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任重而道遠(求訂閱!)

雖然趙構討厭宗澤,又防着宗澤,可趙構還得用宗澤。

爲何?

因爲,除了宗澤以外,趙構手上的人馬,要麼不堪一戰,要麼對趙構的命令陽奉陰違不願意跟中軍或是金軍開戰。

所以,聽聞中軍打過來了,趙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宗澤。

宗澤也沒讓趙構失望,直接就召集本部人馬去迎敵了。

可雖說宗澤手上有近二十萬人馬,還有前線的十幾年潰兵,可趙構對於宗澤能抵擋住中軍還是不太報有信心。

因此,趙構給江寧府(後世的江蘇南京)下令,修繕城池、宮室,準備迎接自己南幸。

當然,趙構這個命令是偷偷下的,只有汪伯彥、黃潛善等極少趙構的親信知道,李綱不知道,前線的宗澤更不知道。

宗澤集合了他的兵馬之後,還是收攬了不少潰兵,然後徐徐北上,準備跟中軍一決雌雄。

不久,兩軍在寧陵府北側的汴河遭遇。

雙方先是打了幾場不疼不癢的小戰,然後大軍分別集結在汴河的兩側。

汴河的西北岸是由楊沂中所率領的八萬中軍,汴河東南岸是由宗澤所率領的二十五萬宋軍。

從兵力上來說,自然是宋軍佔有絕對的優勢。

可宋軍兵甲不全,又都是步軍。

而中軍兵堅甲固,還有奔雷車、沒良心炮等利器以及兩萬騎兵。

所以,從整體實力上來說,兩邊相差得不多,至少,宗澤是這麼認爲的。

宗澤跟手下的一衆將領說道:“我以二帝蒙塵,皇室之女受辱,憤憤至此。今日終於教我等等到報仇雪恨的機會,我等焉能不盡忠報國?”

宗澤在軍中能與士卒同甘苦,所以人們樂爲所用。

因此,雖然河對面的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中軍,可宋軍上下仍振奮精神,準備拼死一戰。

宗澤令手下二十幾萬人馬擺出平戎萬全陣。

此陣乃是宋太宗趙光義親自制作並授予大將軍的陣法。

此陣是由前後左中右五軍組成,約十七裡見方的正方形大陣(此方陣如此拓展縱深,可壓縮敵人騎兵機動的空間)把主力步兵部署在陣勢的中央,加強戰車,組成三個車營增強步兵的防禦能力與攻擊能力,把騎兵部署在前後左右擔任警戒和掩護中央大陣。

總而言之,這是一種保守的防禦陣型,達到以步兵爲主力的宋軍可在平原對抗北方遊牧民族騎兵的目的。

另外,宗澤在此關鍵一戰選擇宋太宗趙光義所創之陣法,也有宣揚他們忠於大宋之義。

另一邊,楊沂中所選的陣法則是最常用的攻擊陣法錐形陣——以奔雷車爲錐尖的錐形陣。

戰爭在午時打響。

中軍以飛天神雷和沒良心炮開路。

將宋軍的平戎萬全陣硬生生的轟出一個缺口之後,奔雷車藉着飛橋渡河,隨後殺入宋軍的平戎萬全陣中。

見此,宗澤親自揮戈直前,親冒矢石指揮,不可謂不拼命。

奈何!

雙方的實力差距實在太大!

中軍的奔雷車一衝進宋軍的平戎萬全陣,就橫衝直撞,將宋軍所擺的平戎萬全陣衝得七零八落,中軍的馬軍緊隨其後也殺了進來,很快宋軍就被殺得人仰馬翻。

宗澤見此,趕緊派他的戰車去迎敵。

可宗澤的戰車太過笨重,戰車體積也太過龐大,難以運行,民兵們推駕起來很吃力。

這種情況下,被中騎前後兩頭一掩擊,民夫就棄車而逃。

所以,宗澤的戰車一丁點作用都沒能起到。

總而言之,雙方只打了不到一個時辰,就分出了勝負——在中軍的猛烈攻擊之下,宋軍可以說是一敗塗地。

最後,先鋒王孝忠中箭墜馬而死,宗澤跟着潰兵向南逃竄,路上,怕被中軍重點追擊,宗澤和副帥權邦彥換上士卒白布衫與草履,然後跟隨敗兵一起連夜逃去淮南。

得知宗澤敗北,趙構二話不說,當即就帶着家眷,在張俊的護衛下向揚州逃去,準備去金陵重整山河。

趙構登基的第三日上午,中軍的先鋒部,也就是姚興部,就攻進了應天府,將這裡變成了中國的領地。

趙構等人在應天府也經營了數月,張愨又善理財。

因此,姚興等人在應天府着實是得了不少好東西,僅糧食就有一百多萬石。

如此一來,宗澤的戰車就派上了用場,成爲中軍運送糧草物資的利器。

路上,趙構聽聞此事,對左右道:“吾見澤戰車大不適用,徒費工料,澤不聽,今果資敵矣。”

看得出來,對於宗澤此敗,還有心幸災樂禍的趙構,並沒有太過沮喪。

興許,趙構是覺得,經歷瞭如此大敗之後,宗澤再也威脅不到他的皇位了。

趙構一路逃到了揚州,才停下鬆了一口氣。

揚州這個地方,自隋朝大運河開鑿以後,逐漸開始繁華起來,在唐朝的時候,儼然是全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地位甚至超過了長安和洛陽。

趙構以揚州爲臨時都城,在這裡暫時安頓了下來。

但是揚州畢竟在長江以北,趙構知道,中軍遲早得打到這裡。

所以,趙構剛安定下來,就派人護送他的嬪妃先去了長江以南的杭州——那裡有長江天險做屏障,相對安全一些。

而趙構自己則留在揚州,擺出一副不忘進取中原的架子。

李綱幫趙構於沿江、淮、河設置帥府、要郡、次要郡,加強防禦:徐州設沿河帥府,揚州設沿淮帥府,江寧府設沿江帥府,每路以文臣爲安撫使、馬步軍都總管,武臣爲副。

而宗澤則敗逃到了荊楚,然後在荊楚佈置了防線,大有誓不過江之勢。

然而,雖然趙構、李綱、宗澤等人極力擺出沒有放棄長江以北疆土的架勢,但實際上,南宋已經徹底放棄長江以北的疆土了。

不過——

這並不是說,長江以北燕去以南就全在中國的控制之下了。

別忘了,金人還佔據着燕雲、河東,而且,完顏宗翰還在河南未歸。

另外,隨着南宋從中原大地撤出,中原大地上義軍、土匪並起,到處都是亂糟糟的。

所以,要想真正問鼎中原,李衍和中國的文武百官仍任重而道遠。

……

第七百零七章 忠於職守(求訂閱!)第七百四十八章 英雄落幕(上)(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九章 賞無可賞之時,賜死(求訂閱!)第八百二十四章 心力憔悴(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三章 開京條約(求訂閱!)第八十二章 禍福同享,生死與共第五百九十一章 極爲富有的吳哥城(求訂閱!)第七百二十一章 食色性也(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七章 征討曾頭市(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七章 你看上誰了(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九章 表示?(求訂閱!)第八百零七章 富平會戰(下)(求訂閱!)第七十四章 奴家的嫁妝可還豐富?第三百七十一章 四寇再會(求訂閱!)第五百七十六章 入侵(求訂閱!)第三百零一章 三宮六院佳麗三千(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四章 戰爭烏雲(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氣魄(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三章 有進無退第三百七十八章 悔不該當初不聽李衍的(求訂閱!)第六百三十四章 奇取汴梁城(四)(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六章 恩斷義絕(求訂閱!)第八百五十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四百零六章 在劫難逃(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三章 雨露均沾(求訂閱!)第八百二十四章 心力憔悴(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一章 羨慕嫉妒恨(求訂閱!)第六百八十二章 本宮是大宋皇后(求訂閱!)第七十七章 打服有點不會寫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第六章 小可不及也第五百零四章 提前慶祝勝利(求訂閱!)第四百六十章 寸步不讓(求訂閱!)第七百零二章 輩分不能亂(求訂閱!)第一百七十四章 求大官人救救二郎(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二章 正面對決(求訂閱!)第四百七十四章 你的妃嬪是我睡的(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九章 合縱連橫(中)(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九章 血肉磨坊(求訂閱!)第六百一十二章 六甲正兵(求訂閱!)第七百二十一章 食色性也(求訂閱!)第六百七十七章 陪秦檜跪了近千年的王氏(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一章 阿貓阿狗都想當開國君主(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五章 先仗二十(求訂閱!)第八百三十章 封狼居胥(求訂閱!)第三百八十四章 “梁山泊”號(求訂閱!)第五百零四章 提前慶祝勝利(求訂閱!)第七百八十九章 伐宋(求訂閱!)第七百七十二章 女真女人(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七章 張覺之死(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七章 培養接班人(下)(求訂閱!)第七百一十九章 夜戰八方(求訂閱!)第三百九十六章 陽謀(求訂閱!)第四百八十八章 蛟龍入海(求訂閱!)第八百一十一章 帝國誕生(求訂閱!)第八十四章 順勢而爲第八百四十三章 鏡中花,水中月(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七章 招降(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三章 可以重用(求訂閱!)第七百九十八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求訂閱!)第十一章 當婊子還想立牌坊第三十三章 壓寨夫人(上)第四十八章 忠僕第三百一十一章 早有準備(求訂閱!)第七百四十三章 曠世大典(求訂閱!)第七百六十四章 燕雲決戰(一)(求訂閱!)第七百四十一章 一對廢物(求訂閱!)第二百八十四章 親上加親再加親(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庭抗禮(爲“古月説”道友加更1/1)第十三章 喜得二將第七百八十一章 憲聖慈烈皇后(求訂閱!)第八百三十七章 烏蘭巴托的夜(上)(求訂閱!)第六百三十七章 奇取汴梁城(七)(求訂閱!)第七百九十八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求訂閱!)第八百五十七章 御駕親征(中)(求訂閱!)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宮小日常(上)(求訂閱!)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個時代結束(求訂閱!)第七百五十三章 和親(下)(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二章 別怪我(求訂閱!)第七十三章 要不然娘子同我等一塊離開?早上八點就起牀了,一直到現在都沒動手打一個字第五百八十四章 東皇大帝(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一章 世界大戰(四)(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九章 表示?(求訂閱!)第四百一十章 大勢已去(求訂閱!)第十五章 辛苦惟存一片心第八百七十一章 戰利品(求訂閱!)第三百九十六章 陽謀(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二章 坐實趙佶女婿之名(求訂閱!)第三百一十六章 百萬軍中第一人(求訂閱!)第一百八十四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求訂閱!)第六百四十章 奇取汴梁城(十)(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六章 忠心不改(求訂閱!)第七百八十章 往昏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麗完了(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虎離山(求訂閱!)第三百五十八章 鐵血丹心(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償所願(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