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曹丕篡漢,漢已傾頹!

劉禪在成都先是結了個婚,之後又是馬不停蹄的開始構建科學院。

在射山召見了個人才清虛子,將研製火藥的重任交給了他。

然後,又開始命人研究農家肥,水泥,耕種器具

廣招天下精通墨家之術的人,以最大的馬力,將科學院這臺機器運轉起來。

在十日後,又回到成都,主持遴選講武堂士子的考試工作。

這講武堂的事情塵埃落定未有幾日,改革察舉制,馬上又推上日程。

可以說在劉備養病之後,劉禪這小身板,就沒有停下來的時候。

白天裡爲強大漢中國而殫精竭慮。

晚上呢?

又要爲漢中國的延續,奉獻精力。

俗稱交公糧。

直到快過年了,纔有片刻閒暇的時間。

這個當領導,當真是不容易。

也難怪後世會出這麼多昏君,當昏君容易,但是當明君雄主,那可太累了。

現在劉禪,是深切的體會到了。

而遠在豫州。

曹丕同樣是一刻不停的謀劃他的篡漢大計。

曹丕先是在洛陽準備好了篡漢的工作。

在今年十月十五日的時候,左中郎將李伏獻上的玉版圖讖,上書“魏公子桓,神之所命;當合符讖,以應天人之位”。

這個魏公子桓,自然就是他曹丕了。

讖緯即政治預言,它與經學中的神秘元素、巫蠱元素、陰陽五行元素相結合,發展出了經學中的“內學”,被視作天人感應與王朝更迭的密術。

自東漢光武帝開始,內學便成爲顯學,它與今文經學(讖緯學)高度相關,往往利用儒教經典與災異天象相互附會,藉此傳達“君權神授”等神秘理論。

但爲了顯示自己並非是要篡漢,而是不得已接受漢詐的,曹丕表現得大義凜然,假惺惺地斥責李伏,言之:

“薄德之人,何能致此,未敢當也!”

別說了別說了。

我曹丕德行不夠,焉能繼承漢詐?

你們這是要害苦我了(趙匡胤黃袍披身臉)。

然而,在九品中正制頒佈實施了之後,不僅是曹丕想要篡漢當皇帝,那些世家臣子,也想要從魏王官,變成天下官。

於是乎,在短短五日之後。

建安二十五年十月二十日。

魏王侍中劉廙、辛毗、劉曄、尚書令桓階、尚書陳矯、陳羣、給事黃門侍郎王毖、董遇等人齊齊上表,跪伏在洛陽王宮大殿之外。

皆頓首捶胸言之:“臣伏讀左中郎將李伏上事,考圖緯之言,以效神明之應,稽之古代,未有不然者也。故堯稱歷數在躬,璇璣以明天道;周武未戰而赤烏銜書;漢祖未兆而神母告符.臣妾遠近,莫不鳧藻。”

這番話,融合了周武秦皇,王莽禹舜,自古以來朝代更迭的手法集大成之黯然銷魂掌,就是曹丕打出的最強一式。

而且,上述諸人的政治背景極端複雜,幾乎沒有相似之處。

桓階是孫堅舊部,陳矯是陳登舊部,陳羣是劉備舊部,辛毗是袁紹舊部,劉曄是劉勳舊部,董遇是彼時的學者兼儒宗。

諸人之間各有政治背景,可以視作各個利益集團的代表人物。

此事依然是曹丕授意,營造出“天下歸心”的政治效果。

但爲讓天下人知道他曹丕並非是篡漢之人,他又拒絕了。

“犁牛之駮似虎,莠之幼似禾,事有似是而非者,今日是已。睹斯言事,良重吾不德。”

哎呀呀。

我德行不夠啊!

你們別再說了。

我曹丕乃是大漢忠臣,你們不要害我啊!

然後轉手命尚書僕射宣告官寮,鹹使聞知。

天下人都聽着,羣臣都要我替漢,但是我曹丕乃是大漢忠臣,即便是如此了,還是不代漢。

這世上,難道還有比我曹丕對大漢更加忠誠的人嗎?

然後

又僅僅是過了五日。

建安二十五年十月三十日。

太史丞許芝也來吹彩虹屁了。

太史系統掌管星象歷數,判斷朝代運勢,因此許芝是王朝更迭理論的權威人物。

他過來勸進,自然是有人授意的了。

只見許芝引經據典,道:

‘聖人受命而王,黃龍以戊己日見。’

‘聖人以德親比天下,仁恩洽普,厥應麒麟以戊己日至,厥應聖人受命。’

‘漢以魏,魏以徵。’

‘代赤者魏公子。’

‘漢以許昌失天下。’

‘許昌氣見於當塗高,當塗高者當昌於許。’

各種讖語,各種祥瑞,那是齊刷刷的在洛陽冒出來。

太史丞許芝又搬出五德更替論,堯、舜、禹故事,霍光、王莽故事。

然而非常‘巧’的是,當日,侍中辛毗、劉曄、散騎常侍傅巽、衛臻、尚書令桓階、尚書陳矯、陳羣、給事中博士騎都尉蘇林、董巴等人齊上表,奏曰:

“伏見太史丞許芝上魏國受命之符;令書懇切,允執謙讓,雖舜、禹、湯、文,義無以過.河出圖,洛出書,聖人效之”

然後,曹丕再拒絕:

“下四方以明孤款心,是也。且聞比來東征,經郡縣,歷屯田,百姓面有飢色,衣或短褐不完,罪皆在孤;是以上慚衆瑞,下愧士民。由斯言之,德尚未堪偏王,何言帝者也!宜止息此議,無重吾不德,使逝之後,不愧後之君子。”

別說了別說了(馬科長臉。)

這天下老百姓都餓着肚子,我曹丕也沒有什麼功勞,德行更是不夠,伱們再這樣下去,就是害我了,讓我百年之後當不成君子了!

然後,此刻的洛陽勸進的氣氛,已經是到了高潮了。

督軍御史中丞司馬懿、侍御史鄭渾、羊秘、鮑勳、武周等人亦是紛紛上書。

言:“伏讀太史丞許芝上符命事,臣等聞有唐世衰,天命在虞,虞氏世衰,天命在夏;然則天地之靈,歷數之運,去就之符,惟德所在。故孔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今漢室衰,自安、和、衝、質以來,國統屢絕,桓、靈荒淫,祿去公室,此乃天命去就臣妾上下,伏所不安。”

羣臣激情上表,他曹丕能同意嗎?

當然還是拒絕了。

甚至是在十日內,連發七道王詔,要羣臣不要上表勸進。

你們不要害苦我曹子桓了。

旋即。

曹丕便率兵離開洛陽,朝着許都而去。

帶着十萬大軍到許都,能有什麼好事?

於是乎.

被華歆恐嚇的漢帝劉協也慌了。

生怕自己因爲擋了曹丕的路而身首異處,趕忙寫下禪位詔書。

冊詔魏王禪代天下曰:“惟建安二十五年十一月乙卯,皇帝曰,諮爾魏王:夫命運否泰是以天命不於常,帝王不一姓.漢道陵遲,爲日已久.奉皇帝璽綬,王其永君萬國,敬御天威,允執其中,天祿永終,敬之哉?”

漢帝劉協到現在也是想明白了。

這天下人心都不在大漢了。

或者是,天下人心在大漢的,都已經不在他劉協身上了。從董卓亂國開始,到衣帶詔,再到如今的曹氏裂土封王,太多的大漢忠臣,因他劉協而死。

他傷了太多漢臣的心了。

那些真正想要匡扶漢室的臣子,也知道他劉協沒有希望,完不成三興大漢的歷史使命。

現在都已經到了益州,去輔佐劉備去了。

現在的劉協,是真正意義上的孤家寡人。

既是孤家寡人,坐在這皇帝之位上,那還不是傀儡?

索性便將這燙手山芋拿出去,好讓自己安度晚年。

至於什麼中興漢室,已經不是他這個傀儡皇帝所能夠想的了。

禪位國書一下,羣臣都激動起來了。

以桓階爲首的曹丕黨人;以劉若爲首的前朝宗室,以衛臻爲首的魏國近侍等三批人物,前後百餘人,連續勸進,言辭懇切,要求曹丕“早正大位”

到了這一步,曹丕知道禪代之勢已成,因此退還漢帝所賜璽綬,準備發動下一次輿論攻勢。

當然

按照三辭三讓,流程還沒有走完,曹丕自然不敢馬上答應。

而是拒絕了。

理由依然用威望不足,德行不夠來拒絕。

到了這裡,劉協已經是麻了,但又不得不配合曹丕的演出。

於是乎。

在五日之後。

劉協又寫了一份禪位國書。

冊詔曰:“皇帝問魏王言:遣宗奉庚申書到,所稱引,聞之。朕惟漢家世逾二十,年過四百,運週數終,行祚已訖,天心已移,兆民望絕,天之所廢,有自來矣。今大命有所厎止,神器當歸聖德,違衆不順,逆天不祥今使音奉皇帝璽綬,王其陟帝位,無逆朕命,以祗奉天心焉。”

爲了讓曹丕接受,劉協直呼:

漢詐已盡,你曹丕不要逆天行事了,快快繼承皇帝之位。

甚至直接將皇帝印璽都送到曹丕手上了。

哥們

想當皇帝就來當,別折磨我了。

曹丕的回答是什麼?

“冀三讓而不見聽,何汲汲於斯乎?”

一句話:不答應。

甚至曹丕也裝模作樣的上了個表:

“奉今月壬戌璽書,重被聖命,伏聽冊告,肝膽戰悸,不知所措.謹拜表陳情,使並奉上璽綬。”

我德行低,能力不足,怎麼能當次重任?

不行!

不行!

絕對不行!

還將皇帝印璽還給了劉協。

而在這個時候,遠在汝南的曹仁,也開始了後世國軍的傳統藝能。

今日殺多少多少漢軍,明日收復多少多少失地,捷報那是一個又一個的傳到許都、洛陽之中,儼然一副漢中國如土雞瓦狗耳的感覺。

甚至江東孫權也來上表勸進,徐州臧霸亦是上表勸進,表示服從。

孫權上表勸進,自然是不嫌事大。

你曹丕稱帝登基之後,我看那劉備父子坐不坐得住!

血流成河!

他孫權現在就要看到漢中國與魏國打得血流成河,他江東好坐收漁翁之利。

而臧霸上表勸進,自然是爲自己爭取發育時間了。

畢竟是虛名而已,你曹丕要是吧?

給就是了。

反正這裡子,我臧霸是要的。

等我休養生息,將徐州經營得如鐵桶一般,讓你魏國發兵前來,也攻不破我魏國,我自己來做這個土皇帝!

於是乎.

在朝中臣子造勢,出征魏軍報捷,江東孫權、徐州臧霸的慫恿恭維下,今年打了幾個敗仗的魏王曹丕,彷彿變成了天下權勢最重,威勢最強,功勞最大的臣子。

如此洶洶氣勢,許都中的漢帝,如何不知?

到現在,劉協是真麻了。

即便是心中不情願,但在五日之後,劉協還是又下了一個禪位詔書:

冊詔魏王曰:“天訖漢祚,辰象著明,朕祗天命,致位於王四海不可以一日曠主,萬機不可以斯須無統,故建大業者不拘小節,知天命者不繫細物,是以舜受大業之命而無遜讓之辭,聖人達節,不亦遠乎!今使音奉皇帝璽綬,王其欽承,以答天下向應之望焉。”

於是乎,劉協又將皇帝印璽交到曹丕手上。

哥們。

別裝了,快點接受,我這個末代皇帝也要去養老去。

但是

曹丕又拒絕了。

他又給漢帝劉協上了個表:

“臣聞舜有賓於四門之勳,乃受禪於陶唐,禹有存國七百之功,乃承祿於有虞。臣以矇蔽,德非二聖,猥當天統,不敢聞命不勝至誠,謹使宗奉書。”

三讓三辭。

這已經是第三次了。

羣臣就像是聞到腥味的鯊魚一般,紛紛上前,要沾一點勸進之功。

國相華歆、太尉賈詡、御史大夫王朗及九卿紛紛上表勸進。

幾乎在洛陽,在許都,只要是個官的,或是有頭有臉的人物,都給曹丕寫了勸進表。

‘民意’洶洶之下,曹丕便等着漢帝劉協的最後一篇禪位國書了。

而作爲一個聰明的傀儡,劉協也沒讓他失望,終於是在十二月二十日的時候,宣告了第四份禪位國書。

冊詔魏王曰:“昔堯以配天之德,秉六合之重,猶睹歷運之數,移於有虞,委讓帝位,忽如遺蹟。今天既訖我漢命,乃眷北顧,帝皇之業,實在大魏.今遣守尚書令侍中喻,王其速陟帝位,以順天人之心,副朕之大願。”

到了這個時候,篡漢的流程,終於是近尾聲了。

演夠了戲的曹丕也不裝了,直接就一個字。

“可!”

到了此刻,衆人揣着明白裝糊塗的大戲,這才落幕。

建安二十六年元日。

洛陽城外。

旌旗招展,人山人海。

魏王曹丕登壇受禪,公卿、列侯、諸將、匈奴單于、四夷朝者數萬人陪位,燎祭天地、五嶽、四瀆。

衆人來得這麼齊,便是數千裡之外的蠻夷都來了,可見曹丕這篡漢,是早就提前準備好的。

曹丕親自拿着玄牡,祈告上蒼。

“皇帝臣丕敢用玄牡昭告於皇皇后帝:漢歷世二十有四,踐年四百二十有六,四海困窮,三綱不立,五緯錯行魏家受命之符天命不可以辭拒,神器不可以久曠,羣臣不可以無主,萬幾不可以無統.唯爾有神,尚饗永吉,兆民之望,祚於有魏世享。”

之後,遂制詔三公,以建安二十六年爲黃初元年,議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同律度量,承土行,大赦天下;自殊死以下,諸不當得赦,皆赦除之。

由今日起,所謂的大漢,便徹底的走向滅亡,最起碼是劉協所代表的大漢,已經是滅亡了。

第343章 定巴策!奴隸缺口不容樂觀!第271章 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總得帶點綠!第379章 陰謀的味道第123章 再見孫尚香,今已非昔比!第178章 子午奇謀,曹丕困局!第283章 抄家人蹤滅,聲東卻擊西!第86章 子龍世無雙第439章 劉禪的陽謀,徐盛的人生信條!第293章 最後一戰第385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536.第531章 建章講武,掌控禁軍!第9章 蘭娘玉娘第199章 放狗戰術,證明之戰!第354章 掌控閬中兵卒,太子駕到!497.第492章 關中震怖!第15章 公子有龍氣第9章 蘭娘玉娘第415章 薄裳難動情郎,斷臂方有轉機!第87章 壓倒曹孟德的最後一根稻草!第25章 成都留守第123章 再見孫尚香,今已非昔比!第296章 穩如老狗,汝南事畢!第320章 洗腦曹彰,一統世界的野望!505.第500章 破局之法!第322章 美人柔情,派系爭鬥!537.第532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485.第480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151章 江陵,江陵!493.第488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279章 籌糧小問題,坑人更是我劉禪的專業第178章 子午奇謀,曹丕困局!第170章 鷹顧狼視,魏王欲誅司馬懿第209章 被劉禪玩弄於股掌之間!第310章 夜會尚香,整肅吏治!第221章 諸葛孔明與趙子龍!第342章 皇太子禪,謀劃巴西!第416章 爲胡氏祛毒,太子下江陵!第159章 提起褲子不認人,請君入甕!第135章 劉禪生擒曹子孝,宛城風雲!第19章 公子有請第326章 放出大漢這頭猛獸!第164章 劉禪與曹操的第一次交鋒!第173章 曹家傳承,新老魏王交接!第190章 魏國亂不亂,劉禪說了算!第286章 我本忠臣,何欲我做賊?第47章 殺兄弒父,挑撥離間!(追讀200加更第368章 司馬忽悠,廩君出動!第275章 搶我女人,還要搶我江山?第359章 三國,就是三方互相拖後腿!第199章 放狗戰術,證明之戰!第24章 我兒劉禪有大帝之資?第1章 我和趙雲在長阪坡七進七出第155章 孫權倉皇東竄,劉禪夜會步練師!第411章 步練師:妾身寧死不從!536.第531章 建章講武,掌控禁軍!第26章 一號技師關銀屏第291章 英雄末路,鐵桶防守!501.第496章 無妄之災與魏軍決策!第87章 壓倒曹孟德的最後一根稻草!第463章 馬超vs曹真第26章 一號技師關銀屏483.第478章 下潼關,魏軍的末日!第436章 給岳母治病,長子已經出現?第276章 爆士族金幣,挖魏國牆角!(一百月第279章 籌糧小問題,坑人更是我劉禪的專業第371章 流言漫天,劉禪真成昏君了?第158章 孟德病危,劉協再送衣帶詔!第458章 拼國力,漢國的危機!第365章 巴地暗流已涌動!第411章 步練師:妾身寧死不從!第104章 曹家兄弟,洛神甄宓!第213章 青徐不附,合肥城破!第447章 玄德握劍起,曹真鎮亂去!第358章 宕渠震動,魏國設局!第222章 吳敦:臧霸是我的摯友親朋!第90章 庲降都督第97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49章 殿下駕到!第192章 派步夫人出使荊州?第113章 火燒大江船,生擒呂子明!(求訂閱第397章 我吳國豈是他劉公嗣的後宮?496.第491章 茂陵秦氏!第409章 百里加急,玄德決斷!第69章 試點雲南郡518.第513章 長安託孤,顧命大臣!538.第533章 馬超之子,魏軍陰謀!第4章 襲營第312章 曹丕的妥協與無奈!第427章 甩不開的狗皮膏藥!第351章 七姓夷王,訓巴之術!第300章 劉公嗣你不講武德,司馬懿他繃不住第25章 成都留守第174章 孟德薨逝,梟雄落幕!第226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誰人敢與我爭鋒?第141章 宛城風雲,于禁末路!512.第507章 夜奔河北城,火光沖天起!第330章 劉備以病居幕後,太子臺前監國事!第103章 太子開府,法正入甕!第256章 諸葛亮vs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