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祝酒

張經之所以受到幾次挫敗,也不過是因爲前任朱紈獲罪之後,費盡心力才建立的海防系統又崩壞了。他要重建海防,選拔得力的將官需要時間,而且他剛剛從其他地方調任,對兩浙的明軍系統不瞭解,隨他而來的狼兵與當地明軍配合也不夠默契,急於求成之下吃了兩次虧。只要給張經足夠的時間熟悉情況,選拔人才,整練軍隊,軍事上取得成果不過是時間的問題,張經的問題是朝廷是否有足夠的耐心。

因此胡宗憲考慮假如自己易地而處,恐怕九分心力要花在應付閩浙兩地的縉紳和朝廷上,只有一分才用來對付這些倭寇。所以他希望能夠在自己的幕府裡多招募幾個熟悉軍事,瞭解倭寇情況的人才,操持軍務,自己好把主要精力用來應付和朝廷和當地縉紳,這唐順之就很不錯的人選。想到這裡,他捋了一下鬍鬚,舉起酒杯對唐順之道:“唐兄,學生方纔看您以長槍使得精彩,不知這槍法從何處習來?”

“不敢!”唐順之趕忙舉起酒杯:“在下自從十餘年前免官回鄉之後,便遊歷四方,在槍法上學過沙家杆子、馬家槍等諸路槍法,後來又遇異人楊松,向其學的楊家槍,博採諸家之長,得其妙。”

“哦?那這各路槍法又有什麼不同?”胡宗憲問道。

“沙家杆子乃是長一丈八尺(按明造尺,約576米),竿爲竹製;楊家槍,長一丈四尺(約448米),馬家槍,長九尺七寸(約31米),杆皆用木製。竿子最長,槍腰軟,槍頭重,動作擴展大開,行槍粗疏緩慢,強調步法的運用,以跳、閃、進、退、步法迅如奔鹿、身法快如閃電爲極致。馬家槍,槍身短重,槍腰剛勁有力,槍頭輕巧,動作緊密迅速,強調手法的運用,以杆子吞吐變化、身似輕雲隨風、手臂如同活蛇鳧水爲最極。而楊家槍兼有步法,手法之妙,須得將馬家槍、沙家杆子都練熟了,也就自然而然就會了!”

“嗯,想不到槍法雖然是小道,也有這麼多奧妙!”胡宗憲露出了驚異的神色:“唐兄,你既然深得槍法中的奧妙,爲何不將其編印成書,廣爲流傳呢?”

“學生在拙作《六編》中的《武編》中就有記錄,只是這槍術若是讓歹人學了,不免爲害一方,所以——”說到這裡,唐順之停住了,衆人也都明白了他的意思,不由得紛紛點頭。胡宗憲笑道:“唐兄考慮周全,果然不愧爲前輩。不過我在湖北時,發現軍中少有武藝精熟的,唐兄可否願意屈身學生幕中,教習武事呢?”

“這個——”唐順之猶豫了一下:“胡大人相召,本來學生應當從命。只是如今倭寇橫行,唐某略有薄技,希望可以爲鄉里出力一二,只得多謝了!”

“唐兄說的也是正理!”被唐順之拒絕,胡宗憲也不着惱:“不過若是如方纔劉公所言,胡某他日來兩浙御倭,還要請唐兄於幕下出力呀!”

唐順之慨然道:“若是如此,自然義不容辭!”

“好,好!”胡宗憲笑道:“今日來見諸位鄉里,想不到竟然遇上二位賢才,實在是不勝之喜。”說到這裡,他的目光掃到一旁的香二孃,便笑道:“這位小娘子,你今日來這裡,卻還未曾祝酒一杯,這卻不能少了!”

香二孃笑道:“諸位大人老爺們方纔說的都是大事,奴家一個小女子如何敢打擾了,既然您開了口,奴家自然少不得!”說話間,她便從一旁的婢子手中接過一隻白玉酒盞兒,倒滿了來到胡宗憲面前,婷婷嫋嫋的屈膝福了一福,便要敬酒。卻被胡宗憲攔住了:“且慢,我等桌上這麼多人,你豈能只與我一人對飲,若是讓你盡數對飲,只怕又不勝酒力。這樣吧,你便在我桌上選一人便是,不過這酒也不能白白喝了,須得有個說辭!”

“說辭?”

“不錯,須得讓旁人皆滿意的說辭!”胡宗憲諸事皆了了,心情也不錯,見眼前女子媚態天成,着實是少見的好女子,便想要出個難題,與其戲耍一番。香二孃稍一沉吟,走到吳伯仁面前,曼聲唱道:

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願。

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常健,三願如同樑上燕,歲歲長相見。

她歌喉本就極好,有冠絕江南之說,此時用了心,到了最後一句“歲歲常相見!”更是有開金裂石,繞樑三日之感,唱罷了,將手中那酒吃了半盞,將剩下半盞殘酒送到吳伯仁面前,竟然是要與對方共飲這一杯酒。

“這個——”吳伯仁看到香二孃那隻手,與所捧的那白玉盞兒一起,竟然分不出哪裡是玉,哪裡是手,如水的目光裡更滿是情義,推辭的話到了嘴邊便說不出來。

“伯仁,美人恩重呀!”一旁的胡宗憲見狀,拊掌笑道:“若我是你,便是這杯中是穿腸毒藥,也一口吃進去了!”

吳伯仁聽了,身上一哆嗦,鬼使神差的接過玉盞兒,將杯中殘酒一飲而盡,他只覺得香氣撲鼻,也不知道是美人手上香還是酒香,至於那酒是什麼滋味,更是全然不曉了。

“好一個如樑上燕,歲歲長相見!”胡宗憲見吳伯仁飲香二孃的殘酒,擊掌讚道:“佳時、佳事、佳人,湊在一起,甚是難得,劉公!”

“在!”那會首趕忙應道。

“我這世侄在你處讀書,卻少了一個服侍場合的人!你可願意做個黃衫客、古押衙的好事?”

那會首聽了心中不由得暗自叫苦,原來這黃衫客與古押衙乃是《霍小玉傳》和《無雙傳》中的俠客,成全了書中男女主角的好事。胡宗憲這麼說明顯是要讓他出錢替香二孃贖身,做吳伯仁的妾室。

第兩百二十二章出征前中第一百九十六章幕友第四十章伏擊2第四百零五章扣留第七十七章推脫第二十二章訂貨上第兩百三十章分歧第八十九章求援第三百九十五章貨殖第二十四章買兵第四十五章夾河第九十五章留信第四十二章拖延第一百四十四章翻臉第兩百七十章來信12第一百四十六章結局第兩百四十五章爭訟第六十四章象威第三百七十四章先下手第五十三章遊說第一百四十九章僵持第一百零五章礦藏上第三百九十一章賞錢第一百五十五章勾心鬥角第十一章要賬上第兩百四十三章搖擺第三百二十六章驅逐第兩百五十一章結局第一百六十一章隱患第一百八十二章轉機第三百七十三章保全第兩百零九章籌劃第六十一章得救第兩百零三章公債與新軍3第二章異世第一百零三章審訊第五十五章矛盾第兩百六十九章來信11第二十四章籌劃第兩百二十三章出征前下第五章分歧下第三百四十五章探查第六十六章運氣上第二十五章偶遇上第兩百一十七章混入第三百零三章分歧第五十六章世面第兩百六十六章崩潰第一百八十六章戚繼光第一百一十六章烘乾箱第兩百六十九章稅之輕重2第九十九章心服第兩百三十四章自負第兩百二十五章價值一國的賞賜3第兩百七十一章張經第八十七章關卡2第八章密談第四百三十六章身份第一百九十五章徐渭第兩百九十一章懇求第六章風雲第兩百九十二章分析第十三章野心第一百五十五章合作第一百六十二章矛盾第兩百一十七章混入第九十七章重逢第一百六十八章原因第兩百七十八章壟斷第一百二十三章無道第三百二十五章各方第二十六章招攬第一百六十章磚窯第一百五十章懇求第兩百六十一章合戰2第三百章權衡第一章新生活第十二章混水第兩百六十章來信2第一百章前哨第六十二章善人第二十四章買兵第四百一十六章忘恩第四十一章謙王第一百九十五章愚弄第三百六十六章掃蕩1第三百八十七章桑名第兩百三十一章開眼界第五章分歧下第三百零六章暗線1第三百八十章漬物第三十四章安南第七十五章戰前第九十二章矛盾第兩百零六章金閣寺第一百五十八章經緯第三百五十五章贈人第兩百三十五章內應第五十二章訂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