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鑄銅幣,放牛郎

夏村,初級鑄幣廠,工匠正在冶煉銅礦石,製造夏村的第一批銅錢。

徐霞客在北部山地發現一座四級銅礦,夏村採挖了不少銅礦石,用於冶煉器皿和銅錢。

融化成液體的銅汁滾燙髮紅,澆注進入型砂的錢模之中,形成樹型的錢胚。

然後,其他工匠對錢胚進行摘斷,使用矬具對銅錢發毛的邊緣進行打磨平滑,順着圓周方向切削加工。

“我們採取的乃是翻砂鑄錢法,可粗略分爲制範、澆鑄、銼錢三個步驟。一次能澆鑄數十枚銅錢。”

工匠爲張華介紹鑄造銅錢的大致流程,實際步驟還要更加細緻。

張華取了一枚成品銅幣,呈天圓地方狀,上面刻着“華夏通寶”四字。

取華夏通寶之名,張華有自己的宏圖,那就是讓這種銅幣在這個世界流通,提升夏村的影響力。

張華治下人口已經到了2萬人,以物易物終究不便,而各個流民帶來的銅錢、銀兩、黃金又來自各個朝代,份量不同,因此張華開始統一發行新的銅幣,並且用華夏通寶來兌換回收各個朝代的銅錢和銀兩,統一貨幣。

“宣佈今後山谷內以華夏通寶爲官方貨幣,村子發放華夏通寶作爲俸祿、軍餉、工錢、撫卹金。”

有了華夏通寶,張華可以施展的空間就大了,可以儘快吸收民間產出的資源和提供的勞力,以充軍備。

從銅山採挖的銅礦也有了用武之地。

另外,財政政策也逐漸變得複雜。

夏村宣佈發佈華夏通元,一時間各村爲之震動。

華夏通元將取代其他朝代的銅幣,在山谷內流通。

以後商品數量增加,說不定還會鑄造銀元、金元。

山谷內大部分物品可以自給自足,匱乏的鹽等物資,則可以向山谷外面的勢力購買,形成自己的生產體系。

“華夏通寶?質量還真是不錯。”

張士德又押送3000斤鹽至東關進行交易,發現夏村發放的銅幣“華夏通元”質量不錯,於是用一部分鹽來換走一批華夏通元。

於是,華夏通元竟然開始在東部平原出現。

這是張華用於影響其他勢力的經濟手段之一。

只要其他勢力承認“華夏通元”,那麼張華就可以用挖出來的銅礦石冶煉成銅錢,然後換取其他勢力的各種資源。

華夏通元的影響力傳播至東部平原,一些流民知道西邊山谷是世外桃源,於是陸續流入山谷。

夏村在吸納了俘虜的石村四百士卒以後,又吸收一批流民,人口增加至7000,領地總人口增加至22000人。

夏村村口,流民排成隊伍,登記造冊,由村裡分配農田和住處。

山谷地廣人稀,不缺少土地,缺少的是人口!

“你之前可有官職在身?從事什麼?”

“放、放牛,看守稻、稻田。”

“既然你會放牛,那麼到南岸的牧場擔任放牛郎吧。”

夏村村吏瞥了眼前衣衫襤褸的少年一眼,此人既然是放牛出身,那麼不是什麼世家大族,而且口齒不伶俐,安排到南岸牧場放牛,也算是一份合適的差事了。

“多謝。”

灰頭土面的少年肚子早已經餓的不行,在失望之餘,還是接下了村裡的安排,前去放牛,填飽肚子,在亂世活下來再說。

這個看似平常無奇,甚至有些笨拙的少年在夏村南邊的牧場定居下來,沒有引起任何人注意。

張華忙於對領地進行規劃,沒有空閒發掘每一個村民的能力。

郭守敬提出了名爲夏渠的水利工程,將橫貫山谷的河流引至各個村莊,灌溉農田,提高畝產。

蒯祥着手修建更多民宅木屋,以供更多百姓居住。

夏村向城鎮發展,還需要修建不少建築。

乞活軍塢堡在這段期間,從流民中挑選武力天賦丁等以上者,訓練成乞活軍,編制兩百人。

乞活軍塢堡成爲捍衛夏村的東部堡壘,皇太極知道張華令人在谷口修建關隘和塢堡之後,沉默了好一會兒。

東部平原始終沒有一個勢力願意攻打張華的山谷,畢竟付出的代價太大,周圍還有其他勢力虎視眈眈。

萬一打不下夏村,任何一個勢力都會因此元氣大傷,被其他勢力趁虛而入。

劉知遠逃回石村,石敬瑭拋棄劉知遠,爲了安撫其他武將,穩定軍心,沒有拿劉知遠如何,不過石村內部開始勾心鬥角,又喪失700士卒,元氣大傷,無力再攻夏村。

除了平原上各個勢力還在爭鬥以外,山谷內,短時間平安無事。

綠林軍首領之一的王鳳奉命帶領一小隊綠林軍僞裝成流民,沿着河流繼續向上遊探索。

從上游逃難下來的流民告知,在河流上游有一個匈奴人建立的王廷,奴役上萬人口,因此張華調遣王鳳前去探查,混入匈奴領地。

王鳳雖然不是一流武將,但可堪一用。

“匈奴人可不是什麼善茬啊。”

王鳳奉命探查匈奴王廷的虛實,小心翼翼。

匈奴是古代北方第一個統一的遊牧政權,活躍了幾百年,與漢朝爭霸,漢朝也因此誕生衛青、霍去病、李廣等對抗匈奴的名將。

王鳳是西漢末年的武將,自然知道匈奴人的可怕。

“頭領,是匈奴騎兵!”

“不得驚慌。”

王鳳扮作流民,沒有攜帶兵器。

在來到綠林村勢力範圍與上游匈奴勢力範圍的接壤處,一隊凶神惡煞的匈奴騎兵出現,明晃晃的馬刀折射刺眼的陽光,一人雙馬,來去如風!

王鳳一行不到十人,被匈奴騎兵包圍,成爲這支匈奴騎兵的俘虜。

匈奴騎兵趕着王鳳這隊流民返回王廷。

在河流邊,有匈奴人的諸多帳篷,一座高大的帳篷居於中間。

匈奴人將上游河谷變成了自己的牧場,所有活捉的流民成爲匈奴人的奴隸,爲他們放牧、冶鐵、種田。

由於這一支穿越過來的匈奴人數量不算太多,所以不得不從流民之中挑選出武力較高者,作爲僕從軍。

王鳳武力不低,被一個匈奴千夫長挑選出來,劃入僕從軍。

“農田數量不足……這羣匈奴人奴役各族,卻不重視屯田,而是將大部分土地用來放牧,等到寒冬,他們一定會缺乏糧草……”

王鳳看出了匈奴人的困境。

匈奴人要是沒了糧食,那麼只有一條途徑——搶。

第五百四十五章 張飛到來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隋朝三將!第五百二十七章 三將大戰王彥章!第八十九章 武藝高強的山賊第一百二十一章 閻象的占卜術第五百三十一章 後梁諸將(6000字)第八十一章 重建種家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萬唐軍第五百一十六章 燕王朱棣登場!第四百六十三章 六十萬秦軍,王翦VS吳起!第四百五十六章 梨花槍法的奧秘第五十一章 陳宮,火牛計第二十六章 孫尚香第四百一十一章 風林火山,西楚四軍!第七百零三章 迎娶三女第六十六章 匈奴與漢將第三百零六章 田橫五百士第一百四十七章 收編曳落河第六百七十七章 呂布、五虎將到來!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朝鉅富沈萬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編大順軍第六百七十六章 李存孝、飛虎軍出動!第二百三十七章 吳玠與諸將天賦第二百八十章 這是誰的部將?第一百三十三章 薛仁貴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秦軍出動!第四百八十三章 女史官班昭(二更)第六百七十一章 進擊的唐太宗!第七百零二章 五員名將第二百九十六章 墨子首徒第一百六十四章 白袍,奔流!第四百五十九章 大破秦國戰車!第六百七十三章 呂布迴歸!第二章 村莊之始第三百一十三章 鴉兒軍與黃巢第四百六十七章 沈萬三通西域第二十章 陳宮的天賦第三十九章 被金兀朮囚禁的人物第六百一十八章 秦將章邯!第三十二章 山蠻第二百八十八章 隋軍歸降,水淹大梁第三百六十一章 武舉選拔,猛將登場!第四百九十八章 孟獲臣服第三百二十章 左擁右抱第四百三十四章 大破李元昊!第四百四十一章 李繼遷死於此地第一百零六章 不死周泰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唐長公主(加更1/5)第三百七十三章 禽滑釐的墨家機關術第五百三十六章 楚國的隱藏實力(4000字)第五百二十二章 生擒彭越第五百六十章 秦良玉的天賦!第三百七十二章 相愛相殺的袁紹和曹操第六百八十九章 圍堵李世民第五百一十八章 神機營第七章 木蘭辭的真相第六百四十一章 漢軍VS唐軍!第五百八十章 趙大與趙二第七百零三章 迎娶三女第六百二十六章 在下荊軻第三百八十三章 臥龍示警第六百四十八章 孫堅投奔!第一百八十五章 蒙古鐵騎第四十七章 韓非變法(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飛將單雄信第七百一十九章 樊城陷落第三百零二章 生擒遼太宗第二十八章 蔣欽第一百七十九章 三千白袍入河東第六百二十五章 荊軻刺秦(4000字)第五百四十三章 韓擒虎與張遼(5000字)第四百七十二章 草原三巨頭!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魔導師劉秀!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秦蒙氏與王氏(4000字)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營VS鐵鷹銳士!第八十四章 公子扶蘇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甲兵第三百五十一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四百三十四章 大破李元昊!第三百二十九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六百八十一章 王對王,大戰李世民!第二百五十八章 又見雲臺二十八將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破史思明第六百五十四章 鬼谷的宿命對決!第五百一十三章 遊擊大師彭越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國將門,王與蒙第二十八章 蔣欽第三百三十七章 南陽種田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結盟劉秀第二百四十五章 後金五大臣第一百七十九章 三千白袍入河東第一百七十三章 袁術與藤甲兵第三百八十章 此地名爲臥龍崗第六百三十五章 十萬鐵騎出玉門!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左名士第二百零八章 北府衆將回歸第五百八十一章 宋國與魯國名將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破司馬穰苴!第六百八十二章 懸賞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