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威悉演習(一)

就在中東戰役正在進行之時,大本營關於全面入侵丹麥和挪威的作戰準備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着。1906年2月,英帝國全面佔領丹麥王國的冰島和法羅羣島,這種破壞中立的舉動也給德意志帝國全面入侵丹麥和挪威尋找到了藉口。

8月2日,在波羅的海沿岸的數個港口,由於陸軍部隊的到來已經顯得熱鬧了很多。在這些港口內,匯聚了數百艘各型戰艦和商船——戰列艦、巡洋艦、艦隊驅逐艦和護航驅逐艦、護衛艦、魚雷艇,另外還有一些新型的兩棲登陸艦和運輸艦、補給艦、運輸船等,準備一次性將超過5萬的帝國陸軍運送到挪威海岸進行登陸。

現在,先期出發的部隊已經開始登艦,官兵們在甲板上和艙房裡擦拭自己的武器,靜靜的等待着戰爭時刻的到來。

由於需要沿着挪威海域南部數百海里的漫長海岸同時投送兵力,安東·馮·豪斯海軍元帥建議使用軍艦而不是由運輸船來運送部隊在較遠的特隆赫姆進行登陸。根據整個戰役計劃,整個帝國北大西洋艦隊和波羅地海艦隊組成5個戰鬥羣,分別在特隆赫姆、斯塔萬格、卑爾根、克里斯蒂安森和斯滕貝格、莫斯六處港口地點登陸。

最高大本營經過評估後,取消了在風險比較大的奧斯陸和納爾維克兩處登陸點同時進行登陸的作戰計劃。

根據計劃,丹麥戰役與挪威戰役將會同時進行,帝國陸軍分爲5個戰鬥羣將於8月5日在挪威海岸由北往南的6個登陸點同時登陸。海軍方面則需要保障海上補給線的安全,同時封鎖斯卡格拉克海峽和挪威海峽。爲保護海上補給線的安全,海軍則負責奪取哥本哈根港和大貝爾特海峽。

整個戰役計劃由陸軍第17集團軍、第3山地師、海軍陸戰隊第2師、第5師負責實施,戰役總指揮爲陸軍第17集團軍司令維爾莫茨陸軍上將,海軍作戰總指揮爲北大西洋艦隊司令希佩爾海軍上將。

1906年8月3日凌晨,德國艦隊已經開始分別在港口集結,士兵們已經開始登船,海軍第1、3戰鬥羣從威廉港和不萊梅港出發,第2、4、5戰鬥羣則分別從基爾、呂貝克和羅斯托克出發。

威廉港海軍基地,這裡是德國在北海沿岸最大的軍港,也是“威悉演習”計劃中第1戰鬥羣的出發地。站在“德意志-巴伐利亞”號高大的艦橋上,阿爾弗雷德·馬斯中將看到碼頭上已經能夠看到許多身穿灰色軍裝,戴着奧地利筒式軟軍帽的帝國山地部隊士兵正在登船,這些山地步兵是帝國陸軍中的精銳,用來在挪威多山的地形進行作戰是再合適不過了。

第1戰鬥羣由海軍第2艦隊和陸軍第2山地師組成,最初這個戰鬥羣計劃是在挪威北部的納爾維克進行登陸,由於作戰計劃的變更而改在了特隆赫姆進行登陸,由海軍陸戰隊第2師所組成的第3戰鬥羣則會在斯塔萬格進行登陸。而海軍北大西洋艦隊司令希佩爾海軍上將則親自指揮海軍第1艦隊護送陸軍第67步兵師在卑爾根進行登陸。

對於這場戰役的結果帝軍最高統帥部並沒有多少疑慮,丹麥本土僅有3個步兵師的正規軍,而挪威依然還是丹麥王國的領地,只部署有2個不滿員的步兵師,另外丹麥的海軍力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且親德的挪威丹麥駐軍司令拉爾森中將已經明確保證,在德軍開始登陸後,他就會下令部隊停止抵抗。

唯一值得擔心的是挪威海峽,英國艦隊現在一般也不敢抵近到斯卡格拉克海峽一帶,冒險進入到德國主力艦隊的打擊範圍之內,他們的行動範圍肯定會是在挪威海域。在最高統帥部最終所批准的戰役方案中,挪威中部和北部的港口則故意留給英法聯軍去佔領,而帝國海軍則會利用距離上的優勢去消耗英國皇家海軍的實力。

說白了暫時不佔領挪威中部和北部海岸的計劃則是最高統帥部爲英國海軍所設的一個陷阱,但是英國人卻不得不跳進來,除非他們肯主動放棄挪威。

胡蘇姆海軍基地的夜晚,因爲陸軍部隊的到來而熱鬧許多。艦隊已經完成了出航前的準備,整個艦隊由56艘艦船組成,其中包括21艘運輸船和3艘補給艦、32艘大小戰艦,這其中包括兩艘戰列艦和兩艘戰列巡洋艦。

帝國陸軍在戰前就組建了2個山地軍,陸軍山地部隊被擴充到了7個步兵師。

由於山地作戰需要消耗極大的體力,山地部隊在組建之初就是由精心選拔招收比較吃苦耐勞的山地青年組成,而且也要經受比普通步兵部隊更爲嚴格和刻苦的訓練,所以山地步兵一直被視爲帝國陸軍中的“精英部隊”。

帝國陸軍山地步兵師由2個山地步兵團、師屬山地炮兵團、工兵營、輜重營、摩托化偵察營及師部直屬部隊組成,在1903年開始的機械化整編過程中,帝國陸軍取消了騾馬編制,山地部隊重新整編爲輕機械化步兵師,重裝備開始大規模增加,新增加了一個輕型裝甲戰車連,裝備有18輛裝備有37毫米火炮的輕型裝甲戰車。山地步兵師的人員編制爲14600人,比普通的步兵師人員略少。

山地師與普通步兵師的最大區別在於車輛裝備上輕型越野車和摩托車的裝備數量較多,沒有重型卡車,輜重營也裝備的是輕型越野卡車,它的最大載重量只有1.5噸,另外就是炮兵團沒有裝備普通步兵師所屬炮兵部隊的12門150毫米重型火炮。

在機械化整編過後,實際上山地步兵師的山地作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被消弱了,但是其越野作戰能力在陸軍中還是首屈一指,而且在裝備和火力上卻有和很在的提高。

在啓航之前,馬斯中將和艦隊參謀長西利亞克斯少將在旗艦“巴伐利亞”號與隨同第1戰鬥羣進行特隆赫姆登陸作戰的陸軍指揮官——帝國第2山地步兵師師長赫伯特少將見了面,三人就整個的登陸作戰計劃和海軍主力艦、驅逐艦以及陸軍登陸部隊的協同配合問題交換了意見。

根據最高統帥部批准的作戰計劃,“德意志”號、“薩克森”號和“海因裡希親王”號、“阿爾伯特親王”號四艘戰列艦爲主所組成的第1戰鬥羣要確保登陸部隊和運輸船隊的安全。在運送第2山地師登陸後,第1戰鬥羣還需要負責特隆赫姆港外圍的警戒,並與海軍第2艦隊一道伺機配合打擊來襲的英國艦隊。

六三、反應(一)無題十七、留學生六、與現實無關的系統五五、海殤(三)五八、遠東艦隊(一)八、最後的殖民時代八一、訓練四四、轟炸機二八、多格爾沙洲(十九)五二、驚險歸程五六、電機時代(二)五三、海殤(一)三、奧普開戰六八、聖城(二)八十、德奧戰巡三四、戰爭開始了(二)四二、飛機三九、結束四二、第一筆生意七一、聯合力量六一、比巡洋艦還快二三、日常七二、開礦計劃四六、布達佩斯01十二、西班牙王位十、多格爾沙洲(一)十五、多格爾沙洲(六)三八、蒙蒂基里亞戰役十八、西班牙艦隊十四、造艦技術六四、奔流(五)三九、襲擊艦隊(一)二二、變革十、多格爾沙洲(一)三七、最後的衝刺七、辭典二五、多格爾沙洲(十六)四五、巡洋艦長四九、鋼鐵輪船二、戰前準備五五、電機時代(一)六一、帝汶海戰(一)五六、海殤(四)三三、戰爭開始了(一)二八、前無畏競賽五十、攔截三八、託卜魯克三二、整頓六十、奔流(一)五三、海殤(一)七六、墨西哥皇帝(二)四八、鋼鐵四五、前線十二、多格爾沙洲(三)三九、輕武器六三、奔流(四)五二、驚險歸程七一、加利西亞(七)三十、再次被秒二十、棚戶區三一、現狀十九、合夥人十八、魂晶六五、杜邦(一)六六、杜邦(二)七、翻烏龜四九、聖誕節九、突發事件(求收藏、推薦)四二、飛機四、會戰三六、勝負因素三、奧普開戰三一、現狀六二、基業十九、多格爾沙洲(十)三、淺海獵殺(一)七五、墨西哥皇帝(一)一、戰爭前夜二五、多格爾沙洲(十六)四六、出發準備四、正常與非正常六六、杜邦(二)二一、皇帝的讓步(求收藏,求推薦)六七、加利西亞(三)八一、海戰與技術進步(二)二三、日常六、北海迷霧(二)六四、鐵水奔流三六、勝負因素五二、意外收穫九、海洋霸主(二)二、戰前準備三一、馬耳他(一)八、精神力修煉(求收藏、推薦)五四、鐵甲船(二)八一、海戰與技術進步(二)六、與現實無關的系統六二、基業七四、海上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