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九十三、大才劉旭

“你個鄉巴佬,耳朵聾了沒聽老孃說話嗎!這不是轎子的是,是官家威風的事!你要是不陪,我們上衙門說理去,到時看衙門裡的官老爺是幫你這泥腿子,還是班我女婿!”婦人雙手叉腰,步步緊逼。

那年輕官員再次看不下去,上前勸解道:“岳母大人,不過一屆平民,何必苦苦相逼,再說不是什麼大事。”

“你懂個屁!他家銀子多着能,祖墳冒煙撈着王府的活計,不知賺了多少呢......”婦人小聲對女婿道,語氣中處處透着貪婪嫉妒。

隨即,婦人又回頭逼着羽伯交錢。

羽伯心裡懼怕,五百兩他其實有,可那是幫王府做工頭一年的工錢,不只是他,還有工友的錢,他和兒子還有衆多工人辛辛苦苦一年的積蓄。

他當熱不能給,可心裡又十分懼怕,對面那女婿是官,真正的官!

如果真鬧到衙門,官老爺想要弄死他一個升斗小民豈不是易如反掌!

婦人咄咄逼人,羽伯大汗直流,這時門內聽聞消息的妻子和兒子也出來看情況,明白過來之後大驚失色。

........

“真不見人嗎?”完顏盈歌問。

劉旭搖搖頭:“不能見,免得節外生枝,過幾天我們北上了。”

完顏盈歌猶豫一下,見他眉頭緊鎖不說話,小聲道:“今天是你們漢人的春節,不出去走走嗎。”

劉旭再次搖頭:“不可以小亂大,越是此時,越不能讓皇帝抓住我們任何把柄,盟書已送入宮中,結果也就是這兩天的事,如果我們這時出什麼差錯,就會給景人拖延的藉口。”

完顏鶯歌看着他堅定的神色,提醒道:“這次一走,你可能再沒機會回中原故土。”

劉旭定定看着驛館緊閉大門,眼神恍惚,默默不說話。

完顏盈歌心中有一種莫名的情緒,說不清爲什麼,呆呆看着眼前這個五十來歲,算計精妙老辣的男人,此行如果沒有他,他們什麼都做不成。

“爲什麼你對父皇如此忠心?”完顏盈歌問。

劉旭緩緩在她旁邊椅子上坐下:“皇上救過我的命。”

“什麼時候的事?”

劉旭喝口茶,“那年渤海一代造了蝗災,幾乎顆粒無收,到處鬧饑荒,偏偏這時當地豪強大族屯糧不放,導致糧價飛漲.......

朝廷的賑災銀兩若是平時或許夠,但那時在豪強大族聯手之下,糧價何止翻了二十幾倍。朝廷再多的銀兩也在地方官吏和大戶勾結之下落入他們口袋,買到的糧食卻遠不夠救濟災民。

我把兒子賣了......

相伴半生的髮妻吃了一肚子土和樹皮草根,死在我懷裡......”

完顏盈歌目瞪口呆看着他,她從不知道劉旭還有這樣的過去,她只知道劉旭是早早來投父親的漢人,在她還記不清事的時候就來了。

而父親重用他,在女真部族之中大施變革,以致他們女真日益壯大。

劉旭越說越悵然搖頭:“那時我便知景國沒救了,立朝兩百餘年,弊病累積,也到行將就木的時候,地方豪強大族並起,國外強敵環伺。

所以我一路飄零北上,就在以爲自己快死的時候,遇到皇上。他不介意我是漢人,賜我肉湯,與我衣食,然後活了下來。”

完顏盈歌說不出話來,在遼東時,劉旭就備受排擠,好幾次差點被人刺殺。

他的改革讓女真變得強大團結,但也有人認爲這是背棄先祖,叛離女真傳統。

劉旭是妖言惑衆,蠱惑他們的首領的妖人,恨不能將他碎屍萬段。

這其中帶頭的就包括她的二叔,女真第一猛將完顏宗弼,還有曾經的她。

劉旭,這位五十出頭的男人,從沒說什麼,他就在自己父親的支持下默默的做,默默的不斷改革,哪怕受命南下,依舊運籌帷幄,千里之外,南北兩面都在他算計之中。

景國朝廷動向,平南王府動向,北方戰事,金國的威脅,他都想得面面俱到。

想到這完顏盈歌突然覺得回去或許對他不公:“你不該回去,或許你可以留在這。”

女真人中有很多人恨他,哪怕他做了那麼多,讓女真變得強大,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懂這道理,正如當初的她。

他回去很危險.......

劉旭難得一笑,“多謝公主關心,我已經是年過半百之人,反正活不了多久,這點我已經想好,有些事,我必須親自提醒皇上,才能死得安心。”

完顏盈歌一下說不出話來,她總覺得這人很勇敢,比悍不畏死的金國勇士還要勇敢。

無聲的鬥爭在繼續。

.......

“金人還沒驛館嗎?”坤寧宮內,皇上放下硃筆,問身邊的福安。

福安公公點頭,“根據武德司最新消息,金人沒出一步。”

皇上嘆口氣,捏了捏眼角,他知道失敗了,景國已被逼到絕路。

他本想用另一種方法,逼不得已的下策,抓住金人使者的一些錯漏,讓他們“犯事”,以此再爲條件要挾,爲景國多爭取幾座城池,有一座是一座,即便沒有重鎮也好。

可那劉旭顯然非等閒之輩,之前還大肆籠絡京中官員,接見衆人,可待到盟約敲定,就等雙方落筆畫押之時,他卻突然大門緊閉,不出門,不接客,滴水不漏!讓人找不到任何機會。

越是如此,皇上越是頭疼,劉旭這人可能會是景國之禍啊。

如此見識心計,實在少見,最後只得無奈道:“讓人撤回來了吧,讓鴻臚寺通知金人,初八日正午,朕會沐浴祭天,然後在午門外與金國歃血爲盟。”

福安點頭,連忙下去吩咐了,只留下閉目養神的皇上。

景國處境其實越來越不利了,無論中書如何宣揚,如何寫文章,真正的大局,皇上心中有數......

即便今年出兵拿下南京之後,金國依舊佔據西京道和南京道大部,對景國虎視眈眈。

最重要的是.......

皇上打開手邊一封秘折,是太原知府兼領三交軍事的楊文廣送來的,今日下午才從樞密院秘呈他的案頭。

楊文廣折中所述內容十分令人敏感。

據他明察暗訪,發現西夏正往與景國交界的呂梁一代秘密增兵,而且還有西夏商人暗中爲呂梁山,太行山一代的匪徒提供宮弩軍械,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了。

因爲景國與西夏本有盟約,互不攻伐,所以景國曆來主要防範北邊遼國,注意力也一直在北方,以至於楊文廣這麼些年才發現西夏人的小動作。

皇上默默放下手中摺子,山雨欲來風滿樓。

七百七十八、劉季的戰術七百一十三、謹慎五百七十七、火燒雲兩百三十四、交接+丁毅手段九十、街頭亂事三百三十四、快召平南王!三百七十三、皇帝警告兩百零四、暴雨的啓示兩百七十六、七十八、陳珏的幫助三百八十七、暗戰起一百二十一、如何解釋出淤泥而不染六百八十九、楊,折兩家一百二十四、風波起(下)七百八十三、悲壯三十五章、八極拳八十七、登門檻效應四十二、朝堂議事兩百六十八、逆轉+勝負一百零五、何昭的疑心八十、設備完工兩百零二、鳥籠七十七、丁毅兩百六十四、王者無情一百一十九、麻煩來了兩百四十七、時不我待+遼國皇室六百八十三、這三公主必須安排七百八十九、捷報進京四百四十三、皇帝問話兩百六十四、謀事在人三百八十九、危機時刻六百八十四、唐隆重鎮七百八十三、悲壯七百一十七、不懂的偉大情懷兩百七十八、攻守兩百八十二、京都的熱鬧一百零二、他還會籌算?五百三十三、原來是你!兩百一十九、遼國往事五百五十九、挖苦兩百六十六、苗頭五百六十三、各方反應三百九十四、魏雨白西行六十、要打仗了四百零八、王府貴人七百八十五、恐懼蔓延(中)七百九十七、出手了兩百七十二、言語之利一百九十四、禍起九十七、數學問題三百八十一、書生意氣五十三、十八人上京五百三十六、神將耶律大石(下)+進退兩難五百八十四、河中惡龍兩百零六、明爭暗鬥(大章)三百九十一、轉機兩百一十七、槍管+鞍峽口之戰(1)兩百二十六、出兵+新軍計劃三百七十七、線索指向兩百六十九、四月風起六百九十九、石墨,金國一百四十四、宮宴上的風波三百七十二、反算計五百八十九、老無所依(下)六百九十七、盡在“掌握”五十七、方先生三百三十九、難對付的岳父四邊零五、人才爭奪一百七十一、出兵之議兩百零二、鳥籠三百七十一、一代雄主兩百三十五、愁緒+接手禁軍五百七十、鏖戰六百一十八、鐵騎繞龍城(上)四百二十五、耶律大石(下)四百一十三、內部矛盾+方新五百七十六、後續戰鬥七百零六、紅日四百一十、聚人心七百八十九、捷報進京七百九十、寧遠七十七、丁毅五百九十一、此我之幸五百八十二、狄至三百七十三、皇帝警告三百一十三、女真崛起一百六十九、太子呵一百六十二、倒黴的何昭六百三十三、化工廠四百四十八、中書告示之誤六百七十九、一觸即發五百四十三、古科學精神(科普,本書核心觀念,還是建議看一下)一百八十七、滑輪組,秋兒的成長五百七十四、對峙兩百一十九、鞍峽口之戰(終)+落幕三百八十九、意外來客一百五十二,論量產的重要性九十五、突然轉變的風向五百九十一、此我之幸四百九十、歷史的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