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紅燒武昌魚

可自打王況好好的整出個竹筒飯來後,這幫軍士和梢工水手就再沒消停過,毛竹是一路的砍伐過去,碰上無主的山還好說,有一次竟然砍到了有主的竹林,被巡山的看見了,而那竹林離村子又近,於是一番敲鑼吆喝後,整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就全抄了傢伙衝了過來,好在黃大走南闖北多了,見識不少,一聽敲鑼就知道壞事,肯定是砍到了有主的竹林了,告訴了李業嗣,李業嗣把軍士們派了下去纔沒鬧出大事來。不過也是費了好一番口舌,賠了點錢這才了事。

見總是這麼折騰不是辦法,王況只好實話告訴他們,這竹筒飯和糉子那是同一個理兒,都是取的竹子的清香,你們要是喜歡吃,就把糉子也改成這麼樣的餡不就得了。大家想想也還真是,於是接下來就不砍竹子了,都改採糉葉,這樣一來才消停了下去。要說孫嘉英也還是有點做廚師的天賦,聽王況這麼一說,竟然變着花的將糉子的餡料改來改去的,被他整出了七八種味道出來。徐國緒趕忙讓孫嘉英把方子都記錄好了,交代他若是有機會跟王況進宮去了,就獻上去,興許能得莫大好處。孫嘉英自是牢記在心,王況爲這個少不得又給徐國緒許了不少空頭支票下去,而徐國緒要的也就是這個效果。

船在大江上航行的日子其實也是王況最愜意的日子,這時候的大江上,只要閉着眼睛灑下網去,總能捕到魚,而且除了河豚這種有毒的外,其餘的儘可以放心的吃,不用擔心這樣那樣的什麼污染呀什麼問題。大江的水,只要是上游連續幾天沒下雨,那水都是非常的清澈,碧藍碧藍的,這樣的水質,王況穿過來前只是在小時候外婆家的村子外看到過。魚這麼好捕,以至於軍士和水手們每次捕的魚都有多,最後還是王況讓他們把網改了,用大網眼,只抓大魚。

在大江上行了半月有餘,船上已經是到處堆滿了風魚乾了,這魚乾和以前大家常常曬的魚乾不同,以往曬魚乾都只是抹點鹽就這麼風乾了就是,要吃的時候還要煮過。王況風的魚乾就不同,而是先調了料煮熟了再風乾,反正這次帶的辣椒醬不少,王況就做了幾種的,有微辣的,有中辣的,還有特別辣的等等,有七八味道,想要吃點酒,直接就能拿來吃,要是嫌硬,就蒸一下。因爲得了王況的許諾,說是人人都有份,可以帶回家去。所以大家捕魚就越發盡心,王況讓捕什麼魚就捕什麼魚,絕不帶含糊的。

這日船到武昌(今鄂州),前面就是樊口,就要轉道漢水了,王況本想說留意一下武昌魚,但想想不過又是和某酒一樣的出名途徑,都是得了偉人的稱讚才揚的名,也就沒了多大興趣,武昌魚本名魴,比普通魚當然是好吃,可再好吃卻是比不過鱖魚的。

但王況卻不知道武昌魚卻是三國時就開始有了名氣,徐國緒和李業嗣自然是知道的,見王況沒有什麼表示,心想着,王況幾乎沒進過學,約摸不知道武昌魚,就很是耐心的跟王況講起典故來。又吩咐船停半日,讓水手捕點上來。

徐李二人的耐心講解自然還是爲的讓王況下廚,但見王況漫不經心的聽着,就明白了過來,敢情王二郎不是不知道武昌魚,而是它還入不了王二郎的眼。也難怪,武昌魚此時也只傳名於文人騷客的筆墨之下,可絕大多數的人是沒吃過的,所以他們對王況的表現也就釋然了。

王況只是興趣不大,但不代表他不喜歡,既然船停了下來捕魚,王況也就樂得嚐嚐新鮮的“古代”武昌魚。

不大會工夫,就捕了十幾條上來,徐李二人讓大家繼續捕撈,把這十幾條送到了廚裡。王況讓孫嘉英和廚子們一起把魚殺了,他自己去挑了一條魚來,這次他準備做的是紅燒,清蒸就讓其他人去做了。這些天船上的廚子們都從王況這裡學會了蒸魚的手法,讓他們做不成問題。

武昌魚身子比較扁,這樣的魚身適宜切斜十字紋,即和魚脊骨成大約四十五度角交叉。不過王況切的是放大版的菊花刀,就是刀面和砧板又成個斜角切入,這樣切可以增加魚肉和湯汁的接觸面,更容易入味。

切好了後,將魚還是按以前的處理方法,抹鹽後淋上摻了薑汁的酒放一邊備用。又備了蔥段,薑末,蒜頭,桂葉等,還用水調了一甌友粉。鍋熱後,加羊油燒熱,魚下鍋煎(須得熱油熱鍋的煎,否則魚皮會粘鍋,魚就不好看了。)到兩面金黃後,將魚撇到邊上,丟進蒜頭,薑末,蔥段炒香後淋酒加鹽和醬汁,然後將魚再撥到鍋中間,加小半瓢清水煮沸後,將兩片桂葉點燃了後丟進鍋裡,蓋上鍋蓋。讓火工改中火,不一會就煮到湯汁變濃稠了。最後一步就是勾芡,將魚單獨起鍋放入盤中,將鍋裡的桂葉和煮黃了的蔥段撈起來撇掉,湯汁上加糖(魚在鍋中的時候不能加糖,否則入味不好),再將調好的友粉倒入拌勻煮沸,再放點羊油。一旁的孫嘉英在王況煎魚的時候已經溫了一甌酒在等着了,王況看了看酒,酒面上已經氤氳起了霧汽,就示意孫嘉英加了一勺進湯裡,然後再在魚上灑了點蔥花,把勾芡好的湯汁淋上去,紅燒魚就算做得了。

可惜這船上沒有豆腐,不然這紅燒魚的時候加上幾塊豆腐一起紅燒,那豆腐的味道就非常美味,又不會把魚的味給吸了,這樣一來,魚鮮豆腐美,絕對的一等一美食。

王況做紅燒魚的時候並沒避開其他廚子,所以其他廚子在將自己處理的魚蒸上之後就在一旁看着王況烹飪。王況做得一條魚,就不再動手了,讓他們都按自己的步驟去做就是。孫嘉英本來也想留下來自己做一條試看看,被王況拉走了:“烹魚什麼時候都可以,你又不同他們,平時有不明白的直接找我問就是。”

徐李二人和林荃淼早就坐着眼巴巴的等着了,一見王況端了盤魚過來,林荃淼趕緊起身接了:“二郎出手就是不凡,大老遠就聞到了香味。”

王況白了他一眼:“少說這些沒營養的話,怎就不見你去搭把手?依某看來,這船上就你最閒得慌。”

“嘿,這不有你二郎在麼。”林荃淼不以爲意,嬉皮笑臉的。

不多時,蒸的魚也送來了,廚子還沒掌握好技藝,比王況做的差了不少,不過就這樣的手藝,放到哪裡那也夠資格掌廚了。

分割---

實在抱歉了,這兩天不在狀態,碼不出字了,今天就碼這麼點,本想等明天到五千字後再傳,又擔心書友們等急了,就先傳上來吧。

第655章 覬覦第81章 親事第227章 香腸第340章 另有他人第373章 另外的傳言第400章 范進中舉第225章 孫嘉英烤鹹肉第379章 蹊蹺事第200章 建安,某來了第123章 白身有白身的好處第660章 獅子大開口第84章 二郎蒸魚第202章 各顯神通第408章 推測第503章 破廟前的發現第332章 比正經路引管用第606章 還是從九品上第523章 金錢魚的價值第396章 政治交換第691章 解決之道第125章 上樑揭瓦第48章 爆竹聲傳第166章 當局者迷第514章 奇怪的一羣人第437章 開堂授課第725章 大封賞第54章 落水狗一定要痛打第603章 人才第690章 李恪求援第631章 肉鬆第298章 王冼面臨考驗第158章 動用要求第449章 王況背黑鍋第337章 大案第604章 超越時代的牛人第463章 定第203章 月白袍衫第101章 真笨第86章 水中精靈第66章 王凌的親事(下)第560章 兩種極端的結合第101章 真笨第643章 信號第410章 夜話(一)第10章 泥鰍芋子(下)第128章 陰魂不散的悟能第619章 夜光第448章 神仙也落跑第354章 討賊和定商第464章 建安侯府的年夜飯“危機四伏”第135章 咬鉤第719章 大戰無殤(上)第372章 小笑話第687章 提薪俸第307章 邋遢和尚的意第69章 婚禮(下)第663章 權位無爭第27章 華容道第382章 鉅變第655章 覬覦第385章 四第88章 清明時節雨第530章 事出新羅第173章 玉蠶第346章 繼續背黑鍋第54章 落水狗一定要痛打第478章 逆轉第272章 梅菜第631章 肉鬆第443章 房陵紙貴第301章 李世民的態度第166章 當局者迷第616章 不該出現在這個時代的東西第473章 還是要橡膠第511章 趕路第24章 提前八百年第179章 王況忙填坑第88章 清明時節雨第536章 飛車狂熱*分子第241章 沐浴更衣第35章 兄弟重聚(上)第49章 大年夜第250章 有人按捺不住了第644章 動物救助站第321章 土法流水線(下)第165章 有病還是沒病?-第333章 不一樣第200章 建安,某來了第321章 土法流水線(下)第432章 用皇莊做試驗(上)第59章 醜醜第406章 再見毛人第720章 大戰無殤(中)第23章 淪爲乞丐的李大膽第501章 小二第637章 坦坦蕩蕩第161章 本年度長安最大奇聞第207章 擴第20章 潑辣丫頭第657章 武才人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