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爲胡氏祛毒,太子下江陵!

江陵。

都督府。

後院。

劉禪此刻很忙。

忙着給這嬌媚豐腴的美人祛毒。

尤其是劉琰送給他的那個美姬胡氏,那是中毒頗深。

好在劉禪的祛毒經驗豐富,可謂是真正的神醫。

輕揉、慢捻、抹復挑,初爲霓裳後六幺。

只是些許手段罷了,原本隱藏於胡氏體內的毒性,直接被劉禪逼到體外來了。

“殿下~”

胡氏那雙眼睛,都快滴出水來了。

難怪後世這胡氏入了成都皇宮,要一個月多後才能出來。

換做是誰,不將她折騰個一個月?

“殿下你怎麼還不進來?”

胡氏臉色潮紅,汗流如注,美目睜開,眼神之中,幽怨與責備,帶着些許難以隱藏的驚喜。

成爲劉禪的女人,與成爲劉琰的女人。

這還用選擇嗎?

一個是太子,一個是臣子。

是故胡氏被劉琰送給劉禪之後,非但沒有傷心,反而心中竊喜非常。

表現得也非常積極。

恨不得將所有都給太子殿下了一般。

話語無力,身體是誠實的。

這個時候,劉禪當即使出自己的祛毒攻法,先將胡氏攤開。

接下來的事情,便是要用盡劉禪醫術,爲他祛毒了。

開始衝鋒!

。。。

片刻之後,雲雨消散。

祛毒之後,劉禪整個人的精神也變得好了不少。

回到都督府大堂。

劉禪端坐在主位之上。

太子府臣僚,已經是列坐其次了。

便是在南郡山林裡面縱橫的張苞,此刻也是到了江州。

張苞身形壯碩,皮膚黝黑,亂糟糟的頭髮散落在高聳的肩膀上,臉龐幾經創傷。

但那雙眼睛,卻是已經變得明亮了不少。

顯然在南郡山林之中,他還是很有收穫的。

“這廩君蠻,已經全部剷除了嗎?”

劉禪將目光定格在張苞身上。

張苞對着劉禪行了一禮,一舉一動之間,殺氣不自覺的四溢開來。

“成氣候的廩君蠻部落,基本上都被剷除了,但還有流散不少廩君蠻,這些人隱遁于山林之間,難以找尋,若是再發大兵前去追討,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張苞領賨人衛入山林作戰,基本上都是因糧於敵的。

畢竟每個部落之中,都有存儲不少糧草。

但現在大部落已經被滅完了,剩下的小部落的積蓄,已經難以支持大軍征討了。

這也是張苞從南郡歸來的原因。

看出劉禪臉上的擔憂之色,張苞繼續說道:“剩下的那些廩君蠻已經是不成氣候了,況且捕奴令一直都在,這些人被消滅,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巴郡、南郡之間的山林還是太廣了。

廩君蠻殘餘遁入其間,若是沒有內應的話,是很難找到他們的蹤跡了。

但正如張苞所言一般,這剩下的廩君蠻,已經是不成氣候了。

“你路經巴地,閬中與宕渠有什麼變化?”

張苞當即說道:“宕渠、閬中雖然時有賨人作亂,但都是小打小鬧,殿下的政策,都能夠推行下去,不過,賨人衛有近兩萬人,若是都留在巴地,恐怕也是個禍患。”

現在的賨人衛還是可信的。

但若是放任賨人衛在巴地,難免會使其野性滋生。

劉禪當即說道:“這個你不必擔憂,賨人衛已經調了五千入成都,作爲中央禁軍,戍守京師,之後三年一調,保管賨人難以生亂。”

成都中的南中蠻夷的數量太多了。

讓賨人進來,也算是一個制衡之道。

同時這個戍守制度,也能將這些賨人牢牢掌控在手上。

“另外,孤也已經徵調一萬賨人衛,準備隨孤下江陵了。”

下江陵?

張苞聞言,徹底愣住了。

“殿下不是要歸成都嗎?怎麼下江陵去了?”

看着張苞疑惑不解的目光,劉禪輕笑着說道:“吳國有變,此刻正是謀畫吳國的大好時機。”

至於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現在漢國都只有寥寥幾人知曉。

在計策施行之前,越少人知道這個消息,便越好。

“吳國有變?”

張苞眼睛一眯,長時間在山林中殺人,已經是讓張苞渾身上下養成了不怒自威的氣勢。

只是眼睛一眯,這身上的殺氣就不自覺的溢了出來。

“殿下要對吳國用兵?”

“吳國不順服,自當是要用兵。”

瞭解完巴地的事情之後,劉禪環視堂中羣臣,說道:“霍弋消息,吳王並不答應我等的要求,並且吳王召見魏國使者,似是已經與魏國聯盟,既是如此,孤當前去江陵,準備伐吳之事!”

伐吳?

在場的人表情各異。

像是張苞、關興這些武將,自然是摩拳擦掌,絲毫沒有拒絕的意思。

爲將者,自然是巴不得天天打仗,如此才天天有功勞。

像是張苞,安定巴地有功,爵位方面雖然已經不能提了。

畢竟已經是封侯之位了。

但官職方面,卻可以往上提一提。

但因爲年紀方面的原因,使其不能成爲一地鎮守,若是此番伐吳取得功勞,說不定那閬中鎮守之位,便可以由他去做了。

費禕、費觀、董允等文臣,想得就更多一些。

“殿下,若是要伐吳,此事是否告知陛下了?”

現在的劉禪,在很多事情上面,都不需要告知劉備,便可以自行做主。

但是出兵討伐一國,此事可以說是非同小可,自然是要謹慎再謹慎,需要舉國之力支持的,當然需要成都方面的配合了。

劉禪點頭。

“伐吳之事,關乎重大,父皇早已經知曉,並且應諾了。”

有成都方面的配合,那還好。

但.

費觀臉上顯露出擔憂之色出來,他對着劉禪說道:“殿下,吳國境內,至少有戰兵數萬,若是舉國動員之下,短時間徵召十萬大軍,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如今殿下手中兵卒不足兩萬,且無得力戰將,如何伐吳?此事得從長計議。”

董允在一邊點頭。

“聯吳抗魏,此乃我大漢之國策,此時出兵伐吳,豈非是讓魏國坐收漁翁之利了?僕以爲,伐吳萬萬不可,最起碼現在不可以。”

其餘人紛紛上前說道:

“伐吳事關重大,還請殿下三思!”

“我大漢如今正需要休養生息,不可發大兵討之。”

“便是要打,也是打魏國,爲何去打吳國?”

現在伐吳,確實不是時機,但劉禪需要給外界釋放一個信息。他大漢,要打吳國!

既然是演戲,就要演得真一點。

劉禪眼睛一眯,當即說道:“區區江東鼠輩,諸位難道便怕了?以孤看來,此番伐吳,能成效的概率,可謂是十有八九,孤現今掌握在手的兵力,雖然不足兩萬,但是彙集魚復守軍,江陵守軍,荊南蠻軍,南中無當飛軍,合起來,也有六七萬之數,且這六七萬大軍,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若對外宣稱,可言之二十萬大軍。”

劉禪從主位上站起來,說道:“以二十萬大軍伐吳,此戰必勝!”

“這”

臣下羣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該說什麼話好了。

殿下的自信,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江東鼠輩,江東鼠輩。

但吳國兵卒,也是不容小覷的,吳國的水師,更是天下第一。

若是小看了吳國,那是要吃大虧的。

“殿下,吳國攻伐或許不強,但若是論起守土來,怕是難以戰勝,當年曹孟德屢次攻伐江東,卻被擋在濡須口之外,萬不可小覷吳國啊!”

吳國是開拓不足。

但守衛自己的家園,這吳國兵卒爆發出來的戰鬥力,卻是不容小覷的。

“不必多言,孤意已決。”

劉禪當即擺手,衆人見此,只好將要勸慰的話吞了下去。

只是堂中羣臣臉上的擔憂之色,卻是絲毫不假的。

伐吳若是失敗

豈非是將現在大漢的大好局勢葬送了?

劉禪自然看出了這些臣僚的擔憂,當即說道:“孤征戰以來,未嘗敗績,況伐吳之策,非是一時興起,乃是孤夜夢神人而得到的啓示。”

沒辦法了。

安撫一下人心罷。

雖然他伐吳是假,但要讓敵人相信,得讓手下的人相信。

東漢以來,讖緯之術盛行,鬼神之說信奉者大有人在。

加上圍繞在劉禪身邊的神秘色彩實在是太濃厚了。

公子有龍氣。

仙人撫我頂。

自劉禪出山以來,基本上都是百戰百勝,有人言之他乃是紫薇帝星降世,爲的便是終結亂世,三興大漢。

這個時代的人,對於封建迷信還是非常相信的。

劉禪此話一出,果然下面的思緒都安定下來了。

沒錯,殿下英明神武,百戰百勝,這次就算是時機不行,但只要殿下出馬伐吳,打下這個江東鼠輩之國,那還是輕輕鬆鬆的。

於是乎,因爲劉禪的一句話,原本不贊同的臣僚們,一下子就無話可說了。

伐吳?

那便伐罷!

費禕於是乎又站了上來,他上前說道:“既然殿下準備伐吳,那糧草軍械之事,要如何準備?可需要各地轉運?”

劉禪點了點頭,當即說道:“轉運糧草,這是當然的,但也不需要過度轉運糧草,準備三個月的糧草即可。”

準備三個月的糧草?

在場的人心思頓時都活泛起來了。

殿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準備三個月的糧草,是準備在三個月的時間內將吳國打下來了嗎?

但是三個月的時間,打下吳國。

這怎麼可能?

“以臣下來看,至少要準備一年的糧草軍械,動用的民夫,至少要在三十萬。”

這還是保守估計。

畢竟若是能在一年之下打下吳國,那已經是非常迅速了。

劉禪在一邊說道:“準備三個月的糧草即可,動員百姓在十萬之數,莫要誤了春耕。”

“諾!”

心中雖然疑惑,但劉禪已經是做出決定了,那他這個做臣子的,便也只能聽從劉禪的命令。

“稍作休整,三日後,行軍至江陵!”

其他話不必多說了。

到了江陵,先將壓力給吳國再說。

至於魏國會不會中計,就得看他的演技,到底好不好了。

“諸位散去罷。”

“諾。”

衆人離去之後,劉禪對着身後的周徹喚了一句。

“將大軍下江陵的消息,送到成都,另外,吳國境內的間軍司細作,這段時間要在安全蟄伏的情況下搜尋訊息,若無必要,不必去聯繫。”

事先撒下去的間軍司的大網,可是花費了劉禪不少的人力物力。

若是這個網破了,要想再組織起來,不知道要花費多少代價。

“是。”

周徹當即領命。

看着周徹窈窕的背影,劉禪微微頷首。

不愧是聰明的女人,基本上劉禪交給她的事情,她都能夠迅速完成,並且能夠完成得很好。

待多考察一段時間,將她的肚子考察大了,或許便可以對其委以重任了。

只要是女人,有了血脈聯繫,便是再聰明的女人,這心也是會放在他身上的。

劉禪欲伐吳。

這個消息根本沒有做什麼掩飾,在各路信使奔波之下,基本上從江州到江夏,從南陽到零陵桂陽。

都知道漢國將伐吳的消息。

是故,即便是已經過年了,但建業城中絲毫沒有過年的氛圍。

漢國伐吳。

便是作爲統治者的孫權尚且心中沒底,更何況建業城中的百姓?

有能力的人,已經是準備將其家眷送到吳郡老家,或是會稽老家了。

沒有能力的,也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儲存糧草,以備不時之需。

是故,還沒開始打仗呢!

就給孫權出了不少難題。

“大王,建業物價一日之內上漲倍餘,建業百姓恐慌,若是再這樣下去,不必漢國來攻,怕是我們自己都要受不了了。”

諸葛瑾頗爲沉重的說道。

糧草問題,關乎命脈。

孫權自然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建業城中,不是糧草夠一年用度嗎?爲何還會缺糧?”

糧草不夠,放出糧草便是了。

難道是有人屯居積奇?

孫權眉頭一皺,眼中變得殺氣四溢起來了。

難道在這個時候,還有人要發國難財?

這是以爲他孫權的刀不利?

“何人囤積糧草?”

諸葛瑾苦笑着搖頭,說道:“無商賈士族囤積糧草,是因爲建業城中風聲四起,百姓自發屯糧。”

戰爭未起,輿論戰已經是先打起來了。

間軍司!

孫權恨得牙癢癢。

看來在建業殺的人,還不夠多! 

第352章 江東二喬,釜底抽薪!第71章 阿會喃的龍場悟道第257章 司馬懿:諸葛亮你中計矣!(250月票第192章 派步夫人出使荊州?第171章 徐庶徐元直,荊州馬政第413章 強國行霸道,弱國爲臣妾!(三千字第54章 夜襲(求追讀!)第468章 漢帝臨漢京,新的危機!第362章 樸胡獻二喬,劉禪激動了!533.第528章 御下之道,帝王心術!第150章 空城計第25章 成都留守第417章 你欲學班超,我有張良計!第115章 陸遜:又是他孃的劉公嗣!(求訂閱第153章 鏖戰江陵!第59章 捨身成仁劉公嗣490.第485章 張遼夜奔!498.第493章 紅臉白臉!第324章 劉備:想稱帝了!(月票一百加更!第267章 司馬毒計殺劉禪!第168章 夫人,今宵可願與我同席共枕否?535.第530章 天下局勢之變!第41章 叟王臣服,越巂郡定第112章 荊州危局:太子劉禪計定荊襄!(求第396章 犧牲王后又何妨?第432章 拿我練兵?陸遜準備火燒連營!第318章 落子長安,曹彰降漢!第468章 漢帝臨漢京,新的危機!第354章 掌控閬中兵卒,太子駕到!第380章 自即日起,山林之中再無成建制蠻軍第428章 演得自己人都相信了!第354章 掌控閬中兵卒,太子駕到!第34章 江東吳主(求追讀~)第382章 單騎殺破萬軍,一槍殺蠻王!第44章 舉兵謀逆第4章 襲營第335章 早晨做運動第384章 原來我等都只是棋子而已?第9章 蘭娘玉娘第158章 孟德病危,劉協再送衣帶詔!第389章 做漢人最光榮,孫仲謀無能狂怒!(529.第524章 多子多福,關西情報!第131章 魔關公大戰龐令明!第90章 庲降都督第46章515.第510章 三氣曹子桓,連吐三口老血!第266章 汝南兩龍齊聚!第164章 劉禪與曹操的第一次交鋒!第194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56章 鏖戰鬥將(求追讀!)第216章 梅開二度,兵聚壽春!第269章 劉禪:這一次,讓我來保護趙子龍!第333章 太子大婚,一次娶四個老婆是什麼體第327章 馬超決斷,婚事將定!第229章 那劉公嗣當真神機妙算如斯?第427章 甩不開的狗皮膏藥!第166章 美人甄宓,劉公嗣一氣曹孟德!第93章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536.第531章 建章講武,掌控禁軍!第134章 水淹七軍,劉禪將擒(求訂閱!)521.第516章 關中定,選秀女!第384章 原來我等都只是棋子而已?第101章 劉備歸來:可有王道之術?(6200大第343章 定巴策!奴隸缺口不容樂觀!第244章 聖王之位,有德者居之!第385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第166章 美人甄宓,劉公嗣一氣曹孟德!第49章 提前佈局南中四郡第229章 那劉公嗣當真神機妙算如斯?第371章 流言漫天,劉禪真成昏君了?第455章 長安震怖!507.第502章 難唸的經!第356章 水匪劫貴女,劉禪收夷王!第154章 猛將無雙,孫權驚懼!第437章 火燒連營!第470章 世家獻美,各有特色!第363章 劉禪:其他話先別說,我幹了再說!第152章 求和 後院諸女 約戰!第266章 汝南兩龍齊聚!第257章 司馬懿:諸葛亮你中計矣!(250月票第119章 公子有名將之風,神人之資!536.第531章 建章講武,掌控禁軍!第271章 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總得帶點綠!第109章 傲關公,荊州有傾覆之危!第469章 神威天將軍,太子駕到!第134章 水淹七軍,劉禪將擒(求訂閱!)第323章 劉備的政治考驗,劉禪的破局之道!第12章 巾幗銀屏第385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第186章 山呼萬歲,龍山行臺!第108章 孫權的選擇,歷史的分叉路口!第300章 劉公嗣你不講武德,司馬懿他繃不住第341章 劉備稱帝:罵名我來擔!(求月票!第155章 孫權倉皇東竄,劉禪夜會步練師!第278章 定汝南策與解決糧草問題(月票一百527.第522章 斂財之術,後宮嬪妃!(6300大第72章 苦肉計與殺雞儆猴!第217章 劉禪暗手,曹丕苦不堪言!第128章 荊襄才俊,盡入吾彀中矣!第213章 青徐不附,合肥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