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9【裡快哉風】(三)

大梁,靈州,東慶府。

一支大軍進入境內之後,得到沿途官府百姓的熱烈迎送。

所有人都知道,如今西北方向的長弓大營局勢危難,西吳北路軍正在猛烈進攻之中,連日來不斷有騎士穿過東慶府,向東南方向的州治滎陽城狂奔而去,就連普普通通的販夫走卒都能猜到他們肩負着求援的使命。

東慶府位於靈州西北,倘若失去長弓大營的庇護,西吳鐵騎便可南下侵襲,重現二十年前的種種慘狀。這段時間府內各地踊躍從軍者不計其數,既得益於這片土地上剽悍的民風,也因爲百姓們都清楚擋不住西吳大軍的下場。

然而遠水救不了近渴,新兵從軍短時間內無法成爲戰場上的中堅力量,仍舊需要老卒支撐起邊軍的脊樑,因而這支大軍出現在東慶府境內後,無數百姓夾道目送,膽氣雄壯者更是不斷高聲吶喊助威。

他們並不清楚這支靈州中衛乃是西軍精簡下來的老卒,論實力其實比不上邊軍主力,對於長弓之戰的助力究竟有多強還需要畫上一個問號。他們只知道這支軍隊甲冑鮮亮軍容嚴整,萬餘將士如一條長龍向西北方向挺進。

更令他們驚喜的是,軍陣中豎立着欽差大臣、西軍主帥、西府左軍機、一等廣平侯穀梁的旗幟。這是穀梁的名字首次傳頌於這片土地上,兼之不斷有那些見識廣博的人宣揚穀樑當年在南境時的戰績,無疑讓東慶府的官民吃下一顆定心丸。

但也有可惜之處……如果騎兵能更多一些就好了,因爲邊境百姓早已有一個共識,西吳最厲害的便是騎兵,能夠在戰場上佔據充分的主動。

穀梁此番除了靈州中衛之外,還有離開京都時帶來的兩千五百騎兵,由第三子谷芒親自統領。

“啓稟軍機,明日上午便能抵達高山縣境內。”谷芒恭敬地說道。

高山縣便是東慶府西北門戶,因爲境內既有廣袤平原,也有羣山聳立而得名。

穀梁沉吟道:“傳令下去,讓將士們今夜好生休整一晚。”

谷芒肅然道:“遵令!”

靈州中衛全是步卒,故此大軍的行進速度不快,而且因爲沿路上鬧出來的動靜,根本無法做到隱蔽行軍。現在除了長弓大營之外,西吳北路軍肯定也已收到援軍即將到來的消息,穀梁不相信西吳的遊騎連這一點都做不到。

他擡頭望着西北方向,眼中精光熠熠。

……

大梁文明元年,二月十六。

天光微熹之時,雲漢山南麓的吳軍騎兵營地內已然一片忙碌景象。

將士們着甲披掛,輔兵正在檢查馬匹、乾糧和箭矢的準備,一衆剽悍武將聚集在營帳內,安靜地傾聽着萬夫長蕭幹山的訓示,眼中無不顯露着激動和振奮之色。

“……我軍探子已經確認,樑國左軍機親領一萬二千餘步卒和兩千五百騎兵,合計一萬五千人作爲援軍,從靈州滎陽城出發北上,途徑天水府和廣平府,在前日抵達東慶府境內。按照他們的腳程推斷,敵方援軍將在今日正午抵達東慶府高山縣虎尾原。”

蕭幹山站在簡易沙盤邊,指向其中一片區域,凜然道:“此處地勢平坦,乃是大將軍在發兵之前便選定的戰場。”

衆人探首望去,一方面感嘆於萬夫長保守秘密的能力,直到此刻才公開戰略細節,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認這個決戰之所選得極好。

這支駐紮在雲漢山南麓的騎兵萬人隊顯然早已被樑軍探知,如果選擇的戰場太遠,一旦他們南下便會被樑軍發現,援兵完全可以順勢進入左近的大城之中。

虎尾原靠近樑國西北邊境,距離雲漢山直線距離爲六十餘里,己方騎兵出動之後,就算樑國援軍能在短時間內收到消息,他們也無法和騎兵比拼速度,必然會在退回城池之前被攔下。

蕭幹山環視衆人,繼續道:“兩年前,樑國裴越以瞞天過海之計擊敗我等,那是因爲我軍揚短避長,並未發揮出真正的實力。大將軍雖未明言,本將也知道這等恥辱是何滋味,相信爾等也有體會。能否洗刷兩年前的恥辱,能否重新在大吳軍中昂首挺胸,能否建功立業蔭妻封子,便看今日之戰!”

衆人面色漲紅,挺身齊聲道:“此戰必勝!”

“很好。”蕭幹山滿意地頷首,又道:“諸位,只要我們一戰擊潰援軍並且生擒穀梁,大事可成!拿下這樣的功勞,諸位定然可以連升數級,加官進爵唾手可得!”

所有人的呼吸愈發急促。

蕭幹山正色道:“今日便讓樑人見識一下何謂大吳鐵騎,出兵!”

“遵令!”

一萬騎兵傾巢而出,蕭幹山自領先鋒,將士們盡皆一人雙馬,如此待遇就算放在整個西吳騎兵之中也屬罕見,足以看出謝林對這一戰的重視程度。

大軍漫卷山河,如洪流衝向遼闊的南方。

將近二十里後,長弓大營的兩座輔城已然在望,蕭幹山甚至能看見土牆上的樑軍緊張肅穆的神情,然而這支騎兵萬人隊根本不屑一顧,直接繞過這兩座輔城繼續往南。

樑軍將士眼睜睜地看着西吳騎兵南下,守將驚慌難掩卻不敢主動出擊,因爲在這樣的平原上,兩座輔城內加起來五千步卒如果脫離城牆的掩護,必然會淪爲騎兵戲耍的羔羊。

等他勉強平靜下來時,西吳騎兵已經遠去南方。

好在這支騎兵出動的時候,他便已經察覺到危險,匆忙派人向長弓軍營和後方急報。

每過五六裡地,蕭幹山便會帶頭換馬,一萬騎兵的動作甚至沒有任何凝滯,便可在疾馳的同時完成換馬的舉動,以此來維持坐騎的腳力。

他們的動作似行雲流水一般,極具暴力而又和諧的美感。

日上中天之時。

村落出現的越來越密集,但此刻這支騎兵萬人隊並無襲擾樑人的興趣,因爲他們已經進入靈州東慶府境內。

又過了約莫一炷香的時間,蕭幹山望向前方,視線中終於出現了樑軍大隊的身影。

他的推斷沒有錯,樑國援軍的確在稍早之前收到了己方南下的消息,但是兩邊前後腳到來,這支援軍根本沒有時間後撤,所以只能就地擺出防守的陣型。

一萬騎兵如臂使指, 將多出來的軍馬留在原地,然後朝着南方提速衝鋒。

蕭幹山握緊手中的長矛,發出最強橫的厲聲號令。

“殺光他們!”

大梁陣中,穀梁端坐駿馬之上,望着西吳騎兵衝刺而來,逐漸接近前方的虎尾原。

雙方距離越來越近。

與此同時,西北面忽然響起雷鳴般的馬蹄聲。

另外一支西吳騎兵從斜刺裡殺出,朝着大梁軍陣的側面殺來。

領軍大將正是謝林麾下的萬夫長左效。

兩萬鐵騎齊聚虎尾原!

733【或生或死】647【俯首】947【蓄勢待發】792【刺裴】(一十九)1302【人生幾度秋涼】1056【天若有情天亦老】(四)說一下更新的事情607【天地不仁】342【驚夜】560【左手劍】1084【大梁的未來】(上)932【夜幕降臨之前】25【此去經年】802【無端星月浸窗紗】624【雨霖鈴】857【忠臣的下場】383【藏鋒】824【戰爭的迷霧】380【一箭雙鵰】205【摔杯】請假一天,明天四更補上1177【一點浩然氣】(二)1096【天上的那片雲】1258【曾許人間第一流】706【前車之鑑】857【忠臣的下場】548【卿本佳人】1179【一點浩然氣】(四)492【帝王心術】125【我來殺】664【何似在人間】(一十三)805【劍欲出鞘】550【棋逢對手】797【秋風庭院蘚侵階】819【奪門之戰】(上)894【夜色中的殺機】241才女桃花496【催婚】562【參差】526【耳光】244【膽氣】261【兵臨】415【席捲】(一十一)145【網】1088【誰憐一片影】1172【逐鹿】498【狗奴才】775【刺裴】(二)775【刺裴】(二)218【落子】1013【大戰之前】19【殺局】185【盜骨】88【獻策】1323【朝天闕】835【逐漸揭開的大幕】978【烹茶待故人】327【心如鐵】1073【人間正道是滄桑】(十)465【旌旗十萬】910【君臣父子】521【有何不可】1130【滿堂歡】849【天心難測】1164【人生如戲】601【義妹】358【弄玉】727【龍共虎】777【刺裴】(四)958【腰纏萬貫】303【梟首】964【孝感動天二皇子】76【靠山】605【一葉障目】1260【杯酒歲月長】753【遇刺】907【坐看雲起時】619【四邊靜】700【適可而止】1216【長風破浪會有時】(一十二)384【草蛇灰線】191【蒲葦】758【衣冠】1102【王圖霸業】921滿城花醉三千客509【靈州餘波】1093【悲嘯入青雲】182【靜女其姝】981【逐漸揭開的帷幕】(上)1020【遙望京都一片月】150【孤立】509【靈州餘波】70【蛻變】1075【人間正道是滄桑】(一十二)153【後手】910【君臣父子】79【登堂】417【席捲】(完)1171【把盞悽然北望】824【戰爭的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