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三

林強雲取出幾個布袋,帶着孩子們走到放艾絨處,將挑撿好的艾絨分別裝入袋中,再送到廚房去用開水煮。煮了半刻時辰後撈出,解開布袋散倒入清水中浸泡,笑着說:“好了,將這些艾絨經開水煮過後,它就不會含有其他雜質和油性,不會與我們已經過濾好的油料發生反應。明天一早撈出放於太陽下曬乾,然後再用手把這些艾絨搓散,撿掉肉眼能看到的雜物,就可以留下來備用了。從現在開始,全部去回去研磨珠砂,看誰磨得最快最好,得第一的人我將有一件獎品給他。”

孩子們聽說學會今天大哥教的東西后,就可以分派到各地店鋪中專做印泥,本就異常興奮,都暗自想着要儘快學會大哥教給自己的本事,能儘快賺到錢自己養活自己,不再給大哥添麻煩。再聽到研磨得第一的人還有獎品,那還不拼了命地去幹。所以,林強雲將做印泥的道理給他們講清楚後,這些孩子們僅用了三天的時間,就將他們的珠砂和油一起研磨得合於要求。

林強雲對此大爲滿意,當然也沒有失言,當即就獎給得第一的孩子一個不到一寸大的小萬花筒。

林強雲檢查過了所有的珠砂油料後,便叫孩子們將已經曬乾的艾絨取來,讓他們自己將艾絨慢慢地分次加入到那些研磨好的油料中去,邊加艾絨邊攪拌,直到全部都已經成了軟泥狀方纔讓他們停手。

接着,林強雲指導孩子們互相檢查,一邊對他們每個人所做的印泥逐一點評一番,讓還沒達到要求的人再進行攪拌。全部都完全合格後,方叫孩子們取來做好的漆盒,將印泥用手拍打成型,做成比漆盒稍小些的泥塊,盛入盒中壓實抹平。至此,整個能用於官府大印使用的印泥盒便算完成了。

張國明等人拿到林強雲交給他們的盒裝印泥後,迫不及待地取來大印,用白紙把原來的印色和林強雲拿來的印泥各試着蓋在紙上,還沒等印泥乾透,馬上就端來一盆水,將蓋有大印的紙放入盆中浸泡。同一張紙上的對比,顯得十分清楚,印色蓋的印跡一下水就開始化開,不多一會就成了一團淡淡的紅色,後來連印跡也看不清了。而印泥蓋的印章,則完全沒有變化,在粉色的水裡還是顯得那麼鮮紅奪目,直至等了二刻時辰,還是沒有一點變化。

“好,好。真是好得很吶。”張國明笑呵呵地說道:“這種印泥用在各種文書和榜文上,就是墨水被水泡糊了,它也還不會消失。公子啊,若是我們寫字的墨汁也能像此種印泥般的不怕水而又耐久,那就好了,我們所寫的各種書籍也就會保存得更多更好。”

林強雲道:“張大人,寫字的墨汁我還真沒想到用什麼辦法能做成這樣。但若說到要將印成的書做成不怕被水一泡就糊掉,我已經有辦法了。你且等着,再過一段時間,你就能看到這樣的書了。這樣的書不是一本兩本,而是所有經我們雙木商行作坊印出來的書,全都一樣,只要書籍的紙張不曾受損,這本書就照樣的還能讓人看得清清楚楚。”

“咦,哈哈!”林強雲“咦”了一聲後,突然放聲大笑,弄得大堂上的數十個人都愣在當地,他們實是搞不明白林強雲這位雙木商行的東主,也是他們這些人的上司怎麼會有如此怪異的行爲。

張國明急急走到林強雲身邊,小聲問道:“公子,有什麼事這麼好笑,你沒事吧?”

林強雲收住笑聲,對大堂上的人不好意思地說:“實在對不起,我一時想起了一件好笑的事,打擾大家辦公了。不敢再打擾你們,走也。”

原來,林強雲剛纔和張國明說起了書籍的事後,突然想到了那天一時忘掉的事,竟然也是和書籍有關。他在與那些雕印版的老師傅們談論印刷書籍之事時,就知道這些人都是識字不多,要他們按寫好的字來雕刻印版還沒什麼問題,但要他們把一個個活字按文章排出版來,恐怕就不是他們這些人力所能及的事了。當時他就想到,必須從新招收一批比較識字的工人外,再招些願意改行做工的落魄文人來排版。“無憂書院”中的人,也可以爲印刷作坊出一份大力的。林強雲看過此時的不少書,其中既有手抄本,也有雕版印刷本。手抄本也還罷了,在斷句的地方還會有些黑點可資分辨。但雕版印刷的書中,卻是有一半左右的都沒有任何可以斷句的符號。另外一半則或是有黑點斷句,或只稍空開一點——或者說空開半個字的距離,作爲斷句的區別,讓人很容易將書中的意思弄錯,甚至根本就想不明白書中所說的是什麼意思。

林強雲對“無憂書院”中人的打算,是可以教會他們使用標點符號,再由書院中的這些人遴選出一批、現時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最需要的經史子集、詩詞歌賦之類的書籍,全部校覈一遍,加上標點符號後先行排版刊印,只要質量有保證,價錢又比其他雕版印刷的書籍便宜,就一定能賺到銀錢。另外,還得從“無憂書院”中把那些既沒有當官爲吏能力,又沒有什麼文才,只知道在書院內吃完了空談的秀才們,拉到印刷作坊來,作爲排好版後的校對員來使用,不但保證了自己名下的印刷作坊所出的書籍能有最好的質量,還讓這些廢物般的文人爲生活所需做出必要的勞動,賺錢養活他們自己。林強雲可不想在自己的土地上,出現有那怕是一個,會吃不會做,而且還成日價怨天罵人的傢伙。

這種招收識字工人和“無憂書院”的事交給沈念宗去辦之後,結果倒是讓林強雲意想不到的順利,他也一時想不清楚事情爲什麼會和自己所想象的不一樣。

這時代識字的人雖然不是很多,但也不算太少,招募的榜文一出,膠西縣一地很快就有六七十人前來報名,經過沈念宗他們考覈後,招到識字比較多,差可一用的人二十五名。

位於萊陽縣山裡的“無憂書院”,出現的情景更是讓林強雲覺得好笑。書院中的人開始時沒一個人願意來做此種賤業,後來一聽前去要人的沈念宗說起,凡是雙木商行印刷作坊出的書,都會在書上印出編撰、校覈、校對等參加人員的名字後,如同多日不曾吃到一餐飽飯的人見到美食一般,那些沒被選中編撰、校覈,而又自認有學問、有文才、有本事,而又沒名氣的人,全都想到印刷作坊來做校對。至於有沒有工錢,工錢是多少他們倒是全不在意。這些人在意的是能不能到作坊裡來做這一份他們能做,而且還能出名的事。

吳炎和司馬景班的三架鐵甲車還沒完全做好,這些天卻又被林強雲拉來一起,商量着做印刷機了。

林強雲專門要吳炎派出兩個技術最好,也最肯動腦筋人,要這兩個人負責將鉛鑄成鉛字的坯料,以便那些雕版師傅們用來刻成字。林強雲記得自己看過用於印刷的鉛字是在靠字一端的部位開有一條半圓槽的,就也要求將字坯也做出一個半圓槽來。

那兩位鐵匠一聽所需要的鉛字坯以後,其中的一個馬上就對林強雲說:“師祖,若是這些字不是急着等用的話,徒孫有一個方法可以將這種鉛字做得更好。”

林強雲大爲高興地問道:“哦,有什麼好辦法,快說出來聽聽。”

那人道:“到了此地以後,這裡的各州、縣官府的官印全都要換掉,一時間又找不到高手玉匠來重新刻制玉石官印。所以,沈大總管和張大人就想到讓師傅鑄出銅印……”

“啊!”林強雲叫道:“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按銅官印般的做法,以原來的官印外形爲樣本,做出其外形的泥範,刻木爲字做成底面字印的泥範,將兩個泥範合在一起再鑄成銅官印麼?”

看到這兩個徒孫都連連點頭,林強雲口氣一轉,嘆道:“可惜我們所需要的鉛字實在是太多了,而且那麼小的泥範做起來太難,鑄出來的鉛字肯定不好,說不定連用都不能用呢。哦,你們兩個叫什麼名字,另外還想到什麼更好的辦法嗎?”

“稟告師祖,徒孫姓程,叫禾生,徒孫出世時正是施禾(水稻插秧)時節,所以就取了這個名。”程禾生顯然也是個喜歡說話的碎嘴子,指着另一個不大說話的同門說:“他是我師弟,姓崔,叫大財。不過據徒孫所知,他們崔家雖然給他起了這麼一個‘崔大財’的名,卻沒把財催回家裡來,反是把家裡還能勉強餬口的二十多畝田,讓他的名字給催到別個大富人家裡去了……”

林強雲:“哎喲,好了,好了。別說這些閒話,我們還是想想怎麼把需要的鉛字做出來吧。”

一直低着頭沒說話的崔大財,不敢看林強雲,把頭稍擡起一點小聲說:“師……師祖,徒孫想按師兄所說的辦法是可以做得好鉛字。我們不做泥範,而做成像我們打製無羽箭鏃一樣……不對,和打製箭鏃不一樣的鐵範、或者銅範。比如,將鑄鉛字的模範分成兩個或是三個以至四個來做,上面專做成一套鐵範就夠了,底下的字範,則是有多少個字我們就做出多少個字範來,而且……依徒孫想來,用來印書的鉛字又不必做得很深。所以,我們用薄鐵片或是薄銅片做字範,再底下墊上平鐵塊或是平銅塊,只要能讓我們印書時可以方便印出好的字樣就行了……”

“哈哈,不錯,這個辦法真是不錯吶!好,你們兩個要先記一功,等我們印書作坊開起來以後,將會給你們每人度支一百兩的賞銀。”林強雲高興得手舞足蹈,這一刻他真的是樂不可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