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反轉前奏

樸勝基怎麼會沒有察覺到王心中的不安呢?王對朴父的避而不談, 對他的不再過問,種種異樣,他心知肚明。今天居然主動問起朴父, 難不成王已經有了決斷?

樸勝基比王想象中更瞭解他。知道王溫和的面孔下埋藏這一刻殺伐果斷的心。只不過大部分時候王都用溫情脈脈將內心的決絕掩蓋起來。王喜好音樂, 書法, 田獵, 彷彿沉醉於藝術, 然而,真的如此超然有怎麼能在元朝爲質多年全身而退甚至從侄兒手中搶過了王位。

仁慈而溫和的殿下,不過是展現給強大敵人的面具。

“元朝欺人太甚, 我高麗已經屢次派兵送物,如今, 竟然又來要人!殿下!絕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哼!上國有求, 我高麗當然要鼎力支持。待元朝平清逆賊, 我高麗如此大功,陛下定然龍顏大悅, 對高麗難道沒有好處嗎?”

“奇大人言之有理。”

“若是藉故推辭,恐怕皇帝發怒,高麗可經不起戰火了……”

“有理有理啊!”

“殿下,我大好兒郎,難道就這樣客死異鄉嗎?”

“怎麼是客死異鄉?他們是爲國捐軀。”

“哈哈!高麗的將士爲蒙古國捐軀!可笑至極!“

“你——放肆!你這是動搖軍心!”

“你是心懷不軌!”

有時候朝堂和菜市場有異曲同工之處, 比如說, 一樣的吵。

王被嘈雜的爭論聲弄得頭都隱隱漲痛了。自從王元朝派兵後, 每一次的大朝會都是一場折磨。用兵之事, 吵得最兇的卻是文臣。自武人亂政以來, 武將的地位一落千丈,加之當年抗元不得力, 武將在朝堂上基本沒有話語權。

作爲武將中的一員,樸勝基沒有加入爭論,和其他武將一樣,眼觀鼻鼻觀心。

吵到最後,仍然決定增兵。

敗訴的幾位大臣垂頭喪氣。吵贏的幾位得意洋洋。

散朝回到康安殿,樸勝基輕柔的爲王按摩頭部。被大臣吵出來的頭痛在樸勝基巧指下漸漸消失。

最近樸老爹對樸勝基的監控驟然鬆懈。樸勝基於是又把公務外地時間花在了康安殿裡。當然,他並沒有樂觀的認爲樸老爹是放棄了,反而暗地裡吩咐了人已有動靜就通知自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現在,樸勝基也只能用這麼消極的政策來對付老爹了。

“好點了麼?”看看王在他的按摩下發出愉悅的□□,樸勝基才放下心來。王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對他是極大的負擔。嗯,好久沒有燉湯了,待會兒燉個湯給祺補補。

“唔……”王發出舒服的□□。

樸勝基沒有發現自己注視着王的樣子有多麼的專注,臉上又帶出了莫名的笑容。

“殿下。”黃內官進來打斷了滿室的溫馨。他呈上一疊紙。

“這是什麼?”樸勝基好奇的問。

“從元朝傳回來的軍報。”王解釋。“元朝屢次向高麗徵兵,孤到要看看,什麼樣的賊寇如此難纏,蒙古鐵騎天下無敵,竟然幾年了多沒能蕩清。”說完,打開那疊紙,細細琢磨。

樸勝基暗自回憶元末的農民起義。但是他本省不是學歷史的,絞盡腦汁也只能想出個大概。反正最後滅了元朝的是朱元璋領導的紅巾軍。在朱元璋之前是他岳父。哦,還有個叫陳友諒的和他搶皇位輸了,這還是看倚天屠龍記才知道的。再多想想,就很模糊了。

要不要想辦法接觸下朱元璋呢?元朝滅不了的起義軍,八成就是他了。早點拉攏他,對以後的幸福日子非常重要啊!

看完了那疊紙,王的眉頭又皺了起來。

樸勝基拿起那疊紙,快速的瀏覽一遍,大吃一驚。

此時的元朝真是隻有一個字來形容了——“亂”!

元朝的□□使得農民起義遍地開花。什麼宋王夏王,韓賊劉賊張賊徐賊。通篇都是不同的義軍勢力。當然,邸報上是稱的“某賊”“某賊軍”之類的。

樸勝基在滿篇的“賊”裡面找到了朱元璋的名字——金陵逆賊朱,名元璋。

提到他的很少,約莫朱元璋現在還沒多大的勢力,但是也沒多小。要不這裡面提都不會提他——元朝各種賊匪實在是多如牛毛。

樸勝基真心的覺得元朝還沒滅亡是個奇蹟。壞消息是,這麼多反賊都沒法把蒙古人趕走,可見蒙古鐵騎的戰鬥力並沒有跟着成吉思汗忽必烈他們去見真神!

王的神情很凝重:“其實,這次元朝來使不止要兵要人,還有一道密令。”

樸勝基眉頭一跳:“什麼?”

“耽羅行宮。元朝皇帝要高麗爲他在耽羅修建行宮。”王的表情變得高深莫測。

沒聽說元順帝對高麗的山水有多大的興趣啊?都火燒眉毛了,怎麼可能有心情建行宮?還在遙遠的高麗?除非……

王和他想到同樣的地方!

“除非順帝想移駕!”或者說是避難!

元朝的形式一定很糟糕!這是樸勝基和王都認定的一點。

一座行宮就讓兩人想到元朝的局勢。這不是兩人異想天開,而是耽羅確實是一個特殊的地方。

耽羅島在後世是旅遊勝地,在現在,卻是戰略要地。他是連接高麗與中原的跳板。當年“三別抄”抗元的最後一塊據點。如今派往元朝的軍隊也要從耽羅進入中原。後來元朝征服了高麗,要向日本進攻,也是在耽羅屯兵備船。而且,耽羅還擁有高麗最好的馬場。自忠烈王時代起,耽羅的歸屬權一直在元朝和高麗之間遊移。直到現在,耽羅還有許多被流放的高麗人和蒙古人。因此,耽羅一直都有蒙麗兩族的軍隊駐紮。

看來,順帝是想在高麗留一條後路。

不知道奇皇后有沒有把元朝的形式傳給奇家呢?

如果……如果元朝真的不行了……

王一產生這個念頭便再也壓抑不下去。高麗受蒙古的欺壓多年,每一代的高麗王都想着振興高麗,脫離蒙古。然而好幾代不親近蒙古的高麗王都死得不明不白。

在恭愍王時期,權臣當道,奇家更是藉着元朝的勢力,凌駕於王室之上,幾乎要取而代之。

如今……終於……王激動不能自已!

“殿下,看來這次的增兵不能像前兩次一樣‘草率’啊!”樸勝基怎麼不明白其中的關節,因此他的話顯得意味深長。

王眼中一亮。

朱元璋出現了,那麼李成桂在哪呢?

比起元朝的興亡,樸勝基更關心後者。那纔是他和王以後能不能善終的關鍵。看來要抓緊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