十八章 陳橋兵變:宋王,趙匡胤!第三百一十四章 未嘗一敗的名將第四百四十七章 秦國雙王第五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九章 綠林軍第二百七十八章 隋唐秦叔寶第十章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第一百四十九章 義子營第三十四章 金兀朮第四百四十五章 馬超投奔第一百零九章 奴役強化第五百三十七章 難知如陰,動如雷震!(5000字)第六百五十五章 被忽視的齊國名將!第三百四十二章 借東風!第三百一十三章 鴉兒軍與黃巢第六百五十一章 大將軍竇憲第二百一十七章 逮住一個狠狠揍第二百零八章 北府衆將回歸第六百三十二章 苻堅與王猛的屬性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左名士第一百一十九章 女真兇猛第九十六章 清軍壓境【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三章 科舉與水利工程第一百五十八章 選拔武將(加更3/5)第一百八十四章 招攬白蓮聖女第四十八章 韓非變法(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春秋魯國第六百七十二章 唐軍攻城!第六十五章 鑄銅幣,放牛郎第三百九十三章 諸葛亮與黃月英第一百七十八章 北府軍第二百零一章 郭淮一桃殺三士第三百一十三章 鴉兒軍與黃巢第四百一十九章 兵家亞聖出仕第六百二十六章 在下荊軻第一百九十五章 西湖三傑張煌言第五百二十九章 武人當道的朝代第六十三章 伏擊石敬瑭第一百七十二章 八階白袍軍第四百八十二章 俘虜西晉名將(一更)第五百八十六章 冠軍侯霍去病!第七十八章 趙廣與鄧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