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

藍大槐從來也沒聽過還有這麼當佃戶的。說是佃戶,藍大槐反倒覺得這個所謂的農場職工,更像是過去他在永興鎮聽說的那種鋪子裡的夥計跑堂。

不交租子,不交皇糧,管吃,管穿還管住,每個月有月錢拿,幹好了年底還有分紅髮。按照藍大槐的理解,這樣的待遇,在鎮上的大飯莊子裡,那也得是個幹了至少十年的大夥計、賬房之類了吧。

拿着復興黨老爺給發的衣服褲子鞋子被褥,還有和好被子差不多的大棉袍回家之後,沒有理會正在歡喜的擺弄着這些好東西的老婆,藍大槐出了家門,就去找自己的二叔去了。

藍桐樹是藍大槐碩果僅存的長輩。在這個災荒遍地的年月,年歲稍微大點兒的人,在飢寒交迫之下,說沒命也就沒命了。越是年紀大,越是年紀小的,就越容易死掉。這一點藍大槐是再清楚不過的了。

藍桐樹的年紀比藍大槐也就大了七八歲。五十出頭的藍桐樹,年輕的時候當過小販。當年他曾經和人一起去賣桐油,去過承天府,見過大世面。雖然承天府離藍家灣也沒遠到哪裡去,可是在藍家灣這裡,除了藍三太爺年輕的時候去過南京以外,就只有藍桐樹去過的地方遠,見得世面多了。

所以,藍大槐一旦有了什麼想不明白的事情,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問自己的這個二叔。

藍大槐到了二叔家一看,才發現自家的二叔已經大變樣了。他沒有穿着平常的衣服,反倒是穿了一身和藍大槐剛領到的衣服樣式一樣,但不是灰色的而是藍色的衣服。而且和自己領到的那種衣服(生產建設兵軍服爲六五式灰色立領)不同,二叔的藍衣服的領子是和復興黨老爺一樣的翻領子。

藍桐樹看到藍大槐心情非常不錯。他告訴藍大槐,自己現在在復興黨老爺的合作社裡當差,是一個月領三塊銀元的管事了。聽到自己的二叔滔滔不絕的說着什麼“復興黨的老爺們如何賞識他”,“復興黨的老爺們如何待見他”之類的話,藍大槐覺得自己是真來對了。

“二叔,你老人家覺得這復興黨的老爺到底是個什麼路數啊?”

藍桐樹聽了藍大槐的問話,有些小心翼翼的往門外瞅了瞅,之後才小聲的對藍大槐說道:

“大槐啊,二叔和你說的話你可別往外說,就是和你家婆娘你也別提。”

看到自家二叔神神叨叨的樣子,藍大槐也有些緊張了起來。他忙不迭的點了點頭,保證自己不會胡說之後,就聽自己的二叔說道:

“我雖不知道復興黨的老爺是個什麼路數。可我卻知道,咱們京山縣這裡,可是已經變了天了。”

“這話怎麼說的?怎麼就變了天了。”

雖然下意識的覺得這種事情作爲老百姓還是不要追究的好,但是強烈的好奇心還是驅使着藍大槐問道。

藍桐樹進一步的壓低了聲音對藍大槐說道。

“你看着復興黨老爺家的家丁(復興軍)挺厲害吧。好傢伙,那鳥銃一銃就把三太爺家的家丁頭的腦袋給崩碎了。才三十來個復興黨的家丁,就把三老太爺家的一百多人手掃平了。可是你二叔我可是知道,那縣城裡面,可是有好幾百的鳥銃兵。”

“去年年尾的時候,那幾百鳥銃兵可是把整個縣城的衙役兵丁全給掃滅了。前兩天我到縣城去了一趟,我可是親眼看到好幾百咱們京山周邊的好漢大王們,全被複興黨的老爺給抓起來了。那遊街示衆的場面可真是不得了。”

再次壓低了聲音,藍桐樹對藍大槐說道:

“你還記得那個在西王山上立寨子的藍竄天不。當年藍大王不還來過咱們村子,據說是三老太爺的親戚,三老太爺還在村裡給他們擺過酒呢嗎!”

“我怎麼不記得!那個老王八仗着自己和藍大王沾親,不還藉着藍大王的名義訛了咱們村每家一斗糧食嗎。那老王八死的真是好!”

“就是他了。這回復興黨的老爺可給咱們報了仇了。我在縣裡可是親眼得見,藍大王也被複興黨的老爺們給抓住了,在縣裡的北城門那兒給吊在杆子上了。”

“那這就怪了,復興黨打縣衙殺官老爺,他們應該和藍大王這等人是一路的啊。可是怎麼他們還要殺藍大王他們呢。這抓土匪,不是官老爺的差事嗎?”

聽了侄子問出這話,藍桐樹帶着一種瞭然的笑容對他說道:

“要說你還是年輕。你知不知道,這大明朝開國的朱皇帝,當年還是和尚的出身呢。他不還是走了造反好漢的路數,之後打了天下才有了大明朝。這大明朝有了之後還不照樣殺土匪殺造反的好漢嗎?要我說啊,這復興黨也是這個路數。當好漢打天下,坐天下殺好漢。現在復興黨的老爺們可是坐了這京山縣的天下了。”

毛老人家說每個中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孫大聖。造反這種事情,其實從來都是過不下去的百姓乾的。所以中國的百姓不僅不會畏懼造反,反而對造反這事情都熟悉無比。說句實在話,要不是日子勉強還能維持,沒到馬上就會餓死的境地。造反這樣的念頭,十個人裡有九個都在腦袋裡轉悠過。

更何況這京山縣自古就是個造反頻發,好漢遍地的地方。要知道,中國歷史上第二次農民起義綠林起義,可就是在離京山縣幾十裡地的綠林山發生的。

“照二叔這話說,復興黨的這些老爺們不就都是反賊了嗎?這可不好,咱們家的孩子,我和我家的婆娘,可都是和復興黨簽了長契的。二叔你也當了復興黨的差,這不成了從賊作亂了嗎?朝廷追究起來怎麼辦啊?”

聽到侄子說自己從賊作亂,在外面見過世面的藍桐樹氣得半死。他有點惱火的對藍大槐說道:

“說你傻,你還就開始流鼻涕。人家復興黨說自己要造反了嗎?再說了,這藍家灣這幾百戶人家,家家都把孩子送到了復興黨那裡,家家都和復興黨簽了長契。你聽說過哪個造反的會僱工,還給工錢給月餉的不成?”

聽了這話,藍大槐也覺得這種想法不着調。自古這造反的事情,只聽過大王們搶老百姓的錢糧的,從來沒聽過哪個大王會給老百姓發錢糧的。不過話說回來了,就是復興黨真的造反,跟着這樣的大王造反也未嘗不可啊。

看到藍大槐不說話了,藍桐樹繼續對藍大槐說道:

“我說這些,也只是說復興黨的老爺們不一般。至少按照復興黨老爺們的勢力,人家沒必要對咱們這些老百姓這麼客氣。就是人家真要造反,這打天下的事情也用不到咱們。你當人家的鳥銃兵是吃素的不成!”

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365章 建設新湖北(8)第435章 複雜繁重的準備工作第383章 東改編2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146章 簡單邏輯2第176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2)第103章 王書輝下鄉記7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311章 終結者8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105章 反對本本主義1第353章 炮擊金州衛(6)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2)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第474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2第482章 中倭新關係2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465章 朝鮮滅國和反面教材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200章 連鎖反應1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128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1第211章 保民軍第一戰4第147章 簡單邏輯3第30章 日常(2)第76章 大豐收(2)第298章 朱舜水訪武昌(3)第80章 大練兵(4)第285章 新的開始(2)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123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4第470章 萬事有理黃錦康第304章 終結者(1)第362章 建設新湖北(5)第321章 混亂與平靜(2)第184章 陳保生進城(4)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250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4)第343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4)第386章 光復遼南1第431章 春水暖鴨先知第281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1)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190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6第392章 光復遼南7第350章 炮擊金州衛(3)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298章 朱舜水訪武昌(3)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196章 武昌起義(6)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65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1)第79章 大練兵(3)第350章 炮擊金州衛(3)第424章 教導營出身第182章 陳保生進城(2)第3章 穿越(3)第153章 紅旗漫卷出枝3第272章 承天事變(6)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204章 連鎖反應5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第278章 魏忠賢的疑惑(4)第384章 東改編3第21章 起步(5)第186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2)第287章 新的開始(4)第202章 連鎖反應3第246章 肖文龍的覺醒6第259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7)第51章 馬縣丞的末日(3)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49章 馬縣丞的末日(1)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57章 工業的獠牙(1)第341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2)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196章 武昌起義(6)第276章 魏忠賢的疑惑(2)第478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6第454章 從席日勾力格到黃立格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319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8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34章 理念(2)第352章 炮擊金州衛(5)第194章 武昌起義(4)第203章 連鎖反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