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國師進北厥,世子入學宮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春意已濃。

春陽暖日掛於天懸,玲瓏山的積雪消融。

在北樑王府待了一段日子的葉宣,今早破天荒的晨起登上玲瓏閣,與那鬼謀姜詡做臨別。

這位獨好青衫的讀書人除了要與姜詡言別外,當然還有要囑託的一些重要事情。

葉宣扶住把手緩步登樓,青衫隨風飄飄,身姿頗爲出塵。

待到他上至閣頂,發現姜詡早已擺好一部棋盤,等他落座。

葉宣淡笑風聲,“姜先生久等了。”

“先生一詞不敢當,就叫我文合吧。”姜詡擺手謙遜道,言罷伸手示意青衫男子入座下棋。

“打算離開北樑了?”,姜詡先落一手白子,問道。

“嗯,打擾你們多日了,我此行來北樑除了給徐芝豹一個交代,其次就是仰慕先生許久,特來看看。”

“還真半點不擔心你的大徒弟?”姜詡挑眉,似笑非笑道。

“不瞞你說,未曾擔心。”葉宣坦蕩回道,自信滿滿。

“哈哈哈哈,好一個未曾擔心!若不是你身在此世,或許真讓人覺得你未卜先知。莫不是國師一直暗暗關注,亦或是與你有關?”

面對姜詡袖裡藏針,咄咄逼人的試探,葉宣不怒反笑,“這也是我執意留在北樑王府的原因。”

“不是麼?”葉宣略略思量,落下黑子。

姜詡看了眼棋盤,不再糾結葉宣的目的,反而眼神玩味的盯向葉宣,“聽聞葉國師在對春秋總結時,將我以黑子一百六十七爲量,著稱鬼謀。可不知今天這盤棋,國師能在多少黑子下定,贏了我?”

葉宣神色認真,胸有成竹道:“贏下文合,一百六十七黑子一子不少。”

“不過…”葉宣話鋒一轉,誠然道:“若是葉宣贏了,千萬答應葉某一件事情。”

葉宣一番話撩撥起了姜詡的勝負心,他心中與葉宣比拼棋力的想法更甚,姜詡舉高手中的葫蘆仰首喝酒,披肩長髮揚起,瀟灑逍遙,郎聲:“先贏了我,我就答應你。”

葉宣臉色平淡,雙手握於前方,微微頷首:“請!”

一場棋盤廝殺蓄勢待發…

-----------

永嘉五年初春,長安城城外結伴遊春的旅人不在少數。

灞橋灞水邊上,楊柳依依,柳絮紛飛,不亞冬雪。

熬過寒冬,不再經脈易凍的世子,難得離開荷華苑。一路上,徐扶蘇少不得與齊詠春學習他那古怪拳架的拳法心訣。齊詠春並不藏私,傾囊以授。

徐扶蘇都悉心用心記下,哪怕有疑惑不解的地方也會仔細詢問。

“齊大哥,你就沒有給這套拳起個威震八方,霸氣無雙的名字?”少年徐扶蘇突然嬉笑調侃道。

“嗯......”齊詠春磨搓下巴,一副愁眉苦臉的模樣,糾結萬分。

“本世子看,就以你名字叫詠春吧。”徐扶蘇提議道。

原本鄒着眉頭,納悶尋思中的齊詠春聽完世子的話,眉頭舒緩開來。摸摸寸短的頭髮樂呵,“就叫詠春拳!”

重操舊業的徐晃安心駕駛着馬車,由長安朱雀大街駛出長安正城門朝華山方向去。

世子徐扶蘇仍是月前初入長安時的那輛簡陋馬車,照徐晃的話來說,那劣馬和他一路上有了感情,捨不得咧。

徐扶蘇倒也不太在意,反正馬車外觀簡陋低調些也沒什麼不好,內裡五臟俱全。他也就打消了換輛馬車的念頭。

徐晃一路上安安靜靜,不怎麼說話,偶爾說說幾句也是拍世子扶蘇的馬屁。

難得見徐晃少話,徐扶蘇疑惑,從馬廂中探出頭,拍拍徐晃的肩膀:“老徐,今兒話少呀。”

徐晃憋着嘴巴,支支吾吾說了一句:“世子殿下呀,老僕我中午偷偷多吃了點蒜頭。”徐晃一個不注意就張開了嘴,“怕薰到世子你”,忽然又意識到自己開了腔。望着猶如吃了屎般黑下來的年輕面龐滿臉慚愧。

不等他說什麼,只見少年捂住鼻子,伸出一個修長的手指放在嘴脣上,顯而易見是讓徐晃不要張嘴。徐扶蘇在心頭默唸幾聲一二三,將頭縮回了馬廂中,纔敢送開手指。徐遠書眼神憋了眼身旁的武夫齊詠春,齊詠春也看着他,兩人面面相覷,大眼瞪小眼。

“公子,你盯着我看啥?”齊詠春摸了摸自己的臉,“我記得出門前照了鏡子,沒飯粒粘在臉上。”

“因爲你英俊瀟灑,貌若潘安。”徐扶蘇敷衍了事瞎口說了幾句。

齊詠春羞赧,不好意思地問徐扶蘇:“那公子知道我爲啥討不到老婆嗎?”

徐扶蘇乾脆側身背對齊詠春,說了一句:“可能是容顏太甚,小娘子們都覺得配不上。”

齊詠春驚愕,恍然大悟,將世子的話如獲珍寶。

世子不知道的是,齊詠春因此就把能找到“不被他驚世容顏折服的女子”當媳婦作爲習武的第二個目標。

聞名驪陽、北厥、西域等偏遠疆域鄰國的東林學宮依華山而建。似乎屹立於驪陽的兩大學宮,北東林,南白鹿皆落座於名山大川上,人傑地靈莫過於。但廬山上的白鹿書院與華山上的東林學宮相比,在如今驪陽天下的許多讀書人眼裡遜色不少。

東林學宮能穩穩壓住白鹿書院一頭,主要還是歸功於學宮畢業的弟子桃李滿天下,其中出頭聞名者居多,大都構成了驪陽官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東林學宮分文武兩個學殿,文殿文人士子居多,武殿修習兵法,以培養沙場率兵統帥爲主。

曾有人笑言,若是將東林學宮所有求學的學生殺掉,那麼驪陽官場軍處將青黃不接,斷掉驪陽的國運。足以證明東林學宮在驪陽超然的地位,就連東林學宮的宮主也是身兼翰林院總大學士的職位,與丞相李陸地位相當。

徐扶蘇示意老僕徐晃在道旁停下馬車,離開車廂在齊詠春的幫助下坐輪椅,駐留在路道邊遠望不遠處的西嶽華山。

華山地處黃河以北、南貼秦嶺,奇峰突兀、巍峨壯麗,以“險絕奇峻”而名冠天下。其中世子所在的位置正對華山東峰,東峰頂上是一處光可鑑人、崎嶇不平的懸崖峭壁,傳說是天上仙人自天而下留下的一處手跡。

徐扶蘇記得亞父姜詡盛讚此爲“仙掌”崖,掌崖上半輪如月,以“石月”爲稱。

徐扶蘇仰着脖子,那麼端詳一看還真像大手掌扇在山上,他直接躍過望着山崖發呆的齊詠春,問徐晃道:“嘶,老徐,你知道這裡頭有沒有門道?”

隔着世子老遠的徐晃搖搖頭,大聲對徐扶蘇說道:“老僕也不知道嘞。”

徐扶蘇失望的撇過頭,繼續看向華山,華山山腳下學宮正門處,已經陸陸續續有不少來自****的學員匯聚。

春風拂面,少年面容和熙,意氣風發。

-------

日漸西暮,玲瓏閣頂層,兩代智謀棋局已近尾聲。

葉宣落第一百六十七黑子略勝姜詡一籌,棋局落幕。

同一日,青衫讀書人踏雲飛至王府碧波湖畔,以湖中錦鯉爲騎,攜小童北掠幷州邊境,直入北厥。

第五章 不過是離別第十二章 你說誰是乞丐第三十七章 太子登基第五十五章 龍馭鳳袍第四章 鬼謀話春秋第二十章 少年劍仙(上)第十六章 夜裡挑燈看刀(下)第二十九章 天下不答應第四十四章 仙人騎鶴入長安(上)第二十九章 公子拂扇,老僕京腔第五十九章 大秦國運第三十七章 封狼居胥第四十章 半步天象,一步天人第二十七章 酒樓賭詩(二)(第三更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七章 勸降北厥第二十八章 碧波湖畔第七十二章 青衫與仙第四十七章 天下有我,天下快哉第十三章 恰是少年第二十四章 老僕草鞋換高靴第十三章 華山山上有天人第十五章 八百陷陣入蜀第五章 不過是離別第八章 書生舉刀第二十八章 敦煌死戰(二)第十二章 客棧遭賊第四十三章 再見蒹葭第二十二章 玄機風情第五十一章 指玄之威第四十七章 黃泉鬼界第十六章 宜見真武第四十二章 五鬼擡棺(下)第一百零六章 敵進我退第二十九章 太一湖上無字碑第六章 情字十一畫第二十章 危機解除第二十章 與天爭命第三十七章 待那滿山山楂花開第一百章 渡江而戰第二章 去你的老神仙第一百零四章 水軍大勝第八章 堯天舜日第五十八章 三尺氣概,千古風流第十四章 人間尚好且慢行第十五章 八百陷陣入蜀第六十三章 太后之憂第五章 再上武當第十五章 紫衣再現第二十九章 世子南下第二十八章 酒樓賭詩(三)(第四更,求票)第三十七章 封狼居胥第十八章 君不見第九章 仙人撫頂第五十章 悲歡離合,陰晴圓缺第三十四章 再起風雲(一)第五章 再上武當第九十九章 蜀王末路第十四章 一盤棋(下)第三十四章 乘黿入墓第五十八章 我自巋然第八十五章 死諡當文正第一百章 渡江而戰第十六章 宜見真武第三十四章 再起風雲(一)第六十二章 我寄人間雪白頭第九十八章 大難不死第十五章 紫衣再現第二十二章 啞兵鬼軍第四十九章 佩刀上殿第十三章 華山山上有天人第四十四章 姑娘眉眼,江山如畫第四十八章 蜀中酒局第二十三章 江湖有女俠第十二章 醉是得意第六章 落魄武夫演詠春第六章 情字十一畫第十五章 夜裡挑燈看刀(上)第二十章 長安重封北樑王第四十八章 封印鬼界第三十四章 再起風雲(一)第五章 少年肩頭第三十七章 太子登基第十二章 你說誰是乞丐第二十九章 太一湖上無字碑第七十二章 青衫與仙第六章 落魄武夫演詠春第七十章 陰刻之君第二十四章 寶蓮寺鶴舞倚天飛(上)第八章 龍庭潭釣魚第十六章 砍出個太平盛世第九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六十五章 荊門截殺第十四章 一盤棋(下)第九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十一章 大風起兮第十一章關山點酒(下)第四十一章 前夜第二十三章 世子遇長安小霸王第二十二章 啞兵鬼軍第四十七章 天下有我,天下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