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五十九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2)

李從璟在給李榮下達“賜死”木哥華的指令,與莫離、王樸、杜千書、衛道、桃夭夭等人商議過應對遼東局勢之策後,盧龍再次恢復平靜,在外界風雲詭譎的時候,處在風暴之中的盧龍,愈發顯得平靜異常,甚至是平靜的有些可怕。這份可怕,是因爲盧龍在醞釀着更大的風暴。

這日,李從璟來到演武院,例行查訪演武院教學、研究工作。自打參謀處成立之後,在演武院駐紮的時間已經頗爲長久,參謀處衆人,這些時日更是多聚集在演武院,以求完成李從璟交代給他們的研究敵軍、研究敵情、改善自身、制定作戰計劃的任務,在如今大戰將要啓之時,參謀處的工作就顯得愈發重要且具有現實緊迫性。

爲此,李從璟自然要分外關注參謀處的任務進展,以及階段性成果。不僅如此,在方向上,李從璟依舊是唯一的掌舵人,他要時時刻刻對參謀處的任務進程進行控制。

這段時日,參謀處的研究重心是契丹八大將。這包括契丹八大將的個人風格,作戰習慣,部曲情況,戰術優勢及弱點等等,要分析這些因素,離不開絕對的情報支持。

桃夭夭自渤海歸來之後,重新坐鎮軍情處中樞指揮,在她的親自操刀下,在契丹境內的軍情處銳士,將契丹八大將的人生履歷,甚至祖宗八代都給扒了出來,使得參謀處能逐條對其進行研究分析。

而在最後,參謀處會形成一份作戰指導,下發到百戰、盧龍兩軍各軍主將,甚至是各邊軍重鎮的守將手中,作爲他們應對這八大將的指導原則,並且在戰術佈置、兵力分配、戰陣佈置上,給予他們穩重的標準性安排,在確保不犯錯誤,不被對方有機可趁的情況下,再追求提升戰果。

畢竟往後的戰事,是全面性的大戰,李從璟作爲最高統帥,指揮全局,但在各個戰場上,拿主意的仍舊是各部主將,李從璟能勝八大將還遠遠不夠,還得保證百戰、盧龍兩軍主將,邊軍重鎮守將在與八大將對陣時,也能不被對方擊敗。

“今日所研究者,是契丹南院夷離堇耶律欲隱,此人的人生可稱傳奇,據說他小的時候,一次隨父狩獵,爲狼羣所圍,差幾葬身狼腹,是耶律欲隱以刀、鐙相擊,配以火把相驅,又點着了馬尾,這才讓他們得以突出重圍。”莫離爲李從璟介紹參謀處的研究成果,“耶律欲隱性子穩重,但因爲年少時,部落困頓,經歷過很多欺辱,最後使其形成了凡事錙銖必較的性格。在契丹國內,人人皆知,耶律欲隱或許不是最有實力的大將,但絕對是最不能得罪的大將,但凡被他記恨、看不順眼的人,最後都會被他狠狠報復。”

說完,對李從璟挑眉道:“同光元年,你初北上,便在營州斬殺其子,他對你必定恨之入骨,他日在戰場上遇到,以耶律欲隱的性子,說不得就會跟你死磕到底,拼個你死我活。”

李從璟淡然一笑,毫不在意,“就算沒有這層‘私人恩怨’,我跟他在戰場上碰到,也不可能彼此手下留情,你死我活,那是必然會有的局。”心中對軍情處能將耶律欲隱的情報,打探到他小時候經歷的程度,很是滿意,也只有這樣,

參謀處纔可能真正將八大將研究透徹。

李從璟與莫離正說起耶律欲隱的征戰風格,慣用戰術套路,杜千書一臉急切的跑過來,滿頭大汗,喘着粗氣的對李從璟道:“軍帥,成了,成了!”

杜千書向來持重,絕少出現這種舉止失措的情況,李從璟見他手舞足蹈、語無倫次,就知必然是有大事,又聽聞他連道“成了”,心中一動,問道:“是火-藥成了?”

“是,是!”杜千書穩住呼吸和情緒,讓自己平靜下來,眼眸中閃動着狂喜之色,“依照軍帥之意,演武院大工匠們連月來改進火-藥配方,歷經無數次嘗試,終於在方纔,得到了成果。火-藥的威力,提升了不止三成!”

聞言,李從璟也不由得大喜。火-藥之改進,威力之提升,功用如何,他再清楚不過,那是能引起武器變革的基礎,他連忙讓杜千書帶路,急匆匆趕去演武院匠作坊。

如今在演武院主持匠作坊的工匠,是位人稱徐半仙的老者,之前是幽州作院的大工匠,演武院成立後,李從璟爲充實其“科研”力量,以豐厚條件,從各地作院和民間請來大批工匠,一面來改良軍備武器,一面來研製改進火藥。

如今時過近年,終於有了成效,李從璟心中也是大受鼓舞。

李從璟到匠作坊的時候,一幫工匠們正圍在一起,在院中空地上對着一堆散亂土堆指指點點,李從璟進來的時候,他們都沒有發現。

火-藥作爲華夏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本是上天賜給華夏子民最珍貴的禮物,但在漫長的歷史上,華夏子民一直都是用火-藥來作爲煙花爆竹,以爲取樂,而將火-藥的真正用途棄之不顧,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在原本歷史上,直到明朝,纔有火-槍隊出現,並且制槍工藝一度位在世界前沿。那個時候,華夏本是有機會將槍炮作爲軍備利器的。

但一來因爲明朝的軍事制度的確不怎麼樣,缺乏那份活力,二來在明朝滅亡後,清朝更是奉行所謂“騎射爲本”的策略,蔑視火-藥槍炮,雖也有用一些大炮、土槍等物,但在製作工藝上,早已落後世界潮流。

如今,眼見火-藥有機會在自己手裡大放異彩,來引領這場具有時代意義的軍備變革,李從璟如何能不激動。

好歹分開人羣,讓工匠們知道李從璟來了,於是在演武院好吃好喝,待遇極度優厚,並且受到之前不敢想象之尊重的工匠們,立即拜倒,對李從璟行禮。

李從璟扶起他們,關切的問:“如何,火-藥爆炸威力,果真提升了三成?”

徐半仙捻鬚道:“的確如此,方纔我等已經嘗試過一次,這就是成果。”指着院中雜亂的土堆,頗爲自豪,又朝李從璟拱手,“軍帥真乃大才也,若非軍帥提醒,之前我等絕對想不到,火-藥配方改良之後,其爆炸威力,竟然可以達到這種地步。”

李從璟有些迫不及待,他對徐半仙道:“徐老,可否再試一次,讓本帥親眼見識見識?”

“當然可以!”徐半仙呵呵笑道,招招手,讓工匠們按照方纔的配方,再度配置出一批火-藥出來。

工匠們忙活了好長一段時間,李從璟就一直在一旁看着,沒有出聲打擾。他來自後世,清楚知曉火-藥的威力,開山碎石,都是舉手之勞,然而作爲非專業人士,他對火-藥的具體配方卻是不知曉的,要不然,也不用徐半仙他們歷經這麼長時間嘗試,而只能將火-藥爆炸威力提升三成,他大可直接將火-藥配方甩出來,就足以批量生產炸藥包了。

火-藥總算再度配製完畢,徐半仙親自將那包火-藥埋在院中壘起的土堆底下,然後將火-藥灑出來一些,連成一條細線,延伸到三丈開外,這才吹燃了火摺子,點燃火-藥。

爲避免被爆炸迸射的沙土濺射到,李從璟等人早早退到了院門處,眼見徐半仙將引線點燃,李從璟的一顆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上。在引線噗嗤的燃燒聲中,李從璟不由自主屏住了呼吸,目不轉睛盯着那燃燒的引線,看那火星最終鑽進了土堆。

因爲土堆中間被挖了一個大洞,在火星鑽進土堆後,李從璟猶能看到,洞裡光芒一閃,瞬間紅亮一大片。

饒是見慣了沙場慘烈場面,此時,李從璟還是瞳孔一縮。

火-藥爆燃,發出轟的一聲異響。

但是,雖然土堆因爲火-藥爆炸,的確一震,但沙土被炸上天的場面並沒有出現。爆炸聲後,土堆鬆塌下去,像是垮塌的房屋。

但也僅此而已。

很顯然,眼前火-藥爆炸的威力,並不能形成之前李從璟進院時所看到的,沙土遍佈院落的場景。

這次爆炸嘗試,卻是失敗了。

徐半仙本來充滿喜氣的臉,頓時垮了下來,愣了一會兒,他不安的看向李從璟,連連致歉,並且請求李從璟再給他一次機會,這一回,他一定能讓土堆爆開。

李從璟心中有些失望,同意了徐半仙的請求。

這回,徐半仙親自上陣操刀,一點一滴配置火-藥。

最後將火-藥裝填在竹筒裡,封得嚴嚴實實的。徐半仙一半期許、一般忐忑的將竹筒放進再度壘起的土堆下,按照先前的方法,再度點燃了引線。

這回火-藥爆炸的時候,威力的確大了些,但要說有提升三成威力,卻是遠遠未達到。

至此,杜千書臉色都有些不太好看了。

李從璟制止了一臉愧疚,已過半百年紀,卻急得差些哭出來的徐半仙再嘗試一次的行爲,真誠的對他說道:“要改進火-藥配方,提升火-藥威力,並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事,你們努力了這麼久,雖然沒有讓火-藥威力大幅度提升,但至少觸及了那道門檻。這件事急不得,得慢慢來,一分一毫去摸索,本帥相信,最後你們一定能將火-藥改進成功!”

徐半仙感激涕零。其他工匠都是面露愧色。

好生安慰了一番,又吩咐杜千書照顧好他們的衣食,李從璟完全沒有因爲這一時失利,而對他們產生怨言。只因他知道,科研工作的確不是一日之功,而且他也知道火-藥的威力能夠達到什麼地步,是以並不急於它一時能有多大改善,只要最終能做成,也就不負他厚望了。

(本章完)

章四十八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3)章八十二 帝室正統如雲煙 能飲三碗鮮血否章一百三十八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中)章二十二 戰必求利章七十 北面有朋遠方來 三問三答見生死章六十四 誰在喊威武【第三更】章三七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6)章一百七十六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上)章四十三 相親(中)【第二更】章四十八 劫道章三十五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6)章五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上)章五一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2)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樓 細細路遇杜千書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1)章兩百二一 生逢亂世不由己 唯真英雄能本色章八十四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3)章五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4)章七十三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2)章五五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2)章一百四十七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下)章十四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5)章三 神仙山(2)章兩百四九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上)章四十八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4)章一百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7)章五十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5)章一百八十五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3)章二十九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7)章兩百三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2)章四十五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3)章兩百四三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8)章三十六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7)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1)章三十三 從天而降章四 大廈將傾何人扶 天下蒼生問誰顧章三十八 踏營章兩百四一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6)章三十六 青袍與黑氅章十四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5)章八 一載相識十載別(2)章二十五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3)章三十七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5)章四 若吾王少年章二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3)章四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6)章七十一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3)章四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9)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六十四 誰在喊威武【第三更】章七十七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5)章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8)章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1)章六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6)章一百零五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下)章二十七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6)章四十二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3)章五十四 莫離(第三更)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來 及戰日落慘遭敗章一百零三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上)章九 他的屠刀章八 奮起於亂勢之中章五十六 攻伐的方向章一百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5)章一 北地秋意來時早 國仇家恨苦奈何章八十八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上)章五十七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7)章十八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5)章四十九 彼如喪家犬【第三更】章二十七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6)章八十一 良禽擇木離暗主 堅心赴死慨而慷章三十六 青袍與黑氅章六十九 離營將士英雄心 諸事可爲農在先章一百七十三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上)章十一 他的戰鬥(第二更)章四十九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4)章一百五十五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1)章五 水寨(3)章一百二十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3)章五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5)章六十九 名將章四 謀國數載彈指間(上)章一百零一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8)有關李嗣源章三十一 主對僕拳腳相加 君與臣相得益彰章三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3)章八十 天下豈非無衛霍,怎奈人主不識君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1)章三七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6)章十四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5)章十四 淇門之變(6)章五十六 精騎破敵甲【第一更】章兩百十九 隨君輾轉已四載 今成大將彭祖山章四十五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1)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萬民頌 十年奔波何時休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下)章五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5)章二十五 百戰安義(4)章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9)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