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繼續釣魚

看到一羣鄉賢爭先恐後地跪舔馮刺史,旁邊的石苞看得是大開眼界,心裡有一種變態的快意。

什麼溫潤君子?

什麼舉動自若?

那都是因爲刀子還沒砍到自己身上。

呸,一羣僞君子!

石將軍鄙夷地看着遠處那些舔狗,確定他們聽不到這邊說話,這才彎下身子,在馮君侯身邊恭恭敬敬地問道:

“君侯,真要答應他們啊?”

讓人搬來椅子,正坐在河邊享受習習涼風的馮刺史,斜眼看了一下半弓着腰的石苞,問了一句:

“咋?還沒出完氣?”

人家當年不過是斷了你的財路,你這都快要把人家滅滿門了,還不滿意?

“不是不是!”石苞看到馮刺史這表情,連忙說道,“末將的意思是,現在河西那邊,情況不明,萬一……”

“沒有萬一。”馮刺史截口說道,“我沒打算過河,只要我不過河,就不會有萬一。”

過河或許能有大功,但同樣伴隨着大風險——因爲手頭的兵力不足,同時後方戰線已經拉得太長了。

還是那句話,河東是戰略要地,只要自己蹲在河東,不但可以守住現在取得的戰果,而且還可以攪得魏國上下都不得安寧。

過了河,能團滅司馬懿固然是絕世大功,但大概率是滅不掉的。

因爲除了潼關,還有武關,自己又搞不出無線電,沒辦法配合丞相。

到時候前方不能滅了司馬懿,萬一後方蔣濟又從軹關竄出來,那就有丟掉一部分戰果的風險。

所以說,大軍過河看似很有誘惑力,換了別人,說不定就衝動一把了。

但偏偏在馮刺史眼裡,這事的性價比太低——某家追求的是高利潤低風險,你們懂個卵!

馮鬼王肯定是不會承認自己是潛意識裡擔心後路。

不過話說回來,手裡的兵力雖不足以保證過河的戰果,但守住河東,那是一點問題沒有。

蔣濟他真要敢冒頭,馮刺史就敢剁頭。

至於司馬懿,他真要有心派援軍進入河東,老早就應該派過來了。

絕不應該是讓鮮于輔領着幾萬人守在河西不動。

當然,司馬懿就算是突然改變主意,現在又想派人渡河,馮刺史就敢讓開渡口,放他過來。

平地比騎兵?誰怕誰啊?

平地裡騎兵對步兵,那就更不用怕。

反正關將軍就在自己身邊,馮刺史膽氣十足。

畢竟丞相所作八陣圖,全天下只有三個人有機會可窺全貌。

雖然馮刺史學不會,但架不住略有小成的兩個,一個被馮刺史放在了橋山,一個被馮刺史帶在身邊。

所以這纔是馮刺史不懼關中魏賊,敢安心呆在河東收拾世家的底氣。

“河東日後終究是大漢要治理的地方,世家是殺不完的,殺一部分就夠了,殺雞儆猴。”

殺雞儆猴只是手段,目的就是要逼着剩下的世家豪族不敢放肆,乖乖配合。

時間也不需要太長,十年足矣。

十年時間,足夠馮刺史佈局中原。

人姜太公釣魚,是願者上鉤。

我馮刺史釣魚,是逼人上鉤。

瞧瞧,釣了這麼多天的魚,這魚不就自己來了?

哼,封建地主階級的侷限性!

石苞確實是有才的,所以馮刺史也不介意給他多說一些:

“還有一個多月,關中河東這一片,可能就要下雪,我們得趁着天還沒有完全冷下來,做好在河東過冬的準備。”

這一場關中之戰,拖得時間有些久,有點出乎了馮刺史的意料之外。

司馬懿忍者神龜之名,果真是名不虛傳,後路都快要被斷了,居然還能拖住丞相這麼久。

過冬的物資和地點,總不能讓涼州軍自己去尋找吧?

肯定是讓河東世家豪族主動出血最方便。

“末將明白了。”

馮刺史看了一眼那邊正在努力爲自己釣魚的鄉賢,問道:

“未眷營呢?情況怎麼樣了?”

未眷營裡,大多都是從河東各縣收攏過來能識文斷字的女子和她們的家屬。

主要是女子,家屬只是順帶。

“回君侯,營中女子,已超過兩千人,若是加上家眷,足有近五千人。”

“兩千多人?當真是出乎我的意料。”馮刺史挑了挑眉,“果然不愧是河東,能與之相比的,大約也就是河內和河南了。”

古代的識字率本就低得可憐,在河東隨便搜刮一番,居然就能找出兩千多個識字的女子,可見河東這些狗大戶的深厚底蘊。

“君侯,末將不明白,既然要設立未眷營,爲何還要讓那些女子的家眷跟着?那樣豈不是有些礙事?”

未眷未眷,帶着家眷算什麼回事?

馮刺史聞言,嘖了一聲,沒好氣地瞪了一眼這個滿腦子都是腐朽思想的傢伙:

“你以爲未眷營是什麼?女營嗎?不讓她們帶着家眷,怎麼留住她們的心?”

戰亂中,男子要上戰場,生死不明。

女子也未必能好得到哪去。

特別是她們當中,有很多人失去了家人,甚至無處可去,總不能讓她們在這個亂世裡自生自滅吧?

馮刺史悲天憫人,收留她們,不讓她們被亂兵所辱,有什麼不對?

當然,在她們身心皆受到傷害的這個時候,涼州軍中的才俊,有人及時給予她們溫暖,到時有人兩情相悅,馮刺史也沒辦法阻止不是?

現在是未眷,以後有了感情,不就是家眷了嘛。

石苞恍然大悟狀,連忙恭維道:

“君侯憐憫那些苦命女子,又關心軍中將士終身大事,實是用心良苦,是末將思慮太淺了。”

馮刺史哼哼一笑,也不解釋。

前面的可以說一說,再往深一些,就要涉及屠龍秘術了,石苞目前還沒有資格知道。

這兩年來,皇家學院輸送的學生,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

不像當年,學生畢業後的目標,也就是做個小吏。

要不然馮刺史何以敢在去年在涼州考課選才?

這其中,除了有學院教學質量越來越高的原因,也有生源的因素。

但學院的生源,大多仍是從各地學堂選上來的學生,所以各地學堂的生源,這些年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

一是蜀地世家被肢解後,有相當一部分不得不下沉,與興漢會體系的基層相結合,以圖延續。

比如說從越巂來到涼州參加考課的李明。

他的阿姊,就是嫁給了越巂郡的一箇中層將領,而這個中層將領,正是當年從護羌校尉府退到地方的人。

李明有了這個門路,纔有資格跑去涼州參加考課。

當然,假設李明的年紀再小一些,學問還沒到家,同樣也可以藉助姻親的身份,想辦法進入學院,成爲學院的學生。

甚至可以進一步想像:

如果李明的阿姊有了孩子,那她的孩子從小就必然會受到一定的教育。

而因爲父親的身份,孩子基本都是興漢會體系的受益者,擁擠者,建設者。

這是其一。

其二,興漢會內部強制推行識字,比如軍中,比如工坊等等。

第一批被強制掃盲識字的人,距離現在已經有十多年,他們的第二代開始長大,爲皇家學院提供了比較優質的生源。

當年南中叛亂,馮刺史還是個典農校尉丞的時候,收留過一批從南中過來的婦人。

其中有識字的婦人,被放在託兒所看護兒童,爲當時的南鄉系內部啓蒙教育提供了不少幫助。

基礎知識的下放和開放,才能讓興漢會體系不斷擴張。

當年幾乎人人都驚駭於馮刺史的練兵成軍之法。

唯有丞相,從根本上判斷,他是在仿前漢,欲建立起一支由主要由良家子組成的軍伍。

但自後漢衰落以後,還有多少像前漢那樣的真正良家子?

讓大漢丞相沒有想到的是,馮明文竟是硬生生想辦法強行創造出一批良家子。

良家子有什麼樣的特徵?

第一就是自己要有恆產。

而且這些恆產,又不足以讓他們世代無憂,他們仍然需要努力奮鬥。

第二就是他們至少粗通文墨。

因爲讀過書,所以他們才更容易明白,爲了保證保證自己的後代能繼續享受這一切,他們必須要全力維護眼前的財富分配秩序。

特別是第二條,它保證了軍中各級軍令的暢通以及準確性,對提高軍隊戰鬥力不是一點半點。

說白了,他們就是大漢封建帝國的中產階級。

一個社會健不健康,穩不穩定,中產階級是一個重要指標。

只是季漢現在的良家子階層出現得有點詭異。

因爲按以前的歷史,大夥都是先用一代兩代甚至三代人攢下家底,然後才能說有機會求學讀書。

而季漢的良家子階層的財富和學問是同時出現的,還是被人強行灌出來的,有點類似催長。

早產兒基本都體弱,目前大漢人爲打造出來的良家子階層,同樣面臨根基太淺的問題。

所以馮刺史在設法不斷壯大這個階層的同時,還要想辦法鞏固它的根基。

怎麼鞏固?

一邊要加強內部培養不能放鬆,一邊也要不斷吸收新鮮血液。

新鮮血液哪裡尋?

這世上還有比世家更富營養的血液嗎?

蜀地世家都快被吸成人幹了,你河東世家就不能讓我嘬兩口?

沒聽說過馮鬼王夜御千女……

呸!

說錯了。

我的意思是說,我嘬一口,就是一千,這不是才嘬了兩口嘛!

搶錢搶糧搶地盤搶那啥!

統統交出來!

別說我馮某人是對世家大族趕盡殺絕,河東現在一些世家確實是元氣大傷。

但這些女子,以後說不定就是他們的機會。

因爲過了幾年,說不定就多出一些外孫外甥啥的,不就是現成的關係?

聯姻攀關係嘛,這不是你們世家所長?

蜀地世家能下沉,與興漢會的基層結合,河東世家就不能下沉了?

世家豪族確實是殺不絕,但是可以把他們肢解成很多小家族,甚至再分裂成很多很多小家庭。

讓他們的階層下滑,成爲大漢帝國的中產階級。

打通底層百姓上升的通道,肢解堵塞上升通道的世家豪族。

這一上一下,良家子階層不就出來了?

馮刺史靠在椅背上,輕輕地敲着扶手,神情愜意,享受着河面吹來的涼風。

石苞只道馮鬼王是在欣賞河面風光,卻是不知,馮鬼王看的不是大河,而是歷史的長河……

就在這個時候,那邊的鄉賢們突然一陣喧譁,引得兩人轉眼看去。

但聽得有人在大聲呼喊:

“我釣上來了,我釣上來了!”

果見一條河鯉正在拍着尾巴,在河邊不斷地翻騰,魚鱗在偏西的日頭下,閃着金光。

馮刺史站起身來,咧嘴大笑:

“好好,好大的魚!”

馮刺史在河東釣魚,收穫頗豐,而司馬懿放在河西的魚餌,此時也匆匆地下了橋山,正在向着潼關出發。

爲了能儘快趕到潼關,郭淮在下了橋山主峰之後,他並沒有走秦直道去長安,而是直接順着洛水南段河谷,一路向南。

河西之地,東起大河,西至洛水。

爲了讓將士能得到更好地休整,同時也爲了更好地拱衛渡口的安全,關將軍此時已經領軍駐紮在夏陽城。

夏陽城本爲樑國,後秦滅樑,更爲少樑。

此地處河西戰略要地,爲兵家必爭之地。

秦魏近百年河西爭奪戰中,魏國欲奪河西,則必會在此地築城駐軍。

秦國欲鞏固河西,進而吞併河東,亦必須要奪取此地。

關將軍駐守於此,進可以隨時南下或西進,退可以拱衛後方龍門渡口的安全,可謂進退自如。

雖然在領軍休整,但身爲一個合格的將軍,她自然不可能放鬆對洛水一帶的監控。

從橋山上順着洛水下來的郭淮,很快就被關將軍探知。

“稟將軍,在粟邑一帶,似有大量魏賊出現!”

“粟邑?”

關將軍霍然而起,修長的劍眉一挑:

“魏賊怎麼會出現在那裡?確定是有大量的賊人?不是疑兵?”

“目前尚不能確定是不是疑兵,有探子發現,他們可能是從橋山上下來的。”

“橋山?”

關將軍心頭一動,轉身走到沙盤前,盯了好一會,然後再對比掛在牆上的地圖。

“莫不成賊人是要棄守橋山?”

“唔,如今吾等過了河,若是賊人死守橋山,後路堪憂……”

關將軍喃喃說了一句。

“所以賊人是要逃跑!”

趙廣一臉興奮地湊上來,“將軍,可不能讓他們跑了!”

PS:發圖試試,看看能不能發出來了。

第0044章 與王平的第一次見面第0762章 骨肉第0681章 完善第1307章 草原第0881章 只有大漢將士,哪有什麼部族?第0867章 準備第0228章 人手緊缺啊第0568章 要人第1140章 親事第0056章 知足吧第1292章 夏侯楙和羊氏的野望第1064章 餘波(四)第1309章 接班人第0512章 師門秘法第0347章 回來了第0108章 這不是玄幻第0618章 有兵無糧第0271章 人口第1281章 易勢,移民實邊第0354章 魯班經第1261章 城頭對罵,城下對質第0894章 軟實力第0420章 各有所算第0318章 趙廣要債第0333章 師傅第0893章 文壇羣英會第0913章 客串第0228章 人手緊缺啊第1311章 考驗(二)第697章 雙管齊下第0309章 阿梅告狀第0307章 流言之始第0500章 迎親前第1149章 反撲與較量第0061章 世事洞明第0392章 數據統計(二合一大章)第0383章 羊神第0192章 出氣筒第1201章 兵臨城下第0063章 僚人少女第0054章 推銷第0375章 這名字怎麼這麼熟悉?第1101章 軍中分歧第0279章 趕不走第0018章 交易?第0138章 苜蓿第0458章 論北伐第0101章 下一句是什麼?第0247章 運輸效率第0706章 風波起第1168章 管山海第0368章 票子的期限第0586章 烈火焚城第0231章 妾室……也算是枕邊人吧?第1132章 加官晉爵(二)第0057章 老兵第0452章 約……第1005章 王師到來第1067章 維新之宏志第0761章 軍中未來第0739章 超越時代第0361章 羣魔亂舞之地第0419 張星彩所憂第1180章 戰前第0967章 虛虛實實第0322章 浪奔,浪流第0634章 臨終之言第0323章 略懂第0054章 推銷第0018章 交易?第0048章 失敗品第1313章 拜年瑣事第1205章 歸心第0197章 人心難測第1100章 升級與淘汰第0422章 要錢不要命第1273章 宮爭第0821章 甲騎具裝第0624章 後方之事第0514章 養豬業的興起第0062章 我服了第0857章 南邊第1290章 出逃之後第0071章 不一樣的讀書種子第1263章 鄴臺之變第0277章 資本的驅使第1204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269章 真假難辨第0032章 莊戶的孩子們第0070章 有類鄭家之風?第0067章 開荒第1016章 走留皆難第0344章 二月錦城第0328章 學堂見聞第0916章 變動與成長第0446章 平定第0560章 忠義祠第0674章 合圍第0352章 養蠶第1197章 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