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王通的神來之筆

十一月中旬,天寒地凍,江州天空陰雲密佈,江州知府王通一紙《告民書》粘滿大街小巷。

不得不說,王通做官是差了一點,但讓他寫文章,卻是一流的,不容置疑,而且他這文章大有作用,一下讓江州的局勢逆轉。

要說起文章改變世界的趣事,歷史上也有不少。

最有名的莫屬陳琳討賊檄文,李星洲向來最喜歡這段,《三國演義》中更是寫得精彩萬分,而在老版電視劇文戲演繹到巔峰。

陳琳是有名文士,建安七子之一,袁紹攻打曹操之時,讓陳琳寫過一紙筆伐曹操的檄文。

後來袁紹大敗,曹操攻下鄴城之後抓獲陳琳,怒問他罵自己便罵,爲何要辱及父母?衆將要求殺陳琳,曹操卻沒殺他,令他帶上當年檄文,同去墓前祭拜袁紹。

待到墓前,曹操讓陳琳將當年檄文拿出來念,檄文寫的自然文采華麗,卻又十分惡毒難聽,通篇都是變着法罵曹操的話,手下衆將聽不下去,紛紛要求讓他別念。

曹操卻堅持讓陳琳繼續念,高聲道:“念!爲何不念,當年此文傳至許都,我方患頭風,臥病在牀,此文讀過,毛骨悚然,一身冷汗,不覺頭風頓愈,才能自引大軍二十萬,進黎陽,拒袁紹,與其決一死戰。”

說罷曹操悵然大笑:“真乃檄文如箭!此箭一發,卻又引得多少壯士屍沉沙場,魂歸西天。

我曹操不受此箭,壯士安能招魂入土,夜枕青山!星光殷殷,其燦如言,不念此文,操安能以血補天哉!”

衆人皆默,陳琳便高聲在袁紹墓前唸完檄文。

至於陳琳,曹操愛其才而不咎,署爲司空軍師祭酒,使與阮瑀同管記室。後又徙爲丞相門下督。建安二十二年(公元二一七年),與劉楨、應瑒、徐幹等同染疫疾而亡。

這就是對文字力量的精彩描寫了,正如曹操所言,星光殷殷,其燦如言。

王通或許比不上陳琳,但與百姓天下人說清事卻綽綽有餘,當然他是從劉備遺詔中的“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出發去說的。

劉備一身飄零,四處碰壁,可所到之處百姓愛戴,上層社會敬重,大概就是因爲如此。

李星洲沒說什麼,他自然是無法與百姓說清的,而且有些事,不說更好,就好現代的很多大公司,國家,都會有意無意利用心理學的知識來引導民情大勢,許多心理暗示在一些公共環境中,或是廣告,書籍,影視等等,而大衆往往是不知道的。

但並不是說這些心理暗示就是不好的,基於共同利益的引導是有利的。

王通《告民書》中將他救江州的方法簡單以“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概括,既能爲大衆接受,又能淺顯易懂的說明他所爲的道理。

當初劉備並不懂什麼所謂的破窗效應,但他在遺照中教育兒子的“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若是具體施行是十分附和破窗效應要求的,細微的負面行爲傳達出的東西將會被不斷加強然後放大。

劉備只是根據人生經驗,單純覺得其是對的;而後人經過科學的心理研究,歸納總結得出理論;二者並不衝突,只是一個更加淺顯易懂,一個更加理論化專業,深層次的剖析。

配合着王通的文章,《告民書》一經公示,張貼滿江州大街小巷,百姓圍觀,書生誦讀,短短几日就引起巨大反響,很多人這才恍然大悟,明白江州這兩個月來發生了什麼,爲什麼平南王和官府要這麼做。

或許兩個多月前,少有人察覺,但是一天天變化的累積,乃至今日,已經十分巨大。

這就好比高中時候和你一起逃課,一起打遊戲的同桌,或許他和你不同的只是在於每天多用一個小時堅持專心學習,多進步0.3分,起初你覺得沒什麼,大家都差不多,0.3的差距難以察覺,可等到三年之後,驀然回首,發現自己和人家已經差三百多分,就是清華和專科的差距。

江州的變化也是如此,起初並不明顯,很多人甚至能以察覺,但經過七十多天的累積,量的積累,已產生質的變化,江州秩序已經迴歸,街道逐漸變得乾淨熱鬧如初,甚至更勝一籌。

三百多個女工,解散了一些,最終只留兩百人,就足以應付街道各處打掃,而這些人會慢慢轉到知府衙門下,歸屬衙門管轄,由衙門派發工錢,以後成爲江州常設人員。

《告民書》裡,王通文才斐然,先是回憶當初江州的糟糕處境,還有紛亂環境,然後在陳百官束手無策,突出困局之難,留下懸念。

隨後說到與平南王商議對策時平南王提及的舉措,掃街擦牆,貼告示之類的小事,說他心中不解,隨後被平南王一番高深說教,“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點醒。最後再結合兩個多月後如今江州局勢來說,稱頌平南王深得古人之精要,聰慧明理,治亂有方。當然,言下之意也有誇讚自己的意思,因爲官府也不怕被人嘲笑,全力配合平南王。

總的來說,光是寫出來就已起承轉合,高潮懸念樣樣俱全,配合王通華麗辭藻和清晰的敘事邏輯,連李星洲看完也有一種“我tm原來這麼英明!”的感覺。

不過李星洲以人格擔保,這《告民書》真是王通自發寫的,以寧江府衙門的名義發佈,大概是王通心中有愧,所以把自己寫得這麼高大上吧。

雖比不上陳琳的檄文,曹操的《讓縣自明本志令》,但王通的《高民書》一出,反響也十分巨大,早有苗頭的風向一下子就變了,經過兩個多月的沉積,就算再傻的人也發現江州變化之大。

平日裡茶樓酒肆,說書賣唱,閒談書生,話題也從如何笑平南王,變成如何吹捧平南王英明神武,智計高絕,而且隨着此文一出,江州百姓更加自律自愛,自覺維護江州秩序。

這是自我認同和自我肯定的滿足感導致的,推動江州人衆志合一,在維護自己家園秩序方面變得空前團結,自覺遵守法紀,告發違法亂紀之人,人人積極向上,江州城充斥洋溢着勃勃生機,居然有人自發每天早上起來打掃門前街巷。

一時間這種行爲還成爲一種時尚,人人稱讚,從普通百姓,到大戶人家,紛紛效仿。

破窗效應不只有負面的意義,自然還有正面的意義,一個微小的負面信號會起到不斷放大,推波助瀾的作用。

而反之,正面的信號亦然......

這就是破窗效應帶給人的啓示,也是曾經拯救紐約市千萬人的知識。有時人們都說知識就是力量,但許多人對這種力量是沒有直觀感受的,因爲它影響太廣,範圍太大,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王通這一下可以說神來之筆,恰好湊上了,李星洲都有點想笑,沒想到他這個不靠譜的岳父幹了那麼多辣眼睛的事,卻在這時候突然展現出他的才能來,可謂神來一筆。

這一下,平南王名聲大振,寧江府一代民心所向,做起事來更加簡單。

.......

屋外傳來吵鬧聲,張貴心中一緊,連忙然妻子去查看,不一會兒,妻子進來告訴他沒事,只是鄰居的孩子玩鬧而已,也不懂他爲何疑神疑鬼。

“你這些天是怎麼了?”妻子不解的問。

“老爺們的事,你一個婦人家不要問!”張貴不耐煩,妻子不敢說話了,他來回踱步,又吩咐人去幫忙打兩斤酒回來。

四十九、吳皇后七百八十、決定勝負的時刻三百九十八、反擊之始五百五十一、初交鋒+夏國小事三百七十二、薛芳的直覺兩百六十四、謀事在人五百四十二、天塌了五百三十四、風雨前的寧靜六百七十、積蓄力量六百零四、大炮的用法+大國形勢五百三十九、感悟和計劃六百四十八、魏興平的好消息四百一十五、處境+金國態度八十八、王越的奏摺五百八十六、白刃戰五百二十七、傲慢與偏見兩百三十五、愁緒+接手禁軍三百九十六、天子怒火一百零六、馬戰大槍五百二十五、未雨綢繆五百零二、大將軍之哀(上)五百三十六、對策之於夏國五十九、打酒竈七百八十五、恐懼蔓延(中)五百四十、鋼鐵直男+大新聞四百四十五、長遠之計三百二十七、韓德讓之計六十、要打仗了四百九十、歷史的隱情七十八、陳珏的幫助兩百一十五、王府底蘊的積累;改革;戰爭前夕六百九十五、中秋後的佈局四百四十,瑣事;情愫六百七十三、折家軍四百三十四、班師五十八、故事引發的誤會三十六章、立威(上)五百六十三、各方反應六百六十一、商部八百二十、往後的戰略兩百七十三、秋兒的船三百四十七、忤逆之詩一百三十二、德公的暗助兩百零四、潛存的陰霾一百七十一、出兵之議一百零二、他還會籌算?兩百六十六、新軍騎兵六百一十七、明主,英豪五百八十六、白刃戰四百一十六、帝王之愛四百八十九、是個女人兩百五十七、星星之火三百四十五、羽承安之邀六百八十七、蘿1莉控七百二十一、敲定戰術八十、設備完工兩百六十五、虎狼驚馬五百四十九、榻前之辯六百九十三、起芳回京(下)七百九十八、兵鋒所向一百零九、一百八十八、新的鋼鐵計劃三百九十四、疑點累積(上)六十六、梅園五百二十五、未雨綢繆第一章,瀟王世子李星洲兩百二十四、皇帝的冷血+蘇半安第三十二章、魏朝仁五百二十三、泡沫+見楊洪昭一百六十八,事端三百九十三、燙手山芋五百六十五、入海三百四十六、詩會騷動四百二十八、攻狐山+神機妙算湯舟爲一百五十八、香水七百二十三、韃靼馬六百九十六、金國的困局六十二、爲京都治安操碎了心兩百六十一、炮艦四百零七、北方陰影一百零四、皇帝震怒五百二十九、覬覦中原+拼命七百零七、德公的覺悟五百五十七、深入的細節,皇帝一生+滲透一百五十七、不詳的預感三百六十九、唯利爾三百九十九、安排(上)六百六十二、夏國四百一十三、推理、黑山匪位置三百一十二、前兆兩百六十四、爾虞我詐第十五章、迴廊聽話三百三十、速度、勇氣、毅力之戰一百二十一、如何解釋出淤泥而不染六百六十四、新槍與新戰術一百六十三、機會、推測五百三十、口鹼六百七十九、一觸即發三百六百八、何爲國賊?六百四十、鐵木真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