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4章 小人講利(二)

馮刺史一聽到“錢財”二字,精神就是一振。

這一次戰馬交易,根本賺不了多少錢,看重的就是一個長線投資。

而且在對魏國產生壓倒性優勢之前,註定不能對吳國收割得太明顯,所以馮刺史對談論此事,暫時沒啥興趣。

但你要說錢財什麼的,那我可就不困了!

以前老是罵諸葛老妖摳搜,石頭上都想刮下油。

現在輪到自己了,才知道治一郡與治一州,區別不可同日而語,更別說是治一國。

沒辦法,“錢糧”二字,重中之重啊!

“錢財之事?何來錢財之事?莫不是秦校事還欲與大漢做什麼大生意?”

看到有些懶洋洋的馮刺史突然變得精神起來,原本還有些擔心的秦博看到馮刺史這個神色,當場也就跟着振奮起來。

身爲校事,陛下所重,察言觀色乃是本能。

秦校事看着馮刺史這個神情,哪裡還不明白:

本以爲這個馮文和,文才無雙,就算比不過以書生領兵的陸遜,怎麼說也當是有個儒士風骨的人物纔對。

沒想到居然也是這般喜歡銅臭?

一念至此,秦校事心頭登時就如撥開烏雲見明月,眼前一片亮堂。

不過想起馮某人本就是以賣丁口起家,後面又賣毛料,賣紅糖,賣蜜酒,聽說連工坊名額都賣,這還不叫貪財叫什麼?

貪財好哇!

畢竟自己不遠萬里從江東來到涼州,不也是爲了錢財麼?

秦博看着坐在上頭的馮刺史,忽然就覺得有了幾分親切。

“君侯當真是說笑了,這論起做生意,還有比君侯更懂行的人麼?”

馮刺史看着秦博臉上的陪笑,一時竟分不清他是在讚揚還是在說真話。

“這賣往我大吳的毛料紅糖蜜酒之物,哪一樣不是上好的貨物?一般的人家,就是想買都買不到呢!”

那可不?

與東吳交易的毛料大部分都是流入軍中,成了軍需品。

紅糖和蜜酒,則是被世家和孫權瓜分。

蜀地的鄉下老財都是逢年過節才能蘸點紅糖解解饞,吳國的普通人家還想吃紅糖?想屁吃!

生產力不足,榨糖技術太過原始,甘蔗裡頭的大量糖分沒辦法充分利用,產量無法提高,馮刺史也莫得辦法。

更別說製作紅糖的原材料甘蔗,也是一個很大的制約。

這年頭,糧食纔是民生第一要務。

紅糖的價格再高,也不能擠佔糧食的種植。

馮刺史沒當官前,想在自家的田地裡培育點茶苗,都被官府罰了款。

再加上甘蔗種植園的勞力來源,氣候影響,對蜀地世家的遏制需要,南中夷人部族的馴化等等諸多因素。

所以大漢種甘蔗的範圍只能限於南中。

想到這裡,馮刺史不由地有些痛心疾首:

“這毛料倒還好說,如今大漢有了涼州,想來最多不過兩年,供給吳地的毛料,當能多出不少。”

“只是這紅糖嘛,”說着,馮刺史搖了搖頭,“難啊!荊州那邊一直不肯多種些甘蔗,所以我亦沒有太好的辦法。”

秦博這些日子一直在暗中觀察涼州,又豈會不知道涼州已經新建了不少工坊?

如果不是害怕在這個關鍵時候引起馮文和誤會,他甚至還想去拜訪一下傳說中的馮李氏。

如今聽得馮刺史主動提起這個事,秦博心頭頓時狂喜,連忙說出自己盤算已久的想法:

“江淮之地,這些年來,屢有結冰之象,士吏與軍中將士,困於冬寒之苦。”

“若是當真如君侯所言,能從大漢多進些毛料禦寒,對大吳而言,實乃是一樁大好事啊!”

聽了秦博這個話,馮刺史似乎覺得哪裡不太對勁:

皆言校事府不拘是在吳國朝堂還是在地方官府,都是被人深惡痛絕,誰知這個秦博,怎麼看起來竟是個忠君愛國之輩?

正在思慮間,但見秦博又動了動屁股,身體向馮刺史這邊傾側得更厲害了,看起來竟是又多了兩分恭維:

“不敢瞞君侯,小人此番前來,一是爲了這戰馬之事,二則嘛,實則還另有他事。”

馮刺史目光一閃,“哦”了一聲,身體微微往椅背上一靠:

“不知秦校事還有何事?”

“君侯,小人方纔也說了,其實我大吳的府庫,這些年來也不寬裕。”

說到這裡,秦博有些扭捏,“故小人此次前來,其實就是想問問君侯,看看能不能尋得一些門路……”

“門路?”馮刺史一時間竟是沒有反應過來。

孫權手頭緊,管我要門路?

你又不給我發俸祿……

“是,小人知道君侯與張家交好,所以讓張家得了紅糖專賣之權。不瞞君侯,校事府在江東之地,其實也算是說得上話的。”

“甚至有些時候,張家不方便的地方,校事府都能幫忙解決。君侯,這些年來,興漢會賣往我大吳的東西,一年比一年多。”

“若是君侯能與校事府合作,小人相信,興漢會的商隊,在江東之地,更能順暢許多……”

坐在下面的秦博正在努力地想要說服馮刺史,卻渾然不知坐在上頭的馮刺史越聽越是心驚。

若不是這些年來的經歷,讓馮刺史已經變得頗成胸府,恐怕他早就已經忍不住要站了起來。

馮刺史強行按捺住自己內心的驚濤駭浪,緩慢地深呼吸,儘量不讓秦博看出自己的異常:

“校事府?合作?這是吳主的意思嗎?”

秦博面上略有猶豫之色:“咳,是也不是。”

那就不是!

馮刺史心裡越發地篤定下來,若這個事情是孫權的意思,那麼秦博就必須要先知會漢中那邊。

而漢中那邊,也肯定會提前告知自己。

所以這個事情,秦博在漢中的時候,根本沒有透露一點風聲。

他根本就是想要私下裡跟自己談。

想到這裡,馮永眯起了眼:“也就是說,這是你們校事府的意思?”

“君侯,你是知道的,校事府乃吾主所置,故君有所憂,吾等自是要想辦法爲君分憂。”

秦博有些含糊地說道,“此番小人前來,就是想聽聽君侯的意思。”

“若是先給吾主說了,到時萬一不成,吾主難免會大失所望;若是能成,那就最好不過,也算是給吾主一個驚喜。”

我更願意給孫權一個驚嚇!

馮刺史的嘴角微微一翹,看來校事府在吳國確實是權勢滔天,竟然有膽量做出這種事來。

他當然不知道,校事府揹着孫權幹出這種事來,實乃是求生之舉。

不過對於馮刺史來說,只要他能確認此事確實是校事府私下所爲就夠了,真實原因並不影響他接下來的決策。

“校事府爲主分憂,其拳拳之心,永深爲感動。”馮刺史激動地說道,“又豈也不成人之美?”

“這吳國毛料專賣之事,交給校事府專賣一部分,也不是不可以。”

全部專賣是不可能的,就憑張家與馮刺史的交情,馮刺史都沒有把紅糖全部交給張家專賣,而是讓他們最多佔了一半的份額。

剩下的一部分則是用來收買荊州的世家,還有一部分固定份額,是流入孫權手裡。

壟斷這種東西,是會極大地助長貪慾,給某些人某種不應該有的膨脹。

秦博聽到這番話,卻是比馮刺史還要激動得多,他當場就豁然起立:

“君侯此言,可是當真?”

“兩國相交之事,豈能兒戲?”馮刺史臉上露出和善而又燦爛的笑容,“只是這毛料之事,需得等上兩年。”

“吾這裡尚有一法,也能緩解吳主府庫缺錢的問題。”

秦博聞言大喜,連忙恭敬地說道:

“還請君侯賜教。”

“方纔秦校事不是也說了嘛,這毛料紅糖蜜酒之物,皆是上等的好東西。除了毛料,可不還有紅糖蜜酒?”

秦博一聽,更是喜上加喜:

“君侯難道願意分出一部分紅糖份額?”

馮刺史端起茶杯,輕輕地抿了一口,盡力掩飾自己的神情:

“秦校事,你是知道的,我與張家,交情匪淺,豈會做出對不起張家的事。”

秦博臉上頓時露出失望之色。

馮刺史藉着茶杯的掩護,瞥了一眼下頭,然後幽幽地說道:

“不過嘛,這紅糖份額之事,還是得看甘蔗。若是校事府能尋得其他的甘蔗來源,我自然也是願意給校事府紅糖份額的……”

秦博只覺得與上頭這個傢伙說話,自己的心情就猶如行船於大江之上,起伏不定。

若是換了吳國的官吏,他早就使出看家本事,讓這傢伙嚐嚐什麼叫欲罷不能。

“其他的甘蔗來源?”秦博皺起眉頭,這個可不太好辦。

產甘蔗的地方,一個是交州,一個是荊州南部。

其餘的地方,還能到哪找去?

“其實我們不是不想多賣些紅糖,早在前兩年的時候,我就跟張家提過,建議在湘水以北的地方,也試着種一些甘蔗。”

說着,馮刺史搖了搖頭,有些遺憾地說道,“奈何顧及陸上大將軍的看法,所以此事的進展一直不大。”

秦博一怔:“上大將軍?”

“對啊,上大將軍前些年,不是向吳主提議,讓軍中諸將在荊州開荒墾地,以備軍糧麼?”

“這荊州北邊的許多田地,有許多都是軍中諸將所有,所以若是種了甘蔗,豈不是有背上大將軍初意?”

秦博若有所思,良久之後,最後終是不甘心地嘆息一聲:

“確實如此,相比於紅糖之利,軍中糧食方纔重中之重。”

“其實吧,”馮刺史慢吞吞地說道,“糧食這個事情,也不是沒有辦法。”

秦博聞言,眼睛頓時一亮:

“還請君侯賜教。”

馮刺史瞟了他一眼,猶豫地說道:

“不瞞秦校事,其實這幾年蜀中的糧食收成一直不錯,價格也低,所謂糧賤傷農,大漢也有這方面的憂慮。”

“只是這荊州軍中糧食供給,事關重大,一來怕招陸上大將軍不滿,二來蜀地這邊也沒甚門路,唉!”

馮刺史說着說着,臉上滿是遺憾之色,似乎對蜀地種糧大戶被迫賤賣糧食很是痛惜。

校事府在吳國本就是人憎鬼厭,自詡風骨的士人,哪個願意屈身進入校事府做事?

呂壹秦博等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學問不高,連最基本的治國之術都不識得,更別說更高一級的謀國之道。

不過這也不能怪他們,畢竟就是放到後世知識爆炸的信息時代,又有多少國家被阿妹莉卡用美元潮汐週期收割了一遍又一遍?

那些被收割的國家的精英階層,恐怕也未必不知道自己國家最後會面臨什麼。

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他們的屁股會究竟是坐在哪一邊,那可是未知的事情。

而秦博在這個時代,連精英都算不上,又如何能看清馮鬼王拋出的巨大誘惑後面所隱藏的險惡用心?

聽到下方傳來了沉重的呼吸聲,馮鬼王的嘴角再次微微一翹。

“君……君侯,”秦博嚥了一口口水,“若是,若是小人有辦法解決這門路之事,君侯願意給荊州供糧?”

“能解決蜀中糧賤傷農之事,可算是一件大政績呢,我爲何不願意?”

馮刺史反問道。

秦博迅速在心裡盤算起來:

此番前來,交易戰馬算是一件功勞,但自己最多也就是沾了光。

但毛料專賣、紅糖份額、解決荊州糧食緊張的問題這三件,哪一件拿出來,都是潑天之功啊!

而且從蜀地低價買入糧食,轉手出去,總不能白乾吧?這裡頭的油水……

他已經沒有辦法集中精神再想下去了,胸膛怦怦的心跳聲怎麼也止不住。

當下他忍不住地高呼道:

“君侯,君侯!博在吳地,也偶有與興漢會打過交道,多聞興漢會諸人稱讚君侯義薄雲天,乃大漢郎君之首。”

“今日得與君侯相見,博信矣,博信矣!”

馮刺史哈哈一笑:

“秦校事過獎了,過獎啦!不過是會裡的兄弟擡愛而已。”

“若是秦校事當真有意促成此事,吾可舉薦三人:一是丞相府裡的李遺李文軒,二是漢中掌管糧草的李豐李浩軒,三是錦城的鄧良鄧維哲。”

“若是能得此三人相助,則在蜀地收糧一事,定能順利。”

秦博大喜過望,深深地拱手鞠躬:

“謝過君侯!”

“客氣客氣!”

馮刺史又是哈哈大笑,豪爽無比。

蜀中的種糧大戶們被壓了那麼久,也應該給點甜頭了……

馮刺史越發笑得開心,笑眯眯地說道:

“其實此事最重要的,還是陸上大將軍的態度啊,秦校事還是想想怎麼說服上大將軍纔是。”

“多謝君侯提醒。”

秦博也跟着笑了起來。

若是換作他人,可能還不好說,但上大將軍嘛,其實校事府早就考慮過削其權柄。

原因也很簡單。

陸遜坐鎮武昌,掌管近半個大吳之地,甚至還能從荊州自籌錢糧。

此與諸侯王何異?

看來回去後要讓呂中書提醒一下陛下,此舉終非君臣相處之道啊!

若是能把荊州錢糧供給收於朝廷,如此上大將軍既不失信重,陛下又能安心,豈不美哉?

第0670章 我有一個計劃第0804章 繼續向前第0430章 雙姬第0811章 再一次見面第0710章 鮮卑精騎第1047章 鉅變(二)第0364章 不好搞總比搞不出來的強第0542章 以詐立國第0594章 戰爭迷霧第1287章 以身作餌第0511章 勸說第0787章 爭寵第1071章 魏國大將軍第1279章 鋒芒畢露第0718章 拉攏第0535 荊州之計第1160章 滿朝文武,不如一校事第0452章 約……第0304章 無處不在的傳說第1060章 餘波第1123章 人心崩析第0174章 文盲算術第720章 內憂第0508章 我也要第0924章 大新聞第0129章 稱呼問題第0133章 魏延第0516章 年少熱血第0628章 周魴降表第0563章 最後的嘗試第0227章 要什麼保險?第1161章 推波助瀾第0137章 羊毛衫第0219章 幫我看好那個地方第1299章 封王第0024章 真的被坑了第0638章 測量第0750章 計劃之外第0391章 多打了一巴掌(二合一大章)第0238章 深入陰平第0290章 丞相的打算第0333章 師傅第1036章 項莊舞劍第0237章 軍紀敗壞第0117章 關城守將第1009 各有算計第0449章 我欲更衣第1262章 不攻而克第0828章 重寶第0308章 不知不覺的變化第1082章 一石二鳥第0113章 郎君踐諾日,妾身叩首時第1024章 釣魚佬的婆娘也不空軍第0943章 巧合第0205章 男女平等?第0838章 南中風波起第0945章 始入亂象第0983章 對策第1280章 保母第1214章 攻取上黨第1295章 勸諫第0573章 異道會潼關?第0817章 擒賊第0941章 祥瑞,又見祥瑞第1242章 賭輸的代價第0885章 傳世的治國之道第0804章 繼續向前第1296章 勸諫(二)第1064章 餘波(四)第0662章 做好準備第0113章 郎君踐諾日,妾身叩首時第0674章 合圍第0890章 王侯書生如何能與才高八斗相比?第0493章 趙老將軍親自出馬第0266章 歃血爲盟第0683章 往南第0086章 王平告假第0828章 重寶第0651章 門路第806章 倒黴鬼第0500章 迎親前第0927章 鬧劇第0042章 被人輕視的潛力股第0092章 想親近而不可得第1229章 聲北擊南第0533章 問策第0227章 要什麼保險?第1288章 玄學與現實第0456章 黃巾力士第1146章 種棉花第0851章 出塞第1138章 路線問題第0347章 回來了第0570章 戰備第1221章 調兵遣將第0267章 宮中第0449章 我欲更衣第1305章 九原瑣事第1165章 調動第0478 這個丈母孃不好對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