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

“喲!我說是誰呢,原來是咱們的藺參將又逃回來了?”本來因爲族哥呵斥而悶頭不吭聲的楊廷棟見到藺養成這批人頓時又是氣不打一處來,當即冷言冷語說道。

“哼哼,怕不是被韃子嚇破了膽?”一個三屯營遊擊哼幾聲道。

“怎麼,守關幾千人,就逃回來你們十幾個人?你們逃回來做什麼,依我看,還不如就死在關口算了,真是給大明丟人!”又一個參將冷笑道。

其實楊廷棟說的話也代表了大多數官軍對投降賊寇的看法,畢竟和這些流賊打了十幾年的仗,雙方結下的樑子太大,根本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解開。

再說了,第一次賊寇投降的時候,官軍也還沒有如今這麼多的說法,大多數人也並不會排擠,直到張獻忠谷城復叛,李自成商洛再起,數支已經投降的賊寇在他們對付韃虜的時候不斷搞事,這才讓官軍對賊寇徹底寒了心。

“你們——,不要太過分了!”一名革左五營的餘部也沒想到這些官軍如此小肚雞腸,當即不服不忿的就要抽刀。

“就是,老子們這一路殺的韃子比你們加起來都多,有什麼好得意??”

餘下十幾人也均是如此,自己從關口血戰殺出一條路,還拿下了數不清的韃子人頭,就是爲了給關內送個口信,難不成得到的就是被排擠和打壓這個結局不成。

藺養成面上的狂喜轉而不定,看着楊御藩的神情,若他也是如此,自己莫不如再回大順算了。

在李自成面前裝慫,起碼還能留得一條性命,怎麼看也好過在朝廷受這窩囊氣,吃力不討好,而且關外韃子也不是那麼好對付,一個不小心就會命喪他鄉。

“你們真是愈來愈放肆了!”就在其他人以爲楊御藩會處置流賊的時候,卻見他毫無徵兆地發怒,轉而上前上下打量一番藺養成與他身後的十三騎,頗有感慨地說道:

“想必你們一路殺過來,也曾遭遇了不少阻撓吧?”

藺養成正在思量退路,沒想到楊御藩是這個語氣,當即有些不確信的看了他一眼,見到並非作態,纔是點頭笑了笑:

“楊帥猜的不錯,韃子鑲白旗派了不少人來阻撓,對了——”說着,藺養成從身後一人手中接過首級,扔給楊御藩說道:

“若楊帥不信,這是那韃子甲喇的人頭,還有我等弟兄馬上綁着的,都是貨真價實的韃子人頭,都可以贈予你們!”

藺養成也知道官軍中素來都有奪功的傳統,此番這話說出口,卻是有些想要藉此消災的意思。

楊御藩下意識的接過人頭,仔細端詳一番,見果真是一名面色驚恐的金錢鼠尾韃子,當即哈哈大笑幾聲,但卻沒說什麼。

這笑聲聽得藺養成渾身起雞皮疙瘩,皺眉道:

“楊帥這麼笑話咱,是什麼意思?”

“你想錯了。”楊御藩收起笑意,將首級扔給藺養成,說道:“陛下去年就有明旨,陣取清虜甲喇首級,官升兩級,藺大帥,某這便先行恭喜了!”

“還有諸位弟兄,你們是好樣的,這些腦袋都是你們用命搏回來的軍功,我三屯營不如你們!我等的功勳自要靠自己去建立,又豈有奪人功勳之理!”

“呵呵,你們打完了,該輪到我三屯營了!”

楊御藩再次看了看這渾身浴血的十三騎,抱拳點點頭示意,直接下令原路返回,看樣子是要回三屯營拉防線和韃虜死戰。

楊廷棟呆立當場,也是沒想到這些流賊會有如此高的本領,回頭行了幾步,猶豫再三,卻是忽地調轉馬頭,訕笑着抱拳道:

“藺大哥,方纔小弟不明事理,多有冒犯,還望海涵!”

“是是是,我等方纔多有冒犯,都是官軍兄弟,理應一致對外!”餘者幾名軍將也是紛紛前來。

藺養成和那十三名騎兵都是滿臉的不可置信,趕緊回道:

“這又說的哪裡話,何必分這麼清楚,你等是要回三屯營吧?我們也無處可去,喜峰口關破自有吾等一份責任,不應再逃,與韃子拼了!”

說着,藺養成想起什麼似的,又趕緊補充道:“如今韃虜來勢洶洶,其他人我不敢說,但是撫寧衛的張鼐,卻還是能喚來助戰的!”

“說得對,關內是吾等漢家之處,豈容韃虜胡來!”後頭十三名革左騎兵紛紛大聲呼喝,又道:“離此地不遠老山之中那八處山寨王,都與我等有交,何不喚來共御韃虜?”

“所言極是,還有小黃莊馬幫,我未順官軍之前曾助他們一臂之力,爲將功折罪,這便去將他們叫來助戰,若是叫不來,願受軍法!”

楊御藩聽見喊聲便已經轉頭,聽他們一個個說完,這才發現這十三個人竟然都認識本處甚至京畿不少嘯聚山林的土匪馬賊,加在一起也該是個不小的數量。

不過這個決定並不容易下,楊廷棟面色猶豫,說若是這等事傳到朝中,只怕那些喜好背後嚼舌根的文官們又會依依不饒。

藺養成聽見了也是一拍腦袋,心道自己沒想到朝廷內部的事情,懊悔說道:“卻是我等急躁了,實不可因此連累了楊帥。”

不多時,楊御藩思量再三,卻是上前拉起藺養成的手,點頭說道:

“韃虜入關,乃國家危急存亡之秋,本將又豈因個人榮辱耽誤大事?叫!能叫的,全都叫到三屯營,就算抵擋不住,也要給韃子喝一壺大的!”

“本將現在還是欽命三屯營的總兵,這事就這麼定了。待回到城內,本將即向京師告急,順便爲你們十四個人請功,絕不能寒了將士的敢戰之心!”

藺養成大喜過望,連聲道:

“楊帥真乃人傑,我藺養成信服!您請!”

當晚,一名身後掛着小旗的督標營騎兵手持楊御藩親筆告急文書從三屯營城內而出,並且在兩日後的午時,飛奔進入京師城內。

......

說起崇禎皇帝現在的感受,實在是累得很。

自打來大明以後,基本每天都是提心吊膽的生活,內廷都不安全,還說甚麼其它?起先就差睡個覺學曹操抱着一把劍了。

毫不誇張的說,崇禎皇帝自穿越過來以後,被刺殺了三次,被自己的御醫下毒了兩次,甚至受了兩次美人計的誘惑,直到換上吳又可掌管太醫院之後,崇禎皇帝纔開始敢喝藥。

爲了把自己弄下去,那些文官可以說是煞費苦心,崇禎皇帝應對的方法卻很簡單,先設廠衛,跳出來一個弄死一個,不跳出來在暗地搞事情的,一旦被查出來甚至結果更慘。

甚麼皇明祖訓,想遵循的時候那纔是祖訓,不想遵循的時候根本就是一張廢紙。

那些成規朕可以拿來說事,你不行,因爲朕隨時隨地可以把那玩意給廢了,甚至自己加上去一條也不是不可以,誰讓朕是皇帝,你不是。

直到現在,京城也不敢說是完完全全控制住了,只能說在明面上看不見出來跳的。

崇禎皇帝一直都明白,藩王就是千里之堤的“蟻穴”,處理了藩王,起碼能節省下來一大筆開支,而且抄家還能抄到一大大大筆。

聽見藩王作亂的消息以後,崇禎皇帝其實一丁點不奇怪,這些便宜親戚什麼傻事兒幹不出來?可崇禎卻失算了一點,低估了多爾袞入關的決心。

從甲申年灰溜溜出關以後,清軍這兩點就像是銷聲匿跡了一般,而崇禎皇帝的側重點一直在平定武裝討薪快遞員小李子,對韃清並不是很上心。

聽見多爾袞已經迅速的攻破喜峰口之後,崇禎皇帝這纔有些發現自己將黃得功和高傑他們全調走的決定是多錯誤。

然而此時後悔沒有任何用處,宣大和薊鎮主力全都南下平亂,董琦又率京師禁軍跟隨陳奇瑜,京師一帶還有戰鬥力的,說白了就剩下一個三屯營。

這個局面和甲申年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不一樣的是,這完完全全是自己一個失誤造成的,怨不得別人。

醫生也說了,這個病治療是長久之功,這個月朕儘量恢復每日兩更吧!

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完結感言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