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兩百二十 烽煙席捲鴨淥府 百騎漫行過沖鹿

彭祖山率領安北營將士,於泊汋城外力戰契丹軍,迫使其後撤十里暫避鋒芒的消息,被報知給李從璟時,他剛調度西京聯軍一部趕赴正州,正州戰役隨之爆發。

耶律阿保機在指揮三萬契丹偏師攻打泊汋城,以扼幽州軍與盧龍之聯繫、切斷幽州軍的退路時,其所率之契丹軍主力,以猛虎搏兔之勢,出長嶺府,攻入鴨淥府境內。正州作爲鴨淥府西部重鎮,是鎮守西京之門戶,因其地理位置緊要,遂成此戰必爭之地,圍繞正州城,一場大戰迅速展開。

在此之前,李從璟率領聯軍六萬將士,與耶律阿保機周旋於雙通、伊臺、九陽之間時,戰略目標在於攻滅渤海西京、南京的契丹南路軍,曾攻入鴨淥府境內,兵臨正州城下,之後因回師合圍時在河州的聯軍需要,遂棄正州。如今戰事再起,算是重操舊業。

因了正州位置的重要性,在正州戰役開始之前,剛抵達西京不久的李從璟,便令聯軍分出一萬將士,奔赴正州城,構築防線,以增強城防力量。而正州戰役的開始,就在這一萬將士抵達正州後的第三日,此戰的開端,便是契丹大軍猛攻正州城。

被李從璟派去增援正州,並且統領正州防務的將領,不是別人,正是曾主持扶州戰役的渤海國將領大明邢。先前大明邢與大明安合力,在扶州共拒耶律阿保機,終究因不勝而撤退,這回李從璟仍舊執意起用大明邢,既是因爲在城池攻防方面,大明邢已有與契丹軍正面交戰的經驗,應對起來熟門熟路,旁人不能及,也是希望大明邢知恥而後勇。

正州戰事兀一開始,便是極爲激烈的攻防戰。

正州戰役打響沒幾日,勝負未分之際,恆州戰役爆發。

恆州城位於鴨綠江畔,在西京下游,距離西京不過百五十里路程,沿江而上,三四日就能抵達西京,戰略位置的重要性,相比正州有過之而無不及。同時,恆州與正州、西京一樣,是李從璟眼中支撐鴨淥府戰事的三足之一。

先前李從璟帶領聯軍從河州突圍,一路南下至鴨綠江,被西京守將大佑佲接應的地點,就在距離恆州城不遠的地方。耶律阿保機攻打恆州,分明是存了克城之後,大軍沿江而上,直搗西京的意思。而之前攻打正州的軍隊,既可以分散、牽制李從璟的兵力,又能形成兩面夾擊的合圍之勢。除此之外,因爲恆州位在西京與泊汋城之間,攻打恆州於耶律阿保機而言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將李從璟從西京發兵救援泊汋城的希望,攔腰截斷。

渤海國戰事,在經由一段時間的輾轉之後,戰火最後集中在鴨淥府,遍地燃燒起來。一時之間,鴨淥府狼煙四起,烽火連天。而這片烽火,最終要燒灼的目標,就是聯軍主力所在的西京。

相比之泊汋城、正州、恆州的戰事正急,位在後方,且無敵軍寇城的西京,目下就要顯得平靜得多,然而任誰都知道,這種平靜只是流於表面,西京的局勢,從李從璟率領援軍至

此,就處在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狀態,而現在,這種狀態更濃郁了些,已接近於黑雲壓城城欲摧。

在這樣的局面下,李四平抵達西京。

作爲大明安遣來,穩定西京局勢,協助李從璟這位宗主國“特使”,應對眼前戰事的重要角色,李四平在抵達西京之初,即去軍營拜見李從璟。然而令李四平感到意外的是,李從璟並不在軍營中,而是帶人去了前線視察戰場。

李從璟去的地方,名爲衝鹿。

聽到衝鹿這個地名的時候,李四平先是一怔,隨即臉色嚴肅下來。

垂首從軍營出來的時候,李四平步伐格外沉重,在轅門處他停了下來,擡頭望見灰濛濛的天空,感到一股徹頭徹尾的壓力,“契丹軍竟然會打到衝鹿來麼?這百年西京,難道也難逃毀於戰火的命運?”

距離西京四十來裡的西邊鴨綠江畔,有一座拱衛京都的軍鎮,這就是衝鹿。衝鹿作爲西京的最後一道防線,重要性一如淇門之於魏州,萬勝鎮之於洛陽,衝鹿一旦被破,西京就要赤身見人。

衝鹿城外,江水之畔,有大片河岸平地,其旁有荒草萋萋,林木依依,一條官道在林子旁橫亙而過,官道上,此時有百餘騎行馬緩慢,爲首數人風姿各異,卻都在舉目四望,不時對着眼前事物評點幾句。河風習習,枯草搖曳,幾人衣袍飄飛。

其中一位腰佩長劍的白袍士子道:“倘若契丹大軍真到了此處,攻破衝鹿,西京守與不守,實際上已沒有區別。”

“這是爲何?”有人問道。

“西京西有正州,南有恆州,皆重鎮也,爲西京之藩籬,若此兩城皆爲契丹所克,西京那些養尊處優的渤海大小官員,還不嚇破了膽去。真給契丹軍打到衝鹿,戰陣之聲傳到西京,這些人哪能不望風而逃,何須契丹兵臨城下?”白袍士子哂笑一聲。

佩劍士子說話之時,另一位白袍士子翻身下馬,走下官道,信步走上河邊的大片平地,一路邊走邊看,最後在平地中央蹲下來,伸手捻了幾許泥土,凝視打量,若有所思。

見到他這幅模樣,一位青袍年輕人走上來,也在白袍士子身旁蹲下,“有什麼發現?”

白袍士子站起身,用手中的摺扇指了指前後的泥土地面,“此地地勢平坦,視野廣闊,乍看極爲適合陣戰,實則不然。李哥兒你看,從官道至此的泥土,質地堅硬,尚能承受踐踏,但從此往前直至河邊,大抵是河水經常浸泡的緣故,泥土質地舒軟,別說馬蹄,便是步卒軍靴,重踩之下都會陷入其中。”他環顧四周一眼,繼續說道:“若是此地果真發生陣戰,僅是這份差異,就有文章可做。現在我奇怪的是,此地距離河邊尚有一兩裡的距離,按理說河水不至於時常漫過此地纔是,怎麼泥土這般鬆軟?”

李從璟眼前一亮,隨即向官道招了招手。官道上議論說話的數人,見李從璟和莫離走到平地中央,本已邁步行來,看到李

從璟招手示意,立馬加快腳步。這些人,多爲參謀處文吏,也有西京、衝鹿兩地的本地武將、官吏,作爲嚮導,還有人充當翻譯。

李從璟將莫離方纔所言之怪異事,說給衝鹿守將聽後,這位中年軍漢答道:“因爲鴨綠江經此往北,有一處大轉彎,再東流向西京,在轉彎處,又形成三條支流,所以咱們現在所處之地,河水漲落幅度很大,也很是頻繁。”

“原來如此。”李從璟和莫離相視點頭,隨即追問道:“河水漲落,可有規律?”

“大致規律是有的。”衝鹿守將言道,叫來一位隨行的文吏,爲李從璟講解這其中玄妙。

衆人在衝鹿停留一日,隨即返回西京。

“西京很可能是最後與耶律阿保機決戰之地,不僅是衝鹿這等位置緊要之地,需要熟知每一處的地理情況,各處都應該詳細探尋,以備來日所需。世間事,成敗之分,往往在於細微處,沙場勝負更是如此。其它地方我無暇一一走訪,這就需得你們軍情處和斥候,這些時日多花些精力了。”歸程中,李從璟如是對身旁的桃夭夭說道。

桃夭夭微微點頭,表示知曉。

渤海戰事已歷兩旬,從去冬入渤海到而今,冬日將盡,春日將臨,然而這極北之地,仍舊是冷得緊,每每寒風拂面,都讓人耳朵生疼。莫離緊了緊衣領,說道:“遼東戰場上有皇甫麟親自坐鎮泊汋城外,與彭祖山合力,哪怕是暫時兵力有限,面對三萬契丹軍,短時間內也不至於落敗,待到幽州一萬新軍趕到,泊汋城戰事的勝負之數,還大有可爲。遼東不能丟,皇甫麟和彭祖山是知曉輕重的,加之還有坐鎮營州的杜千書爲其後援,遼東戰事暫且倒不用太過擔心。”

“皇甫麟有大將之才,且心性頗佳,自然不會出現紕漏,彭祖山可算是我家將,雖然這些年多在練兵,征戰對敵較少,但值得信任。”李從璟點頭道,他話中沒有提起杜千書,是因爲杜千書根本就不不用提及,李從璟對他的信任已無需言表,“真正要擔憂的,還是正州、恆州戰事。”

“正州正面應對契丹猛攻,雖然有大明邢之前率領的萬餘將士相助,但若無後手援引,恐怕也堅持不了太久;至於恆州,更是如此,先前從鴨綠江來西京途中,雖說我們留下了一部軍力駐紮在恆州,但也如正州一樣,因爲兵力懸殊,只能抵擋一時罷了。”莫離道,“正州、恆州,不說破敵,僅是守城,都要發兵救援,而我們還必須提防耶律阿保機在圍攻正州、恆州,誘使我等分出兵力相救,而西京空虛之際,發奇兵來突襲。”

李從璟無奈笑了笑,“到底他人多。”

“李四平已到西京,後方暫時可說已經穩固,接下來,你有什麼計劃?”莫離問李從璟。

“能有什麼計劃?”李從璟仰起頭,看着灰濛濛的天空,面色不見深淺,“無非一個字而已。”

“哪個字?”

“戰。”

(本章完)

品書章八十九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2)章二十八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樓章二十 天下章二十八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7)章十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3)章七十一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5)章四十二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3)章十八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2)章四十二 董璋章八十六 數年新政養俊才 一樓宴評州縣官章十九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6)章三十八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9)章十五 淇門之變(7)章七十七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5)章六十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3)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六十六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2)章二十六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4)章五十七 首戰懷州城章五十九 破城章五十三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9)章一百七十五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下)章九十一 大唐太子立船臺 欲我艦隊出東海章三十六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4)章七十九 少女的煩惱章一百二十八 韃靼公主勇披甲 隔壁風情異江南(中)章五十三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2)章兩百二四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章四十四 先聲奪軍心(1)章十三 勝章十七 淇門之變(9)章六十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3)章一百一十四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下)章八十八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4)章七 虎狼環飼亦前行章一百七十八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下)章五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4)章九十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2)章七十 北面有朋遠方來 三問三答見生死章一百三十五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中)章九十五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2)章二十三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2)章十九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6)章八 兄弟章六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6)章八十八 郭崇韜一言定策 先鋒相遇一戰勝章六三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章十九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6)章三十六 西樓之真相章二十六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0)章八十七 輕羅幔帳紅燭低 柔情蜜意兩人識章四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6)章六十一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中)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七十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2)章兩百零八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3)章九十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2)章一 千里之遠有梟雄(上)章一百四十七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下)章五十二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上)章四十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1)章三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8)章兩百三三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0)章八十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6)章八十八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上)章三十六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7)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3)章二十三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7)章一百五十二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1)章八十三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2)章三十八 狡詐惡毒章九十二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中)章十七 故佈疑陣引人亂(中)章三十六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0)章一百九十六 賊性難改當如何 恩威並重固後院章十二 他的決心(第三更)章十三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6)章兩百四一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6)章十三 首陳大軍往邊境 天涯裡無限風情章一百三十九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下)章六十五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章八十五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4)章六十五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1)章六十五 謀主智算敵軍行 三千銳士擒段凝章三七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6)章一百一十五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上)章五十八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1)章一百六十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3)章三一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9)章二十九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7)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七十八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4)章一百四十七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下)章二十二 百戰安義(1)章六十八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4)章五十五 生搏死鬥欲突圍 臨死不忘顧大義章十六 瘋狂的小妖精(第二更)章九十八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2)章八十四 大爭之勢周復始 有志英才自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