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四、宮宴上的風波

不由自主的,皇帝開始掃視下方,發現所有席案都坐滿人,他眼睛有些花,看不清,就問伺候在身邊的福安:“瀟王府的席位在哪?”

福安掃視了一圈,也微微一愣:“陛下,老奴看不到.....”

皇上眉頭皺起來,福安似乎明白什麼,連忙道:“按理說瀟王貴爲親王,即便已經過世還有家眷,座次當在太子之下,太子居左首,瀟王府坐席與太子對坐。”

皇上點點頭:“對啊,禮部這是怎麼搞的!”

他微微起身又看一圈,不少人注意到皇上的異常舉動,但也不敢插話,還是沒見着人後他問福安:“福安你看看,瀟王府來人沒有?”

福安心裡明白,皇上嘴上雖說是瀟王府,但瀟王府瀟王還有王妃早逝,說得不就是瀟王世子李星洲嗎。

大殿上人很多,福安也一下子看不清楚,乾脆走下去低着頭表面是問候各位皇家貴人有什麼要吩咐的,其實卻是在找人,這樣一來既不讓皇上尷尬,又能達到目的。

他出身低賤,之所以能做到如今的位置,全是因爲他知道如何做事。

一圈問完後福安纔回到上首,搖搖頭低聲道:“皇上,京中及附近的貴人們都到了,唯獨瀟王府沒人來。”

皇上臉色不好看了:“他莫不是不把朕放在心裡,連守歲都不進宮來。”

剛剛在和後宮諸妃討論太后壽辰的皇后聽到這也忍不住嘆口氣:“唉,陛下,你看看下面,桌席都是以府邸劃分,皇孫皇孫女們哪個不是跟着家中父母來的,他一個人孤苦伶仃跟誰來?來了難道孤零零獨坐一桌嗎,依我看不來也好。”

“那.....那也要事先說一聲纔是。”皇帝不說話了,過來今年他就六十,人越老就越掛心兒孫,越喜歡熱鬧。

獨自喝了兩杯他又問道:“瀟王府賜菜了嗎?”

福安連忙拿出隨身記錄的冊子翻看起來,看了好一會兒小心翼翼的道:“陛下,好像......沒有。”然後他又連忙補充:“朝中大臣家中都賜過了,王府,公主府,郡主府卻很少有賜,陛下忘了也是正常。”

“他們都在這當然賜不到府上。”皇帝嘆口氣,心裡似乎有些難受,站起來道:“今日家宴你們都來到齊了,朕是你們父親,爺爺,心裡自然高興。”

皇上一開口下方的所有人都安靜下倆,還不懂事的孩子也被父母示意不能說話。

“可剛剛環兒一詞讓我幡然想起星洲來,那孩子的《山園小梅》朕也聽過,文采同樣了得,沒想到一問他居然沒來。”皇帝苦笑,他今日難得放下平時威嚴與後輩說話:“星洲孤苦,家中無父兄我都忘了,是我這個做爺爺的不稱職啊。”

他話音才落下整個大殿中安靜了一小會,他這麼說是給李環面子,畢竟他剛剛的詞雖說很不錯,但和《山園小梅》還是沒得比的。

皇后和紅宮諸妃連忙安慰起皇上來。

下面的小輩也開始議論紛紛,都小聲說起李星洲的事來,大多是自責居然沒想到這事,有真有假。

.....

過了一會兒太子府首座位上聲音微微大了些,起初沒人在意。

大殿中人聲嘈雜,大家相聚都在拉拉家常聊天,可慢慢的聲音卻越來越大,逐漸有人注意到那個方向。

有皇子皇女微微皺眉,只以爲是哪家不懂事的孩子說話聲音大了些,可慢慢的有人逐漸發現不對了,因爲聲音實在太大,都蓋過衆人的聲音。

坐在中間位置的李昱也跟自己許久不見的姐姐一家閒聊,不一會他也聽到嘈雜的聲音,才擡頭看去就見對過的太子一擡手掌,重重的打在自己兒子臉上,一聲清脆響聲響徹大殿。

所有人都驚呆了!

被打的是太子次子李譽,他低着頭捂着開始腫脹的半邊臉並不說話,長子李環一臉慌亂,一下子全場目光都吸引過來。

“怎麼回事!太子這是家宴,你要教育孩子也不是這時候!”皇帝生氣的指着太子責問。

太子還沒說話,他的長子李環立即出來拱手道:“皇爺爺切莫動氣,都是孫兒的錯!”

“那你來說說到底怎麼回事。”皇上冷着臉道,太子想要插話也被揮手製止了。

“這......”李環定了定神,讓自己不至於太慌亂纔開口:“都怪兒孫剛剛一時嘴快,說起了近日京中百姓都在說的傳言,孫兒只不過覺得升斗小民之言好笑罷了,沒想到觸怒譽弟,發生口角以至父親怕失禮數所以動怒,這全然不怪父親啊......”

“百姓傳言?”皇上皺眉,然後指着他道:“百姓傳言你們兩何至於此?你們是皇孫,處處要維護皇家體面,這樣胡鬧成何體統!”

“孫兒知錯。”李環立即就認錯了。

“不過朕倒是對能讓你們兩打起來的傳言好奇得很,說出來給皇爺爺聽聽。”皇上道。

被打耳光一直沒說話的李譽連忙站出來,捂着腫脹的側臉道:“皇爺爺,那是刁民胡言亂語,根本是污害構陷的話。”

“李譽!忘記爲父怎麼教你的嗎?民爲天下先,怎麼能張口閉口就是刁民!”太子似乎生氣的道,說着一把將他拉回來,這話令皇帝滿意的點頭:“你父親說得沒錯,還有你們也是,雖貴爲皇子但也要明白天下萬民乃是國家之本。”

“父親從未教過我什麼......”李譽小聲自語,這話沒人聽得到,不知不覺淚水已經模糊他的雙眼。

他感覺心灰意冷,剛剛不過一時情急之下維護星弟,明明是兄長口出污言穢語,再三污衊,最後被打的還是他,他也知道事到如今沒法阻止他兄長說話了。

皇爺爺接着問起那傳言,李環表面不想說,嘴角卻勾起笑,如同早就熟記背誦過的詩文緩緩說來,最近京中百姓傳言還能是什麼,當然就是坐實星洲抄詩的的故事,國子監生魯明和瀟王世子的故事,就是三歲孩童都說得朗朗上口.....

李譽無力坐下,皇爺爺沒叫他坐,父親也沒讓他坐,要是以前他絕不敢,但現在不在乎了,因爲他死心。說什麼骨肉至親,說什麼一家人,到頭來還不是變着法子的想把兄弟姐妹往死裡逼。

父親是這樣,兄長也是這樣,以前他還有些許期待,期待或許父親兄長只是一時如此,等父親做了皇帝,兄長成了太子,便又可以成爲他的父親,他的兄長,大家還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直到今晚看着他們如此齷齪構陷堂弟,還有那不分青紅皁白的一巴掌,一下子徹底把他打醒,那是癡人說夢......

另外一邊李環說完故事後,皇上大發雷霆,說李星洲老毛病又犯了,派福安召他入宮,皇后和諸多妃子拉都拉不住。

李譽只是冷笑,不只父親,皇上也是,比起星弟到底有沒有做,他更在乎的只怕是有沒有丟皇家的臉吧.......

一百七十五、佈局生效四百、安排(下)一百七十七、皇帝的問題四百九十五、鎮國大將軍一百九十、賣身契兩百四十一、離京+楊洪昭的政策一百三十二、德公的暗助三百七十六、黑山匪源(下)兩百九十三、重騎兵崛起的時代六百六十五、藉機變革第三十章、誰寫的詩四百零三、大將軍之哀(下)三百八十一、張貴末路九十七、數學問題兩百四十九、陰兵借道+術烈可汗的計劃一百七十一、決勝前夕三百八十八、憂慮五百七十六、北方的捷報三百九十五、家族至上五百九十七、探望四百零四、匪影一百一十四、南方叛亂(下)五百七十一、神速進軍兩百零三、文治盛世三百八十四、京城的背後動作五百一十八、新炮彈的威力+王府來人五百六十一、心中所求+絕境五百七十四、鬥智六十六、梅園三百七十一、一代雄主三百九十二、翻盤的王牌七百七十七、(777......)艱難一百六十八、有心無力一百零一、幕後的手一百二十九、何昭的跌宕起伏一百五十七、不詳的預感三百八十一、張貴末路第二十一章、開端五百三十七、完顏亮與完顏離六百一十四、血肉之軀的極限兩百五十二、入瀘州+黃底金字旗三百三十五、平南王的戰略眼光五百五十一、初交鋒+夏國小事六百二十九、皇家婚姻+阻力三百、新軍在手三百九十四、魏雨白西行一百、德公問策八十六、巧合?兩百五十九、鬥智鬥勇七百九十、寧遠三百九十三、轉變四百一十八、新炮彈的威力+王府來人一百九十、賣身契一百七十一、決勝前夕三十七,立威(下)五百五十二、夏國佈局七百九十、寧遠四十三、太子東宮七百二十二,西線捷報六百四十八、魏興平的好消息七百零六、紅日兩百五十八、利益紛爭五百七十一、大獲全勝二十七、文人和武人兩百三十九、神機營+孟知葉報復五百五十一、初交鋒+夏國小事五百、百日宣。。四百三十三、王府日常事+尋常中的陰影五百八十、好消息二百七十六、大炮顯威(下)三百二十六、見女真使五十、往事一百、德公問策兩百七十六、四百二十一、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五百二十一、皇帝的莫名任命七百九十二、隱患+遼王出山七百零七、德公的覺悟三百八十七、平南王在行動(下)四百二十三、上京淪陷三百一十五、騙人鬼話七百二十二,西線捷報四十四、何芊的震驚五百三十四、風雨前的寧靜三百三十三、第一印象一百一十三、南方叛亂(上)八百二十、往後的戰略一百三十九、湯舟爲的意外發現四百八十九、是個女人三百二十九、戰前悲慼七百七十七、(777......)艱難三百九十二、混亂勢力七百一十二、鐵浮屠、大炮第三十章、誰寫的詩三百三十九、難對付的岳父四百三十八、想想天下事四百零七、求官第十四章、蕙質蘭心,秋兒四百一十七、王府的研究經費 +雙方的準備一百二十七、不以言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