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三章 斬首行動(十六)

“住手,統統住手!王上有旨,不得與上國天兵兵戎相見!”一個急匆匆從宮內出來的高麗文官高聲大喝道,這人看上去四十出頭,步伐雖急,聲色雖厲,但仍能看得出來其骨子裡那份沉穩。

不過根本不用他叫止,王城衛兵已經抵敵不住了。魯智深何許人也,前西軍悍將,小種經略相公的“警衛營長”,梁山泊建寨元老,手下士卒雖暫未建過奇功,但放眼梁山,步軍哪一營敢小瞧他們的實力?此時王城守軍雖是高麗國有數的精銳,卻也在肉搏戰中落入下風。在王倫的親衛營還沒入城的時候,他們已經叫步一營壓着打得潰不成軍。

可以說,這位高麗文官的一聲喊,頓時救下無數高麗人性命,梁山軍雖在戰場上毫不留情,卻也沒有屠殺降兵的習慣,眼見對手都已經是跪地求饒了,只得收兵,收繳刀槍弓箭,押解俘虜歸隊。

“賊廝鳥,打得一手好算盤!灑家若不攻開城門,你們能叫灑家作上國天兵?”

魯智深將月牙鏟往韓世忠跟前一拋,負手而還。韓世忠一手拿着自己的鐵槍,一手提着魯智深的月牙鏟,跑腿似得跟着大和尚,絲毫不見惱怒之色。

緩解了宮城平地上幾乎一面倒的局面,這位高麗文官被郭盛帶至王倫跟前,王倫見他豐貌碩體,一表人才,倒不似凡品,問道:“你是何人?報上官號!”

那中年文官上前行禮,舉止十分恭敬。稟道:“下官寶文閣待制金富軾。奉我王之命,特來與上國元帥講和!”

王倫見說望了許貫忠一眼,兩人嘴角都露出一絲淺笑,只聽許貫忠接言道:“你高麗國王可有教旨(皇帝纔可稱聖旨),下令守軍罷戰?”

金富軾聞言看了許貫忠一眼,沉思片刻,終是點了點頭。許貫忠見他承認了。道:“那就麻煩金待制一趟,把貴國國王的教旨傳諭全城守兵知曉罷!”

金富軾清楚的知道許貫忠這句話的意思,也明白他用意,當下拱手道:“下官願意去傳這個旨意,只是上國元帥能否給下官一個保證?”

“你要甚麼保證?”王倫心中愈發感覺此人不是個等閒角色,笑了笑道:“王俁的安全,本帥會保正的!當然,你有甚麼個人要求,也可以提!”

國主的名諱被宋朝元帥不加修飾的說了出來。金富軾心中雖閃過一絲悲哀,面上卻沒有絲毫異樣,大宋有句話叫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如今禍事是自己惹出來的,卻也怨不得別人。只見金富軾長吸了一口氣。朝王倫拱拱手,道:“沒有了!下官願意去外城傳旨!”

王倫點點頭,把鬱保四叫了過來,目含深意道:“帶上五百弟兄,護送這位高麗金待制傳諭他們國王罷戰的教旨!”

鬱保四雖然上山不久,但一直在王倫身邊,這點默契還是有的,聞言重重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甚至生怕王倫不知道自己知道了。恨不得將“這廝敢出古惑,小將定斬不饒!”的話直說出口來。

“下官這就去傳旨,敝國國主在會慶殿專候聖朝元帥駕臨!”金富軾向王倫行了一禮,便隨着鬱保四走了。許貫忠看着他的背影,道:“這番國裡尚書令、侍中、太尉、司徒、中書門下侍郎、平章事,左右僕射等高官比比皆是,卻偏偏派他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寶文閣待制來做使者求和,看來其人有些道行啊!”

說來王倫對高麗國內的人物也不甚瞭解,聞言只是點頭隨了幾句。他此時卻不知道此人乃是新羅王室後裔,其祖父、父親都是高麗朝中高官,而高麗半島上十分著名的史書《三國史記》便是他所著(在他之前的史書,到了後世都失傳了),同時他還是高麗四百多年曆史裡有數的名臣,儒臣。其家族素爲欽慕漢文化,他的名字便是其父仰慕宋朝名人蘇軾而起,他還有個弟弟金富轍,名字中也借用了蘇軾弟弟蘇轍的轍字。

會慶殿在什麼地方,王倫並不知曉,不過他身邊有人知道。牟介此時正麻利的帶着徒弟給傷兵包紮傷口,王倫耐心的等他處理完所有重傷員,這才請他起身帶路。

王倫之前帶着這班兄弟們闖過大宋留守司、知府、知州的衙門也沒少進,獨獨還沒進過王宮(耽羅這樣的部落國就不提了,王宮還是梁山泊援建的),高麗再差勁,也是當世兩大強國競相施加壓力的藩屬國,是以在場不少頭領都想跟王倫前去見識見識。

比如“霸道”的韓世忠便令兩個副將在此打掃戰場,呂方和郭盛爭不過他,只好留下來襄助魯智深,還好魯智深不願趕這個熱鬧,把機會留給了其他兄弟。

“走,咱們去會會王俁!”

王倫一聲令下,一行人浩浩蕩蕩往會慶殿而去,焦挺帶了五百弟兄,都下了馬,拱衛在王倫左右。這一路上遇到的高麗衛兵攔也不是,不攔也不是,還好王倫體諒他們,叫人用高麗語喊話,給了他們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繳械投降。

“小小番國,氣派倒是不小!”柴進指着沿途的殿宇嘆道,牟介還是十分稱職的當起了導遊,這時他指着不遠處一座高聳的宮殿介紹道:“這便是高麗會慶殿,王城主殿,也是宮內規模最大的殿宇!”

衆人聞言看去,只見這座大殿基址髙五丈餘,東西兩階,丹漆欄檻,飾以銅花,文彩雄麗,冠於諸殿,兩廊,通三十間,中庭甃石,地虛不堅,行則有聲。

除了牟介、仇悆以外,這一行人多是草莽、底層出身,哪裡想過會有昂首闊步走在這王宮大院的一天。均是深感提氣。只聽柴進嘖嘖有聲,論起這殿宇的好處,卻見此時高麗君臣,已經是破格出來迎接,均候在殿外,一個個憂心忡忡,卻又不得不強顏歡笑。

眼見爲首那人甚是富態。王倫估計這人只怕就是王俁了,感覺他看上去卻與金富軾年紀差不多,此時正一臉不安的往這邊探視,高麗衆臣見了宋人過來,都搞不清楚王倫和柴進誰纔是宋人元帥,只覺兩人各有各的氣度。還是王俁做了十多年國主,眼光自有獨到之處,判斷得出誰人與自己氣質最近,想那穿金甲的氣度雖是不凡。但哪有銀甲之人自信大方,且看他步履輕盈,雖是怡然自得,頻頻回首,侃侃而談,卻哪有旁邊那位龍行虎步之人從容不迫?

王俁認準宋人中領頭之人。忙帶着衆臣快步迎上。戰戰兢兢道:“聖朝元帥駕臨,小王有失遠迎,有失遠迎!”

雖說此人已是甕中之鱉,但好歹也是一國國主,王倫此時也不怠慢他,上前還了禮,剛和王俁打了個照面,卻聽此時身後喧鬧之聲響起,原來武松也打破側門,此時正推着一個老兒進來。

武松見了王倫。只把番國君臣當做了擺設,稟告王倫道:“這廝私自出城,被在城外巡城的郝將軍給捉了,派人送進城來!聽郝將軍說,這人排場甚大,好像是條大魚!”

武松正說時,這邊王倫衆人還沒什麼感覺,哪知這班高麗臣子已經出離憤怒了,只聽韓安仁指着這條大魚大罵道:“李資謙,李太師!你不是誓死守城?你不是當世忠臣?你不是家小還在城中?怎生在城外被擒!?”

王倫雖聽不懂韓安仁說甚麼,卻見這班大臣甚是氣憤,心道這其中肯定有些故事,常言道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這高麗再小,也是五臟俱全,朝中大臣們那點齷齪事,定然少不了。正好王倫根本不怕高麗人一盤散沙,擔心就擔心這裡是鐵板一塊,眼下他們吵得越兇,對梁山泊經營高麗也越有利,故而當下也不開言,只是冷眼旁觀。

“牟御醫,牟御醫,救命啊!”不想這李資謙居然還識得牟介,當真是好記性,須知牟介上次渡海前來爲高麗國主醫病,已經是快二十年的舊事了。果然只見牟介唏噓道:“彈指十多年,李大人已經是當朝太師了,不想還記得我這個小小翰林醫官!”

高麗君臣終於聽明白了,原來這位大宋御醫從前不但到過高麗,還給先王看過病,此時對這支軍隊的身份更加不敢有疑義了。

“太醫還記得我,還記得我!小臣當年和太醫甚爲投契,小臣教太醫高麗話,太醫教我上國東京口音的宋語,你看,十多年了,我我、下官還沒忘!”李資謙此時真算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境,不想到了這種要命的關頭,居然還能叫他在宋人裡遇上一位故人,實乃諸天神佛護佑所致。

牟介見李資謙說得十分誇張,又見衆頭領都望向自己,解釋道:“這位是高麗太師李資謙,十多年前有過一面之緣!”牟介在說這番話的時候,李資謙滿臉討好的笑容,望着宋人連連點頭,似在爲這番話做註腳,企圖表示自己跟牟介是鐵哥們。

王倫適時的表態道:“既然是牟太醫的故人,不可失禮,來啊!把繩索解了!”看着眼前這兩幫文官勢不兩立的情形,藉着牟介的臉面,王倫有意識的擡了擡這人。

武松見說上前給千恩萬謝的李資謙鬆了綁,韓安仁見李資謙甚麼臉面都不顧了,居然成功討好了宋人,直恨得牙癢癢,趁人不注意,也顧不得體統了,就在背後捅了捅王俁,王俁吃驚,瞬時間明白心腹的意思,上前拉住牟介的手道:

“十多年前,多虧太醫千里迢迢,前來醫治我先王之疾,多賴神醫聖手,叫我先王又延壽二載!聖朝大恩,孤……俁永世不敢相忘!”

轉眼間極其低調的牟介成了高麗君臣眼中的香餑餑,競相過來討好於他。王倫清楚得很這些人打的什麼算盤,無非是想在見真章前烘托出一種兩國交好的氛圍,以利於後面的討價還價。

只可惜,王倫的底牌,是這夥君臣打死都猜想不到的。(未 完待續 ~^~)

第七七八章 劉延慶之死第二一二章 賊襲陽谷縣第七五三章 驚弓之鳥第三七三章 秘辛第四零五章 不害關勝非劉豫第三四四章 看來,我還是上梁山的命!第二一六章 陽谷往事(三)第四一二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第七十四章 夜襲二龍山第八五零章 梁山要完,遲了就趕不上趟了!第四九六章 白虎堂前躇躊將第二六零章 鎮戎曲家第六三三章 生擒王倫者,隨本帥面聖請賞!第五二零章 饒我一條性命,我還有用處!第五四零章 平地一聲雷,梁山起波瀾(四)第八九七章 我要跟金人做回交易第八二六章 我的報復,太過仁慈第五八二章 勸君忘卻高麗好,西歸宋國小點心第三零五章 吾之子房第二二八章 建立一支什麼樣的軍隊第四百章 前世宿仇今生劫第八五四章 老奸巨猾的護院第一八一章 荊湖風雲起(十)第六八六章 血濺中軍帳第八零五章 這個山頭,那個派別,都是我的人第三四七章 人家打登州,你也打登州!第四七二章 不知好歹的下場第七九六章 嘔心瀝血吳家亮第七二六章 王京最後的屏障第六四五章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第三十章 沉重的榮光第五一零章 四明山龐萬春第三五四章 “高”人現身第七九一章 鹹平郡主第三九一章 是真是假很重要麼?第三九五章 凌振落草第五五九章 斬首行動(十二)第二五八章 萬事俱備第四三三章 可憐柴氏失國人第三三六章 浴血磐石第四五八章 表忠心的來了(求雙倍月票!)第一八四章 神行太保怒打黑配軍第七六八章 骨子裡的軟弱第二九零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第三零七章 豹子頭力擒急先鋒第七四七章 試探(四)第三十章 沉重的榮光第八二三章 濟州島慘案第七七一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四三一章 劍指高唐州第五四六章 難道遼國辦不到,梁山便也辦不到第六零二章 一反常態霹靂火第八五七章 書生奪命箭第七零三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七七一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七二四章 自古創業多艱辛(四)第一八三章 荊湖風雲起(十二)第三百章 鋤頭揮的好,牆腳一定倒第三一零章 老謀深算的鐵胳膊第四四八章 三雄會凌州(六)第四三五章 高廉的殺手鐗第六五三章 運輸大隊長的最後遺贈第九零四章 女真拼命,麒麟發狠第五十章 不願欺心誆英豪第四二九章 李代桃僵第一四二章 八十萬禁軍總教頭第八五零章 梁山要完,遲了就趕不上趟了!第五零九章 願求梁山小李廣一戰第八零八章 快、快去請“如來佛祖”!第四二九章 李代桃僵第八二三章 濟州島慘案第七六七章 到底是李陵,還是洪承疇?第八五一章 匪夷所思的師爺第七零二章 轉嗔爲喜第六一六章 劉夢龍跌倒,李阮朱吃飽第八八九章 問我打不打?肯定打!必須打!第二三一章 寧罪書生,莫惹孔目第三一七章 除了錢,什麼都不差的大名府第六五六章 觀於海者難爲水第三二五章 看哥哥降不降得他住第一一五章 去年劫了生辰綱的大盜?第五九一章 劉夢龍的謀劃第八十四章 揹負神聖使命的男子第八五六章 全無章法的賊寇第九零三章 女真人竟如此不經打?第五零二章 又見野豬林第四五四章 戲中戲第七一三章 高麗變局第八十九章 如果再給你一次押運生辰綱的機會第三四九章 有人來,有人走第四零三章 一戰成名猛卞祥第六一一章 “糞霸”史文恭(三)第九十二章 飲鴆止渴第二三四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八五六章 全無章法的賊寇第八六零章 醒不來的噩夢第四九二章 石秀的顧慮第三二八章 賭約第四八四章 我至少可以給你們選一條對的路走第四一八章 施主,你這是爲情所困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