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

崇禎一番話,大臣們直到走出殿外還是處於一臉懵的狀態,沒有人能想到一向懦弱的皇帝,如今卻如此強勢。

崇禎皇帝對付如今的東林黨,大有初年剷除閹黨的架勢,百官皆是愁雲滿面,內閣首輔陳演等幾個人臉色陰晴不定,不知道在考慮着什麼。

當天夜裡,東廠大牢。

京師這天子腳下,同樣有着最陰暗的角落,甚至不等走進這建在地下的牢獄,你就已經能聽見從深處傳來的各種聲音,像是皮鞭抽打在身體上的‘啪啪’聲,還有某位最近被抓進來的大臣那淒厲的慘叫聲等等。

廠役們進進出出,每個人的臉上都露着徹骨的陰冷,再加上東廠番役在外比錦衣衛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兇名,這裡的一切都是令人毛骨悚然,看上一眼就渾身發抖。

進入東廠大牢,迎面見到掛在壁上的那一柄繡春雙刀,此刀爲東廠官制樣式,左刀刀柄刻‘東’字,另一刀則刻‘廠’字,合刀‘東廠’二字,精美絕倫,據說削鐵如泥。

實際上,在正德年間,配備着如上制樣繡春雙刀的東廠人員,就是在東廠中地位非常高的鷹犬,是東廠曾經地位權傾朝野的象徵,朝中大臣見了都要倒吸一口涼氣。

此時,幾個穿着青白色制服的廠役,各自手裡拿着常人看不懂的傢伙事,爲首那個檔頭滿臉都是陰狠的笑容,說道:

“最近皇上好不容易恢復了建制,咱們這兒的花樣可多着呢,光大人,小的賣你個面子,讓你選!是用這個呢,還是這個?”

在東廠番役的眼裡,崇禎皇帝無異於他們的再生父母。

廠役曾被崇禎皇帝親旨廢棄過一段時間,威名已經一去不復返,但如今皇帝似乎是看清了東林黨人的嘴臉,又把他們召集回來,這是許許多多東廠人員怎麼都想不到的。

東廠好像先天就是爲了剋制這些朝堂重臣而生,皇上恢復東廠已經足見聖明,番子們自然要盡心竭力的辦好事。

這檔頭手中拿着兩件東廠專門用來刑訊犯人的刑具,樣式奇形怪狀,但每一個都不會是閒着沒事造出來跟你鬧着玩的。

至今,已經有無數叫不上姓名,自詡嘴皮子硬的‘清流士子’在這裡開口,最終惹得皇帝震怒而身敗名裂。

光時亨雙手向後被掛在壁上,老舊的朝服被撕開扔到一邊,胸前鮮血淋漓,奄奄一息,在他身側站着的那個番子,手裡正提着不斷滴血的長鞭,看樣子打的甚是過癮。

“我招,我全都招還不行嗎,你們快把那玩意拿開啊!!”

忽然間,另一側牢房中傳出驚顫的求饒聲。

光時亨強撐着看過去,卻發現是東門巡城御史李景光,這個御史是錢謙益的門生,鐵桿的東林黨,正兒八經的清流。

但是看他現在這副悽慘的模樣,甚至都看不出什麼人樣了,也不知道被關在這暗無天日的地方多久了,招供出來的東西也十分驚人。

“好嘛,怪不得皇上讓咱們查,這一個巡城御史府中居然藏着十幾萬兩銀子,可趕得上咱們幾年的積蓄了。”

“誰說不是呢,李景光這等清流,在外也是那南京禮部尚書錢謙益的門生,居然被查出貪腐了這麼多銀子。”

“不知督主聽到了,會是什麼想法。”

“哈哈,哥幾個最近有得忙了,錦衣衛前幾日拿駕貼抄了國丈府,可一下子牽連出不少人。”

“咱們是幹什麼的?不替皇上教訓教訓這些東林黨,他們還真以爲這大明是自己做主哩!”

身前走過一批廠役,他們的談話根本沒有任何顧慮,光時亨聽得清清楚楚,李景光府中居然有十幾萬兩現銀?

的確,巡城御史雖然算不上什麼大官,但油水可是不少。

五城兵馬司負責負責巡查京城內東、西、南、北、中五城的治安管理、審理訴訟、緝捕盜賊等事,巡城御史又分別掌管五城城察院。

以現在文官在朝堂上的地位而言,說五個巡城御史分別掌管整個京城的治安工作已經算不得誇張,各指揮反倒成了陪襯,所以很多人都想託關係把家中子弟塞進去沾沾葷腥。

李景光平日在京城算是個著名的清流,這次消息傳出去必會惹得世人嘲笑。

自東廠復建以來,東林士人的正面形象在東廠面前一再崩塌,再加上今日朝會皇帝對東林黨的怒聲斥責,恐怕京城也將要迎來腥風血雨了。

不過現在光時亨已經顧不上這麼多,看過李景光的下場後就連雙脣都在‘得得’發顫,顯然是害怕自己落得同樣的結果。

光時亨噙着頭,苦澀的道:

“我招,我全都招。”

......

同一時間,在京城內的柳泉居內,前前後後來了不少身穿便服的老爺們,要是你仔細去看,會發現這些人面色非常熟悉。

沒錯,他們就是今晨早朝會上衣着破破爛爛的東林羣臣,像是工部尚書薛鳳翔,還有都察院御史陳默都已經早早落座,你一言我一語的商量開來。

這柳泉居在繁華的京城甚至算不上中檔‘酒店’,東林重臣們選擇這裡,那自然是吃一塹長一智,見識到廠衛的厲害,起碼在明面上要小心一些。

忽然間,一個人被簇擁着走進來。

“閣老,您總算是來了!”

薛鳳翔立馬站起來,好像看見了什麼主心骨,羣臣們也是趕緊拱手起身,陳演擺擺手,環視周圍一眼,問道:

“都有誰沒來?”

薛鳳翔冷哼一聲,道:

“倪元璐,張國維,李邦華,還有魏藻德!”

陳演點點頭,也明白有些人是強取不來的,但魏藻德可是自己人,今日朝堂上崇禎皇帝一番話和東林黨撕破臉,這個節骨眼上都不來,在府裡待着等死嗎。

“魏藻德呢,他怎麼沒來,再派人去叫一叫。”

別人也就算了,魏藻德是堂堂的內閣次輔,朝廷重臣,也是東林黨中不可或缺的一員,他要是不來,有些事都說不明白。

陳演說完,御史陳默搖搖頭說道:

“叫了幾遍,人家硬是不見客,有什麼辦法,看來是對國丈一事杯弓蛇影了。”

戶部左侍郎王正志點點頭,心有餘悸的道:

“是啊,魏藻德今晨多拿出一萬兩銀子,應該是擔憂自己會不會被錦衣衛和東廠番子抄家,這種事,當然是避得越遠越好。”

又有一名言官說道:“在座的諸位,不都是心裡害怕纔來的嗎。今夜就要議出個法子來了,要是等到下次朝會,指不定還要弄出什麼幺蛾子來。”

大明朝堂上的六部尚書,崇禎皇帝的肱骨大臣,居然在下朝之後的一天晚上有四個都聚在這小小的柳泉居。

當然,除了各部尚書和內閣輔臣以外,御史言官來的一樣不少。

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六百章:得與失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一些相關通知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