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1)

那麼,他是如何由“遺棄”的紅軍排長成長爲人民解放軍二十一軍首任軍長的呢?是哪些將領培養和“提攜”過他呢?滕海清和他的“知遇恩人”之間有哪些鮮爲人知的故事呢?

節一倪志亮慧眼識英才,被“遺棄”的滕海清明“降”暗升1909年3月2日,滕海清出生在安徽省金寨縣南溪鎮褚雞石村。滕海清是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所在部隊是紅四方面軍第四軍十一師三十二團。1931年,他加入中國***。

對於滕海清來說,1932年6月15日這一天,是他的幸運日。他見到了師長倪志亮和師政委甘濟時。過去,營連幹部能見到師領導,實在是件不容易的事。那個時候,師團領導都在爲打仗的事操心,沒有時間到營連轉悠,因此,有的士兵一輩子,連團長都不曾謀面是常有的事兒。

這一天,已是紅三十二團五連連長的滕海清,牽着兩匹棗紅戰馬,準備練騎術。這兩匹棗紅戰馬是前兩天部隊參加潢(川)光(山)戰役,追擊至璞塔鎮時,繳獲來的。滕海清牽着馬,剛出璞塔鎮東門,迎面遇見了師長倪志亮和師政委甘濟時。建國後,倪志亮擔任中國駐朝鮮**主義人民共和國第一任大使,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倪師長和甘政委身後跟着手槍隊,都騎着馬,威武的讓滕海清十分羨慕。

“你是哪個團的?”倪志亮問。

“三十二團的。我是五連連長。”

“牽兩匹馬乾什麼?”

滕海清靈機一動,回答說:“哦,是給師長、政委牽的。”

倪志亮望了望甘濟時,說:“這個小連長,腦瓜子蠻機靈的。”然後,讓通信員把兩匹馬牽走。

滕海清覺得自己都當連長了還不會騎馬不太像話,這次繳獲來的馬他沒有上繳,是因爲他實在是捨不得。當然,滕海清也作了思想準備,如果被上級發現自己“打埋伏”,立即上繳就是了。沒有料到,自己準備要練騎術了,竟一頭撞上了師長政委,也只好如此處理了。於是,兩匹馬被通信員牽走了。

倪志亮不但牽走了滕海清的馬,還“牽”了滕海清本人。10天后,滕海清接到營裡通知:“帶上揹包,到師部報到。”

“這一下把我嚇壞了,因爲那時還在抓‘改組派’,我怕把我當‘改組派’抓走。”事後,滕海清回憶調師部的這件事時,這樣說。

按照組織程序,滕海清先到營部見營長。他問營長:“你要調我走幹什麼?”營長說:“我沒有要調你,是團部的通知。”滕海清拿了營部的介紹信到了團部,又問團長程啓光:“調我幹什麼?”程團長說:“不知道,是師部叫你去的。”

忐忑不安中,滕海清帶着團部開的介紹信來到了師部駐地,進了師長、政委辦公室。

看過滕海清遞過來的介紹信倪志亮開口道:“調你來,是讓你到師部通信隊當排長。你不會不滿意吧?”

“幹什麼都可以!沒有不滿意的。”此時的滕海清,只有一個念頭,只要不被抓就行。

滕海清到了通信隊幾個月後才明白過來,連長改任排長不是“降”了,而是“升”了呢。師部通信隊是個特殊單位,只有兩個排,人數相當於一個加強連。一排,沒有士兵,都是一些在戰鬥中沒打不好仗的營連幹部。打仗,不可能百戰百勝,即使是一個勝仗,也有個別營連打不好,這是難免的,但在當時,打了敗仗的營連幹部,都不能繼續擔任現職,必須調離。這些必須調離的幹部,到哪裡去呢?於是,部隊就設立了如通信隊一排這樣的收容單位。待過了一段時間,根據部隊需要,這些幹部又陸續分配到部隊任職,擔任營長、連長之類的職務。用滕海清事後的話來講,當時的工作方法就是兩個字“簡單”。滕海清就是到通信隊當一排長的,是來管理這些打了敗仗的營連幹部的。通信隊的另一個排是二排,這個排的人員組成與一排不同,都是從各團挑選來的優秀班長,經過一段時間培訓,分配到連隊去當排長,就像如今部隊的預提軍官一樣。

管營連幹部的排長,不是“升”了,難道說是“降”了嗎?!滕海清開始不是這樣想的。他開始覺得,調自己當排長,證明自己沒有被划進“改組派”範圍,只要不被抓起來、關起來,至於連長降爲排長,有什麼好計較的呢?!4個月後,倪志亮說了一句話,才讓滕海清明白過來,自己當排長確實是“升”了,而不是“降”了。

這是怎麼回事?事情得從紅四方面軍被迫撤出根據地,向西轉移時說起。

1932年10月10日,張國燾在黃柴畈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留第二十七師、七十五師及各獨立團在蘇區堅持鬥爭,紅四方面軍主力轉移外線作戰,伺機打回蘇區。其實,這是紅四方面軍連連失利後,被迫撤出鄂豫皖根據地向西轉移的決定。

10月12日夜,紅四方面軍主力2萬餘人,由廣水至王家店一線越過平漢鐵路。次日,就遇到衛立煌指揮的國民黨軍第十師、第八十三師和獨立第三十四旅,以及胡宗南指揮的第一師、肖之楚指揮的第四十四師、劉茂恩指揮的第六十五師、馮鵬翥指揮的第六十七師、範石生指揮的第五十一師等部隊的圍堵。在13日下午的短兵相接中,滕海清被對方士兵投來的手榴彈炸成了重傷:噴燃的火藥燒腫了滕海清的眼睛,左眼幾近失明;碎裂的彈片打掉了滕海清的兩顆門牙,還擊穿了他的右臂。

紅四方面軍浴血奮戰三天三夜,仍未擺脫國民黨軍的圍堵。10月16日,張國燾決定:“爲了保證部隊輕裝行軍作戰,營以下職務的傷員就地遣散,自找歸宿;營以上的仍然用擔架擡着隨軍行動。”

野戰醫院給營以下職務的傷員宣讀了上級的決定,併發給他們每人10塊銀圓。滕海清手裡攥着10塊銀圓,悵然若失地望着與自己同室住院的一位負傷營長隨軍轉移。等野戰醫院人去樓空時,滕海清心中的酸楚不可言狀,他心中明白,自己被“遺棄”了。

“我還要革命!我還要革命!”滕海清撕心裂肺地哭喊着。

“不!我不能這樣離開革命隊伍!”於是,他藉助微弱的視力,找來一根竹竿當柺杖,形單影隻地出發,慢慢地向西走去。

夜深了,滕海清趕上了後衛部隊。得知野戰醫院在前面的山坡上,滕海清驚喜交集,嚷道:“我要找院長!”院長來見滕海清,拉着他的手說:“真的是你?!”

滕海清破口罵道:“你他媽的!我是通信隊的,你竟敢把老子丟下!”

院長解釋說:“排長,你別生氣。我實在是沒辦法,重傷員太多!”

“你少廢話!我問你,現在怎麼辦?”滕海清問。

“上級的規定,我不能不執行啊!”院長如實說。

滕海清氣憤地說:“那你就把老子槍斃了算了!”

這時,倪志亮出現在野戰醫院的營地。倪志亮是聽到罵聲,尋聲而來的。看到滕海清,倪志亮一切都明白了。倪志亮對院長說:“通信隊的一排長是管營連幹部的,職務相當副團級!你要按營以上傷員待遇對待!”

倪志亮的這句話,讓滕海清明白了連長改當排長是“升”了,而不是“降”了。滕海清順利地留在了野戰醫院裡。一個月後,儘管滕海清的左眼還是失明瞭,但他右臂裡的子彈則已取出,傷口也癒合了。滕海清開始考慮下一步行動“部署”:不能老跟着野戰醫院,要找到師部通信隊。

第二天天還沒亮透,滕海清就獨自一人上路了,最終趕上了師部通信隊。

1932年12月,紅四方面軍決定向四川發展,創建以川北爲中心的川陝邊蘇區。滕海清向師長倪志亮提出重返戰鬥單位。

倪志亮說:“我看你還很瘦,很虛弱,身體比在老蘇區時差遠了,恐怕到部隊任職還不行。”

師政治部主任周光坦在一旁說:“政治部保衛隊沒有指導員,滕海清同志願不願去?”

倪志亮便武斷地說:“我看可以,你就到保衛隊當指導員,先幹起來再說。”

在保衛隊當指導員沒幾天的滕海清,接到司令部通知,師長要見他。保衛隊與師部很近。滕海清馬上趕到師部。

倪志亮握着滕海清的手說:“現在形勢很好,我們前面的部隊打下通江、巴中、南江3個縣城,有很多人蔘加了紅軍。往後,我們部隊還要擴大,創建川陝邊蘇區。有人向我建議,派人到地方組織游擊隊。這是擴大紅軍力量的一個好辦法。”

滕海清馬上會意,主動問:“師長是不是要我去搞游擊隊?”

倪志亮高興地說:“是的,讓你去搞游擊隊。”

“到什麼地方搞?”滕海清請示。

“清江渡東南一帶。”倪志亮說。

“還有誰去?”滕海清問。

“就你一個人。帶一個通信員就行了!”倪志亮說完,又補充道:“搞起了隊伍,你就自編自封,大膽地幹起來就是了。”

響鼓不須重捶。第二天,滕海清帶上一名通信員,來到了清江渡東面的一個叫四連場的地方。

一個月後,一支300多人的游擊隊拉起來了。滕海清把這支游擊隊編爲3個連,自己任這支游擊隊大隊長兼政委。1933年2月中旬,游擊隊編入紅十一師序列,其遊擊一連編爲紅三十一團特務連,滕海清任該連指導員。

1933年10月上旬,滕海清率領特務連參加反“六路圍攻作戰”時,一顆子彈從滕海清的喉部射入,從頸後穿出,傷了喉頭、食道和神經,左半個身子失常。滕海清又被轉到了野戰醫院。

至此,滕海清與師長倪志亮分別。直到全國解放後,滕海清成爲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在1965年10月22日因滕海清身體不適,住進了北京,兩人才意外重逢。

在,倪志亮也在住院。儘管倪志亮病情很嚴重,但他的記憶力極強,一眼就認出了當年的“大排長”滕海清。

兩人愉快地回憶起了已逝的歲月。當倪志亮說起自己過去在部隊嚴格要求下級,自身存在軍閥習氣,罵人打人的事時,滕海清說:“老首長啊!我依稀記得我當通信排長時,還被你打過兩次呢,當年的連長、指導員不知道被你打過多少次呢!”

倪志亮哈哈大笑,說:“我現在向你道歉!海清同志!”

滕海清說:“你是我的老首長,過去的那些事,我一概都忘記了,現在想起來,都是美好的回憶呢。你是我尊敬的首長,我沒有辜負你的培養!”

“我沒有辜負你的培養”這句話,並非一般意義的道謝與客套,而是滕海清從大情大義方面得出的感覺。1965年12月15日,倪志亮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倪志亮去世後,滕海清寫了一篇紀念文章,其中說道:“他(指倪志亮)是我尊敬的首長、要求嚴厲的上級,又是我可以推心置腹的兄長、爲將做人的良師。”

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9)第四章 突出重圍(1)第一章 南昌 ? 洪湖(1)第二部 太原(5/6)第十六章 淮海嘯(4)第十五章 襄樊役(1)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9)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二章 烏雲密佈(1)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上)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0/21)尾 聲:劍魂第五章 豫皖劍韻(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6)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1)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8)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4)小序 賀炳炎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9)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2)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0)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3)第二部 太原(28/29)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3)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1)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二部 太原(28/29)第九章 葫蘆河畔(3)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6)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2)第二章 烏雲密佈(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0/1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9)第一節 保衛中央蘇區——羅元髮指揮一個團接替兩個師的陣地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0)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2)第二部 太原(19)第 九 章 羊山集(1\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0)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6)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3)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4)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1、2)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2)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3)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1)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5)第二部 太原(5/6)開卷語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1)小序 王近山第二章 烏雲密佈(3)第二部 太原(24)第九章 葫蘆河畔(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4)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3)第二節 因禍得福:養病期間戀愛開卷語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5)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4)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3)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2)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二部 太原(16/17)第二部 太原(9/10)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3)第 九 章 羊山集(3)第一章 南昌 ? 洪湖(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8)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3)第六章 劍指豫北(2)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8)第 九 章 羊山集(5)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4、5)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3)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2/23)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1)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4)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0)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5)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2)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6)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6)第九章 葫蘆河畔(4)第二部 太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