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二章 縱然我倒行逆施,也有你們一路追

好傢伙!

當年在陳橋驛上,趙匡胤到底是自導自演,還是假戲真做,王倫不想猜,也懶得猜,畢竟這是柴進的痛腳。但今時今日朱武搞出這一幕來,王倫知道,自己被他“擺”了一道。

之所以在擺了一道的“擺”字上面着重加上一個引號,倒不是說朱武有陷害自己之意,而是此人……簡直太會做人了!

怪不得當初史進不過二十郎當歲(或許當時還未滿二十)的一個毛頭小子,作爲老江湖的朱武就敢把一寨之主的位置讓給他做,看來審時度勢這四個字,已經融入此人的骨髓裡去。

這個時代確實存在一種風氣,那就是大人物想做甚麼事,並不會直接提出來,因爲這樣會很掉價。通常這個時候就會有敏銳的下屬在洞悉了上司的想法後,會投其所好主動提出請求,接下來上司推讓,屬下再請,來來去去,概括來說,帝王的三推三讓之禮便是這種現象的具體體現。

王倫自認爲自己對稱王稱帝這種事表現得並不太敏感,像田虎那種得了個玉璽就迫不及待要搖旗登基的神人,在王倫看來完全就是個二逼中的戰鬥機。他再不濟,也不可能向一個戰鬥機看齊吧?

但是朱武還是在大庭廣衆之下鄭重其事的將此事提了出來,或許他心裡也清楚,自己並不一定會答應,但是他還是這麼做了。

王倫沉默了這麼久,一直在考慮這麼個問題。那就是朱武的心態。想來想去。最後他得到了一個啼笑皆非的答案:除了他朱武,換作聞煥章、蕭嘉穗、許貫忠他們三人中的任何一人,勸進這種話估計很難從他們嘴中冒出來。

緣何?

聞煥章人稱賽蕭何,每天被海量的文公淹沒,王倫說實話其實就是個甩手掌櫃,苦的累的多是他們這些做實事的人。而這一類人通常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多做少說。只要把本職工作做好了。他就是梁山泊裡第一功臣,無人能夠覬覦這個位置。是以勸進之功這種香餑餑在他看來,也就是個雞肋。

再說蕭嘉穗,此人屬於名士一類,最愛惜的是當屬名聲無疑,宋朝就是再無道,那也是關勝含淚泣聲的故國,你叫他們這樣的人(包括聞煥章)怎麼可能一門心思鼓搗王倫稱帝?要知道,梁山泊到了今日之境界。他們這些核心頭領的一舉一動,離被記入史書也就是一步之遙。

而許貫忠,則沒有前面兩位這麼重的包袱。其實要說在四大軍師裡面,他是和王倫私交最篤的一個人,同時他也最瞭解王倫的真實想法,知道這位哥哥“廣積糧、緩稱王”的六字方針不是叫着玩的。而是發自內心的。所以別說眼下時機尚未成熟。就算已經成熟,在沒有和王倫充分溝通的情況下,他也不會貿然把這種話放在臺面上說。

有了這三位的對比,王倫漸漸察覺到朱武的不簡單。

此人跟誰都是和風細雨客客氣氣,也不計較得失與名位。要知道山寨老大這個位置爭起來是要死人的(參見原本軌跡中王倫、晁蓋、鄧龍等人的結局),可他在完全掌控局勢的情況下(其實史進早在私放陳達時,就被朱武吃死了),結果說讓就讓了,可見此人心胸之廣。更關鍵的一點是,無論梁山上第一把交椅上坐着的是晁蓋、宋江、還是王倫。他都能一樣的安生立命,一路走到最後。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靠譜、勤懇、忠誠的好幫手,在宋江時代他便不顯山不露水卻於細微處見功力,比如在宋江和吳用兩個井底之蛙在被厚黑的高俅耍得團團轉的時候(釋放高俅指望招安,除了噁心林沖以外,並沒有什麼卵用),就在兩人厚着臉皮扮作事後諸葛亮大罵高俅轉身忘恩的時候,是朱武提出走宿太尉這條比較靠譜的路子。

正因爲王倫熟知朱武的秉性和才能,是以他能斷定出朱武絕對沒有壞心。如果硬套上這個時代的慣例,大家(三寇)都是在稱王稱霸之後起兵去打根據地,而王倫卻是先悶聲發大財,只顧埋頭擴大直控疆土的面積,瘋狂增加麾下百姓的人口,而絲毫不提稱王稱帝的“正事”兒。

也許,在朱武看來,瓜熟了,就該摘了,而這個動手摘瓜的人,不可能是王倫本人,其他三位軍師又不大可能下手,剩下的兄弟們明顯沒有意識到這件事,又或者有人意識到了,礙於種種原因不曾下手,那麼,他只有當仁不讓了。

事情想開了,心結解開了,朱武的貿然舉動就顯得沒有那麼生硬了。王倫正好也被這個話題帶出內心裡的惡趣味,那就是他若是處於宋江那個情況,弟兄們會有多少人追隨。

魯提轄會不會當衆棒喝?

武二郎會不會摔門而去?

林教頭會不會黯然神傷?

答案,讓人欣慰。

縱然我倒行逆施,也有你們一路追隨,此生已然值了!

想必在數百年前玄武門事變的前夜,燈燭下那個曾無比彷徨的身影,也和他王倫此時一樣,有着這種值得永遠銘記的感動吧。

……

“哥哥,衆位哥哥!小弟花榮來遲,煩勞諸位久等了!”張三嘴中幾位還沒到的頭領,就是花榮和龐萬春。除了迴天營的幾位頭領脫不開身和焦挺替班在外執勤以外,今晚與會的頭領都到齊了。當然了,會議沒有通知梁山系統以外的人員參加,所以李之奭沒有資格與會。

打完招呼,花榮就發現大殿內氣氛不對,有人喜形如色,有人面紅耳赤,有人躍躍欲試,有人低頭沉思。花榮和龐萬春交換了一下眼神,都不再說話,匆匆走到自己的位置上。

跟他們搭邊的,正好是本場的反方關勝和宣贊,前者已經把那雙丹鳳眼又閉合攏去,恢復了不怒自威的姿態。後者腦門上雖掛着不少汗珠,但神色還算自若,照說他這時應該高掛免戰牌了,哪知這位醜郡馬卻依然犟得出奇,雙眼死死盯住王倫,賭氣一般非要看這位山寨之主如何表態。(未 完待續 ~^~)

明天手術第三十三章 昔日座上賓,今夜賣刀客第二七三章 戰前會議第六八一章 我覺得你家田虎沒誠意!第五二四章 不捨便不要舍第七八七章 甚麼!和親!?第三一六章 你毀了我一個做好人的機會第八六六章 童貫設的局第四四五章 三雄會凌州(三)第五九一章 劉夢龍的謀劃第四六三章 交換人質第八四四章 涼菜上完,該上熱菜了第二一二章 賊襲陽谷縣第四四三章 三雄會凌州(一)第一二零章 開創日後手術史的一刀第六四六章 我就是石碣碑上第一百零九個名字第二九二章 沂水同鄉會第十七章 湖畔晨話第二五五章 韓世忠歸來第七一八章 一個時代的開啓第八七七章 童貫打算收工了(二)第五七七章 山窮水盡大爲國第六二五章 “冤家”路窄第六五三章 運輸大隊長的最後遺贈第八十八章 生辰綱,終於來了第三十五章 前番賣兄,此遭救兄第五八一章 大戲開鑼第一一一章 花小妹暗箭射唐斌第八九四章 區區乞丐之國,也敢勒掯於朕?第四二九章 李代桃僵第四九六章 白虎堂前躇躊將第二六五章 見面禮第五零五章 呼延氏聚首梁山泊第三十七章 帝都城外送君亭第一七一章 吃軟不吃硬,天生犟脾氣第五四六章 難道遼國辦不到,梁山便也辦不到第六零四章 想叫我喊你一聲哥哥,卻是難!第四九四章 人盡其才第五五四章 斬首行動(七)第二十六章 排座次衆人顯義氣第八六六章 童貫設的局第三七四章 天降之喜第四五七章 規矩和軍援(下)第五零四章 你往東來我去西第八七三章 其實,我原本是來保護你的第七二七章 同一條起跑線上的王倫與趙佶第三四五章 危機並未解除第二五四章 跟他比,李應算什麼員外!第四九四章 人盡其才第七五七章 老奸巨猾之輩的垂死一擊第五零六章 賜馬錶誠意,收心建新軍第七三四章 高麗最強騎兵(三)第六九六章 猛龍過江第五九七章 晁保正,我劉唐第一個瞧你不起!第四十一章 收衣服用的水磨禪杖?第六四二章 高太尉的華容道(三)第六五七章 斷金亭書生責賢第二章 僵臥孤嶺不自哀第七七二章 巨資三千萬第八八一章 朝廷京東路武臣大點卯第七一二章 不是每個男人,都是董平這樣的畜第五一零章 四明山龐萬春第四六零章 我入明教?那方臘豈不要退位!明天手術第四六七章 雙刀頭陀屠龍手第四十三章 古來冤枉者,盡在路途邊第二十六章 排座次衆人顯義氣第三九三章 三英候一傑第四二三章 你爲何要在背後下黑手第七零八章 就在明州過年第五七零章 繳獲多得拿不完怎麼辦?第三八零章 自古忠義兩難全第六九三章 聽說你要對付我第五九九章 舉重若輕巧化解第四六零章 我入明教?那方臘豈不要退位!第三五五章 對新上山頭領的安排第八八一章 朝廷京東路武臣大點卯第二一二章 賊襲陽谷縣第五六七章 我們一走,不知幾人稱王第八七二章 你是童貫派來殺俺的!?第四二二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八八五章 王者歸來第七一九章 開國頭功啊!這兩個糞霸!第一二六章 安道全報恩傳祖技第八二三章 濟州島慘案第五十九章 你是我兄長,不是我打手第五十三章 既入寶山,豈可空手而歸第四九三章 錦豹子守信薦才第七零一章 毒哉呂將第七八七章 甚麼!和親!?第一七五章 荊湖風雲起(四)第五三六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六五九章 留下給我當太守第六九一章 江南英雄大會(二)第七一零章 你家寨主佩劍在此第八五八章 王知州怒罵王都護第五五二章 斬首行動(五)第八六零章 醒不來的噩夢第五九零章 世事滄桑多磨難第二六七章 歸航遇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