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瑞雪兆豐年(168/473)

夜色悄然降臨在西子湖畔,一場晚來的細密小雪落在石拱橋頭,湖中畫舫亮起燈火點點,天地彷彿都在唯美雪景中安靜下來。

“瑞雪兆豐年……”

玉皇山王府燈火如晝,吳王宋思明身着蟒袍,坐在椅子上看着眼前的蒼茫天地,眼中卻沒什麼喜色,沉默半晌後,淡淡嘆了一聲:

“就是今年冬天,不好熬過去了。”

身爲坐鎮江南的藩王,宋思明比任何人都瞭解江南的現狀,各大城池是朱門酒肉臭,四野八荒是路有凍死骨。富甲天下自然是真的,但銀子九成都在各大門閥世家手上,而且銀子不能當糧食吃,長安那隻填不滿的饕餮,根本不會明白他這‘清閒王爺’是怎麼個清閒法。

護衛站在閣樓外,觀景臺上只有寥寥幾人,幕僚韓先褚站在吳王身後,臉色掛着幾分擔憂,遲疑少許,還是勸道:

“王爺,天寒地凍,注意身體纔是,進去吧。”

宋思明在七王中年紀最長,已經快到了花甲之齡,在江面遇險落下的病根,身體一直很虛。不過消瘦的臉頰上,並沒有因爲嚴寒而露出異樣,轉眼看向了旁邊的一箇中年書生:

“寒生,天時地利人和,好像就差個人和,天氣再冷些,本王即便什麼都不做,也得被大勢裹着走了。”

站在護欄邊上的厲寒生,如同在孫家鋪子寄宿時一樣,身側高挑面容俊朗,只是眉宇間多了幾分滄桑和一絲難以察覺的陰寒,再也不是當年那個爲了一錠銀子苦等數日的傻書生了。

自從蜀地匪寨被剿滅後,厲寒生妻亡女散,成了在江湖上游離的孤魂野鬼。可能是應了那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老話吧,經歷世間最悲之事後,厲寒生好像忽然醒了過來,徹底變了一個人。

短短十年世間,從殺雞都於心不忍的落魄書生,變成了打鷹樓的當家,名字掛在了緝偵司四方梟雄的首位,手下悍勇無數,連祝六等頂尖豪雄,明裡暗裡都和其保持着聯繫。

沒有人知道厲寒生的號召力從而何來,如果真要找個原因,最合理的解釋可能就是‘天下第一’了,江湖人能服的好像也只有這個。

不過厲寒生很神秘,江湖上並沒有厲寒生與人交手的傳言,甚至連一副官方的畫像都沒有。

在朝廷的渲染中,厲寒生是天字號通緝犯,喜怒無常、活吃人心等等說辭都有。但能走到現在這一步,厲寒生顯然不會是個神經有問題的瘋子。

聽見吳王的話語,厲寒生偏過頭來,如進京趕考時一樣彬彬有禮:

“王爺不必擔憂,該來的躲不掉,能做的只有待時而動罷了。”

宋思明嘆了口氣,稍稍思索了下:“本王到現在也沒想通,江面上那條船,到底是怎麼沉的。最是無情帝王家,有時候當這王侯,遠沒有你們江湖人那般逍遙……”

厲寒生輕笑了下,沒有迴應。

閒談之間,閣樓外響起了腳步聲。

護衛打開房門,杭州王氏的家主王鄒寅走了進來,手中拿着一封書信。

厲寒生站在暗處,轉眼看向了西子湖,只能瞧見一個背影。

王鄒寅快步走到吳王身前,將書信遞了出去,輕聲道:

“犬子探過口風,許不令好像拿着玉器另有他用,壽宴之時恐怕不會送給王爺。”

吳王接過信封,展開看了幾眼,沉吟少許,搖頭道:

“他一個藩王之子,拿着幾件江湖人搜尋的小物件有什麼用,唉……”

韓先褚蹙眉琢磨了下,躬身道:“會不會是許不令發現了玉器的用處?”

王鄒寅搖了搖頭:“肯定沒有,若是發現了用途,肅王一脈必然藏着消息,又或者直接把玉器送去了長安,不可能大張旗鼓的帶來江南。”

韓先褚想想也是,四枚玉器找的東西太過燙手,許不令若是知曉內情,以現在的形勢,恐怕巴不得扔給吳王撇清關係。

吳王仔細看了下書信,轉眼望向了厲寒生:

“許不令說可以給本王觀摩賞玩,只是看一眼的話,能否找到線索?”

光線陰暗的屋檐下,厲寒生沉默了片刻,緩聲道:

“不能確定,得看了才知道。”

王鄒寅將杭州王氏的籌碼全壓在吳王身上,不容有失,當下蹙眉道:

“爲確保萬無一失,還是得想辦法把玉器拿過來。聽犬子描述,簪子戴在許不令頭上,玉佩倒是不知放在何處,既然能給王爺賞玩,那肯定帶在身邊。能不能找個身手厲害些的,偷偷拿出來……”

說話之間,王鄒寅把目光移向了站在暗處的厲寒生,意思不言自明。

謀士韓先褚聽到這個,輕輕搖頭:“王公不是江湖人,不明白‘當代青魁’的分量。世上能無聲無息從許不令頭上取簪子的人根本不存在,必然會發生爭執,能打得過青魁的人……”

韓先褚的目光也移向了厲寒生——能打得過青魁的人,只有十武魁級別的高手了。

面對這個提議,厲寒生很直接的回絕:

“肅王一脈可以置之不理,但絕不能交惡,我等不能出手。”

吳王輕輕點頭,七王中戰力最強的是肅、楚、魏三王,都能影響大勢的走向,肯定不能樹敵。但玉器不得手,幾年來的謀劃也難以展開。吳王思索了下:

“先褚,去把‘鳴鴻刀’取來,找個和本王沒關係的人,帶着寶刀把玉器換回來……切記,是‘換’,不要傷了許不令,他若是死在本王轄境,即便和本王沒關係,聖上也會先把本王砍了給肅王賠罪。”

鳴鴻刀相傳是黃帝採首山之銅,鑄軒轅劍後,剩下的材料鑄成的名刀,兵器譜裡面沒有,只在傳說中出現過。聽聞此等重器竟然藏在吳王手上,連王鄒寅都略顯意外。

韓先褚覺得這個法子可以嘗試,分量足夠,即便許不令不想換,也不影響大局。

不過玉器對外的說辭是尋找《通天寶典》,對《通天寶典》感興趣願意用稀世名刀交換的,自然得是江湖人,而且不能和吳王扯上關係,還能給許不令壓力。

滿足這些條件的,整個江南好像就只有大玥十武魁之一的槍神薛承志了……

-------

多謝【火山飄雪花】大佬的萬賞!

第三十七章 帶刺的公主第四十六章 誰這麼大膽子!第三十六章 辭舊迎新第三十二章 暖牀疊被第三十五章 廢帝立新第二十一章 祝六第五十九章 糟糕……(82/361)第五十二章 攜手同行第五十一章 倚老賣老?第五十六章 婚典第十一章 他鄉遇故知第十九章 兵行詭道第三章 黑心大白第六十章 才華橫溢第五十一章 雙簧(5/65)第三十八章 胡思亂想第四十章 自討苦吃第五十一章 青竹梅子酒第三十六章 這個顏色……致謝!第七十五章 黑雲壓城第二十一章 阿雀和阿蛇第二十五章 世子的捷報真大(251/583)第五十六章 形勢不妙第四十七章 線索第六十四章 滿枝與小寧(149/449)第六十二章 這天聊不下去了(265/588)第三十二章 好耶第六十七章 終成眷屬第六十一章 三媒六證?第六十二章 大就是好,多就是美第五十章 曲線謀國第六十二章 家的味道第六十九章 窮追不捨第六十七章 世界觀崩塌了第六章 戲精第九章 石燕寨第六十七章 黑心棉第九章 鍾離楚楚第七十章 挑燈夜話第十五章 有意思的一天(246/579)第六十六章 師父你……(212/537)第六十四章 東部四王第十三章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第九十五章 朕,還沒死!第四章 跋扈失敗第九章 一鍋燉不下第三十二章 影子第三十三章 桃花海畔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第三十八章 你又不是姑娘家!第三章 世風日下第五十九章 綺綺第二十九章 宮裡宮外第五十四章 曹家之圍第二十章 重回故地第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227/543)第二十三章 鞭尾刀第十四章 爲婦之道第四十二章 風陵渡第二十三章 燈前夜語第十章 計數器(57/348)第六十二章 家的味道第四十章 三姐妹第四十七章 花海御紅鸞第十二章 要死一起死(222/538)第二十章 哦豁~第六十五章 寡婦嬸嬸第二十章 哦豁~第六章 芙蓉如玉第二章 湘兒,你……第六十章 離經叛道,欺師滅祖第一百零四章 臨淵孤子,命繫一線第十六章 斯人已逝,陰陽兩隔。第七十八章 風吹過的夏天第五十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179/483)第六十一章 你發誓!第四十六章 絕境之下第二十九章 摧鋒第七十四章 師徒四人第六十九章 窮追不捨第三十一章 以身試藥第六十八章 繁花一夢第二十三章 龍蟒相爭、生死輪迴第一章 昔日,今朝!第四十九章 我殺我自己第五十九章 鳳求凰第二章 陰魂不散第六十六章 能者多勞(267/588)第二十四章 短暫的道別第十六章 還是姨好第十六章 清明時節雨紛紛第十七章 八卦之魂第四十二章 故弄玄虛第一百零一章 游龍入海第三十八章 花間一壺酒第四十九章 還嫌不夠?第六章 秋風夜嚎(124/445)第十八章 禽獸不如(117/429)第六十一章 佳人如醇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