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洪承疇在哪

燕京城下,皇太極大營。

皇太極現在臉上的表情精彩極了,就好像剛中了彩票之後死了媽一樣精彩,兩個眼睛一個大一個小,不知到底是想要哭還是想要笑,看上去頗有一些滑稽。

“吳襄把營寨安在了東北邊?他就這麼肯定自己會輸?公孫瓚是這樣,吳襄也是這樣,一個個都不按套路出牌了,鐵了心打算跟本汗賭國運?是誰給他們的自信?這特麼的突然間整個遼東都換了這麼奔放的打法,本汗還真有些接受不了啊。”

衆人也跟着一副哭笑不得的樣子,對賭國運這種事兒,經常發生在滿清,還是第一次發生在大明,難道高傲的大明終於承認自己的國力弱於滿清了麼?畢竟只有弱國纔會主動賭國運啊。

反正衆人算是看出來了,現在這一戰很有可能就是滿清與大明的最後一戰,如果這一戰是滿清贏了,那麼明朝滅亡基本就可以進入倒計時了,相反如果明朝贏了,則恐怕一切又要回到薩爾滸之前,甚至比那時候還要糟糕,不由的紛紛提起了精神。

“吳襄這一手,倒也算高明,唉!小瞧他了。”

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獨眼龍李克用,這李克用本事不凡沙陀人戰力強橫,皇太極也十分重視他的意見,便開口問道:“不知李將軍有何高見,這吳襄高明在何處?”

“若說高出多少恐怕未必,但難得的卻是他的這份忠心。大汗您想一下,此處離山海關雖然不遠,但如果是步卒行軍恐怕也要一天的時間,咱們大軍如果朝着他們衝鋒的話就憑他那三萬人,肯定是必敗無疑的。”

“不錯,遼東軍雖然悍勇,但出城野戰,想要滅他們也並不算難。”

“吳襄此舉,是在逼迫大汗做出選擇啊,是繼續集中兵力進攻燕京城,還是掉頭先解決在咱們背後的吳襄?如果先進攻燕京城,這吳襄在咱們背後不管是襲擾也好,破壞也好,都會讓我軍頭疼不已,如此一來他進不進城又有何分別?

如果大漢您集中兵力先對付吳襄,想來燕京城必不敢增派援兵助他,正如大漢所說,吳襄未必就來得及退回山海關,但卻能給明廷爭取到他們最卻的時間啊!他如今依山建寨,以他的本事守上十天八天想來不難,可十天八天之後這各地的勤王援軍也差不多該到了,大漢您可別忘了,公孫瓚還在沈-陽呢,吳襄這是把自己的命,交出來了啊!”

這道理並不複雜,在場諸人自然都懂,只是一時半刻沒想的這麼透徹罷了,還有個沒說的第三點,一旦公孫瓚那邊先一步成功了,那麼皇太極再想回家只能還是從西北方向原路返回繞一圈,恐怕到時候別說遼東,就連赫圖阿拉都將被燒成一片火海了吧。

衆人都沒有說話,這是一道兩難的選擇題,吳襄在用自己全軍三萬人做賭注,逼皇太極去選,對賭國運,卻先把自己的命放上了牌桌,就看皇太極吃還是不吃了。

“聽說吳襄的兒子前些日子剛剛擢升爲大同總兵,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這吳襄,爲了自己兒子的前途倒是捨得。”

衆人聞言一陣苦笑,他們跟吳襄也是老對手了,這位從來都是中規中矩,沒出過什麼錯但也沒出過什麼彩,剛剛還納悶這麼出格的事兒爲啥會是他做出來,現在皇太極這麼一說才知道其中原委。

大明武將最大的官兒就是總兵,再往上的都是榮譽而不是官職了,一門雙總兵,還都是最前線最精銳的部隊,再加上曾經的大明第一悍將祖大壽跟他們爺倆的親戚關係,這恐怕是有點兒過了,就算崇禎不疑他們父子的忠心,哪怕是出於平衡的立場也肯定要做一些措施的。

可吳襄這麼一搞,事情可就不一樣了,如果皇太極沒吃他這塊肉,此戰之後必然以武將最高榮譽退休,從此他兒子走上康莊大道,如果皇太極把他吃了其實也不錯,他的恩寵必會加持在他兒子身上,加上這吳三桂的年紀,恐怕以後混個將軍印也不一定啊。(明朝的將軍二字非常珍貴,整個明末的武人只有左良玉最後有一塊將軍印)

這種政治賬就連滿清這幫蠻子都能算明白,更何況是明朝這邊兒的老狐狸了,吳襄安營紮寨之後不到一個時辰,不管是戰略意圖還是政治意圖,包括崇禎在內所有人都心如明鏡一般,崇禎自然也大喜過望,找來秦浩十分興奮地道:“吳愛卿忠勇,朕心十分寬慰啊,上仙您看,他那個兒子。。。。”

秦浩也皺眉沉思了起來,吳襄這一手,也大大出乎了秦浩的預料,不過想想也是,歷史上吳三桂可以如此年輕就當上總兵,這除了他本人作戰勇猛以外,吳襄的提前退休恐怕也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就是個一心爲兒子好的好父親。

這時候如果還不放了吳三桂,確實有點兒說不過去了,本來麼,軟禁吳三桂就是毫無理由,人家在西北的時候作戰挺猛的,說是有功之臣也不爲過,如今人家老爹連這樣的事情都做出來了,你還關着人家無過有功的兒子不放,良心難道不會痛麼?

趁着吳襄還不知道自己兒子被軟禁,這時候趕緊放出來纔是正事,否則別說吳襄心裡怎麼想,恐怕這燕京城裡面的將士就要先心寒。

放。。。。還是不放?

洪承疇的投降,就好像一根狠狠紮在他心裡的一根刺,這李扶搖很有可能擁有類似於攝心訣一樣的技能,讓原本歷史上有命格的人按照歷史上那樣做事,哪怕這件事看起來是如此的不合理。

“不放!如果吳襄有什麼想法我來跟他解釋,此戰過後該他們父子倆的榮譽一樣都不會少,有我在虧不着他們,但這一戰,無論如何不能讓吳三桂上。”

“這。。。我知道你這個決定跟洪承疇有關,但你能告訴朕這是爲什麼麼?”

“別問了,我跟你解釋不清,什麼時候放吳三桂我來考慮,怎麼也得等我見了洪承疇再說吧,對了,皇太極攻城也好幾天了,除了第一天以外,還有人在戰場上見過洪承疇麼?”

“額。。。。好像沒有。嘶~你這麼一說朕才反應過來,要說誰對京師最熟,肯定是他洪承疇啊!可是爲什麼幾天來從沒見他在戰場上出現過?難道這其中。。。有文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 哭泣的太后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師保衛戰(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突兀出現的牛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安祿山之死(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義社十兄弟VS十三太保第二百八十八章 戰書第二百一十五章 爲何不死第一百四十九章 權力的毒藥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家老婦第一百二十章 秦跑跑(第二更)第三十四章 以身作則第二百七十二章 柳暗花明第七章 生死一炷香第四十四章 妖法第二百四十四章 真正的客戶第一百四十七章 策馬揚鞭第一百六十五章 可怕的女人第三十八章 勸降與挖人第七十八章 魔頭降世第二百五十二章 戰局第二百六十四章 膽大包天的一刀第二百六十四章 膽大包天的一刀第一百三十八章 哭泣的太后第四十九章 玩兒的太特麼高級第一百四十二章 陳摶老祖第二百四十三章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第六十四章 我是你祖宗第三十六章 血肉磨坊第八章 拖延時間第二百零五章 高迎祥末路第二百零三章 千古名將趙匡胤(上)第二十四章 終於搞定第二百三十二章 炮灰第六十七章 皇駕寺里老和尚第二十章 十七年的酒第一百九十八章 消失的趙匡胤第九十六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一百八十八章 冢虎第四十六章 上梁山第四十一章 白蓮第二八五十五章 張巡第一百八十四章 明末之變(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崇禎的決意第二百二十九章 突如雷霆的一劍第二十二章 你到底哪頭兒的?第一百九十六章 西北大亂(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京城保衛戰(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趙匡胤在南宋第五十九章 洛陽易主第二百九十七章 漢人之爭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家老婦第二章 天子龍氣第八十三章 人才庫第八十八章 再見達摩克利斯第二百零七章 有火燒於東南第八十八章 再見達摩克利斯第一百九十一章 趙匡胤看宋史第一百六十三章 友好條約?呸!第四十四章 妖法第二百五十四章 江淮之變二百一十九章 京城保衛戰(中)第二百九十四章 韓延輝第七十六章 棒子老虎雞吃蟲第二百九十七章 漢人之爭第二百五十三章 韓信第三十五章 這貨有用第十七章 醉後的小衝動第一百九十六章 西北大亂(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可怕的女人第四十五章 仙法第五十九章 洛陽易主第十章 遼東巡撫第五十八章 七殺詩第二百三十三章 天下第一猛第一百一十五章 四十載功名謀一醉第二十三章 論優秀獵頭的做事方式第十九章 荀彧第八十七章 算計第二百二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八十七章 算計第五十八章 七殺詩第二十四章 終於搞定第二百一十七章 雙王之間論英雄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下第一之戰(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動盪的時局第二百九十六章 忠孝難兩全第二百一十八章 京城保衛戰(上)第九十九章 出發,去太原第八十二章 翻臉第一百九十七章 高迎祥第二百八十九章 雲哥出手第三章 簽訂合同第一百一十四章 爭鋒第九十四章 避風頭第二百五十四章 江淮之變第三百零五章 大賞第二百七十一章 顏真卿第五十三章 豹子頭林沖第一百八十八章 冢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