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防備党項和環慶徒將慕容洧,反倒是南面兵力空虛。因此被搞得焦頭爛額,接連向秦州的制置司報告,希望制置司和宣撫司施加壓力,讓女真人和劉豫收斂一些。

這一日,鳳翔城防加固工程開工,徐衛引制置司和經略安撫司一干文武前往主持觀禮。朱記關已經完工,並投入使用,只要鳳翔府的城防更新加固,那麼朱記關,鳳翔城,大散關和尚原三角防禦體系,便宣告成立。不說固若金湯吧,但金人想借鳳翔府西進,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有鑑於此,徐衛對鳳翔的工程非常重視。開工之前,就幾次徵求了在西軍中以善守而聞名的王稟的意見。最後的規劃,以原來河東平陽要塞的格局,建立“兩壕三牆”的城防體系,再輔以城中的砲樓,城上的馬面,形成一個縱深的防禦。其他細角的改動,更是不勝枚舉。工程不小,花銷也大,宣撫司撥的款項不夠,徐衛便將杭州行在撥給他的專款投入四十萬貫,務求保質保量。

“大帥,卑職代表鳳翔府一衆將士敬大帥一碗”

鳳翔城中一座相當有名氣的酒樓上,鳳翔兵馬總管張憲設宴,款待兩司長官一行。此時,他正端起酒碗,向徐衛敬酒。

“酒要喝,話得說。而且是醜話說在前頭,錢糧本帥勒緊腰帶供給你,工程若是幹不好,你給我拿話來說。”徐衛十分鄭重地說道。

“大帥放心卑職既然是鳳翔總管,這工程卑職定當用心絕不會出半點紕漏至於錢糧,能省一個是一個,絕不浪費”張憲表態道。

“嗯,該用就用,什麼都能省,但活一定要乾爽利。這加固城防,不是搭棚子,功在當代,利在百年,馬虎不得。來,喝一個”徐衛這才露出笑容。

今年的日子雖然好過些,但張憲也不敢鋪張,就擺了兩桌,出席的都是制置司和經略安撫司的高官,以及鳳翔府的知府,司錄,正副兵馬總管等要員。

徐衛喝了張憲的酒,又端起碗親自給鳳翔知府敬了一個,希望地方官府給予工程最大的支持。

正喝得盡興時,一名身着青袍的官員匆匆而入,來到徐衛耳邊輕聲說了幾句什麼。吳玠見制置相公頻頻點頭,嘴脣動了幾動,也不知說啥,那官員便折身返回。

“怎麼了?”吳玠探過身去問道。

徐衛沒正面回答,只道:“這頓吃完我們就回秦州。”

吳玠估摸着可能是有什麼緊急要務,否則制置司的官員也不可能追到鳳翔府來。大帥既然不說,那肯定是涉及機密之事,因此他也不再多問,只顧應酬。

酒席吃完,鳳翔知府熱情地要安排館驛,徐衛婉言謝拒。又囑咐張憲等將佐用心工程後,引吳玠馬擴劉子羽等官員直接返回秦州。

古代大概沒有“醉駕”這回事,徐衛幾個都有些酒意,但還是跨着戰馬風馳電掣。帶兵的人,哪個不是海量?些許酒水,沒甚關係。

次日晌午,他一行回到秦州,二話不說,直奔制置司衙門。彼時,正是午休之際,制置司裡沒幾個人,唯主管機宜張慶在當值。

見徐衛等回來,急忙迎上去:“估計相公這時候回來,卑職正等着呢。”

“幾時送到的?”徐衛匆匆忙忙地往裡頭走,一邊問道。

“三天以前,一接到報告,卑職就派人趕往鳳翔通知相公了。”張慶道。

徐衛在帥案後坐定,吳玠捧了過杯茶過來,讓他解解渴。紫金虎沒得上喝,催促道:“拿來我看。”

張慶立馬奉上公文,卻是環慶經略安撫司的上報。劉光世在報告中稱,他帥司日前來了一人,自稱從鄜州來,攜鄜州知州李永奇的親筆書信。李永奇在密信中稱,他父子當年迫於無奈,不得不跟隨張深投降了女真。但身在金營心在宋,無時無刻不在想着迴歸,只是苦於沒有機會。

現在,他被張深任命爲鄜州知州,兼沿邊安撫使,主持鄜州政務和鄜寧坊一帶的軍務,正是迴歸的良機。他在信中聲稱,就在最近,僞朝陝西宣撫司都統制張俊要來“巡邊”,他和兒子李世輔打算趁機劫持張俊,投奔環慶,請環慶帥司劉經略接應。

劉光世除了報告這件事情以外,還提到,他從前曾任鄜延副帥,識得李家父子。當年,他和劉錡等人被俘,密謀出逃時,李家父子本應在同行之列,後爲因故未能成行。但藉此不難看出,李家父子也是忠義之人,這事基本可信。

茲事體大,他難以擔起干係,因此請示徐衛,怎麼辦?

對於李永奇這個名字,徐衛並不陌生。他倒沒見過,而是他佈置在延安府的細作曾經提過這個人,說是張深的心腹之將,極得信任。現在,這樣一個人要回歸,徐衛的第一反應就是,莫非有詐?

他看罷報告後,遞給吳玠。暗思,如果這其中有蹊蹺,那對方圖什麼?不會是謀奪環慶吧?這個可能性極小,兩國議和才一年多,而且金軍主力已經撤回國內,現在陝西只有韓常領着兩萬金軍給劉豫撐腰,他們沒有發動大規模戰役的實力。

吳玠看完,沉吟道:“相公,此事應當無誤。”

徐衛點點頭,這才端起茶杯來灌了一氣,而後點頭道:“基本上可信,但這事不小啊,而且也棘手。”

吳玠深以同感:“相公所言甚是。且不說這李永奇父子能不能成事,就算他成了,我們收與不收,都是兩難。”

爲什麼這麼說?現在,宋金不但罷兵休戰了,而且大宋也承認了僞韓的合法性,國書中咱們趙官家不是還稱高世由爲“大韓皇帝”麼?李永奇父子,作爲韓軍將領,要投宋,道理上來說,就是叛韓。如果陝西方面接納了他,無疑就是跟韓朝敵對。到時候,劉豫不會善罷甘休

只要記性不是太壞的人,都還記得一件事情。宋金之間,怎麼打起來的?或者說,當年女真人用什麼藉口撕毀海上之盟,對宋用兵?

就因爲一個人,張覺。張覺原爲遼將,金軍破燕雲後,仍舊用他鎮守地方。但燕民不堪金賊劫掠迫害,要求他投宋。這不難理解,宋遼兩國從來不視對方爲外人,國書中都不稱對方國號,而稱“南朝北朝”,是爲一個國家內的兩個朝廷。燕雲之民,絕大多數都是漢民,在金人迫害之下投宋,也在情理之中。

張覺遂以軍隊城池投奔南朝,被封爲節度使,仍舊鎮守。但盛怒之下的金軍攻破了張覺的城池,逼得他率殘部逃入燕山府的宋軍軍營。金軍隨即追來,要求大宋方面交人。當時,燕山知府王安中幹了一件蠢事,他殺了張覺,把人頭送給金軍,天真地以爲這樣就能息事寧人。

可他這種行徑,不但讓投降南朝的遼兵痛哭流涕,心灰意冷,間接促成了郭藥師的反叛。讓女真人看清了大宋的外強中乾。隨後以此爲藉口,發動了侵宋戰爭。張覺,成了“破宋鬼”。

現在,李家父子要求迴歸,而且主動提出要劫持僞韓陝西都統制張俊來作“投名狀”。固然忠義可嘉,卻也給陝西方面出了一個難題。

“稍後官佐幕僚來了,咱們議一議這事。”徐衛捧着茶杯,沉聲說道。

馬擴此時提出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制置相公,要不要向綿州報告?”

徐衛想也沒想,搖頭道:“暫時不必。”因爲他能預料到,一心求穩的徐宣撫不太可能對這件事情持贊成態度。但是,如果我方拒絕接納李家父子,後果將非常嚴重,雖然不會是立竿見影,但後續效應難以估量。

忽然吸一口氣,徐衛想起一點,此事極爲機密,不宜擴大討論現在在場的,吳玠是制置司參謀,劉子羽是參議,張慶是主管機宜,馬擴是秦鳳帥司的參議,可說兩司的高級官員都在,沒有必要把制置司的所有官員都集中起來商量。

一念至此,他坐正身子:“不等了我等必須馬上拿個決策出來劉光世這封報告三天以前到的,等制置司回覆環慶帥司,又要幾天。萬一在此期間,李家父子舉事,而劉光世不知如何應付的話,大事不妙。”

衆人都深以爲然,吳玠搶先表態:“卑職認爲,我們必須接納李家父子。彼以忠義之心來投,我方實無拒絕之理。”

“不錯,李家父子原爲宋臣,如今來歸,豈有拒之門外的道理?”馬擴也表示贊同。

但制置司參議劉子羽卻有不同意見,他問場同僚道:“諸位記得張覺麼?”

馬擴一怔,隨即反駁道:“這怎麼能相提並論?張覺原爲遼臣,而李家父子本是宋臣”

劉子羽搖了搖頭:“話雖如此,但女真人會跟你講理麼?你接收了李永奇,在女真人看來,就是招降納叛,就是跟他敵對。說得嚴重點,甚至可以上升高度,說是破壞隆興和議。這頂帽子扣下來,誰戴?”

徐衛聽了這話,還能誰戴,我是陝西制置使,帽子扣下來,肯定是我戴

“劉參議,你想過沒有,如果我們拒絕李家父子,後果是什麼?那就是絕鄜延軍民之望有了這個先例,鄜延永興之人,還有誰敢心向故國?那些和李家父子一樣,身在金營身在宋的文武官員,還不死心塌地效忠女真?這個結果,我們能承受麼?”吳玠正色道。

劉子羽一時無言。

此時,主管機宜張慶也道:“制置相公,若行此事,制置司必招責難。”他這話說得還算隱晦,其實挑開了,就是指,如果徐衛支持,到時由此引發的後果,紫金虎就要負責。現在宋金韓三國休兵罷戰,如果因爲此事挑起了爭端,甚至引發了戰事,徐衛負得起這個責麼?

幕僚們爭持不下,徐衛卻一言不發。他在權衡着利弊,往壞了想,我接納了李家父子,劉豫韓常大怒,金國韓國指責南朝破壞隆興和議,要求處置相關官員,送回李家父子,當然,挑起戰端的可能性並不大。假如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上頭會怎麼處置?

思之再三,徐衛把茶杯往帥案上一頓,朗聲道:“命令。”

堂內文武停止了爭論,齊齊側首

“令環慶經略安撫司作好準備,接應李永奇父子,若事成,即刻將李家父子送到秦州來。”徐衛神色如常道。

劉子羽聞言起身,拱手道:“相公,三思啊”

“不必晉卿說得對,若此番我們拒李家父子於門外,就是絕鄜延永興軍民之望失的是民心此事引發的任何後果,由本帥一力承擔”

既然他把話說到這份上了,其他人還有什麼好說的?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一路勞頓,衆官都疲倦,退出了堂去,唯主管機宜張慶遲遲不走。

徐衛步出帥案之後,到張慶旁邊坐下,笑道:“你還想勸我?”

張慶見同僚們都出去了,這才小聲道:“你真不再考慮考慮?”

“還有什麼好考慮的?”徐衛故作輕鬆道。

“這事不成還好說,萬一成了,李家父子到了秦州來。劉豫能善罷甘休麼?女真人能消停麼?你三叔就是個例子當初他發動反攻,人家女真人就提求要處置相關官員,結果怎麼樣?朝廷護着他沒有?不一樣下臺了麼?你這個制置使屁股還沒有坐熱,攤上這麼個事,萬一女真人咬住不放,徐宣撫能放過你?杭州行在能放過你?”

張慶到底是徐衛的發小,左右無人之際,他就可以直言不諱。

徐衛點點頭:“這事我想過了。最壞的結果,就是女真僞韓指責我破壞隆興和議,要求朝廷處置。”

“你想過了還這麼幹?”張慶不解道。

嘆了口氣,徐衛坦誠道:“鄜州一敗,是我畢生恥辱不說什麼恢復故土,匡扶河山,我如果不能打回去,這口氣怎麼咽得下?要想奪回陝西,僅靠西軍尚不足,須得有百姓支持。我若拒李家父子,就是絕人之望,如何能幹這等事?”

“可上頭不會放過你”張慶再次提醒道。

徐衛又搖了搖頭:“不會。”

“這麼肯定?”

“嗯,杭州方面,方纔經歷了事變,新君即位,朝綱混亂。陝西路途遙遠,朝廷是鞭長莫及,顧不上。至於綿州的宣撫司,更不可能把我怎麼樣。”徐衛言盡於此。

張慶卻已經明白他的意思。杭州鞭長莫及,就不說了。至於徐宣撫,他是一手把徐衛扶上臺的,再加上,現在陝西四路,連一個兩興鳳洋安撫司,就有三處是徐家兄弟在握着兵柄。除此之外,熙河姚平仲,對於制置使徐衛是鼎力支持。執掌兩興鳳洋安撫司大權的王彥,是徐衛老部下,涇原副帥王稟,也在徐衛帳下效過力。環慶帥司的李彥仙和劉錡,都是徐衛提拔起來的。

放眼望去,西軍當中,徐衛的故舊遍佈各路。這一點,杭州或許不知道,但綿州一定知道。如果爲了這個事,徐處仁跟徐衛過不去,實在是不划算。而且他也不太可能這樣作。

正因爲如此,徐衛權衡利弊之後,才作此決定。

張慶想明白後,忽地吸了一口氣,我怎麼一直沒察覺,除熙河以外,老九的舊部已經遍及各路難怪上頭要任用他作制置使

想到這裡,張慶一笑:“得,當我沒說。卑職這就去起草命令,即刻發往環慶帥司。”

卻說徐衛的命令到達慶陽府以後,劉光世有了主張,自是在華池寨加強兵力,準備接應從鄜州過來的李家父子。但左等右等,一直等到七月底,也沒見動靜。這讓他懷疑,是不是事情有了什麼變故?

鄜州,知州衙門。

李永奇和李世輔兩父子都着官袍,立在衙門屋檐下,像是在等待什麼。他們身後,鄜州的文武官員都在列。兩父子神情如常,不見絲毫異樣。從衙門口一直延伸到街上,鎧甲鮮明的武士執槍守衛,陣仗不小。

不一陣,但見街尾出現一支馬隊,風馳而來,驚得滿街的行人紛紛避讓。那頭一騎,騎士正當壯年,身材雄偉,騎在馬背上也比常人高半頭,穿一緋色官袍,戴交腳襆頭。腰裡扎着明晃晃的金帶,威儀不凡。身後跟隨的戰將和騎兵,無一不是精悍之輩。

這行人奔至知州衙門前停下,李家父子當即迎了下去。李永奇抱拳道:“卑職李永奇,引鄜州文武官員,恭迎張都統”

來的,正是不久之前,引軍投降女真的,原涇原經略安撫司都統制張俊,如今高升,作爲僞朝陝西都統制,不可一世。

張俊跳下馬來,抖了抖官袍,摘了襆頭,李世輔趕緊接過。

“哎呀,不過是例行巡邊,李知州何必客氣?”張俊假意笑道,心裡卻十分受用。他在涇原之時,以徐原之跋扈,徐嚴之張狂,哪有如此愜意威風?

第703章 巨炮轟城第524章 歧山伏擊第148章 罷相第538章 第五位大帥第33章 一刀三貫錢第531章 滿朝歡騰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717章 包藏禍心第763章 決戰前夕第539章 收復全陝第138章 佈防第764章 徐家莊第494章 政變之兆第670章 徐六拜相第313章 犧牲小姚第704章 絕望的金軍第218章 虎捷威武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八百三十三章第179章 徐家無賴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574章 回回炮第569章 引軍歸國第119章 誘敵深入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823章 別來惹我第503章 大興土木第347章 承壇拜將第395章 勢同水火第71章 整編第七百四十五章第235章 煤老闆第73章 小種經略第227章 還以顏色第83章 驚變第465章 狐皮大氅第683章 河東!河東!第486章 得意忘形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25章 酒後好辦事第397章 地下黨第219章 高歌猛進第137章 轉機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八百五十八章第261章 炮車互射第448章 胡馬南來第683章 河東!河東!第四百一十八章第51章 風將第12章 徐家莊的二愣子們第19章 一門三將第754章 心驚肉跳第319章 震天雷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556章 三鎮節度使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190章 縛太急乞緩之第286章 千鈞一髮第178章 德高望重第八百六十六章第503章 大興土木第530章 雙喜臨門第305章 坐地起價第295章 馬擴獻鄜延第八百六十二章第274章 知軍夫人第360章 勸說徐原第458章 固若金湯?不堪炮擊!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157章 圖窮匕見第681章 三國同盟第八百七十章第八百四十章第779章 意在兩河第112章 帶御器械第201章 洞房花燭第50章 率部歸來第八百四十八章第604章 邊境衝突第234章 討價還價第730章 謎一樣的男人第251章 楊彥疑兵第八百七十二章第317章 無事獻殷勤第337章 想後路第800章 徐折並稱第262章 堅決抗戰第七百四十九章第578章 將計就計第453章 總管諸軍第661章 無膽鼠輩第80章 新君第227章 還以顏色第659章 忠奸自辨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326章 亮招第554章 班師凱旋第696章 炮彈橫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