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十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6)

“敵船幾何?”

“共計三百六十餘!其中樓船三十,蒙衝鬥艦一百二十,走舸二百餘!”

“兵將多少?”

“不下萬人!”

“何人爲帥?”

“楊吳武昌節度使柴再用!”

石首縣長江水寨,馬懷遠披甲挎刀而立,凝望江面。河風撲面,攪動披風亂舞,讓人渾身發冷。

江面上,楊吳水師浩浩蕩蕩,數艘高大樓船楊帆破浪,齊頭並進,其後艦船如林,不可盡視,其上旌旗颯颯,甲兵累累。

樓船高十餘丈,主體有數層,每層樓外皆有高達三尺之女牆,四周有硬木作爲戰格,以作防禦,兩邊船舷各伸出船槳若干,整體如同堡壘。

馬懷遠手指樓船,開戰之前,猶能鎮定爲諸將解說:“楊吳水師艦船,至大者稱樓船,船上建樓三重,列女牆、戰格,樹旗幟,開弩窗、矛穴,置拋車、雷石、鐵汁,狀如城壘,攻守兼備,乃江海征戰之利器!”

“豈止是狀如城壘,這簡直就是一座會移動的城池!”馬小刀眺望着這種防禦工事具全、可容數百甲士的大傢伙,心中的震撼無以復加。他生自盧龍,復州也無水師,何時見過這等水上巨無霸。

馬懷遠冷聲道:“樓船雖大,處勢雖高,然不利進退,若遇風暴,人力不能制,故凡樓船之用,不能不雜以小舟。”眼前的楊吳樓船雖大,還遠不是楊吳水師王牌,若是馬小刀見到那種“方百二十步,容兩千餘人,可馳馬來往”的連舫,或是“起樓五層,高百餘尺,可容甲士八百人”的五牙艦,不知會是何種反應。

說着,馬懷遠再度手指楊吳水師,示意樓船旁的小型戰艦,“但凡水戰,此種鬥艦使用最多、用處最廣,其船輕便靈活,速度甚快,有風張帆,無風划槳。船身兩層,舷上建女牆,可避半身,以保護甲士,船舷各方,設若干弩窗、牙孔,以便應付各方之敵。”

不同於樓船,鬥艦較小,船上沒有投石車、拋車、牀弩、雷石,也不能跑馬,所謂“弩窗”,便是在女牆上打的孔,方便甲士以弩矢、箭矢殺

敵。

最後,馬懷遠指向那些樓船、鬥艦周圍,如同螞蟻一般密密麻麻的小船,道:“此名爲走舸,如諸位所見,船上並無建築,只是船舷上有矮女牆,勉強遮蔽身軀。走舸往返如飛,乘人之所不及,兼備非常之用。昔年赤壁之戰,黃蓋詐降曹操,便是以蒙衝鬥艦爲主,而每艘鬥艦後系走舸數只,因而得以火燒曹軍。”

此時的水戰,各艦遠程打擊能力不足,在雙方實力相差不懸殊的情況下,拋卻奇計不言,勝負多以甲士奪船來定。船便是城池,從某種意義上說,水戰仍是城池攻防戰。

故而水戰之道,利在舟楫,練習士卒以乘之,多張旗鼓以惑之,嚴弓弩以中之,持短兵以捍之,設堅欄以衛之,順其流而擊之。

大戰在即,鼓舞士氣很重要,不得令將士懼敵,馬懷遠最後喊道:“水戰之具,始於伍員,以舟爲車,以楫爲馬,萬變不離其宗,沒甚好怕的!況且此番守石首,無需你我乘船與之鏖戰,但守江道而已,再者,諸方準備已然妥當,饒他百船千艦,你我共滅之!”

諸將轟然應諾,各去準備。

此時,楊吳水師已近,數百艘艦船,乘風破浪,如同一座座移動的山巒,當面碾壓而來,確乎駭人。

水寨沒在江心,在江邊,江上有一座浮橋,橫貫南北,浮橋之前,有小船數十,阻擋了下游望見浮橋的視線。小船上皆裝滿薪草,裹以油脂,又各有軍士數人,伏身隱蔽其間。

馬懷遠望向江邊,兩岸草木隨風而動,他雖對水戰知之不深,卻也知曉接下來的風向很重要,搞不好便會弄巧成拙。

站在馬懷遠身旁,馬小刀不免有些緊張。他倒不是懼怕戰事,當年盧龍一役,薊州軍奉命誘敵,五千將士被三倍契丹精騎追擊,且戰且退,一路死傷過半,退到薊州城時,他與馬懷遠都差些死於亂陣中,連城門都沒力氣進,有這遭經歷在,他對死亡並不那般恐懼。

他的緊張,是因爲對水戰的陌生,對這場戰鬥本身的沒有把握。

對自己的兄弟,馬懷遠自然瞭解,他拍了拍對方的肩膀,寬慰道:“復州軍雖不通水戰,

但此戰之法,秦王已盡告你我,只要不出差錯,不會有大問題。”

馬小刀不願承認自己的怯弱——雖然那並不是怯弱,梗着脖子硬氣道:“不必安慰我,我殺人雖不如你,但何時比你孬過?”

馬懷遠哈哈大笑。說話間,楊吳水師距離水寨又近了些,馬懷遠算了算距離,面容肅然起來,他給旗手下令,傳達了作戰指令。

水寨浮橋前的數十艘小船,聞風而動,船上的甲士,齊齊斬斷了繩索,划着船槳順流而下,飛速向下遊不可一世的楊吳水師衝過去。

在楊吳水師龐大的隊伍前,還夾雜着不少漁船的數十艘小船,就如同大象面前的蟻羣一樣渺小,和想要撼動大樹的蚍蜉一樣可笑。

行至半途,數十艘小船速度已然提了上來,在水寨傳來一陣鼓聲時,船上的軍士俱都點燃了手中的火把,又用火把點燃了船上的薪草。裹以油膏的薪草,見火瞬間便燃燒了起來。

船上的軍士自此紛紛跳入江中,不管不顧向南岸游去。

在他們身後,數十艘小船火勢漸大,如同一朵朵綻放的火蓮,映紅了江面。

面對突如其來的火船,楊吳水師立即響起一片噪雜聲,這樣的變故,是他們之前怎麼都不曾料到的。

火船很快撞上了楊吳水師,當先的艦船沾上大火,立即就被火勢裹挾。船上的吳國水軍驚慌不已,他們奔走呼號,起初還想滅火,眼見火勢不受控制,反而不時有同袍葬身火海,再也顧不得太多,紛紛脫下甲冑,從船上縱身而起,下餃子一般落入江中。

楊吳水師中的一艘巨大樓船上,一位老將軍佇立在甲板,江面上洶涌的大火、狼煙,讓他面容冷峻。一個個或者因着火而不停掙扎、或者驚慌跳入水中的將士,則讓他面部肌肉抽搐。

他就是柴再用,吳國名將。

“石首的荊南軍爲何向我軍發難?他們這是瘋了不成!”柴再用身旁,他的親衛統領既驚且怒。

“只怕石首已非荊南所有了!”

——

PS:2000000字整,我要拍照留念。

(本章完)

章九十九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6)章一百九十一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1)章十八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5)章十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4)章三一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9)章十二 襲營章二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章七十四 忽如一夜春風來 局勢變幻激鬥開章二十四 國家大政須慎謀 河西大地正待伐章三十 降者不殺章兩百三四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1)章五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5)章七十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5)章八十七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3)章八十九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5)章四十四 先聲奪軍心(1)封推感言章九十二 兩人閣樓聞雨聲 兩年之內平淮南章四九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3)章七十四 忽如一夜春風來 局勢變幻激鬥開有關李嗣源章二十一 都是我的東西章五九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6)章十八 淇門之變(10)章七十四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章一百七十六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上)章七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上)章一百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5)章九十三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3)章五十二 何不來跪迎【第三更】章三十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8)章五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4)章一百九十二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2)章二十 天下章七十二 折了筷子章四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7)章一百七十五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下)章三十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8)章七十七 你要去夏州【第二更】章七十三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2)章兩百三三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0)章六十九 你說對不對【第二更】章八十七 誰爲讀書人立心 誰向宣武軍告密章七十二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0)章九十 小麻雀與小妖精 少女心與英雄夢章兩百十八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下)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下)章八十二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5)章九 一載相識十載別(3)章六十六 人算盡不如天算 奔離新鄉向西戰章二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3)章一百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9)章十九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3)章一百零九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0)章四三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5)章七十一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3)章六 神仙山(5)章十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3)章八十五 緣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爲必成章一百八十二 各在苦戰各自忙 各自悲慼各自亡章兩百三三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0)章二十七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6)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七十七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5)章五十 李繼韜的怒火章八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裂(1)章八十二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5)章三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8)章三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7)章五十七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7)章一百七十一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中)章一百八十六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4)章一 百戰軍都指揮使章八十一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下)章五十六 精騎破敵甲【第一更】章二十五 百戰安義(4)章七十二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4)章五六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3)章二十三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7)章十三 淇門之變(5)章一百九十五 鋤強扶弱問本意 天下志士入幽州章一百零四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中)章五十四 莫離(第三更)章二十八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7)章四十四 忠誠章六十七 去迎接他們【第三更】章三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1)章兩百十一 安國定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中)章六十一 如何不相爭【第三更】章六十八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2)章二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7)章四十六 敢叫勇協謀 大爭於天下(1)章九 風月之地有深機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七十一 擡頭問蒼天【第一更】章十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3)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三七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6)章九 破軍章十七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章五十九 三軍出征往河上 段王不和請攻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