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

大宋的衙役於後世尤其是清代的衙役又很大的不同,提到衙役大多數人的想法都是在縣衙或是州府衙門之中,站在公堂兩邊身穿皁衣,手中拿着水火棍低聲呼喝:“威武…………”的人,事實上卻並非如此,衙役的範圍其實非常廣泛。

在大宋,衙役這個羣體的規模很龐大,他們各司其職,各行其是,協助官員和官吏共同構成對地方上的管理,少了他們絕對不行。

衙役就是衙門裡的差役,也叫“胥役”,又被老百姓尊稱爲“公差”。

之前的朝代並沒有正規衙役一職,直道宋起,衙役成爲衙門裡一種專門的“職務”。

衙役一般分爲內外兩班,內班是在衙門內部服役,如門役,茶水役等之類。

門役的主要職責是幫辦衙門公務,他們是衙門長官的私人隨從和奴僕,但又和一般奴僕有不同之處,他們並沒有人身依附關係,每個人都是自由身,可以隨便選擇,類似於一般人家的幫工之類。

外班分爲壯班、皁班、快班。他們辦事的地方被稱作“班房”,直到後世人們還把“坐班房”作爲進監獄的代稱。

壯班又稱民壯,是由衙門臨時召集來的人組成的,主要負責打雜工,也在危急狀況時看守城門。這些人屬於外包人員,類似於後世的臨時工,並不在衙役的編制之中,水平也時參差不齊。

皁班的人是負責給縣官老爺站班和做儀仗隊的,在審案時兼作行刑手,幫同震懾犯人,這些人基本上能代表衙門的人。

快班又分爲馬快和步快,他們的任務是偵察案件、緝捕盜賊、巡街守夜和催租賦稅等,人們常說的捕快便屬於快班的範圍。各班都有班頭,又稱頭役,負責帶領本班。

人們常說的三班衙役便是外班的壯班,皁班和快班。

趙禎想要做的就是把三班衙役從官衙之中整合出去,大宋的提刑司已經具有快班的職能,但提刑司乃是大宋路一級的司法機構,州府一級先在也開始運用,但在縣一級卻並沒有。

而大宋最需要的便是地上的安定於祥和,對於全新的地方治安系統還是必須的。

如此一來治安司就成爲趙禎的首選,在朝堂之中設立治安司,並在大宋各個州府縣設立治安所,以取代衙門中的三班衙役,當然治安所中的差役就是各州府縣的衙役充任,只不過在任職之前需要進行考覈與訓練,只有掌握和具備能力之後才能上任。

各地治安所受路一級的提刑司管轄,而提刑司受到治安司的管轄,治安司直接向皇帝負責,也就是說皇帝有權過問天下治安的情況。

這樣一來最大程度上的避免了以權謀私,和治安司無法對權貴造成威脅的情況,趙禎知道要想把法治普及人心,就要做到最大程度上的消滅特權階級。

接下來就是要提高衙役的身份,最少要讓他們和官吏平起平坐,劃歸到朝廷的編制之中才行。

由於科舉制度完善,從任用體制上來講,官與吏的區別逐漸拉大。讀書人通過科舉考試取得功名走上仕途,官位可以不斷升遷;而吏基本上是終身不變沒有上升通道,爲讀書人所不屑。

趙禎這麼多年來已經給了官吏上升的機會,只要辦事效率高,便能有資格參加禮部的出題的內部考試,成爲專業人才獲得官身,當然這樣得到的官身遠遠不及科舉得到的官身值錢,但也算是擺脫了吏的行列。

當衙役可就不行了,他們的地位比吏員還要低,雖然吏員沒有品級,但人家也屬於官方人員,屬於“正式編”現在又多了上升渠道說不定哪天就起來了…………

而衙役根本就沒有官方身份,他們僅僅是爲衙門服役的,履行職役性質的義務。

原本大宋的衙役可以免交徭役,這屬於他們的特權,可現在大宋已經基本上免除農業稅,勞役也換成了花錢僱傭的模式,衙役的這項特權基本消失。

當然在官府辦事還可以照顧到自己的親人,但是由於地位太低,沒有諸多好的待遇,還得不到世人的認可,所以很多家庭都嚴禁自己的子孫去做衙役。

在百姓眼裡,衙役又是衙門的“代表”。爲了防止衙門官員以及胥吏下鄉擾民,法律規定,除非緊急事務,一般情況下,衙門官員以及胥吏無事不得外出。

“在百姓眼中,差役僅比天子差一等而已。”衙役雖然在社會上地位低,卻被百姓稱爲“天差”,所謂“權之所在,不在大小”。

雖然百姓將衙役視爲“天差”,但衙役畢竟只是衙門中的跑腿人,對於衙門長官來說,他們地位卑賤,不值一錢,對於他們橫行霸道、勒索訛詐百姓的行爲,衙門長官通常睜一眼閉一眼,目的是爲了使衙役能全心全意地爲衙門做事。

可一旦衙役們辦事不力、危及到長官們自身的利益時,衙門長官也會毫不客氣地給衙役最嚴苛的制裁。

所以大宋的衙役基本上屬於整個管理體制中最爲底層的存在,受到別人鄙視不說,說不定一不小心就成爲炮灰,徹底玩完。

試想一下,這樣的差役誰會原意去做,誰會兢兢業業的去做?

所以趙禎纔會在各地設立十六衛,一來爲大宋補充兵員,二來讓他們保障地方治安,現在十六衛被裁撤,就需要一個能取代十六衛的機構出現,管理和保障地方治安問題。

治安司和提刑司以及治安所就是這樣的一個機構,尤其是治安所,這個地方上最基層的治安機構務必要做得好,否則根本就沒有效果。

想要利用治安所取代十六衛在地方上的作用,那麼就務必要做好高低搭配,甚至要給治安所的衙役以合理的身份和地位,尤其是他們在社會中的認可度一定要高!

趙禎咬着筆冠,一邊思考一邊在之上寫下各種福利待遇以及榮譽感,第一步便是軍訓,這些衙役將會接受禁軍的正規軍訓,讓他們成爲有着軍隊魂魄的特殊職業。

接着便是俸祿,全部由朝廷統一發放,如同官吏一般無二,地上便是官價,雖然沒有品級,但是卻要執行內部的官價等級,當然依舊採用金字塔狀的結構,從上至下,甚至可以和朝臣的官價相互品級…………

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