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計中計

晨曦撕裂了如墨的黑夜,東方露出一抹魚肚白。

曾頭市,位於曾家府的節堂之內,燭光閃爍,卻只照出一片愁雲慘淡。曾弄、蘇定滿臉黑灰、頭捲曲,史文恭與曾家三虎更是神情疲憊。

“唉!悔不聽教師所言,若是堅守,斷不至此。”曾弄拍桌道。

曾密、曾魁、曾升低頭不語。

“事已至此,追悔無益,長官,咱們還是先商議商議接下來如何應對。”史文恭擡頭道。

“自然是收縮兵力,堅守城門,想來天亮之後,梁山衆賊,便要攻城。”蘇定接道。

“昨晚折了老三外加兩百莊丁,而且寨內糧草被燒,士氣低落,能否守住?”曾弄問道。

“長官放心,我等誓死力戰,依險扼守,斷不會叫那些賊寇輕易破寨。而且,一方面天氣漸寒,另一方面,他們這麼大的動靜,附近州府官兵雖不敢來剿,卻也不敢隱瞞不報,朝庭一但得知,必會派出大軍。所以,我等只需堅守一些時日,此圍自解。”史文恭道。

“可是,如今寨內的糧草被燒,七天之內若不解圍,咱們的兵馬便要餓肚子了......”

“是啊,咱們同樣也拖不起......”

“長官,我倒有一計,如今咱們曾頭市處於劣勢,不如求和......”蘇定計議道。

“啊?這......”衆人剛剛經歷了大的挫折,語氣雖顯質疑,卻無人出言反駁。

蘇定接着道:“一來,爭鬥雙方都拖不了多少時間,便存在罷戰的可能,咱們歸還所奪馬匹,再許些金銀,那些賊寇未必不退;二來,這二百匹馬,南方買家至今杳無音信,而寨中糧草不足,將這些馬還了梁山,非但於我們無損,反倒減輕了咱們的壓力,若是梁山賊寇失信不退,咱們也多些餘糧草堅守,若是梁山賊寇退了,咱們便可休養生息,來日再戰。”

蘇定說得很有道理,加之這幾日曾頭市五虎去二、戰損甚大,衆人多少有些懼怯,因此,均不自覺地點頭。於是,曾弄便叫人趕緊寫了降書,只待天明之後,送到梁山營寨。

日上中天,梁山兵馬再次兵臨時城下,雲梯、撞車擺在了陣前。昨日曾頭市損失二百兵馬,武松、解珍、解寶他們又偷襲得手,燒了曾頭市的糧草,梁山自然是乘勝進擊,準備強攻城寨。

“報——”中軍帳前,小校跑來報告道,“曾頭市有人下書!”

宋江、吳用相視而笑,便叫小校領那下書之人進來。此人進帳之後,雙方捧了一封帛書,躬身道:“小人奉曾家長者之命,前來向大王遞交降書。”那小校,捧過帛書,呈與宋江。宋江拆開,見上面寫道:曾頭市主曾弄頓再拜宋公明統軍頭領麾下:前者小男無知、倚仗小勇,冒犯虎威。向日天王下山,理合就當歸附,無端部卒施放冷箭,罪累深重,百口何辭?然竊自原,非本意也。今頑犬已亡,遣使請和。如蒙罷戰休兵,願將原奪馬匹盡數納還;更金帛犒勞三軍,免致兩傷。謹此奉書,伏乞察。

宋江看罷,望向吳用,見吳用微微點頭,便滿臉大怒,將帛書扔在地下罵道:“殺吾兄長,豈肯幹休!汝等只待我梁山兵馬洗盪爾村便是!”

這下書人趕緊俯伏在地,凜顫不已。此時,吳用站起,勸道:“哥哥此言差矣!我等相爭,皆爲氣耳;既是曾家差人下書講和,豈爲一時之忿,以失大義?”

“那軍師之意如何?”

“曾頭市歸還所奪馬匹、交出兇,犒勞三軍,我等退兵,方顯大義。”

宋江餘怒未消,又斥責曾頭市一番,將戲演足,方叫吳用書寫回書,讓那使者帶回。吳用隨即寫了回書,然後賞了來使十兩銀子,讓他一併帶走。

待那使者走後,宋江轉怒爲喜,朝吳用拊掌道:“軍師妙算,吾計成矣!”

“哈哈哈哈......”兩人大笑。

卻說那使者回到曾頭市,忙將宋江的回書呈給曾弄。曾弄與史文恭拆開看時,便見上面寫道:山東梁山盟宋江手書回示曾頭市主曾弄:自古無信之國終必亡,無禮之人終必死,無義之財終必奪,無勇之將終必敗。理之自然,無足奇者。梁山盟與曾頭市,自來無仇,各守邊界。總緣爾行一時之惡,遂惹今日之冤。若要講和,便須還二次所奪馬匹,並要奪馬兇徒鬱保四,犒勞軍士金帛。忠誠既篤,禮數休輕。如或更變,別有定奪。

這信內容基本與曾頭市降書所承相差無幾,除了斥責對方不義之外,便多加了索要奪馬兇徒鬱保四一項。曾塗、曾索戰死,皆因鬱保四那奪馬之計,曾弄對他早已惱恨,便想都不想,答應下來。那鬱保四一家之人盡在曾頭市內,聽得此消息,雖知赴死,也只能央求曾家在他去後,對其家人照顧一二,曾家衆人答應下來,自是不在話下。

傍晚時分,曾頭市便差人拿了金銀財帛,綁了鬱保四,再次來到梁山營寨。一番交涉之後,宋江答應退兵,曾頭市答應在梁山退兵十里之後,將那二百匹馬送出寨子,奉還梁山。

夜色再次來襲,不過夜曾頭市和梁山營寨的燈光顯得安詳了許多,雙方經過兩日、兩夜的激戰,也確實到了應該休息的時候,此時雙方約定罷戰,自然是休整的最好時機。

距離曾頭市五十餘里,一個叫柏冢坡的地方,楊帆大軍今夜駐紮於此。爲了隱藏行跡,入夜之後,大軍嚴禁生火,營地黑漆漆地,只有楊帆所在的中軍帳內,有微光從簾逢之中透出。

亥時時分,岳飛、王貴帶來曾頭市與梁山之間這兩天的戰況。楊帆、範瓊、周侗、魯智深聚在帳內,聽着岳飛的彙報。當聽到今日曾頭市求和、宋江答應退兵之時,範瓊慌忙站起道:“大人,末將今晚便帶兵出,免得這些草寇逃之夭夭......”

楊帆擺擺手道:“不急,梁山方面還有後手。”

範瓊一愣,雖然不解,但見楊帆一副智珠在握的樣子,便應諾一聲,坐了下來。

此時,魯智深也搖頭道:“這曾頭市,兩天便被打得求和,那地方咱們也去過,可謂城高池深,若是堅守,梁山這千把號人,如何能攻得進去?灑家真不明白,他們爲何要搞那些偷襲之類的把戲?”

周侗點頭道:“此之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曾頭市這些年所經營的均是黑路生意,寨中之人好勇鬥狠,行事憑慣了血性二字,今日對頭挑釁在前,他們急欲除之而後快,哪顧得了行兵打仗穩字當頭的道理。倒是那梁山這般人,示之以弱、引蛇出洞、精兵燒糧......所行已漸合兵法之策,若任憑其坐大,假以時日,的確是朝庭的一個麻煩,可接下來若使其歸降,將來未必不是朝庭之福啊。”

楊帆點頭,他知道周侗惋惜當前軍中人才凋零,見到智勇之人便起愛才之心,當然,盧進義等人肯定也有進言,便道:“是啊,但願他們不要頑固不化,如能投降,像宋江、吳用等人先前並無大惡,如今朝庭又大赦在即,當可保命。若是他們有心爲國效力,路子我已想好......至於那些十惡不赦之徒,即便是降了,也當交由刑部審理之後,按律處置。”

“理應如此!”周侗點頭道。

此後,衆人又討論了一回這兩天的戰況,統一了明日的行動方案,便各自回帳休息。

第五十四章 五劍第三O五章 蕭幹之計(中)第六十七章 脈脈此情誰訴(下)第一四十九章 脫困第一七〇章 城頭變換大王旗第三五一章 無官(上)第一四十九章 脫困第五章 護衛第一百〇二章 勝敗第一二七章 逃逸第二OO章 是非成敗轉成空第一百〇七章 退水第一百〇九章 梁山軍校第一八三章 鬥將第四十八章 六脈神劍第三章:朝堂第三七一章 風從北方來(下)第三四八章 駙馬(二)第六十四章 歸去來兮第二八二章 犧牲第二七四章 神化與魔化第一一五章 魔教之局第三五O 章 駙馬(四)第二五二章 明修棧道(上)第一九一章 禍水北引第一一五章 魔教之局第一三五章 又入虎穴第二O九章 第一刀第一五八章 明教教主(上)第二二二章 初冬(下)第二六七章 分權第三九六章 獨裁者第二八四章 蠹蟲的算盤第一三五章 又入虎穴第二二六章 蘇家第一八九章 迷惘第二四九章 銀行第三六九章 識相?第三八一章 拉仇恨第三十八章 綠野魔蹤(上)第一六四章 相見歡,時事艱第十九章 難題第七十五章 劫營第二四五章 風月(下)第一七三章 帳前小校第一六二章 出谷第一九二章 決戰來臨第三一四章 真正的較量(三)第一五七章 又見聶雲裳第九十九章 不可能的任務(下)第二八三章 論美第三六二章 戰和第二三三章 貓鼠(六)第八十七章 越獄(下)第三一五章 真正的較量(四)第一五七章 又見聶雲裳第一三九章 無敵風火輪第三五O 章 駙馬(四)第三九八章 結黨第二二九章 貓鼠(二)第八章 論兵第九十七章 奇葩的諜報第七十四章 殺伐烈第五章 護衛第一四十九章 脫困第二十八章 試驗第三七八章 掌權 (下)一四四章 墜崖第四十六章 杜宅第九十三章 獻策第三六五章 保衛戰第三十九章 綠野魔蹤(下)第一九六章 空襲第三十三章 詩會(下)第十章 比試第二四九章 銀行第一八七章 孤身的女子第三十二章 詩會(上)第一八七章 孤身的女子第二二三章 大宋娛樂界的一姐第三七O章 風從北方來(上)第一七三章 帳前小校第三八二章 空門的誘惑第三七三章 去死吧(下)第三七四章 政變(上)第八章 論兵第二五四章 暗渡陳倉(一)第一百〇三章 進退第二六九章 一網打盡第二四六章 商戰,重啓序幕第一八二章 告捷第一二六章 伏誅第三O三章 強行軍第二九O章 郭藥師第三二二章 燕雲會(五)第四十一章 淨風堂第六十三章 唐盼兮、潛規則第一四八章 囑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