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兩敗俱傷”(中).

……

事實上,滿朝上下,如今僅只有兩個人知道趙俊臣打算借黃有容之手清除門下蛀蟲的計劃。

一個是假裝投靠黃有容、並藉此把名單與罪證交到黃有容手中的陳東祥!從某方面而言,他是趙俊臣計劃中最關鍵的人物,從目前來看,陳東祥的任務還算是完成的不錯。

而另一個,則就是工部郎中蔣謙了——趙俊臣就是通過蔣謙,收羅了衆蛀蟲的名單與罪證。

但蔣謙在這次計劃當中的任務,卻不僅僅只是如此!

…………

此時,在蔣謙出現主持大局的情況下,衆戶部官員的情緒,終於稍稍鎮靜了一些。

而蔣謙雖然心中有數,但還是假裝自己是剛剛得到消息,並代表戶部衆官員,向那位報信的呂郎中問道:“呂大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你慢慢說。”

這位戶部的郎中名叫呂順德,在戶部衆官員當中,一向是以消息靈通、人脈廣博而著稱,勉強也算是個人才,如今正在早朝上發生的事情,也是他第一個得到消息——可惜爲人實在過於貪婪了,也是趙俊臣眼中的蛀蟲之一。

然而,呂順德因爲得到了具體消息,知道大事不妙,依然在驚慌失措當中,只是不住的說道:“我、我得到宮裡傳來的消息,少傅張誠和御史劉詮安,一口氣彈劾了咱們戶部與工部總計一十九位官員!當、當真是大事不妙!”

聽着呂順德只是不斷重複着最開始的這句話,但就是不說要點,顯然已是亂了方寸,蔣謙臉上閃過一絲無奈,只好進一步問道:“呂大人,別慌。事情總有解決的辦法,你先說說,那少傅張誠與御史劉詮安,都彈劾了咱們當中的哪些人?”

蔣謙的這一句話。可謂是把握到了戶部衆官員心中最關切的問題。所有人皆是眼巴巴的等待着呂順德的回答,神色也皆是忐忑不安。

聽到蔣謙的具體詢問後。呂順德的回答總算是有了要點,答道:“工部我沒問,僅咱們戶部,就有郎中五人、員外郎二人、主事一人。分別是魏郎中魏大人、周郎中周大人、鄧郎中鄧大人、張員外郎……還有我。”

說到自己的時候,呂順德的表情好似快哭了出來。

而聽到呂順德的名單之後,沒有點到名字的戶部官員,皆是露出了輕鬆的表情,而被點到名字的戶部官員,卻皆是愈加的慌亂了,神色也大都和呂順德差不多。

蔣謙又問道:“那你可知道。少傅張誠和御史劉詮安兩人,是以什麼罪名彈劾衆同僚的?”

呂順德猶豫了一下後,終於還是回答道:“是去年淮河水災的事情。”

聽到呂順德的回答,蔣謙眼中閃過一絲譏諷。但還是明知故問道:“是去年淮河水災的事情?怎麼可能?記得當時出現汛情後,尚書大人第一時間就撥下了修繕堤壩的銀子。雖說到後來還是發生了水禍,但水火無情,本就如此,咱們也是莫可奈何,但還是又撥下了賑濟的銀糧,這件事雖然不是我親自經手辦的,但我也記得清楚,這裡面又有什麼會被彈劾的?”

呂順德——還有那些被彈劾的衆戶部官員——此時皆是露出了心虛的神色,然而事情到了這一步,他們卻也不敢再隱瞞什麼了。

只聽呂順德猶猶豫豫的解釋道:“蔣大人你有所不知,是這麼回事,當時來催銀子的地方官員,頗是無禮,說什麼汛情危機,要支取全額銀子,稍有不順,就大罵咱們戶部與工部上下皆是貪官,我和幾位同僚就打算刁難一下他們,雖然還是給他們撥了銀子,但時間卻延遲了幾天,銀子數量也只給了八成不到……而少傅張誠與御史劉詮安,或是覺得如此才造成了淮河沿岸五州十一縣的水災,就在早朝上彈劾了我們。”

說到這裡,呂順德卻是面露疑惑,又說道:“不過,這件事我們做的很乾淨,賬目上絕對沒問題,而地方衙門爲了能拿到接下來的賑濟銀子,已是不敢再得罪咱們戶部,也認了栽,並在賬目上籤了字,本不可能留下把柄,卻也不知那少傅張誠與御史劉詮安二人,是怎麼得到了消息與證據!”

…………

消息與證據,自然是由蔣謙查到並交給趙俊臣的!

不過,關於這一點,蔣謙自然不會說出來。

而且,看呂順德到了現在這般地步還不知悔改,只是在疑惑怎麼泄露了消息與罪證,蔣謙不由心中冷笑。

事實上,呂順德的這番解釋,遮掩了許多關鍵的地方。

在從前,戶部往其他衙門撥銀子,尤其是河工、賑濟這些大項目上,從不會足額撥下,而是截留其中一部分,供戶部上下官員一同貪墨!

當然,這不僅僅是戶部的問題,大明朝已是建立了近四百年時間,正所謂“樹老必朽,朽必生蛀”,這般截留如今已是成爲了官場上的潛規則,戶部截留了一部分後,銀子到了府、到了州、到了縣,各級的地方衙門也同樣會截留一部分貪墨,到了最後,真正用來辦實事的銀子,已是隻剩下很少一部分了。

不過,自從趙俊臣擔任戶部尚書後,就已是明令戶部上下官員,今後地方衙門所需的銀糧,皆要足額撥放!與此同時,爲了平息戶部官員的不滿,彌補戶部官員的損失,趙俊臣又給了戶部衆官員許多其他方面的好處。

然而,整天面對着大筆的銀子進出,依然還有許多貪得無厭的戶部官員在暗中刁難地方、收取回扣!尤其是工部尚書左蘭山投靠了趙俊臣之後,工部、戶部兩大衙門近乎一體之後,因爲不用再擔心賬目上的問題,所以這些人也愈加的肆無忌憚了。

像是去年的淮河水災,其實就是戶部與工部的一些官員,聯手向地方衙門索要回扣。然而因爲索要的回扣太多,與地方衙門發生了爭執,最終卻耽誤了地方衙門修繕堤壩,並造成了淮河水災!

古今中外。官場之上。像這種爲了一己之私而耽誤天下百姓的事情,從來不缺。

…………

心中這般想着。但蔣謙的表情卻突然嚴厲了起來,問道:“這麼說,這件事是你們欺上瞞下、擅自行事的?尚書大人他至始至終都不知道消息?”

聽到蔣謙的質問,呂順德等參與此事的戶部官員。神情愈加的慌亂了,而沒有參與此事的戶部官員,也如同蔣謙一般表情變得嚴厲起來——欺上瞞下、擅自行事,雖然大家都在這麼做,但又都討厭身邊人這麼做,尤其是會連累到自己的時候!

“尚、尚書大人他……確實不知道此事,但我們得到好處後。也不敢獨享,年前送給尚書大人的例銀,我們刻意增了一倍!”呂順德慌忙解釋道。

蔣謙突然嘆息一聲,說道:“既然如此。在今天的早朝上,尚書大人在不知詳情、又措不及防之下,恐怕是保不住你們了,說不定連尚書大人他自己,都會被陛下責怪!”

“那……那該怎麼辦?”

不僅是呂順德,所有參與到這件事情的戶部官員,皆是如此問道。

“該怎麼辦?”蔣謙顯示了自己雷厲風行的一面,厲聲說道:“事情到了這一步,恐怕三法司很快就要來咱們戶部抓人了!你們所有犯事的人都給我記住,到了三法司之後,關於淮河水災的事情,你們可以認罪,也可以死頂!但除此之外,即使三法司再怎麼逼問你們,也絕不可以說出咱們戶部的其他事情!尤其是不可以牽連到尚書大人!”

這就是蔣謙的另一個任務了,警告所有被彈劾的戶部官員,被抓之後絕不可多嘴,也絕不可牽連到其他人!

而呂順德等人在聽到警告後,大都眼神遊離,不敢與蔣謙直視——顯然他們或多或少都產生了被抓之後出賣其他人以戴罪立功的想法。

看到呂順德等人的表情,蔣謙冷笑道:“你們要想清楚,你們這次的罪行雖然不小,但也就是貶官流放的懲處,只要有尚書大人在陛下面前說情,你們也罪不至死!若是存了戴罪立功、出賣同僚的心思,卻要先想明白了,你們所知道的那些事情,一樁樁一件件,你們自己也都有參與,即使把那些事情都說了出去,立的功再多也抵不上犯的罪!到時候說不定本只是貶官流放的懲處,最終卻變成了抄家問斬!”

頓了頓後,蔣謙又說道:“更何況,若只是你們陷進去了,還有尚書大人、還有我與衆同僚,日後可以幫着照拂你們,併爲你們照看家人,但若是你們因爲犯了這麼點事就把大家都牽連進來,說不定有哪位同僚心中不滿,就會在被抓之前拿你們的家人泄憤,這些利弊關係,你們可都要先考慮清楚了!”

貪得無厭的人,也往往都是自私自利的人。

所以,爲了防止這些人最終把整個戶部都牽連進來,趙俊臣也必須要派蔣謙在這裡提點警告他們一下。

但這種人其實也最容易控制,只要把利弊關係向他們分析明白,以他們自私自利的性格,自然會緊守對他們最有利的選擇!

眼見在自己的提點警告之下,所有被彈劾的戶部官員皆是神色變化不定,蔣謙笑了笑後,又說道:“當然,我也知道,各位大人平日裡舒坦日子過慣了,一旦被三法司抓去,恐怕別說是用刑了,哪怕只是把刑具擺出來嚇唬一下,各位大人的嘴巴,或許就不敢再嚴實了,我這裡倒是想到了一個辦法,不僅可以讓各位免去用刑之災,若是運氣好,說不定最後還能爲各位免去罪行,各位可願意聽聽?”

………

恩,第二更!

第四百五十九章.接觸(上).第四百三十四章.在京城.第五百六十五章.第六百七十九章.牢房之中.第二百九十六章.兩份名單.第五十一章.豆花攤旁(下).三合一大第二百零四章.伏棋與收網 上 .第七百四十章.計成?.第1057章.晾.第七百二十二章.真相(二).第九百零七章.捷報傳天下(六).第八百章.趙俊臣的佈局(一).第九百四十一章.最終的決定.第三百九十六章.競標.第九百七十一章.復套三策.第五百九十三章.一個故事.第五百七十二章.婚期.第1040章.德慶壽辰(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敗俱傷”.(上)第三百五十七章.顧慮(下).第1204章.公與私.第七十八章.權臣貪官們的聚宴(上).第一百三十八章.利用與探查第九百二十章.密信.第九百四十章.督撫齊至.第十五章.秋闈弊案(下).第1002章.政治交易(一).第八百八十六章.影響.第九百八十七章.尾聲與開始(一).第1408章.智者不怯.第七百一十七章.重返潞安府.第二百八十一章 .殿試結果.第四百零一章.初始(中).第五百七十七章.送君一程(下).第1351章.反客爲主.第二百四十三章.聚議.第八百七十章.勢(八).第五十六章.敵友變化(上)二更第二百九十二章 .力所能及的幫助(上).第三百五十三章.趙家的未來發展方向(下).第1073章.投效.第1359章.功成身退(完).第一百八十六章.黨爭(九)二更第1023章.薑是老的辣.第七百九十章.戰前(一).第七百五十一章.收服(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意外的聯想(上)第1404章.江正遇險.第1261章.遼東劇變(十一).第九百九十三章.問與答(二).第1426章.騎虎難下.第五百零六章.哭訴與做戲(中).第二百七十七章.弱也是一種優勢.第五百六十八章.第二十六章在路上中第二十六章.白銀浪潮(中).二合一第五百一十七章.開始了(中).第六百七十五章.善意.第二百一十三章.又一個新計劃.第七十六章.考覈與人才收集.第六百七十三章.託付重任.第二十八章.廟堂爭鋒(上)一更第七百六十五章.遠在京城的變故(二).第1113章.狗咬狗(完)第八百六十一章.勝(五).第六章.德慶皇帝(下)三更第九百四十六章.海事的構想.第一百一十二章.太子駕到第1403章.病因毒源.第八百六十六章.勢(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心思各異.第1308章.在握(十七).第1409章.連鎖反應.第1447章.大亂鬥(七).第1359章.功成身退(完).第一百七十五章.一個蠢問題.第二百八十七章.南巡之前(中).第1219章.私心之和.第二百九十四章.“窮”與“達”.第二百六十六章.流言與危機.第九百二十九章.樑輔臣的到來.第六百五十一章.投名狀.第二十七章.白銀浪潮(下).第五百三十七章.敲打.第1251章.遼東劇變(一).第五百零七章.哭訴與做戲(下).第九百九十二章.問與答(一).第六百五十章.方茹的提議.第1421章.兩把刀子.第1133章.誠.第三百七十九章.考覈(上).第1320章.吃幹抹淨.第六百一十四章.整治(中).第1425章.小小震撼.第一百四十九章.事前.第1055章.諜中諜中諜.第二百九十一章.新趙黨(下).第1335章.談判開始.第1396章.納投名狀.第1100章.德慶再微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