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9【天地之間】

薛稷這句話似滾湯潑雪,瞬間沸沸揚揚。

旁人暫且不論,御階之下那三位看了半天好戲的皇子率先有了反應。

六皇子劉質扭頭看向身邊的二皇子劉贇,眼神中似有讚賞之意。

皇子入朝觀政絕非點卯應差,必然會和對應的衙門產生極爲密切的聯繫,雖說不一定能成爲他們的班底,但是在眼下這個極爲敏感的時刻,薛稷當先發言還是會讓人浮想聯翩。

衆所周知,從今年五月開始,二皇子便入工部觀政,據說和這位薛尚書相處得非常和諧。

劉贇感覺到上方父皇的目光在自己身上掃了一下,登時顧不得引起他的猜疑,略顯憤怒地轉頭瞪着薛稷。

隨着賜婚流言傳出,他已經意識到父皇要將裴越推向大皇子,讓其成爲大皇子爭儲的臂助。他當然不想看到這個局面,所以方纔裴越悍然出手打倒裴雲的時候,他恨不得鼓掌喝彩。

只要這對君臣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激烈,裴越就不可能站在大皇子那邊。

說不定他還能爭取到裴越的倒戈支持,這個時候怎會指使薛稷喊出國公之爵?

眼見父皇想要壓服裴越的難度越來越大,雙方之間的裂痕越來越深,二皇子除非是腦子進水纔會在這個時候與裴越爲敵。

那邊廂薛稷目不斜視,坦然應對開平帝審視的目光。

既然有人帶頭,自然不乏渾水摸魚之輩。

「薛尚書所言極是,中山侯近年來屢立大功,在西境時成功擊退吳國大軍,如今又在天滄江南岸開疆拓土,配得上國公之尊。」

「臣聽聞裴侯出使南周途中,還令名下商號賑濟欽州災民,光是這份忠君愛國之心就是人臣楷模,的確可加封爲國公。」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羣情激昂,甚囂塵上。

二十餘位大臣慷慨陳詞,

彷彿不封裴越爲國公,大梁就會國將不國,軍中百萬將士都不會答應。而且這次不僅是文臣出面,還有七八位武勳站出來表態支持,這可是朝會上難得一見的場面,畢竟大梁的文臣武勳歷來尿不進一個壺裡。

二皇子劉贇的臉色越來越難看,索性收回目光,用極低的聲音說道:「大哥真是好手段。」

大皇子劉賢微微皺起眉頭,不解地回道:「此言何意?」

劉贇冷冷道:「大哥不要忘了,無論什麼狡詐手段都瞞不過父皇的法眼,小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如今的劉賢已經不是當初稍稍受挫就派人暗殺裴越的魯莽性情,在經過那麼多風波的歷練之後,尤其是親歷四皇子謀逆案,以及這一年在朝中的磨礪,他已經越來越成熟,漸漸有了開平帝期望看見的風姿。

聽到劉贇冰冷的話語,劉賢平靜地說道:「欲正人先正己,二弟不要學那些陰險小人隨意攀誣。」

劉贇輕哼一聲,不再做口舌之爭。

另一邊的六皇子劉質雖然聽得不甚真切,卻也知道這兩位皇兄大概會說什麼,他面上古井不波,心情卻不由自主地變得舒坦起來。

皇子之間暗流涌動,朝會更是變成滾沸之水。

越來越多的人站出來支持薛稷的提議,這些人成分複雜,渾水摸魚者有之,真心認爲裴越該加封國公的人亦有之。

沸反盈天之中,開平帝深邃的目光越過三位皇子和兩位軍機,遙望着處於風浪中心的裴越。

恰此時,彷彿心有所感一般,裴越擡頭迎向皇帝的直視。

只這一瞬間,他便讀懂了開平帝想要表達的心思。

「看到了嗎?這些人視你爲洪水猛獸,拼命

將你推上國公之位。只要朕點頭允准,你便是大梁第一個不滿二十歲的國公,抵達這世間絕大多數人夢寐以求的終點。只是從此以後,你便與權柄無緣,安心在府裡做個富貴閒人。」

事實也是如此。

裴越心中如明鏡一般,皇帝之所以弄出這麼多事兒,歸根結底是捨不得徹底放棄自己,才用迂迴輾轉的方式賜婚來保全自己。至於這裡面究竟有多少是出於他想讓自己支持大皇子,有多少是不想軍中出現亂象,有多少是顧及穀梁的面子,又有多少是因爲君臣之間的情義……

裴越不知道。

他不會讀心術,也非洞徹人心的鬼神。

縱然周遭喧囂四起,裴越依舊強硬堅定地保持沉默,帶着幾分執拗地望着開平帝。

便在這時,一道洪亮甚至略顯暴躁的嗓音將殿內的喧囂悉數壓了下去。

「啓奏陛下,臣認爲不可加封中山侯爲國公之爵!」

開平帝循聲望去,看清楚這句話是從禮部侍郎盛端明口中發出,隨即眉頭微微挑起,但是心裡並不覺得意外。

這個時候還不需要他親自出面,先前帶起鼓譟聲浪的工部尚書薛稷正色道:「盛大人,莫非你覺得中山侯的功績不配加封國公之爵?」

盛端明毫不猶豫地點頭道:「當然配得上!」

薛稷便不解地說道:「那我就不明白了,既然盛大人覺得配得上,緣何要站出來反對呢?」

盛端明凜然道:「中山侯在南境時不懼生死親歷矢石,這是我親眼所見的事實,如果單純從功績而論,他的確足夠加封爲國公。但是,薛大人難道不明白一位年方弱冠的國公意味着什麼?中山侯現在需要的不是***厚祿,而是朝廷的信任和沉澱的時間!」

這席話說得太過直接,以至於薛稷啞口無言。

他總不能說裴越功高震主,就應該封其爵奪其權,最好直接打落凡塵。

有些話只能心裡想想,萬萬不可脫口而出。

盛端明見薛稷不再爭論,便向前兩步來到御前,跪行參拜大禮,然後面色漲紅地說道:「陛下,千軍易得良將難尋,更何況中山侯秉持忠心,恪守爲臣之道,一言一行盡顯赤誠,絕非狼子野心之輩。老臣並不諱言,當初對中山侯頗有偏見,可是南下之後一路所見,老臣才知道什麼叫做赤子之心。」

他仰頭望着陷入沉思之中的開平帝,慷慨激昂地道:「陛下!老臣敢以項上人頭擔保,中山侯絕對不會辜負陛下的厚望,更不會成爲亂臣賊子,倘若他真有不臣之心,請陛下先斬老臣並闔家十二口!」

羣臣無不肅然起敬,就連開平帝都微微動容。

不遠處,王平章依舊神色鎮定,但是誰也看不到他縮在袖中的雙手漸漸攥緊,心裡驀然涌出一股凌厲的殺意。

裴越望着盛端明的背影,他忽然有些後悔。

後悔自己應該早些站出來,不該任由那些人鼓譟不止。

因爲世事不可能完全按照他的意願發展,即便他只是想再看看開平帝的底線。

那夜在白馬鎮中,前面那位老大人言之鑿鑿,可是裴越沒有想到他竟然會拿身家性命替自己作保。

毫無疑問,盛端明是大梁的忠臣,他今日所言只是出於自己的本心,既不希望國朝損失裴越這樣一位年輕俊傑,也不願意看到這對君臣徹底決裂。

或者說,盛端明並不完全是替裴越說話。

但是他的話卻讓裴越感觸良多。

這個時代的人啊……

裴越終於邁步向前走去,來到盛端明身邊。

890【今日一別】27【京都有雨】141【綺水之畔】1249【家天下】37【籌謀】281【大地烽煙】17【兄弟】1153【大變革之前奏】317【東北偏北】(二)529【癡人說夢】351【長歌當哭】(八)551【一箭雙鵰】434【巧連環】833【請君入甕】890【北疆疑雲】1214【長風破浪會有時】(十)476【寧忠之死】43【風起】233【妙人】241才女桃花510【靜水微瀾】803【父與子】(上)904【迷霧中的一縷光】991【要麼死,要麼活】84【上路】(五千字二合一)69【凌遲】945【一路向北】1046【刀橫泣鬼神】292【破】316【東北偏北】(一)1083【憐子如何不丈夫】1258【曾許人間第一流】480【九大家】967【衆生皆苦】273【獵殺】914【尺素】1103【決裂】951【過河卒】261【兵臨】378【抽絲剝繭】229【藏鋒】1229【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一)528【打回原形】1175【天下英雄誰敵手】1203【裡快哉風】(一十七)950【或重於高山】1013【大戰之前】1225【直掛雲帆濟滄海】(七)1160【白馬西風塞上】852【歷史的塵埃】601【義妹】814【大戟士】558【收網】1025【向死而生】641【局中人】1175【天下英雄誰敵手】276【舉目四顧盡茫然】445【衆生皆苦】792【刺裴】(一十九)798【往事只堪哀】1124【冠蓋滿京華】689【人間悲喜】350【長歌當哭】(七)1216【長風破浪會有時】(一十二)365【杯酒】(上)287【刀口】1123【人生不過年】228【行路難】申請請假一天647【俯首】1205【長風破浪會有時】(一)1110【裴越的野望】1085【大梁的未來】(下)519【祖孫】414【席捲】(十)1015【忽聞山川刀刃鳴】340【藏劍】918【合縱連橫】338【提刀】291【誰人橫刀立馬】119【侍寢】21【三年】1152【世事二難全】457【失態】請假一天,回家過年143【神來之手】431【星火燎原】204【敲竹槓】909【不是不報】47【此間少年】747【初次交鋒】546【真相】643【靈光一現】714【唱唸做打】18【壽禮】464【葉七之謎】1105【揮毫描藍圖】159【姐弟】622【浪淘沙】870【席先生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