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五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

大丘只不過是慶尚道普普通通的一個縣城,大丘之戰也絕不是雙方拉鋸的焦點。但是攻城方爲了奪下這座城池,整整付出三千餘人的代價。直觀來說,第一批次攻城的士兵,除了一千弓箭手沒有什麼損失,登城的步兵幾乎是十不存一,以至於攻城軍前前後後總共派出三批次人員,最後連預備隊都用上了,纔拿下這個不起眼的小城。

三千傷亡,又是偏師在局部的小戰鬥,想必李資謙是不會放在眼裡的。可關鍵是,仗打到這個份上,攻守雙方都不存在什麼正規軍一說了。原高麗京軍在開京戰役中基本被宋人打包帶走了,而兩界邊軍在又坐山觀虎鬥。即使是剩下來的各地援軍,又在三方廝鬥中傷亡殆盡。所以眼下南北雙方基本就是各自糾集起一羣支持自己的豪強貴族,利用他們的野心和實力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要說出錢出力的大股東們,誰有李資謙這個甩手掌櫃那般大方?南下這一路上,韓安仁的祖宗十八代就沒有安生過,也不知吃了北面這些人多少辱罵。

不過,在一開始時,事情其實並沒有這麼複雜的。

先前北面的聯合征討軍打韓安仁還算是打得得心應手,一鼓作氣將他從王京趕得如喪家之犬四處逃竄。哪知逃來逃去,這廝突然沒了底線,居然敢挑戰全天下貴族的利益,冒天下之大不韙私自宣佈廢除現行的奴脾制度,這下子。聯軍的苦日子就來了。

這些奴隸的忠誠太好收穫了!韓安仁給他們畫一張大餅。他們就死心塌地的跟在韓安仁屁股後面叫嚷甚麼光復大高麗國,還自稱甚麼光復軍。這夥人最可惡之處還不在這裡,而是他們只會據城而守,從來不敢出城野戰。

若只是攻打一兩座城池是這個情況也就罷了,可這一路過來,每座擁有城牆的縣城、州城、關卡都成了攻方身上的失血口。或多或少都要被對方放點血。

當然了,光靠奴隸其實是不足以對聯合征討軍造成這麼大的傷亡的。可南軍也有自己的殺手鐗:奴隸做炮灰,私兵爲中堅。

在高麗這麼個巴掌大的地方,不是隻有李資謙是個老狐狸,韓安仁同樣不是吃素的。李資謙深知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道理,已經把南方兩道的土地當做驢子前面胡蘿蔔,誘使中部豪強們一步一步走向他設計好的劇本里。歸根結底就一句話:誰眼下功勞大,誰未來的獲利就豐厚。

這樣做明顯就是把南方的土豪們開除出未來統一政權的上流階層。作爲李資謙多年的老對手,韓安仁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與南方豪強同仇敵愾的統戰機會。

雖然釋放奴隸的舉動在很大程度上也侵犯了這些同盟者的利益,但是龐大的前高麗王室私產作爲補償(土地)。多多少少緩解了南方奴隸主們的不滿情緒。再加上北方人明顯暴露出徹底不帶他們玩了的野心,最終是要把他們踢出局。所以在大敵當前之際,這纔出現奴隸主和奴隸戮力同心抵禦北人的奇異局面。

北面的人不是傻瓜,當然知道趕狗入窮巷所要承擔的後果。但豪強、地主對土地的渴求已經深入骨髓。在半島中部土地已經飽和的情況下,多出來的南方兩道的土地,不啻於天上掉下的肥肉。而李資謙更在背後煽風點火:你們去搶。最後給我留個份子就成。

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已經成了不死不休的死局。根本不是北人不知道分化對手,實在是結果只有三個字,不可能!

他們本身就是看中了南方豪強手上的土地,欲取之而後快,矛盾顯然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而韓安仁宣佈釋放勢力範圍內的所有奴隸,這更是他們不可接受的事情。這已經超出“得多得少”的範疇,而是韓安仁要斷他們的根。

所以失去和解可能的戰局,在某些程度上比契丹人攻入時還要殘酷。南方兩道的豪強、地主爲了保衛自己的財產、剛剛得到新生的奴隸爲了自由,只有奮起抵抗。而抵抗的結果是被屠殺,屠殺又激起更激烈的抵抗。更激烈的抵抗又逼得中部豪強追加投資(私兵投入),就這麼形成了一個無解的死循環。

李資謙現在心裡最最感激的人,只怕就是韓安仁這個老對手了。天下除了他,還有誰能給自己幫上這麼大的一個忙,讓他成爲最有機會超越高麗開國之主王建的男人?

時間是對他無疑是有利的,而韓安仁在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之後,將會很不體面的告別這個世界。誰叫這人破罐破摔,拼死要學宋人收攬人心,不惜得罪了全天下的豪強呢?宋人過來搶一把走了,他韓安仁能走到哪裡去?現在哪怕他李資謙要對韓安仁法外開恩,只怕這些在南方光桿豪強們也不願意。

雖然李資謙在這個問題上也是十分同情韓安仁的,但他也只能在心底默默對這個老對手許以承諾:老夥計,你安心的走罷,我保證不挖你家祖墳。

……

尚州、慶州(原高麗東京)、晉州、全州、升州,韓安仁手下的六大城市,現在丟得只剩下最後的羅州。

而此時的羅州,在圍城的北軍看來,恨不得連夜就打破。全拜裡面那個姓韓的賊所賜,在一次又一次的追加“投資”中,他們的本錢差點折光。眼下好容易把韓安仁困在羅州城中,不少豪強都親自帶人從各地趕來,連最棘手的分贓都相約暫停。不得不說,韓安仁的面子很大。

城下一團戾氣,城上卻有些詩情畫意。

韓安仁屹立城頭,覺得這夕陽的餘暉頗爲醉人,讓他不自覺便思緒飛揚,撫今追昔。

就在一百年以前,遼聖宗耶律隆緒御駕親征,率領四十萬人攻打高麗,當時的高麗顯宗王詢便是逃到了這羅州伺機反攻。也許,顯宗當年也曾在這關頭撫城北望吧?

不過可惜的是,現在韓太師已經是束手無策了,甚至害苦了那個不知從哪裡被找來的五歲王姓小朋友。

“吾雖身損,終使高麗之民去良賤之分,青史亦當書我名字,雖死無憾也!”韓安仁屹立城池之上,迎風自言自語。他相信,只要這個火種被他點燃,李資謙將來的日子絕對不會好過。

左右聞言駭然,韓太師是視死如歸,可他們這些追隨左右的人呢?如今坐守孤城,外無援兵,內無鬥心,而投降亦沒有什麼好下場。

畢竟北軍所過之處,對俘虜是競相屠戮,以泄私憤。就是兩道沒有參和進來的普通百姓,也逃不過池魚之殃,也被他們抓做奴隸,永世不復爲良人。

誰都知道成王敗寇的道理,可沒想到失敗的噩運降臨到自己頭上時,是如此的讓人心驚膽戰。

“太師……能不能與北軍媾和?城中還有二十萬女脾,或可叫北人動心!”有人小心翼翼的提出建議。

韓安仁似笑非笑的望向此人,忽然臉色一變,“不如爾等縛我去國賊營中媾和,可好?”

常言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好歹城中還有一羣死忠於韓安仁的奴隸,這人頓時叫這句重話給嚇到了,臉“唰”一下變得慘白,辯解道:“小人追隨太師,轉戰近千里,血戰幾十場,絕無二心啊!”

韓安仁笑了笑,把目光從這人身上收回,望着遠方的夕陽,嘆道:“想想當年,草廬間寒窗苦讀,朝堂上明爭暗鬥,最終換來如今景緻,不知值也不值?”

“太師爲國鋤奸,國人感佩,是以有無數敢死之士追隨太師至今!那李資謙野心昭昭,謀朝篡位,天下共賊,必不得好死!”左右回道,“我羅州城中還有三萬敢死之士,糧草無數,足撐三年!三年之後,說不定天下形勢已是大變,我等又逢生機矣!”

左右說得慷慨激昂,韓安仁卻聽得很敷衍,聽完又不置可否,頓了半晌,才嘆了口氣,道:“我這一生,只差一死可曰‘圓滿’!只是爲爾等計,不可輕易言‘棄’。守罷!咱們守得越狠,殺敵越多,也許還有一條生路。”

衆人見說,對視無言。就在這時,城外發生異動,只聽“轟隆隆”震天價的巨響,一陣煙塵由遠及近,漫天揚起,韓安仁身邊有知兵之人道:“有大隊騎兵壓境!”

俗話說:債多不愁,蝨多不癢。城下無數次的增兵匯合早已經讓城中守軍麻木了,況且這回來的還是騎兵,反正攻城無用,倒也沒人太過害怕,只聽有人小聲議論道:“如此規模的騎兵,怕不下五領!莫不是邊軍開到?”

城樓上都這般作想,城樓下的北軍營寨中更是納悶,沒收到任何消息會有邊軍增援前來啊?此前無數次登城血戰之時,不曾看到他們的影子,偏偏在這個敏感的時刻出現,這些混蛋莫非是來搶功勞的?

“混蛋!你們邊軍這個時候過來,還派的馬軍,到底什麼意思!?”(未 完待續 ~^~)

第八四一章 雄主面前表雄心第一零一章 禍水東引第六一二章 “糞霸”史文恭(四)第二六一章 青眼虎身陷召家村第五一五章 孟康和四明山有甚麼瓜葛?第三三七章 不怕千萬個林沖,只憂一個王倫第九十五章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第二三三章 望其項背,心有慼慼第七一一章 在這種情況下見面?第六五三章 運輸大隊長的最後遺贈第十一章 放糧時戲劇性一幕第七五八章 迴天營傷員論兵第八三六章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二)第七零五章 我輩再看方臘,如同嚼蠟第八三零章 王慶、田虎的“遺產”(二)第八七六章 童貫打算收工了第五零五章 呼延氏聚首梁山泊第六三九章 否極泰來雙鞭將第二三五章 大戰臨近,各人心思第二六五章 見面禮第四七八章 賜汝三根救命毫毛第一章 我的心腹都在哪裡!第七六零章 陳橋驛上,黃袍加身?第五六五章 借你百年積蓄一用第五十二章 墨家後裔第三二一章 大捷背後的危機第七四七章 試探(四)第八九五章 吳相公不想守,程相公不肯溜!第五五一章 斬首行動(四)第一九二章 黃門山四傑第五七四章 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第五零八章 不死不活的田虎,纔是好田虎第三八一章 十字坡上巔峰決第三八零章 自古忠義兩難全第八三六章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二)第一七一章 吃軟不吃硬,天生犟脾氣第五一一章 意氣消沉的小李廣第五九七章 晁保正,我劉唐第一個瞧你不起!第二六零章 鎮戎曲家第五八八章 千鈞一髮第五三五章 天降魔星一零八第四九六章 白虎堂前躇躊將第五零七章 男兒本自重橫行第二九八章 恩將仇報第三十四章 爲兄奔走麻面漢第二八四章 冥冥之中自有緣分第四零六章 既遇君候,豈敢負義第五八八章 千鈞一髮第四五二章 三雄會凌州(十)第三四六章 畫虎不成易類犬第八七二章 你是童貫派來殺俺的!?第七二八章 抵抗,迷惘第四五四章 戲中戲第六一八章 高俅就是這麼無恥第三七四章 天降之喜第四八六章 私鹽同盟第二四一章 若是有緣,江湖再見第七四八章 試探(五)第四零一章 蒲東三傑豈能自相殘殺第一七零章 朝廷也跑來湊熱鬧第二八零章 水軍預備軍教頭有了第一零三章 虎將秦明第一三零章 徹底奠定杏林名位的安氏神刀第七一四章 戰場縮影第二三六章 殺一虎擒一虎第七九七章 大人吶,高麗國上下都是騙子啊!第七九零章 他一定會來搶親的第七五八章 迴天營傷員論兵第一一二章 路遇花姿,送歸清風第四零八章 西出梁山無故人第七五五章 勢如破竹第五一七章 他鄉遇“故知”第八四二章 賣好,要當面!第七七五章 這是你千載難逢的機會第七零四章 要不要這麼壯觀?第七六四章 隨波逐流才能走得更遠第一八五章 奇貨可居第四零六章 既遇君候,豈敢負義第四零八章 西出梁山無故人第三零九章 大好頭顱,誰當斫之第一二二章 浪裡白條張順第二九零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第八五四章 老奸巨猾的護院第七五四章 撮鹽入火的猛將兄第六四九章 高衙內還真混大發了!第五三四章 吳用的大禮包第三十三章 昔日座上賓,今夜賣刀客第四一五章 我準備拿她做人質第三六六章 京東有此巨寇,天下亂矣!第八零一章 小心那人尾大不掉啊!第三七二章 藥方第七一九章 開國頭功啊!這兩個糞霸!第七十三章 由義而仁第二五六章 震撼第五三三章 分崩離析二龍山第七七四章 朝廷不認諸位,我王倫認!第三章 第四把交椅第八零七章 對不起,我是臥底第七九五章 經典套路紅白臉第三十六章 野有遺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