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呂布投劉備

劉備坐擁徐州,官職大了,心情好了,生活也比以前好了起來。

這一天,他兄弟三人與糜竺正在吃午飯,張飛啃着一隻蒸雞,面前擺着三隻已空的大飯碗。

張飛突然有了感悟一般,邊吃邊道,“大哥,看來這生活的好壞與做官大小有關,我們在小沛時你哪裡捨得讓我吃回雞啊,看看咱自從入了徐州,這雞咱天天有的吃,還是官大好啊。”

劉備看着他傻頭傻腦的樣子感到好笑,這個三弟,什麼時候才能學的含蓄一點。

劉備道,“那生活的好壞自然跟官職的大小有關,我們這才只得了一個徐州,以後若得的州郡多了,那生活就更會好的。”

張飛道,“那我們要得了天下做了皇上呢?”

劉備嗔怒道,“三弟,這也是你隨便說的嗎!”

張飛笑道,“大哥還當真了,我這只是說着玩而已。”

就在此時,門外跑進一個士兵來報,“報,劉將軍,呂布遣一使者來了。”

張飛一聽,豹眼一瞪,放下蒸雞,站起來就道,“什麼?那三姓家奴來了,來的正好,我這些天正好手癢癢了,正要找個對手練練呢!”

劉備對張飛道,“是呂布派使者來了,不是呂布。”

“那呂布呢?”張飛喝問那兵士。

話音剛落,一個探馬飛奔來報,“報一一一,呂布率兩千人馬向徐州趕來,已離此三十里地。”

張飛大怒,“這三姓家奴他還是來了,要來謀奪我們徐州,待我出去與他大戰三百合!”

“三弟休得魯莽,”劉備道,又轉臉衝兵士道,“傳使者進見。”

不一會,使者入內,對劉備深施一禮,道,“劉使君,我家主公呂布與曹操大戰,盡失土地,已無處所歸,我家主人慾前來投奔使君,使君可否接納?”

張飛高聲叫道,“不行!那三姓家奴最無信義,容他不得!”

劉備看着張飛,沉思了會兒,道,“呂布乃當世英雄,現無家可歸,我們應當收留他。”

糜竺道,“呂布乃一猛虎,收則傷人。”

wωω ▪тт kǎn ▪c o

劉備道,“呂布雖是一隻猛虎,可我們在他有難時收留他,我想呂布也不會做出非份之事。”

遂不聽二人勸言,打發使者回報呂布,劉備願意收留呂布。

使者走後,劉備便道,“我們新到徐州,兵力還不夠強盛,現曹操坐擁兗州,對我們徐州虎視虎視眈眈早想圖謀,現呂布一來,我們正好和呂布聯手,抗衡曹操,這不是一件好事嗎?”

“那他來了,讓他屯駐哪裡?”糜竺問。

“當然是小沛。”劉備道。

於是劉備便率關張二兄弟出城十里迎接,遠遠地望到呂布的一千多人馬隊形散亂、旗幟不整、其間還有幾輛馬車載着家眷緩緩地往這開來,等走近了,呂布見劉備只帶了關、張二兄弟及幾十名士兵,趕忙下馬,上前參拜,衆將也齊齊下馬。

呂布拱手道,“劉使君,呂布與曹操決戰盡失守地無處安身特來投奔使君。”

劉備也下了戰馬,握住呂布的手,喜道,“呂將軍,玄德對呂將軍仰慕已久,今呂將軍不棄前來乃是我劉備的榮幸,呂將軍,走,我們一起進城。”

關羽和張飛本來就沒看起呂布,所以沒有下馬,不過關羽倒有所新發現,他望見那馬車上除了載着貂蟬之外還有一位貌美少婦,貂蟬已經是傾國傾城夠美麗的了,可那位少婦的恣容更在貂蟬之上,她淡鎖愁眉,目光中悠然流露出一種憂怨之色,關羽內心不由一動。

此是何人?難道是呂布新納的小妾?

關羽放慢馬步,和張遼並肩而行,關羽低聲問張遼,“文遠,馬車上和貂蟬坐一塊的女人是誰?”

張遼回望了一下,道,“她呀,她是秦宜的妻子杜夫人,不過……”他壓低了聲音,“不過現在呂布看上她了,呂布打發秦宜出使袁術,秦宜被袁術留在了壽春,並且袁術給秦宜又娶了一房妻子,現在杜夫人名正言順已經成爲呂布的小妾了。”

關羽緊鎖眉頭望着杜夫人,一種愛慕之情由然而生。

一行人到了府衙,劉備早已備好了酒席,命人把徐州印綬取來,雙手獻給呂布,道,“今呂將軍前來,劉備不才,願將徐州刺史印綬獻給呂將軍,望呂將軍接納。”

呂布突然有點懵了,他心裡完全沒有一絲的這種慨唸啊,就好象他正走着路,面前從天空中突然掉下一隻煮熟的鴨子,冒着香氣,一下把他的食慾給刺激了起來,呂布不覺伸手要去接。

陳宮在身邊忙拽了拽他的戰袍。

張飛豹眼一瞪,往前一步,大叫,“三姓家奴,你還認識俺張飛張翼德嗎?”

呂布猛然一驚,張飛的身影這才進入他的視野。

呂布臉紅脖子粗,忙擺雙手,道,“劉使君這是何意,你能以留呂布住下我已是萬幸,怎敢謀徐州之職。”

劉備又讓道,“呂將軍莫推辭,儘管收下此印便是。”

陳宮道,“劉使君莫心疑,強兵不壓主,請劉使君放心便是。”

劉備道,“我是誠心相讓,文臺兄怎麼可以說是我懷疑你們呢?請呂將軍收下便是。”

呂布還真是懵了,他見劉備真是誠心實意,心中大悅,又要去接受印綬,陳宮阻攔道,“劉將軍這是要趕我們走,如果劉將軍不想收留我們,我們走便是。”

陳宮說完,拉着呂布便往外走。劉備忙道,“呂將軍且住。既然呂將軍不願受此印綬,劉備也不勉強,你們留下便是。”

於是劉備便收起印綬。

一行人入席坐定,看着眼前豐盛的酒菜,呂布回想起這幾年來顛沛流離的生活不禁落下了眼淚,他對劉備道,“劉使君,我自與王司徒誅殺董卓以來,遭受豪強的打擊,漂零四海,無人願意收留我,今幸得劉使君相留,又對我這麼盛情款待,我呂布真是感激不盡,定當竭力相助,以報答劉使君的知遇之恩。”

劉備笑道,“我怎麼圖呂將軍的報答呢,我仰慕呂將軍是個英雄,這纔有意相留。”

宴罷,劉備安排呂布家小住下。

次日,呂布回請劉備,劉備便與關張二兄弟前往。酒至半酣,呂布命人將貂蟬與小女喚出,拜謝劉備,劉備慌忙離席相扶,呂布道,“賢弟快坐,不必客氣。”

張飛怒道,“我家哥哥乃是金枝玉葉,你是何等人,敢和我哥哥稱兄道弟,待我們出去大戰三百合!”

“三弟休得無禮!”劉備斥喝道,關羽忙將張飛勸出。

呂布尷尬地站了會兒,對劉備道,“我看你三弟不肯相容,我呂布今日辭去便是。”

劉備道,“我三弟就是這個爆脾氣,呂將軍莫怪。”

呂布道,“劉使君,多謝你的美意,呂布實在不能再在此住下去了,告辭。”

劉備忙道,“呂將軍且慢,要不這樣吧,徐州西北有一小城,叫小沛,足可屯軍,你若不嫌就先到小沛一住,糧草軍需由我供應,如何?”

呂布大喜,當即謝道,“既然有此小城,我願前往。”

於是,呂布自引軍屯小沛去了。

再說京師長安。

曹操自打敗呂布之後盡得山東兗州之地,便差人上表朝庭,李傕郭汜聽聞曹操大敗呂布,大喜,於是便商量了一下,想好好封賞曹操,可轉念又一想,那曹操也是當年討伐董卓的人啊,況且曹操現在擁兵在外,割據一方,是不是對朝庭忠心還在兩可之間,封賞他吧,怕曹操做大不好控制,不封賞吧又擔心與曹操結怨益深,一時拿不定主意了,便把黃門侍郎鍾繇找來。

李傕道,“鍾繇啊,曹操在兗州大敗黃巾軍,又打敗了呂布,曹操使人來表湊朝庭,但不知他對朝庭是處於真心呢還是別有用心?”

鍾繇道,“現在羣雄並起,各霸一方,又有誰還想着朝庭,而曹操滅了兗州的黃巾軍又打敗了呂布,便向朝庭來表奏,這說明曹操心裡還是有朝庭的,他是忠於朝庭的,我們不但要接受他的表奏,還得對他進行封賞,這樣才能將曹操攏絡到我們的手下,成爲我們的外援,否則,我們會失去這個外援。”

李傕喜道,“元常所言極是,那就加封曹操爲兗州牧。”

次日早朝,李傕出班奏道,“皇上,近日曹操在東郡及兗州大敗呂布逆賊,山東一境盡被曹操蕩平,百姓才得以安居樂業,請皇上對曹操進行冊封。”

獻帝孱弱地道,“愛卿想賜曹操什麼官?”

李傕道,“曹操平定兗州黃巾之亂,現屯軍兗州,應封曹操爲兗州牧兼建德將軍、費亭侯。”

獻帝道,“准奏,就以卿言。”

於是朝庭降詣,加封曹操爲兗州牧兼建德將軍及費亭侯。

散朝後,太傅楊彪及太尉朱儁見李傕郭汜專權日益猖獗十分氣忿,二人私下裡便商量了一下,朱儁便帶上了一盒千年人蔘去皇宮進見獻帝。

二人走到御院門口,被李傕郭汜安排的禁衛軍攔下,衛士喝道,“站住,二位想要幹什麼去?”

楊彪道,“我們有事要見皇上。”

衛兵道,“李傕將軍有令,皇上寢宮,任何人等不得入內。”

朱儁笑了一下,把懷裡抱着的檀香木匣打開,對那衛士說道,“我有千年人蔘一枚,要送與皇上,回去我還要到李傕郭汜將軍府上各送一枚。”

衛兵聽罷,又看了看那盒人蔘便信以爲真,遂放二人通行。

二人進到皇宮,拜見獻帝,就要行大禮,獻帝連忙扶起。

見了二位大臣,獻帝就象見了親人一般,道,“二位愛卿快請坐。”

楊彪與朱儁慌恐,忙施禮道,“臣不敢,謝過皇上。”

朱儁道,“皇上,我見李傕郭汜二人專權日漸囂張,長此以往,社稷將會被二賊所竊,皇上應該早做決斷纔對。”

獻帝流着眼淚道,“我深受此二賊所欺久矣,可二賊手握重兵,如之奈何?”

楊彪道,“皇上勿憂,我有一計,可讓二賊相互攻伐,不用我等出一兵一卒,二賊可滅。”

皇上大喜,忙道,“若滅此二賊,二位愛卿當屬首功。”

於是二人便領旨返回。

楊彪回家後便找到妻子田氏,田氏平時與李傕妻子往來相好,楊彪便授計於妻子田氏,田氏於是便來到李傕府中,見李傕不在,便悄聲對李傕妻子道,“夫人,我在外聽人說,郭汜妻子與李傕將軍相好,這件事如果讓郭將軍知道了,那必然要加害李傕將軍,夫人應快些阻止李將軍與郭汜來往纔對。”

李傕妻大驚,道,“怪不得這段時間李傕常常不回家,甚至在外面過夜,原來如此,郭妻這個狐狸精,竟然打起我夫的主意來了,多虧你來相告,不然我還矇在鼓裡呢。”

田氏道,“郭汜存心不良,欲自獨攬大權,夫人可要當心,否則會有滅頂之災。”

李傕妻再三道謝,田氏不便久留,於是便告辭回家。

李傕妻子沉思片刻,把牙一咬,自言道,“郭多多,你這個馬賊,想以你妻子迷惑我夫,我與你誓不兩立!”

第147章,長阪坡(1)第137章,曹操平定冀州(7)第23章,十常侍第38章,舉義兵曹操招兵買馬第37章,曹孟德獻寶刀第107章,定河內(1)第38章,舉義兵曹操招兵買馬第40章,孫堅討伐董卓,劉表謀取荊州第48章,趙子龍(1)第108章,定河內(2)第182章,魏王冕第132章,曹操平定冀州(2)第175章,劉備取西川(5)第50章,趙子龍出山(3)第142章,銅雀臺(4)第104章,白門樓(2)第95章,袁術稱帝第153章,劉備借荊州(2)第100章,獻帝與曹操的初次較量第133章,曹操平定冀州(3)第20章,黃巾早的覆滅(1)第154章,劉備借荊州(3)第12章,張邈薦陳宮第79章,曹操迎獻帝到許都(2)第96章,公孫瓚之死(1)第73章,陶謙祖三讓徐州第151章,赤壁之戰(2)第91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4)第60章,曹操自領兗州牧(3)第34章,董卓入京(2)第124章,決戰官渡(1)第79章,曹操迎獻帝到許都(2)第66章,幽州易主(3)第113章,董承、袁術之死第70章,劉備救徐州第149章,諸葛亮下江東第61章,曹操自領兗州牧(4)第63章,匡亭之戰(2)第145章,銅雀臺(7)第42章,英雄的初鳴(1)第142章,銅雀臺(4)第174章,劉備取西川(4)第12章,張邈薦陳宮第29章,許攸的計謀第89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2)第88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1)第133章,曹操平定冀州(3)第56章,長安事變(5)第117章,官渡之戰(2)第23章,十常侍第48章,趙子龍(1)第41章,孫堅討伐董卓,劉表謀取荊州第21章,黃巾軍的覆滅(2)第126章,決戰官渡(3)第149章,諸葛亮下江東第79章,曹操迎獻帝到許都(2)第61章,曹操自領兗州牧(4)第171章,劉備取西川(1)第109章,收張繡第148章,長阪坡(2)第145章,銅雀臺(7)第28章,西涼兵變(2)第36章,董卓進京(4)第52章,長安事變(1)第157章,周瑜之死第113章,董承、袁術之死第129章,劉備投荊州(3)第122章,破劉勳(2)第86章,孫策稱霸(5)第96章,公孫瓚之死(1)第43章,英雄的初鳴(2)第57章,呂布的逃亡之路第114章,東征劉備(1)第29章,許攸的計謀第121章,破劉勳(1)第148章,長阪坡(2)第165章,曹操嫁女第60章,曹操自領兗州牧(3)第64章,幽州易主(1)第66章,幽州易主(3)第122章,破劉勳(2)第57章,呂布的逃亡之路第94章,劉備計斬楊奉(2)第73章,陶謙祖三讓徐州第75章,李傕、郭氾之亂第156章,歌宴銅雀臺第102章,二伐張繡(2)第15章,收許褚(1)第90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3)第41章,孫堅討伐董卓,劉表謀取荊州第27章,西涼兵變(1)第170章,馬超避難第6章,初露鋒芒第38章,舉義兵曹操招兵買馬第157章,周瑜之死第42章,英雄的初鳴(1)第46章,英雄的初鳴(5)第43章,英雄的初鳴(2)第11章,王允與呂布第59章,曹操自領兗州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