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五百年必有聖人出

“娘子!”個兒高高、面白的文官轉頭看向帳門,激動地喚了一聲。這年輕文官確實長得英俊,面目方正、皮膚白淨,濃眉大眼……個子也挺高,無論是什麼時代的人,都不會覺得這樣的男子醜。聲音帶着磁性和感情,郭紹估摸着對女人很有殺傷力。

而且不是那種娘裡娘氣的人,只能說是儒雅。一身儒氣,有板有眼的姿態還隱約有了官場上的氣度,乍看很清正。

文官白淨細緻的皮膚,一看就好像大城市保養很好的人;反觀郭紹,本來眉宇間還有英氣,但一比就好像一個幹工地的糙漢子,只有風吹日曬幹苦力的人才能曬成那樣,特別手掌又大又粗糙。

文官名叫李良友,便是白三孃的前夫。他一臉動容,走上前去,白三娘已經怔在那裡,一時沒回過神來。

李良友一臉懊悔的表情:“娘子,那年我冤枉你了!都怪我當年太年輕不知事,知道你竟然住在我好友家裡,一時衝動便誤會了你……”

他一面說一面搖頭,痛苦得幾乎要哭出來。

白三娘哪裡受得了這樣的情意,當下便道:“你終於明白了,我怎麼會揹着你偷人?絕不會做出那種事!”

郭紹看了一眼白三孃的表情,轉頭看向左攸,小聲嘀咕道:“看來做女人也不容易,沒頭腦的要吃虧。”

李良友道:“這些年,你是怎麼過來的?”

白三娘含着淚道:“不提了……挺不容易。夫君在成都還過得好嗎,那個大家閨秀,你別再辜負人家……”

李良友長嘆道:“當年我便是因爲與她有了夫妻之實,心想已經辜負了你,不能再另外一個人,只好讓你委屈了。如今我已悔之不及,也很痛心……現在我只能讓她做妾,元配爲妻,從今往後好好待你們。”

白三娘喜極而泣:“夫君說的都是真的嗎?”

李良友道:“可惜如今國家破滅,我身爲亡國之臣……就是不知還有沒有彌補的機會。”

白三娘微微一愣,擡頭看着郭紹道:“郭大帥……”

“清官難斷家務事,我能怎麼辦?”郭紹把手掌放在額頭上,他炯炯有神看着白三娘,“不過作爲……熟人,我還是得提醒白聖手,你

何不先仔細再想想來龍去脈?”

白三娘道:“浪子回頭金不換,無論什麼時候他都是我的夫君,無論做過什麼,我都原諒他。”

郭紹的手放到了下巴,目光垂了下來,似在思索。

白三娘正色道:“郭大帥,記得我們之間的承諾?嵐兒幫你的好友看病,你幫我找到夫君,現在找到了難道你要害他?將來郭大帥見到嵐兒,你怎麼和她說?”

這種破事,郭紹也不想浪費太多時間,當下便快刀斬亂麻,語速較快但吐字清晰流利:“功過的公平,主要是封賞文武。李良友沒有什麼大罪,有錯、你也原諒他了,在這種事上講點人情,是人之常情,我也不是鐵石心腸;所以我不會拿他怎樣,白姥放心罷。”

“謝郭大帥。”白三娘高興道,“郭大帥雖是武將,卻有仁義之心。”

郭紹又道:“李良友性命無憂,但你不能再做官了。即刻罷職不再錄用,帶着你的妻妾回家安生過日子吧。”

李良友驚道:“爲何……李昊也……”

郭紹彷彿不是對李良友說話,他回顧左右的大將道:“我需要的是靠本事、辦實事的人,更需要公平競爭的內部規矩,而不是鑽營的關係戶。否則會讓大周國力陷入泥潭,失去活力、積弊叢生,雖大而軟弱;遼國是強敵,咱們不能怪對手太強,而要自強!”

左攸高興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孟子言,五百年必有聖人出……”

“過了過了。”郭紹揮手道,“你們都散了。等進城的兵馬集結完畢,進城受降是正事。”

……郭紹坐在一張木板拼鑲的粗糙案板前,撓了撓後腦勺。只覺得權力大了還是挺不省心,提起筆在自己的小冊子上寫了幾個字:治理的理念,認同大周。

理念是定下了,他認爲這是最明智的方向。但是具體怎麼實現,還是一頭霧水;得等回朝之後,讓那些經驗豐富的宰相出謀劃策。

而佔領的前期,郭紹想了一番,寫道:減少蜀地因戰亂造成的破壞。稅收等各方面先保持原狀,切勿輕舉妄動;武力佔領方面選擇能約束將士、有仁心的武將。

接着他又從布口袋裡翻出了一大疊紙,見左攸正在

旁邊瞧着卷宗,便遞過去道:“這些各軍、各指揮的請功奏報,你幫我整理一下。”

左攸接過來說道:“是,主公。卑職儘快瞧瞧。”

郭紹道:“整理出一張條目來,要簡單清晰,讓不認識字的將士都聽得懂。先公示各部在各次作戰中的功勞、傷亡,先不用決定怎麼封賞,讓大夥兒都知道究竟立過什麼功。

然後我去各部轉轉,要是有人覺得有言之不實處,再修改。”

左攸笑道:“主公計較那麼細,恐怕將士們也不會那麼計較的。”

郭紹道:“只要在條件允許的範圍內,一定要公平。咱們得作出姿態,只要奮力作戰、拼殺才能得到應得的獎賞,咱們這支軍隊纔有鬥志。否則怎麼做都是一樣的待遇,誰想衝前面去送死?”

左攸所有所思:“這麼說來,史彥超功勞挺大的。”

郭紹道:“所以他好好的很逍遙,軍職暫時沒法升了,回朝後給些兼領的可以多領俸祿的官職。”他說罷罵了一句,“還把我的坐騎贏去了,娘|的。”

他雖然罵罵咧咧,但心裡還是憋着一口氣:打遼國!遼軍也不是刀槍不入,更不是鉅艦大炮的列強,有什麼不能動的?

幽雲十六州,但凡稍微懂點歷史的現代人,已經一千年了,無不覺得是一塊永遠的傷疤!別說在一千年裡叫人扼腕嘆息,就是古人也一直惦記着。比如雄才大略的柴榮就一門心思要收復幽雲十六州,因爲那是一塊能叫世人激動的地盤,誰能拿回來,必然被奉爲神靈一樣的人物,地位遠超一般的國君。

那麼問題來了:要是國力、戰力都不如遼國,怎麼收回來?光嚷嚷有用嗎?

郭紹按捺下心中熊熊燃燒的野心,暫時忍了。

就在這時,盧成勇走了進來,俯首在郭紹耳邊悄悄說道:“更蜀國使臣一起來的一個宦官,讓京娘叫到她的帳篷裡去了。

郭紹道:“我知道了。不用過問,我信得過她。她應該會自己來告訴我,若不來,也必然有她的理由。”

郭紹想起以前,趙匡胤找京孃的事,京娘也主動告訴自己了……相比當時矛盾日夜激化的趙匡胤,已經亡國的蜀國宦官有什麼好計較的?

(本章完)

第八百七十章 空中之雀第二百五十七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六百三十九章 嘆落花第三百九十八章 殉葬第七十七章 威武城(3)第三百三十一章 尷尬境地第四百零四章 心已欲碎第五百八十三章 自古多情傷離別第三百五十八章 舊城暗香第八百三十八章 風暴雷雨第四百一十四章 有人惦記第六百一十八章 刀尖第八百三十四章 牽羊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重進渡劫第五百二十五章 去去就來第九百零二章 衆望所歸第三百零六章 晉州之役(1)第六百四十一章 家眷老小第二百八十五章 梅花第五百六十七章 再聚晉陽(7)第四百三十章 難被信任的人們第三百九十四章 無趣地旁觀第四百二十五章 驕陽中的箭第一百九十六章 短暫的寧靜第八十章 廂都指揮使第八百八十八章 澶淵之盟第八百九十九章 如若是真第八十一章 拍馬腿者史彥超第二百五十五章 枉然的真理第八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高興第十八章 晉陽之役(3)第六百九十章 空着的龍椅第七百五十五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繁華與失落第四百一十六章 踩深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停不住第四百七十八章 打心眼裡謝恩第六百四十一章 家眷老小第二百七十三章 哀愁(5)第八百三十章 董去病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隻耳環第三百七十三章 心有戰意第二百七十三章 哀愁(5)第一百六十三章 他爹第二百一十四章 一道聖旨的力量第四百五十四章 犧牲(8)第二百五十五章 枉然的真理第五百零三章 弓弦的振動第七百二十三章 烈日當空第八百八十章 明亮第七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六章 信任第七百零三章 對峙第二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2)第六百五十四章 江南本無事第五百八十五章 期待第九十三章 最關心最在意的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戰爭的痕跡第四百二十一章 食魚的魚第三百六十五章 山谷中的風雨第三百六十六章 夔州(1)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圖大事第五十二章 喧譁軍營第八百一十五章 鬼魅第一百三十一章 降表第三百零一章 說、想與做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中臥龍第六百零六章 太陽照得暖和第八百零一章 好東西第九十章 要死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犧牲(6)第四百五十三章 犧牲(7)第四百零四章 心已欲碎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個人的意志第四百三十六章 采石之役(5)第三百八十章 那難堪的一面第四百三十七章 采石之役(6)第三十二章 大人不記小人過第七百一十二章 象徵之地第六十一章 無風搖曳的簾子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師來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積蓄重逢之力第二百零三章 勢如破竹第七百八十七章 拆臺第二百一十三章 七級浮屠第五十九章 盛情難卻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在遇見你後第三百六十章 蜜蜂蟄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用力的一聲嘆息第七百三十一章 粉黛顏色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說好商量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二百八十八章 人間滄海桑田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義第五百八十四章 歸期第六百三十三章 徘徊第七百四十四章 梔子花第六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三百零一章 說、想與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