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莊子有點不正經

“呦~!”

也不知道跟哪兒學的,李姝被爺爺抱在了懷裡,摟着爺爺的脖子就給來了這麼一句。

李順也是笑着學了,道:“呦~見着爺爺高興啊?!”

李學武見着父親的模樣也是笑了笑,看着顧寧從樓上下來,便說道:“爸來了,在山上遇到的,便一起回來了”。

“爸”

顧寧也是主動跟李順打了招呼,同時把手裡的包遞給了來接她的李學武。

“哎,才下班啊?”

李順對孫女的態度,對兒媳婦兒態度,跟對兒子的態度完全不一樣。

李學武現在是結婚了,而且顧寧兩人處對象的時候也是不常在李家的。

所以李順對於兒子在家的時候訓起來是不揹人的。

但現在不成了,李學武結了婚了,李順即便是要訓李學武,那也是趕上了,也得找好了時間,想好了語氣才能說教。

而老三則又是不同,因爲姬毓秀經常來家裡吃飯,有的時候還在這邊住着,所以李順即便是在家也不能隨便訓李學才。

每次都是把李學才叫到西院去,堵着揹人的地方或是訓斥,或是動手給那麼一下子。

不能當着兒媳婦兒訓兒子、打兒子,這是老太太教下來的規矩。

更不能在飯桌上訓,以前李順就多次犯這個錯誤,後來有了趙雅芳便也剋制了很多。

現在二兒子都結婚另過了,三兒子的婚事也基本定下來了,李順的脾氣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也變了。

把鋒利和責罵收斂了,剩下的唯有對兒子的期盼和對孫輩的關愛。

李姝就是李順的心頭好,也是李姝會哄人的,摟着爺爺的脖子先給臉上mua~一個,然後就是咿咿呀呀地說個不停,可親近。

李順打進了門這臉上的笑意便沒斷了,就連看見兒子弄的這個金魚池都懶得說他了。

要是兒子弄來自己玩的,那準是不務正業,有錢沒地方花了。

但現在看着孫女喜歡,小手指着金魚池裡的金魚對着他一個勁兒地說着。

有的時候說累了還長舒口氣,然後繼續說。

這小模樣看得李順就跟大熱天裡吃了冰鎮西瓜一樣舒爽。

這他就不覺得兒子是在浪費錢了,只要孫女喜歡就成。

別說這金魚池了,就是家裡那些瓶瓶罐罐的,李姝哪個沒摔過,打碎了也不礙的。

李順哪怕敢給一個不高興或者心疼了的表情,那李姝就敢掉金疙瘩哭給爺爺看。

那到時候就不是一個藥瓶的事兒了,李順得拿兩個出來讓孫女摔着玩,還得誇摔的好,摔的響才成。

李姝算是把爺爺拿捏的死死的了,也不管爸爸催着,一個勁兒地給爺爺講着她的金魚有多好。

李學武看着閨女和父親都不搭理自己,只好先拎着包去了車上。

給開了大門的秦京茹這會兒走到了車邊來,對着李學武說道:“這周我就不回去了,也沒啥事,回去住也不方便”。

“成,看你”

李學武點點頭,表示同意了,再看她欣喜的表情,輕笑了一聲,道:“自己在家輕鬆了唄?”

“沒有~”

秦京茹也是感覺自己樂的有點兒早了,怎麼也得等李學武走了才樂出來纔好。

李學武卻是沒說她,辛辛苦苦一週,又是收拾家務,又是洗衣服做飯的,應該好好休息一下的。

“記得準備明天中午的伙食”

李學武叮囑道:“可能有八九個客人來,多辛苦一下”。

一邊說着,李學武一邊從兜裡掏出錢包準備給她買菜的錢和票。

但看着她想要又躲閃的眼神,又多數了幾張放在了她的手裡。

“買菜的錢,剩下的都算你的獎金”

“還有獎金!?”

秦京茹看着手裡多出來的兩塊錢也是很驚喜,她正準備明天去市場的時候順便逛逛街的。

李學武卻是沒再跟她說什麼,他是懂怎麼讓馬兒跑的。

放好了顧寧的包,走回門廳勸了父親和李姝該出發了。

本來李姝還要繼續說的,但當李學武說出家裡母親還在等着的時候,父親卻是抱着李姝先往出走了。

一邊往出走,李順還一邊哄着孫女道:“奶奶做好飯了,等着李姝回家吃飯飯了”。

李學武看着父親竟然都會哄孩子了,不由得扯了扯嘴角。

而老太太卻是沒有驚訝的,因爲在李學武他們小的時候,李順也是這麼哄過孩子的。

只不過孩子稍稍大了一些以後便沒有再哄過了,作爲父親,要把愛表現在另一面。

帶着老太太和顧寧出了門,安排兩人坐在了後面,由着顧寧抱了李姝,父親則是坐在了副駕駛。

等車開出別墅大院,秦京茹抿着嘴,小心翼翼的、一步一步地將大門關上,掛上插銷……

隨後慢慢地轉身看着大別墅真想捂着臉驚喜地大聲喊上一句:“只有我一個人啦!”

——

“放那丫頭一個人在家行嘛?”

李順坐在副駕駛有些害怕,用手抓着車門框上的扶手,卻又對海運倉那邊擔心着。

也許就是爲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不要去想這沒有門的車在路上飛馳着。

шωш●тTk дn●co

李學武也發現了父親的緊張,稍稍放緩了車速,笑着安慰道:“您不用擔心,我開車很穩的,不會出事的”。

李順瞥了兒子一眼,卻是對兒子的安慰表示了懷疑。

可一想到家裡,便又提醒道:“你這車弄的是不是太多了?”

李順微微皺眉道:“這一臺,家裡還一臺,還有一臺卡車,你可得加點小心啊”。

李學武撓了撓臉,他怎麼覺得父親的話是話裡有話呢。

不過轉念一想,父親說的應該不是自己想的那個意思,應該說的是車多了有影響的事。

“知道了,回頭兒我跟彪子說一下啊,注意一點兒”

李學武點了點頭,答應了一聲,隨後又看了父親一眼說道:“海運倉那邊沒事的,她又不是小孩子,有她在我還放心些”。

說實話,海運倉那邊的安全全靠鄰居之間的默契和遠離大雜院的環境。

就李學武他們這樣的衚衕竄子,離的近了準給你禍禍嘍不可。

海運倉老早以前就是倉庫,躲着居民區建的,那片別墅在建的時候也是可着靜謐和典雅的環境。

現在居住的也都是些有身份的人,更沒有調皮搗蛋的在周圍鬧。

所以住在那邊雖然鄰居之間的感情很淺,甚至說沒有。

但互不打擾的這種相處方式也很叫顧寧感覺到舒服。

即便是左鄰右舍的見着面,最多也就是笑着點點頭,表示認識了。

李學武在海運倉那邊還是有些珍貴玩意的,有個人在家總比一晚上沒人的強。

就是不能讓人摸到自己的行動規律,習慣,也是破綻。

李學武也想着了,過段時間實在不成就跟院裡養條狗。

或者他不在的時候安排個人在那邊,防着點亂的那段時間。

至於父親所擔心車的問題,他有想過的。

一個是周圍的鄰居們都習慣了,也不是猛的多出來的,沒什麼揪着這說道。

二一個便是那兩臺車的車況都不咋地,外表看着破破慥慥的,跟隨時要散架掉零件似的。

三一個便是經營,回收站的買賣不僅僅是要經營的,這人脈關係、鄰里口碑也是要經營的。

回收站在這一點上倒是做的很不錯的,尤其是葉二爺帶着、教着,遇着什麼人說什麼話。

包括於麗她們在內,收廢品的小孩子們也都是學着說話,學着做買賣。

光是院裡的車就救了多少人的命,四合院這邊是沒人會說道的。

至於外面的,從去年冬天開始,李學武便叫老彪子帶着小子們幫着街道掃雪,幫着孤寡老人收拾院子。

一直到現在,老彪子還在堅持着做這些事兒,因爲他嚐到這裡面的甜頭了。

無非就是帶着人清理下垃圾,收拾下衛生,有的時候再把倒了的牆重新砌一下。

最多的可能就是給搬傢俱送傢俱了,無論是收也好,送也好,倒座房的這些人都儘量不叫人搭手。

再有一個,他們是收破爛的,跟各家各戶的老頭、老太太們打交道最多了。

嘴甜、能幹、穿的破,賣慘、多笑、不要臉。

只要記住這些關鍵點,這衚衕裡最有話語權的那些老頭老太太們沒有說他們不好的。

誰還沒有個老的時候,趕着這些好孩子還不都得誇着贊着?

但凡有說回收站的人不好了,這些拄着柺棍的孤寡老人就不讓了。

這名聲好了,街道多次表揚了,回收站的人緣也交下了,買賣好做不說,關鍵是回收站的羣衆基礎有了。

只有讓買賣成爲羣衆默認的、習慣的纔是最穩定的、最安全的。

就說這主動給老彪子介紹對象的就有多少,都是熱心的老太太和大媽大嬸啥的。

當然了,鑑於老彪子的本身條件,和街坊鄰居們所認爲的回收站的條件,給介紹的也都不咋地。

老彪子也是痛苦並快樂着,一邊忙於應付鄰居們的好意,一邊苦苦周旋於中戲和中財之間。

當李學武他們到了四合院的時候老彪子還沒回來呢,許得半夜了。

山上的青菜下來不少,再說還有些零散打的肉食和皮子,這些東西山上不好處理,老彪子卻是照單全收。

“跟着去了學武那了?”

衆人到院的時候正巧趕上姥爺站在院裡,沈國棟他們早都卸完了車,跟那邊過稱入庫呢。

“趕上了”

李順跟丈人應了聲,笑着把李姝接了過去。

大姥笑看着大家下車,又接了李學武遞過來的煙,擺手拒絕了李學武點菸,道:“不抽了,就要吃飯了”。

李姝見着又回到了熟悉的家,小手指着院裡示意爺爺往回走。

李順跟大姥說了一聲晚上回家吃便抱着李姝先一步往家走了。

老太太和顧寧則也是閒聊兩句也就回了院裡。

這邊忙着入庫,沈國棟只是跟李學武擺了擺手便忙去了。

一週沒回來,院裡還是那樣的井然有序,都是聞三兒等人打下的基礎,養成的習慣。

無論是回來多晚,先把收上來的廢品打包過稱,然後計數入庫。

等一切都忙完了才能回去洗臉吃飯,而飯也是無論他們忙多晚都要準備着的。

回收站雖然很小,但衆人卻是互相幫助,又各司其職,每天忙着的都是這些事,也不覺得厭倦。

早上的飯有些匆匆,中午的飯也只是混個飽肚,唯有晚上這頓,無論是做飯的,還是吃飯的,都是認真相待的。

李學武站在西院兒已經能聞得見倒座房裡傳來的飯菜香了。

跟着大姥說笑着往門市部去了,二爺他們這邊也在收拾着準備關門上板了。

“呦!學武回來了”

二爺站在門口的櫃檯上攏着賬,先見着李學武進了門,便笑着打了聲招呼。

在外人面前,二爺是不會稱呼李學武爲東家的,知道李學武不願意顯露身份。

“哎,您辛苦”

李學武回了一句,笑着敬了一根菸過去。

葉二爺接了,不過也沒要點的意思,直接卡在了耳朵上。

“這打學武結婚後不在這邊住,老見不着怪想的呢”

“二爺,您可真會聊天”

小燕兒給客人送走了,轉過身來跟李學武打了招呼,又調侃了同在櫃檯裡面的葉二爺一句。

葉二爺則是哈哈笑着,手裡撥弄算盤的手卻是不停的。

最後一個客人走,便也到了上板的時候,也沒用李學武伸手,後院先過完稱的小子們便都跑過來幫的忙。

那門板和封窗子的板子可厚了,要光靠於麗她們這些女人們,那可是費了大勁了。

這些板子都是姥爺給做的,相當於後世的捲簾門窗,防護能力相當。

隨着門板的封擋,窗子外面逐漸黑暗,屋裡的燈光愈發的亮了起來。

隔壁的舊貨商店今天是於麗最後一班,剛纔李學武進來的時候便掀開門簾看了一眼,這會收拾好了賬目便也走了過來。

李學武卻是正在看着牆上的擺貨,以及貨架上的一些可置換貨物。

“彪子沒跟你一塊兒回來啊?”

“沒,他還得裝貨回來”

李學武轉頭看了跟自己說話的於麗一眼,笑着道:“捨不得汽油呢,說是現在青菜也好賣的很”。

“就掉錢眼兒裡的德行了”

於麗也是笑着接了一句,隨後便去櫃檯邊上幫着小燕收拾了攤位。

姥爺揹着手站在屋裡,也跟着李學武的視線看着這些廢舊維修的二手貨物。

李學武示意了一下櫃檯外面好大的一塊兒空檔,對着姥爺說道:“回頭兒您給打一個貨架子吧,擺在屋子中間,也不妨礙過人,更能增加貨物的擺放”。

“成”

姥爺也是乾脆,點了頭就是答應了,這都是手藝活,不算啥麻煩事。

李學武卻是會給姥爺找麻煩的,從櫃檯裡面拿了紙筆,畫了方形四面多層的立式中島貨架,又示意了水泥櫃檯的方向,畫了貼靠櫃檯外面擺放的貨架子。

這些都畫了,又給那些摞在一起的小人書畫了書籍貨架。

姥爺就站在一邊看着李學武畫,李學武畫完了解釋着便也仔細聽着,就像小時候李學武要姥爺給他做木頭槍一樣,這外孫子總有些新奇的點子。

二爺攏好了賬,走過來聽了一會便笑着對李學武說道:“你可真能給你姥爺找活兒啊,這櫃檯我看着是好,可也真費功夫啊”。

李學武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大姥,示意了圖紙道:“我就是給您提供個想法,您可着方便了來”。

大姥卻是擺了擺手,視線還在圖紙上,語氣卻是一如既然的淡定和親和。

“不礙的,有電鋸呢,又能費啥事兒”

這卻是就像小時候那般一樣,無論是李學武提出什麼要求,在大姥這都能得到滿足。

即便是母親說了不要慣着李學武,可大姥也是像現在這樣擺擺手,說不礙的。

二爺見姥爺如此,便也沒再說什麼,只是跟李學武說起了這一週店裡的情況。

“你讓收的那些玩意兒確實有人來問了,可一個都沒有賣的”

二爺苦笑着從櫃檯下面拎了一個罐子上來,示意李學武來看。

李學武也是仔細瞧了,有點兒眼熟啊,張嘴便問道:“這是元青花?”

“嗯,這青花確實是圓的”

葉二爺也看出了李學武臉上的笑意,知道他猜出來了,苦笑道:“費勁巴力的就收了個這破玩意兒”。

李學武用手指彈了彈瓷器,問道:“您估摸着,這玩意兒是啥時候的?”

“呵呵,比我歲數還小呢~”

葉二爺倒是風趣,眼睛不屑地看了一眼櫃檯上的瓷器,道:“這玩意兒以前叫鬼打眼,就是鬼來了都有可能打了眼,但這件兒做的太爛了,別說鬼了,就是特麼狗來了都不胡打眼”。

“呵呵呵,多少錢收的?”

李學武也是仔細打量了這件瓷器來,就跟看珍品一樣仔細。

看這玩意主要靠眼力和學識積累,沒有真假,只有合適和不合適。

你要是說它是假的,可它就是個罐子,真瓷的,裝水不漏,何來假的一說啊。

“一毛錢”

葉二爺扯了扯嘴角,看着李學武笑道:“您給定的價啊,上品一元,中品五毛,下品三毛,破爛一毛啊!”

“嘿嘿,這價都賣?”

李學武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了,上品雖然是一元收,可他給二爺定的標準是皇家御用的那種,要麼就是絕世珍品。

似是這些破爛,一毛錢收他都嫌貴,別不是以後倉庫都堆放不下啊。

好在他也給這些破爛定好了去處,東風一號那邊可以當個擺設,贗品瞅着也好看啊。

至於太次的,就都跟門口砸碎了當廣告了。

葉二爺卻是挑了挑眉毛,手指彈了這罐子一下,輕聲道:“這叫投石問路”。

“我特麼想給他玩釜底抽薪呢!”

李學武翻了翻眼珠子,不再看這罐子,而是對着葉二爺說道:“今天下的文件”。

“這個”

李學武手指了指罐子,道:“還有資本玩這個的,或者收藏這個的,都有可能算作不好的事情”。

“是嘛!”

葉二爺倒是驚了一下,瞪了瞪眼睛,問道:“這……盛世的古董,亂世的黃金,收藏古董文玩都有錯了?”

“呵呵,收藏它們沒錯,錯的是有能力收藏它們的人”

李學武輕笑了一聲,沒有仔細解釋,手指摸了一下罐子,道:“窮人不怕破而後立,因爲窮人啥都沒有,而富人就不成了”。

說完點了點櫃檯,叮囑道:“告訴小子們,收廢品的時候問上一嘴,別怕捱罵,說一說口號,一定要把價格打下來”。

“明白了”

葉二爺也是嚴肅了表情,低聲道:“這一週也有人開始收了,不過價給的很高,我估摸着是有人看出什麼來了”。

“不用管他”

李學武的眼睛豎了豎,冷笑道:“現在他收的歡,早晚拉清單,收多少吐多少”。

葉二爺好像明白了李學武的意思,遲疑地問道:“那就……還照這個價格收?”

“就照這個價格收!”

李學武堅定不移地說道:“明目張膽地收,一定就說是都當廢品回收再利用,那些東西都是舊社會的垃圾,要在態度上表現出不屑一顧來”。

“懂了懂了”

葉二爺嘴上應着,站在櫃檯裡面的膝蓋有些打哆嗦。

從李學武的口中他也是聽明白了些東西,這東西就要禁了,可該值錢的還是值錢。

東家是想借着大義要玩莊家通吃呢。

先把這股子風炒起來,讓有心思的買賣家,或者收藏家都藉着這股子風去搶收這些東西。

即便是現在那些人一邊偷笑着收東西,一邊罵這邊大傻子都不怕。

而後等風炒大了,這些人卻又會被那股子大浪打滅了,埋沒了。

要想活命,就得把吃的這些東西再吐出來,而且吐也得找個好名聲吐。

因爲都知道他們收這玩意兒了,就算是銷燬都不成了。

那還有什麼辦法能比得上主動把這些東西當破爛賣掉來的清白呢?

那到時候回收站還不是漁利雙收,坐享其成?

葉二爺也不是沒見識過早先設賭開寶局的勾當,那牌桌上玩骰子可不就是這一套嘛。

不讓你吃着香兒,怎麼會乖乖掏錢呢,等你發現的時候就是後悔莫及的時候了。

東家才二十歲啊,就有這般的算計和頭腦,要是擱在前朝,說不定又是一個胡雪巖啊。

李學武纔不願做那仰人鼻息的商賈呢,時代變了,做買賣,還得是現在這種集體企業。

這邊正說着,後院收拾完了的沈國棟也走了進來,笑着招呼過後,便也彙報起了自己負責的業務。

現在廢品回收比較穩定,也到了瓶頸,回收站走了六個人,衆人本以爲會手忙腳亂的。

可除了最初的不適,現在倒也習慣了,收上來的廢品還是那麼多,該是什麼點下班還是什麼點。

小子們都分到了三輪車,興致自然也高了,蹬着三輪車滿四九城的跑,沒有他們收不到的地方。

這回收站的門市部現在成了會議室,衆人嘰嘰喳喳地彙報着各自的工作。

於麗也說了隔壁商店的銷售情況,新傢俱賣的也很好,有要舊傢俱的都帶着去後院北庫房看了。

老彪子還是捨不得舊傢俱的業務,便將能賣的都擺在了北庫房,不耽誤大姥做木匠活,也能當個展廳。

這邊正說着,劉茵卻是找了過來,見着都站在屋裡說着話,便笑着嗔道:“都不餓啊?不吃飯了啊”。

說完又對着李學武和大姥說道:“找了一圈也沒找見,家裡都等着了”。

“快走吧,吃飯吃飯”

李學武笑着對幾人擺了擺手,被母親催促着回了大院。

這邊確實都好飯了,傻柱正站在門口吹涼風,見着李學武他們回來,便笑着招呼道:“呦~大會開完了?”

沈國棟見傻柱調侃他們,便玩笑着拍了一下傻柱的後背,發出“乓”的一聲。

小燕見着他玩笑起來沒輕沒重的,便嗔道:“鬧啥鬧,跟柱子哥還鬧!”

傻柱卻是嘿嘿笑着擺了擺手,道:“沒事妹子,鬧着玩的”。

這個時候迪麗雅也從廚房走了出來,見着衆人回來也是笑着打了招呼。

傻豬見着李學武要往家走,便跟着出了屏門,拉着他往大門口方向走了兩步,隨後低聲說道:“你最近搞啥了?我今天見着廠長去大領導那說你來着”。

“說我啥了?”

李學武挑了挑眉毛,這楊鳳山跟大領導的關係蠻好的嘛。

“不知道,就聽着你名字了”

傻柱搖了搖頭,道:“可總不能是去誇你的吧?你跟大領導熟嗎?”

李學武看了傻柱一眼,道:“不認識,沒交情,都沒你熟”。

“還是的啊!”

傻柱歪了歪腦袋,道:“悠着點兒吧,我看大領導最近也很忌諱些個東西,憂心忡忡的”。

“你還會看人心情了?”

李學武沒想傻柱再跟自己說這些,有個提醒,心裡有數就成了,沒必要讓傻柱跟中間爲難。

因爲傻柱跟廠長楊鳳山的關係也是很好的,大領導就是楊鳳山介紹給傻柱認識的。

現在還時常去大領導家裡做飯,有的時候李學武也想,後來這位被廚子給弄了,是不是因爲傻柱去的太勤了。

傻柱這人做事從心,從來都是看關係,重感情。

李學武跟楊鳳山也沒有私仇,所以犯不上讓他在裡面夾着,好像自己多麼陰險似的。

傻柱也明白李學武的意思,笑着道:“你真當我傻是不是,這眉頭皺沒皺着我還看不見得了”。

說完拍了拍李學武的胳膊道:“得了,你知道了就成,趕緊回家吃飯吧,嬸子又出來了”。

李學武笑着點了頭,便進了垂花門,母親果然在門口等着他。

見李學武進來還抱怨道:“你比神仙還難請,這吃個飯咋這麼費勁”。

李學武苦笑道:“有事說唄”。

“有事吃了飯再說不一樣啊?”

劉茵嗔了兒子一句,進屋便又催着他趕緊洗手上桌。

說是說,但這着急叫兒子吃飯,心疼兒子也是真的。

李學武不上桌,她就去找,她要是沒在,這桌上咋開席。

所以李學武進屋後衆人也都是笑着看了他,他也有些不好意思的。

“趕緊吃吧,動筷子,別等我”

一邊說着,一邊禿嚕禿嚕地洗了臉,接了母親遞過來的毛巾擦了。

擺桌還是跟上週的一樣,大家好像都默認了這種坐法,就覺得此後的週末聚會都這麼坐了。

照例,母親給這邊桌上的每人都準備了一顆鹹雞蛋,李學武也像上週一樣,將蛋黃挑給了顧寧。

這一次沒人在說笑,卻是在李學武和李學才的動作中都會心一笑。

姬毓秀是比較喜歡這種大家庭聚餐的氛圍的,她家裡時常冷冷清清的,父母親早就在國外工作,家裡早前還有保姆的,後來她跟哥哥大了也就不再請了。

可即便是有保姆,又哪裡有這種家庭的氛圍啊,尤其是炕上一桌,地下一桌的這麼多人。

長輩有長輩愛說的話題,家長裡短,柴米油鹽,他們年輕人也有年輕人愛聊的話題,山川河海,煙花絢爛。

姬毓秀看着長輩們坐在桌子邊說笑着,覺得開心和滿足,而長輩們看着年輕一桌的和諧美滿,又怎麼能不心滿意足。

家庭之於衆人心中都有着一種份量,或是責任,或是籍慰。

對於這種感情,每個人的解讀方式都不一樣,但殊途同歸,只要坐在這一桌吃了飯,就代表了家人團聚,心連着心。

老太太常唸叨着,什麼是幸福啊,幸福就是現在,有飯吃,有酒喝,有親人,有笑聲。

李學武吃的快,雖然照顧了一桌人的速度,可也早早地放下了筷子。

等他起身要去接炕里正坐在父親兜裡吃着飯的李姝時,母親卻是問道:“吃飽了嘛?”

“吃飽了,我吃的快”

李學武對着閨女拍了拍手,笑着道:“來吧閨女,讓你爺爺吃飯,咱們溜達一圈去”。

李姝擡臉看了看爺爺,見爺爺也是笑着看着她,小嘴一咧,給了爺爺一個暖心的笑容。

“幺~!”

“吃這個啊?”

李順也沒搭理兒子就跟邊上站着,見着孫女小手指了雞翅膀,夾起來就要喂。

劉茵卻哪裡敢讓他喂孩子吃這個,伸手拍了他一下,拿了溼毛巾給李姝擦了小手和嘴巴上的油。

“可以了,吃了不少了,晚上肚肚要難受了”

劉茵一邊說着,一邊點了點李姝的小肚子嚇唬了一句。

李順見着大孫女眼睛盯着碗裡的雞翅膀,小饞貓似的,也是無奈地笑了笑。

“爺爺可沒轍了,你奶奶不叫咱吃,那咱只能明天再吃了”

“爸,給我吧”

李學武有些尷尬地站在一邊,今天被這爺孫兩個忽視好幾次了,直有種無奈,真想大嫂這一次多生幾個,好叫父親稀罕個夠。

劉茵抱了李姝交給了李學武,道:“帶她出去轉轉,看見了就想吃,以後還不得是個大胖姑娘啊~”

李姝好像知道奶奶在說她似的,瞪着大眼睛,小嘴兒抿着,對着奶奶用勁。

李學武笑着顛了顛閨女,抱着出了裡屋,從櫃子上拿了她的小涼帽給戴了,這纔出了門。

四九城的五月白天是熱的,晚上是涼爽的,月光清冷,就連晚風都有些涼意。

四合院裡這個時候還是比較熱鬧的,吃得了飯,總不好現在就躺下。

再說屋子裡也熱的慌,便都坐在院裡納涼。

說是納涼,倒也不至於就像三伏天似的光着膀子使勁兒搖着蒲扇,現在還沒有到那個地步。

男人們就是跨欄背心,自己家婆娘做的大褲衩子。

女人們則就是碎花短袖,有年輕穿裙子的,穿紗褲的,也有上了歲數後不在乎的,跟男人一樣,也穿了大褲衩。

當然了,這上了歲數的可得是五十多歲往上了,再年輕一點兒的可不成。

要真是四十多歲就這麼穿,那兒子就甭想找媳婦兒了。

也許就是人類天生的缺少安全基因,即便是大晚上的乘涼也要找個方便的位置。

這三門的遊廊和門口便是好地方,背靠着身後來不了暗箭,左右敞亮還有風。

李學武從家裡出來,見到的便是前後院的都搬了小板凳,坐在三門門口說着閒話呢。

孩子們則是圍着前後院的跑着、鬧着,嘴裡咯咯咯地笑着。

李姝瞧見了那邊的笑聲和鬧聲,也是瞪着大眼睛看着,觀察着。

這孩子不認生,但也不好湊熱鬧,只願意跟家裡人親近。

三門門口成一局,三大爺家的一角遊廊也是一局。

三大爺門口這局多是他們家人,晚上這會兒也是吃得了飯,在這兒磕打牙呢。

瞧見李學武出來,閆富貴笑着用手裡的蒲扇擺了擺,打着招呼道:“呦,爺們兒,好久不見了”。

“呵呵,您家的飯可真早”

李學武顛了顛閨女,笑着回了一句,又看了眼院裡的人,笑着問道:“您這是給開大會呢?”

閆富貴擺了擺手,側着頭笑鬧道:“快別提什麼大會了,現在三個大爺折了一大半”。

說到這兒,指了指自己,苦笑道:“我算半個,一大爺也算半個,後院老劉半個都不剩了”。

“呵呵,您這算法真稀奇”

李學武笑了笑,說道:“這大爺還有論半個的”。

閆富貴倒是沒有笑,只是感慨道:“我現在啊,就是半個廢人,重活幹不了,脾氣不能有,可不就剩半條命了嘛”。

說着話又示意了後院裡說道:“一大爺老易,這一場鬧過,嘿,我瞅着身子骨也不大靈了,哎~”

他這聲嘆氣不知道是給一大爺和他自己的,還是給後院那位折戟沉沙的二大爺的。

想當初,這四合院裡最風光的當屬他們三位了。

一二三位大爺,事事都得他們給說了算,這院裡大事小情的還都得求着他們來給決斷。

事事不出門,全院大會解決不了的,可能還真就不多。

但也不知道就撞了哪個邪,這三位是一個接着一個的倒下,差點兒全軍覆滅。

弄的現在院裡人也沒人再找他們來說事,更沒人惦記這全院大會了。

“多動動,別老待着”

李學武笑着道:“早上要是睡不着,也跟我爸似的出去轉轉,身子骨是養出來的,光靠太陽曬也不成”。

“嘿!這你可有所不知了”

一提到這個,閆富貴卻是來了精神,擺了擺手道:“這曬太陽啊,還真管用”。

說着話用手捶了捶身子,道:“以前老跟講臺上站着,這腰和腿都不咋好,可曬這一春天的太陽,再去學校可就沒這個毛病了”。

“呵呵,是鈣”

李學武笑着拿了閨女抓他臉的手,解釋道:“曬太陽嘛,有助於鈣的吸收,促進骨骼生長和發育”。

“曬太陽還能再長個?”

聽李學武說到這,閆富貴卻是將信將疑地問了一句。

李學武卻是好笑道:“嘿,可真說不定,您可得悠着點,要真是曬了太陽再長十公分,您該心疼您的衣服了”。

調侃完了三大爺,李學武就着沒了耐心煩的閨女便往垂花門走去。

而閆富貴也聽出李學武的調侃來了,笑着道:“要真是能再長十公分,我認可重新裁衣服了!”

“哈哈哈~”

見着三大爺笑鬧着,這邊乘涼的也都跟着笑了起來。

老七媳婦兒懟了懟賈張氏,笑問道:“你家秦京茹咋沒回來?不是跟着去幫忙了嘛”。

“誰知道呢,野丫頭”

賈張氏撇了撇嘴,說道:“在那兒住啥房子,回來又住啥房子,她還能想着這邊?”

“再說了,她可不是我家的”

賈張氏的吃味就連隔着一道門的秦淮茹都能聞見了。

上次秦京茹回來把李學武家這頓誇啊,要不知道的還以爲李學武住紫禁城裡去了呢。

這個也好,那個也好,她住的屋裡又是多麼多麼寬敞,可算是享着城裡人的福了。

她也是個不長心的主兒,那誇住宅,還能比着誇嘛?

你一個勁的說你現在住的有多好,那就忘了剛跟村裡跑出來跟這邊住的日子了?

嫌誰家不好呢!

第181章 不丟字兒第680章 東風建築第180章 李科長您嚐嚐這雞第778章 貓和老鼠第85章 供銷社第900章 您怎麼纔來啊!第721章 貽笑大方了!第902章 風塵女子第935章 袁華!你把門給我打開!第944章 案子更復雜了第22章 格局打開,那啥自然來第621章 再長十公分第845章 養生是爲了什麼?第297章 才貌雙絕第194章 我讓你跪下!第132章 飛出來的第982章 新年好第334章 善良之子第637章 你惹他幹什麼呀!第522章 紛紛擾擾第817章 你怎麼還不走!第857章 養了三年豬第969章 快過年了第54章 特殊審查第799章 真是該死!第152章 從孩子身上着手第248章 哪兒的黃土適合埋人第639章 諾言第591章 有點兒疼(三更求月票)第494章 還有王法嘛!第914章 帶嫂子走吧第966章 只談風月第72章 不是我說的第648章 你可真會說第758章 墳頭上罵街第780章 苦悶第770章 香香的第226章 接班人第597章 夜微涼第860章 你啥也不是!第604章 爬樓第583章 你瞅啥?第888章 你晚上有啥事嗎?第106章 幫忙(九更)第224章 對不起,我是警查第687章 一代人第845章 養生是爲了什麼?第512章 深淵第610章 幕後黑手第885章 商業旅行團第75章 牛奶第317章 豎子,不要欺人太甚!!!第119章 婁姐,你撒開...第211章 跟誰睡覺?第446章 至少我記得第523章 雅過敏第75章 牛奶第682章 王姐歸來第242章 你也好好上班,我也虧待不了你第931章 都是正經人第922章 夢想值特麼幾個錢!第27章 恰飯嘛,不寒磣第959章 雨露均沾第624章 這麼多人呢第92章 紅燒肉第911章 危險!危險!危險!第736章 跳舞第906章 執迷不悟第179章 脣槍舌劍第438章 夜幕下的四合院第899章 挺突然的第839章 讓李學武打你!第515章 白紙第555章 你怎麼在這!第456章 不宜妄自菲薄第543章 我什麼時候結婚?第573章 你在屋裡幹啥呢!第634章 吃人嘴短第521章 金絲雀第303章 聽我說謝謝你第787章 滅頂之災第108章 騎馬(爲“叫我大白兔糖哥”萬賞加第426章 那是頭倔驢第550章 風聲鶴唳第625章 青年俊傑第249章 交個朋友第939章 能保研嗎?第854章 風向標第378章 我上我也行第131章 好吃懶做(日五更求訂閱)第349章 你覺得你夠資格了嗎?第594章 活該遇見李學武第38章 太不檢點了第767章 知更鳥第467章 倒打一耙第931章 都是正經人第91章 考校第465章 再愛我一次!第430章 沒時間解釋了,快上車!第961章 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