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0章 搞個先例

“墾殖南中?”

聽到這話,諸葛亮心頭就是一動。

他的目光看向馮永,但眼中卻沒有任何焦距,手裡下意識地把弄着棋子,“南中的堂郎縣地處荒涼,裡頭的銅礦至少也要三年纔能有產出。”

“若是想要開採滬水邊上啞泉那裡,少說也要五年,因爲還要在山上開出一條棧道。這期間所要耗費的錢糧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馮永聞言而知雅意,連忙挪了挪位置,湊了過去,開始發動馮郎君特技:巧言令色。

“丞相,如今用毛布做抵押,是因爲大夥都認這個。畢竟毛布是個好東西,而且目前除了我們,還沒人有辦法能織出來,所以稀少,這才值錢。”

“但以後總是會有人學會織毛布的,到時候這票子只怕就沒人認了,所以若是想要讓這票子一直值錢下去,最後還是得讓朝廷拿銅來做抵押才行。”

等與涼州的羊毛交易常態化,南鄭的工坊正常化,毛布的產量必然會不斷增長。

毛布增長到一定程度,它的稀缺性就會漸漸消失,然後毛布票子肯定就會遇到危機。

所以恢復以貴金屬爲本位制纔是正常的貨幣形態。

而在這種情況發生之前,如果能建立起紙幣的國家級信用體系,那就是最好不過——畢竟紙幣它方便啊。

不但方便日常攜帶使用,也方便朝廷收上來更多的鑄幣稅。

紙幣的成本可要比銅幣低多了。

“如今我們可以趁着毛布值錢,再想法子籌些錢糧,趁早把堂郎縣的銅開出來,這樣的話以後就不怕票子沒人認。”

諸葛亮一聽,怦然心動,“如何籌?”

馮土鱉一看,這是有戲啊?連忙挪了挪屁股,又坐近了些。

“丞相,我有一個不太成熟的想法,請丞相爲我斟酌斟酌。”

“說。”

諸葛亮看着馮土鱉一臉諂媚的模樣,心想你這倖進之臣的模樣是跟誰學的?

若是換了別人敢在他面前露出這般模樣,他早就斥責開來了。只是也不知怎麼的,他對這小子的忍耐總是比別人多一些。

“咳,是這樣。我們可以把朝廷準備在堂郎縣開採銅礦的消息傳開,然後再以漢中那兩個工坊產出的毛布作爲擔保,向蜀中的大戶人家籌措錢糧。約定好幾分利,等採出了銅,再還給他們……”

“不成!如此一來,朝廷的面子往哪擱?朝廷向百姓借債,自古以來就沒這規矩!”

諸葛亮斷然拒絕道。

大漢都沒了,還哪來的面子?

馮永“嘖”了一聲,“丞相,請且先聽我說完。”

“你且說說,我且聽聽,我倒要看看你說出個什麼道理來?”

“丞相,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曹賊如今佔天下八分之地,剩下二分,纔是大漢與東吳。若是以大漢這不到一分西南之地,如何能滅賊興漢?”

“故,若要興復漢室,行事則斷不可循規蹈矩,得另闢蹊徑才行。”

“又,丞相若要北伐,則需大漢上下齊心。然,益州大族,多有心存不軌,或另有打算,或欲圖安一方。”

“而北方曹賊,自曹丕立九品官人法以來,世家大族日漸忘室漢而擁曹賊。若以不齊心的半分天下去伐齊心的八分天下,何其難也?”

“所以我們想法子改變益州世家大族的態度,讓他們主動爲興復漢室而出力。”

馮永滔滔不絕說了一大段,感覺有些口乾舌燥,再加上剛纔連出幾次大汗,只覺得口渴極了,拿起碗來咕咚幾下就把茶喝完,猶覺得不解渴,又想伸出手去拿水壺倒水。

哪知諸葛亮竟然先行伸手,提起水壺,起身幫馮永倒了一碗水。

馮永一下子感覺到受寵若驚,連忙就要起身。

諸葛亮卻是按住他的肩膀,溫聲道,“你繼續說。”

“是,是。”

然後馮土鱉心裡“唉呀”一聲,媽呀丞相親自給我倒水,這份殊榮,也不知大漢有幾個能得到?

阿斗也沒得到過吧?

我這豈不是比皇帝的待遇還要高?

土鱉心裡正美着呢,只聽得對面丞相突然敲了敲桌子,“繼續說啊!”

“哦,好好,繼續。”

馮永想了想,憋了好一會,卻是卡住了。

完了,光顧激動了,忘記要說什麼了。

“丞相,呃,剛纔……說到哪了?”

馮永想了半天也沒想起來,只得扭扭捏捏地問道。

“蜀中世家大族。”

大漢丞相此時的脾氣卻是出奇的好。

“哦,對,蜀中世家大族。丞相,我是這樣想的,在堂郎縣的銅礦上,我們向蜀中的大戶人家籌些錢糧,許諾給他們些利錢,讓他們吃到甜頭。”

“世人趨利,再加上又有漢中的牧場和工坊做保證,想必大多人都是願意借的。這樣我們就可輕易籌得錢糧,加快堂郎縣的銅礦開採,若是此事能成,則可做個成例。”

“然後,等丞相北伐時,若是錢糧不夠,則可以許諾他們買賣涼州等地的羊毛和習得織毛布的方法爲抵押,定能籌備上不少錢糧。”

“如此一來,益州世家大族,爲了能獲利,則定然會大力助丞相北伐。先例嘛,總是要有人做出來的。管仲開女閭時,不也是沒先例?”

國債嘛,本來就是起源於國家戰爭。

只要把益州的土著世家們都綁到北伐的戰車上,還怕他們拖後腿?

聽完馮永的話,諸葛亮卻是半天沒吭氣,只是定定地看着馮永。

大漢丞相不懂什麼叫中央銀行,可能也不懂什麼叫金融槓桿,更不懂什麼叫市場上無形的手和有形的手。

但黃月英和諸葛喬在漢中的牧場和工坊都有份額,所以他對漢中的牧場和工坊有一個大略的估計。

他更知道大漢一年究竟能有多少賦稅。

可是今年下半年,眼前這小子的舉動徹底顛覆了他的認知。

兵者,國之大事也。

征戰從來都是勞民傷財的事情。

今年的南征在最開始還挺正常的,可是到了最後,在有了某隻土鱉的摻和後,就開始演變成了勳貴的大狂歡。

某隻土鱉揮動着一張張用紙印出來的票子,從南中到錦城,再從錦城到漢中,無數人隨着他的指揮而動。

勞力變成票子,票子變成毛布,毛布變成錢糧或者其他什麼東西。

近百萬緡的錢財悄無聲息地平空而出,卻又洶涌澎湃地席捲了整個大漢。

大漢得了相當於大半年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南征的支出。

原本以爲要休養兩年才能重新用兵的大漢丞相發現,只要一年時間,就可以恢復過來,如果再多兩三年,那麼北伐至少就能多出兩三分把握。

勳貴則是得了大批勞力,極大地緩解了漢中勞力緊張的局面。

而在漢中紡織工坊有份額的那幾家,利用牧場和工坊做擔保,僅僅是把勞力轉了個手,每個勞力就淨賺二十緡。

至少在諸葛亮眼裡,這幾家根本就是什麼也沒做,幾個月的時候就生生賺走了二十五萬緡。

可是就算是如此,勳貴甚至朝廷都要感謝馮永。

這簡直就是做夢一般!

這種手段,聞所未聞!

談笑間,便能攪得風雲大起,不外如是。

如今再聽到此子的這般言論,卻是想着把蜀中的世家大族玩弄於指掌之間,竟是打算再來一次仿南中舊例?

第0359章 中年漢子第1016章 走留皆難第1115章 秦博到來第0196章 第一代廠妹第0438章 有些事情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糟糕第0974章 曹第0346章 重逢第0737章 小打第1131章 加官進爵第0695章 身份第0096章 紛紛擾擾說漢中(中)第0641章 十六線程的操作能力第0715章 假到真時假亦真第0636章 胡人人心第1127章 答應第801章 關姬掛帥第0916章 變動與成長第0113章 郎君踐諾日,妾身叩首時第0643章 五十萬緡第0439章 有用的哲學第1267章 戰後第1196章 政治盟友第0891 異常第1100章 升級與淘汰第1296章 勸諫(二)第1048章 撂擔子第0742章 熬鷹與偏道第0938章 漢道昌第0152章 關姬回府第0854章 好人一生平安第1086章 清談誤國第0761章 軍中未來第0805章 意外第0092章 想親近而不可得第0048章 失敗品第0673章 家族大事第0503章 所算所思第709章 驢不對馬第1105章 意外之喜第1132章 加官晉爵(二)第1162章 家事第1090章 拉攏第0673章 區別對待第1023章 什麼叫集體的力量?第1225章 第1234 致人而不致於人第0948章 臘日第0088章 解釋不清了第0157章 豈能落了下風?第0673章 只道平常卻難尋第0416章 大佬的主君第0308章 不知不覺的變化第0384章 端木哲第0337章 張溫黜罷第0291章 吳使張溫第0941章 祥瑞,又見祥瑞第0790章 意外第0007章 犁第1103章 渡河(二)第1108章 根基第0192章 出氣筒第0285章 前後腳第0798章 上層建築的改變第0973章 無事第0834章 討好第0744章 歐皇第0256章 選大選小?第0686章 月氏城第0834章 討好第0063章 僚人少女第1211章 風聲第0227章 要什麼保險?第0307章 流言之始第0861章 意料之外的張恭第1030章 終得消息第0917章 互逞計謀第0422章 要錢不要命第1078章 狠絕第1216章 遲了第0378章 豈曰無衣第1179章 古怪第0410章 好鬼畜的口號!第0385章 南鄉事第0476章 南鄉諸事第0963章 君子講義,小人講利(五千字大章)第1140章 教化第1171章 河東異動第0896章 暗潮第0694章 巧合第0955章 鑄大錢第1251章 再暈一個第0666章 安排第0077章 死氣第1220章 姊妹交心第0794章 返回第0444章 七縱第0345章 桃林主人第0165章 我想起來了第0144章 阿梅識字第0275章 回來了第0758章 兩面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