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中醫姓“中”

一亭子的人,撇開一心在琢磨那盤殘棋地中年道士外,都在想着這這個看似很無關緊要,卻又不得不讓人深思的問題。不過很遺憾,古樂這位“老師”是否給“學生”們出了一道怪古難解的問題,率先從這道難題中醒過神來的是何家父女,這種醫術上九曲十八彎的事情,他們這些局外人,自然弄不明白,很知趣放棄了這種毒殺腦細胞的蠢事傻事。

薜老則是在心裡推斷,敲擊,琢磨,深思,一臉茫無頭緒中尋找答應,然後猛地擡頭,看着古樂,欲言又止。

吊足胃口,賣足關事!

被人視爲後生晚輩,沒半點真才實學的古樂兄,淡淡一笑,輕描淡寫問了一句:“老先生,茶有幾種功效?”

似乎是一個很無關緊要的話,但薜老再不敢有蔑視之心,回答道:“茶有止咳祛痰,明目益思,提神醒腦,驅困輕身,消炎解毒等功效?不過這些,好象都跟何先生病情沒關係啊?”

是否怕古樂再吊胃口,薜老開門見山:“也跟我是不是中西醫兼修沒關係啊?”

古樂笑笑,蹦出一句:“怎麼沒關係?你不覺得何老先生這病很有古怪麼?而且你們也搞錯了一件事情,何老先生這病,非是什麼熱症,只是因情緒上的變化,而導致他食慾不振,從而引發高燒等症狀,被人誤診,自然用錯了藥。”

“藥用錯了!”薜老莫妙其妙,也有點心虛。

古樂啄啄下巴,輕輕道:“用錯藥是其一,最主要的是,何老先生年紀大了。身體和器官十分虛弱,一味的虎狼猛攻,藥力殺伐,身體機能自然承受不住,而首當其衝的自然是胃:因爲胃爲土,主受納,主降濁。當胃的功能被破壞時。在好地藥,也不在受納,所以會吃飯吐飯,飲水吐水。唯獨茶,飲後不吐,則因爲茶有解毒藥毒的功效。”

“你是說,何先生他藥物中毒!”薜老悚然一驚,一臉不可思議表情。

何老病情,他跟蹤了也有幾個月,從入手到治療,他所用的藥物也十分溫和,何來“虎狼猛攻。藥力殺伐”一說?不得不讓他懷疑這小子是故作高明。還是在胡說八道,幾次想反駁,又忍住不發,想要聽聽這小子的解釋。

何家父女兩人,也是一臉好奇地猛盯着他。

古樂笑笑。輕輕一伸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淡淡道:“不錯,正是藥物‘中毒’,而中醫管這叫中毒,西醫上叫作藥物副作用,說簡單點,就是用藥用錯了!其實何老沒大病,只是因情緒變化,外界壓力過重,引起食慾不振,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情,一般人或多或少在某些時候都有過!對待這樣的病症,中醫只要下一兩副開胃湯,讓病人情緒放鬆,或者乾脆讓病人家屬,帶病人出去遊玩兩天,換環境,放鬆精神,這種症狀根本不用藥物治療,自然而然地會消失!而心情一好,自然能食,而其它症狀,也會不藥而癒,只是何老剛一病下,就投錯了醫,接手的醫生非旦沒診斷出何老病因,用藥也十分霸道,下了止嘔的藥物,而一味猛攻,則使這些藥物壓抑了胃的正常功能,看似可以快迅速止嘔,其實對胃害極大,使胃氣幾近於無!而老先生接手後,雖然用了很溫和的藥物,欲緩緩圖之,但是胃部積壓的‘藥毒’太多,老先生非旦不用藥去毒,反而中西結合療法,用西藥主治病人精神不振,排便困難等症,並用藥引子加味開胃湯,藥方裡有:生北山渣50克,廣木香5克,豬苓25克……每日一劑,水煎頻飲,同時又用藥膳給何老服下,每天六次,試圖想將何老胃氣恢復!方法是對路了,只是……嘿嘿!”

古樂突然笑而不語,賣了個關子。

薜老深深吸了一口大氣,心裡驚濤駭浪!那一刻,這位被國內中醫界,譽爲“聖手”的大專家,有種“浪得虛名”的感覺。自己自以爲在中醫界,已經是可以站在最頂尖人物,站在高處,睥睨衆醫,但是古樂這淡淡的幾句話中,透露出的學問太深,竟將他如何用藥,用的是什麼藥,都一一道了出來,猶如親眼所見,親自下藥一樣,這樣的醫術,這樣的眼力,薜老自覺自己就算再苦研醫術一個輪迴,也休想做到。

“這年輕人,醫術恐怕已經到了一個讓人驚駭地步?”薜老心裡暗暗道,一句後生可畏,已經很難形容古樂醫術的厲害!再沒有爭鬥之心,也沒有打算打回場子的想法,問了一句:“只是什麼?”

“學有專長,術有專攻,人力有限,而醫術無限!”

古樂淡淡一笑,輕輕道:“一個人窮其一生精力,也難將一門學問研究吃透,任何一門高深的學問,都值得讓人用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去挖掘,去取其精要……而醫術,就是一門高深得令人永遠也挖掘不盡,取之不盡的學問,又擁有着無數變數和變化!而且中醫與西醫根本是兩個相對獨立的專業,用藥不一,診治不一,療效不一,診斷不一,特別是中醫,精妙不說,玄之又玄,因人而治,一箇中藥處方可以治療不同的疾病,一種疾病也可以用不同的處方來治療,還有半里半表病及陰陽、表裡、寒熱、虛實之說,這些用西醫的理論完全不能解釋!可是現在的中醫已經陷入西醫的思維模式,遇到炎症就清熱解毒,遇到高血壓就平肝熄風,美其名曰:以方套藥、廢醫存藥、中藥西藥化……簡直一派胡言,完全脫離了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也丟掉了中醫學術的精髓和特色,一旦治療無效,往往求助於西醫、西藥,都是一羣不反思自己對錯,用藥是否有錯,反而認爲中醫療效就是不如西醫,從而離中醫越來越遠,進入惡性循環!可是人一生,不過短短數十載,一門學問沒吃透弄懂,又去學習另一門學問,三心二意,學不專業,最終下場,害人害己啊!”

語重心長,不屑與痛恨。

薜老當場就有點難堪了,古樂最後幾句話,分明是在指着他鼻子大罵他學不專業,然而古樂根本沒給他難堪下去的機會,也不給在場其他人一點喘息的機會,冷笑一聲,用一針見血的評語道:“中醫就是中醫,西醫就是西醫,中醫要姓‘中’,而不是‘中西醫結合’,亦不是‘中醫現代化’,作爲一箇中醫大夫,就要堅定不移,應秉承傳統,不要中醫沒學好吃透,就另學一門醫術,如此下去,中不中,西不西,那就是無根之木,如浮光掠影,誤己誤人,終其一生,也難成大氣,更重要的是……”古樂突然加重語氣,冷冷地道:“一個醫者一旦與金錢,利益掛上鉤,那就不在是一位醫生,而是一位‘商人’,又如何談醫,如何救人治病?”

洋洋灑灑一番話說完,古樂看了薜老一眼。

薜老臉上再次青一陣白一陣,一副無地自容。

亭子裡的其他人,個個聽得神采奕奕。

這一番精彩的話,古樂說得很重,也說中了代現中醫的一大通病,一針見血的指出,不是中醫不如西醫,而是學中醫的大夫,沒西醫大夫收入高,待遇高,這一點,作爲國內知名專家的薜老心裡一清二楚,縱觀國內各大大小小中醫院,幾乎清一色的中西醫結合醫院,個個自稱中醫,但個個都是掛着狗頭賣羊肉之徒,中醫院內的用藥,中藥往往沒西藥高,幾乎佔了百分之八十以上,是什麼導致這一原因?是獎金、補貼、收入,因爲中藥多便宜,幾副藥,幾個方處,值多少錢?西藥套錢多快,多實惠!一瓶點滴,就值十來副中藥的錢了。

看來經濟槓桿的力量,不僅體現在商界,也滲透了醫界。

爲了多拿獎金,多拿補貼,用什麼藥,打什麼針,醫生都得好好掂量掂量了,也難怪,這年頭開小車,坐豪宅,包二奶,養小三的人士中,也多了“白衣”一脈。

最後,古樂放下茶杯,冷冷地瞥了薜老一眼,淡淡地道:“醫者用藥,是爲病人解除病魔,不是對準獎金,回扣而去……一個好的大夫,不僅僅是體現在他醫術的高明,還有作爲一個醫者的道德底線……一旦超出了這底線,縱然得到再多的榮譽地位,也不過是在撈病人的血汗而已,而一個醫生缺了醫德,視病人爲搖錢樹,也不過是在進行一種交易罷了……有利益的交易,自然少了一分責任,多了一分功利之心,幾毛錢成本的藥品,也能賣出上千元以上,果然是一本萬利啊!”

薜老臉黑成了一片,這一句話,擊中了他要害。

……

感謝:percival、愛書的快樂大哥 、燕子飛啊飛啊啊 、壹輩子不夠 的打賞,祝賀percival成爲神醫太子爺第三舵主。

第10章 末法時代第232章 抽!!!第211章 變局第3章 病人第45章 生猛第163章 風未止第95章 命懸一線第95章 值不值?第187章 大胖子第19章 朱門狗肉臭第265章 不叫天下人負古家(下)第4章 論症第124章 冠弘章的選擇第222章 父子2第113章 古樂的選擇第206章 上樓抽梯第11章 長生九變第137章 老狐狸,黑與白!第248章 大年三十(上)第210章 一捏一放第66章 林老第86章 殺殺殺(上)第213章 風雪滿京城第139章 太極第219章 服軟第257章 將軍(上)第176章 破,強與奸第180章 不平靜的一天第15章 鄰家小妹妹第47章 黃青帝第98章 風雨!驚駭!太子!第190章 大人物,小故事第106章 驚雷,風波起第104章 品酒論英雄第213章 風雪滿京城第137章 老狐狸,黑與白!第21章 不上梁山非好漢第105章 命也第182章 石原玄機的野望第75章 一瞥第五十三七 夕第153章 聲勢浩大第186章 搬救兵第42章 陷第156章 一龍,一虎,一豹第253章 正月初一,氣吞如虎(下)第128章 一道第42章 陷第130章 一原多流第143章 賭場第97章 風波跌宕第150章 好大底氣第一百一零章 送人情第255章 爆!爆!爆!第202章 一席之地第159章 諷!!!第116章 千里救急第115章 二世祖表弟第64章 針鋒相對第197章 暗流第170章 陰招,狼和狽第181章 臺灣,林氏集團第190章 大人物,小故事第178章 返校第61章 古樂的風格第51章 猛男第209章 不救第7章 不同凡響第168章 蛇吞象(中)第206章 上樓抽梯第105章 命也第193章 日本武術天才第105章 命也第57章 針法第7章 不同凡響第177章 鴻門宴第244章 雲波詭異(下)第22章 冠三刀第203章 涌動第71章 九針第50章 襲殺第147章 霸氣第184章 緣分啊緣分第67章 古天雄第225章 裝B的薜神醫第76章 端倪第116章 千里救急第234章 政客第196章 戰前第129章 老學派第169章 蛇吞象(下)第163章 風未止第226章 牛B的古神醫第19章 朱門狗肉臭第246章 臘月二十三(中)第188章 血流事件第178章 返校第205章 殺機第247章 臘月二十三(下)第178章 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