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非洲戰場

在這個世界,德屬非洲的殖民地要比另一時空時要大得多。在西非地區,與法屬殖民地的分界線是以尼日爾河爲界,包括後世的喀麥隆、乍得湖周邊地區、中非和比屬剛果,而在東非則包括坦噶尼喀(坦桑尼亞)、德屬索馬里蘭和北羅得西亞(贊比亞),另外布爾人所建立的南非聯邦(德蘭士瓦、奧蘭治和南羅得西亞)也是德奧帝國的保護國。

在戰爭爆發後,由於弗蘭格爾艦隊從西非轉移到東非,德屬多哥蘭(加納)直接被放棄了,德奧帝國東非殖民地總督阿道夫?馮?梅克倫堡公爵與大約25000名西非殖民地警備軍集中在了喀麥隆的雅溫德和剛果的布拉柴維爾一帶。

英法非洲軍團憑藉着海軍優勢,很快佔領了布埃亞、杜阿拉、克里比和巴塔等幾內亞灣沿海的港口,只不過在向內陸推進時,立刻遭受到了德奧殖民地警備軍的猛烈反擊。英法聯軍實際上只佔領了沿海一帶,一直無力向內陸進攻。

弗蘭格爾艦隊在返回國內時,又專程跑到西非海岸掃蕩了一遍英法艦隊,德奧西非殖民地警備軍趁機反攻,又收復了杜阿拉和克里比兩座港口。俘虜了大約4500名英法非洲軍。

在東非地區,隨着英國主力艦隊的到來和弗蘭格爾艦隊的撤退,英軍很快就又佔領了摩加迪沙和蒙巴薩,但是桑給巴爾和達累斯薩拉姆由於建有堅固的要塞防禦工事,英軍無法從海面上強攻,只能是採取迂迴的戰術。

另外,由克魯夫少將所率領的一支巡洋艦隊和海軍陸戰隊還堅守在桑給巴爾島。

斯佩中將當初奉命從東南亞和西澳殖民地撤回了35000名殖民地警備軍和德屬東非殖民地警備軍加起來兵力超過了6萬人,英軍陸軍實力不夠,所以也一直無法在這一帶發起大規模的進攻。

英國人之所以到現在沒有大舉進攻德屬東非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先跟南非布爾人所建立的共和國先打了起來。

南非好望角和開普敦最早的歐洲移民來自於大航海時期號稱“海上馬車伕”的尼德蘭王國,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這裡一直讓英國人覬覦不已。在拿破崙戰爭時期,由於法國吞併了尼德蘭地區,英國則趁機從荷蘭人手裡搶走了開普敦和好望角。

居住在開普敦的荷蘭殖民者後裔因爲堪忍受英國人的欺榨和壓迫而被迫向東北遷徒,一路與非洲土著征戰,最終在南部非洲建立了三個布爾人國家。當然那些荷蘭人的後裔自稱是“南阿非利卡人”,其國旗中象徵荷蘭奧蘭治家族的橙色條紋表明了他們的祖先是荷蘭人。

這就是荷蘭移民建立的德蘭士瓦共和國、納塔利亞共和國和奧蘭治自由邦。

早在1860年,英國人就意圖吞併這三個布爾人國家,但是開普敦的英國殖民者所發動的侵略戰爭在剽悍善戰的布爾人面前遭受失敗。其後由於官方認爲居住在荒涼的不毛之地的布爾人國家並不值得大英帝國爲之大動干戈,所以英國人承認了德蘭士瓦和奧蘭治的獨立,貧窮與荒涼使得這兩個國家幸運地保存了下來。

由於布爾語本質上與低地德語很接近,德意志國家的移民和商人在南非聯邦被視爲“本國國民”,所以在1884年瓜分非洲的《柏林會議》上,德奧帝國宣佈南非布爾人聯邦是受德奧帝國保護的獨立國家。

不過在18*96年在這片土地上所發現的鉅額財富又令英國人眼紅不已。

18*96年兩名德國探礦工程師就在德蘭士瓦首都比勒陀利亞與瓦爾河谷之間荒涼的牧場上,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威斯沃特斯蘭德金礦,每年這座金礦出產的黃金佔到整個世界的百分之四十。

對於財富的貪婪讓英國人一直想撕毀《柏林協議》,早在18*98年英國殖民大臣約瑟夫?張伯倫就公開宣稱要修改《柏林協議》將南非聯邦納入英國的開普殖民地範圍,同時與德蘭士瓦政府齷齪不斷的塞西爾?羅得斯就任好望角殖民地總督。這兩個人的上臺,使得那些約翰內斯堡的英國外僑們似乎看到了從好望角和倫敦傳來的曙光,準備用武力來獲得他們用口舌之爭得不到的東西。

進入新世紀之後,英國已經作好了全面入侵南非的戰爭準備。

1900年3月,塞西爾?羅得斯率領一支5000人的英國殖民地軍隊入侵奧蘭治,卻被布爾聯邦軍大敗,羅得斯包括後來當了首相的丘吉爾等人都成了俘虜。

英國發布徵兵令,大戰眼看就要爆發。就在這種危急時刻,維也納方面卻突然派出一支戰列艦艦隊進駐德班,並宣稱如果英國進攻南非聯邦,就是向德奧帝國宣戰!

這就是著名的“南非危機”。由於俄國還沒有加入英法同盟,另外法國則不願承擔英國與德國因南非而引起的戰爭責任。最終英國人偃旗息鼓,在法國的調停下,南非聯邦釋放了羅得斯等人,並補償英國200萬英鎊損失,此事才得以和平解決。

現在,歐洲大戰已經爆發,英國人再無顧忌,英國南非總督米爾納,一位狂熱的殖民主義者,在上任之後就宣稱英國人從來沒有承認過南非聯邦的獨立,它依舊還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並宣佈要收回布爾人的“自治權”,這已經相當於是戰爭宣言。其後英國海軍就又藉口南非聯邦不遵守《中立條約》,向德屬殖民地偷運軍火、燃料等戰爭物資,對南非聯邦實施海上封鎖,徹底挑起了戰爭。

英國人想得倒是挺好,不料在非洲開拓多年的布爾人英勇善戰,全民皆兵。

在南非戰爭爆發後,只有35000正規軍的南非聯邦軍卻將50000英國遠征軍打得屁滾尿流,連吃敗仗,最後只能龜縮在開普敦、伊麗莎白港、東倫敦和德班幾座沿海港口不能動彈,在海軍的支持下負隅頑抗。

別說進攻了,自保都成問題。

被南非聯邦軍一頓痛揍之後,英國人也暫時顧不上進攻德國殖民地了,從各地抽調兵力,先解決掉南非聯邦再說。

七四、海上戰局六八、加利西亞(四)六、北海迷霧(二)五八、鋼鐵四四、地下工廠(一)六七、杜邦(三)八、最後的殖民時代十八、多格爾沙洲(九)五十、矛盾的焦點三、淺海獵殺(一)十二、後膛步槍(一)二、非洲(二)七九、水管鍋爐六二、帝汶海戰(二)七八、炮擊十一、多格爾沙洲(二)十九、多格爾沙洲(十)二、 皇帝的婚約三三、戰爭開始了(一)二六、準備期三十、全局戰略六十、奔流(一)三六、勝負因素七四、開啓電力時代五四、鐵甲船(二)七四、開啓電力時代四一、魚雷五六、海殤(四)二二、定遠級(一)八、海洋霸主(一)二六、多格爾沙洲(十七)九、海洋霸主(二)六二、帝汶海戰(二)四十、家庭四三、非洲戰場九、東方(一)十三、多格爾沙洲(四)十三、後膛步槍(二)三三、戰爭開始了(一)五二、驚險歸程四四、地下工廠(一)四三、非洲戰場四十、襲擊艦隊(二)十九、和平的十年五四、海殤(二)二、非洲(二)五五、基希拉海峽之戰(三)無題十七、多格爾沙洲(八)三七、最後的衝刺六二、帝汶海戰(二)三六、戰棋?(二)八十、海戰與技術進步(一)八三、內燃機六五、加利西亞戰役(一)五七、海殤(五)二七、油田四五、巡洋艦長六一、帝汶海戰(一)七三、海上戰備四八、假期四三、聯合力量五八、鋼鐵五七、海殤(五)五四、鐵甲船(二)六五、加利西亞戰役(一)六九、加利西亞(五)二二、多格爾沙洲(十三)九、海洋霸主(二)無題七二、北方戰略五二、意外收穫四、正常與非正常六三、奔流(四)四四、非洲鐵路三十、全局戰略三三、戰爭開始了(一)九、東方(一)三、 夢境或遊戲?二十、新手任務?!十四、造艦技術十九、合夥人六四、鐵水奔流三十、再次被秒二四、多格爾沙洲(十五)七、辭典四一、魚雷六五、加利西亞戰役(一)十三、外貿戰艦十八、魂晶四九、鋼鐵輪船七十、加利西亞(六)三一、現狀十二、後膛步槍(一)十九、多格爾沙洲(十)二八、戰場六十、造艦問題(二)四十、襲擊艦隊(二)六五、加利西亞戰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