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半路截擊

在宋師道享受蜜月之時,楊元慶盡起十萬大軍進兵河東,一路上攻城拔寨,勢如破竹。在太原的李元吉大驚失色,急忙向長安求援。李淵派長平郡公李叔良領兵兩萬馳援太原。

李叔良今年約四十餘歲,弓馬嫺熟,自幼熟讀兵書,可謂文武雙全,李淵在太原起兵時,李叔良正在長平郡募兵,便直接在長平郡起兵響應,也因此被李淵封爲長平郡公。

李叔良雖然文武雙全,但是他的實戰經驗並不多,只參加過對毋端兒的平叛,但他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謹慎周密,任何有風險的事情他都不會去做,而且防禦嚴密,各方面考慮得極爲周到,李淵正是看中了李叔良的這一點,所以派出最精銳的兩萬人馬,希望他進太原後主管防禦,守住太原城。

天色漸漸黑了,李叔良的兩萬大軍此時正走在前往正平縣的半路上,這時副將劉宏基奔上前來:“大帥,現在離正平縣只有二十里,我們是不是一股作氣行軍?”李叔良看了看地形,這一帶地形開闊,南面兩裡外是汾水,而前方十餘里外便是一條黑幽幽的山脈,他搖了搖頭道:“夜間過山比較危險,還是就地紮營,天亮以後在走。”

劉宏基主要考慮正平縣的條件好一點,一直在野外紮營,他有點厭煩了,他還想再勸,但李叔良的態度卻很堅決。劉宏基也不好再反對,他立刻傳令道:“主帥有令,就地安營!”“主帥有令,就地安營!”一聲聲命令傳了下去,士兵們開始就地安營,搭起一頂頂帳篷,將十餘萬支長矛圍着大營反插,又用大車圍了一圈,李叔良親自率領親兵檢查防禦,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立十座哨塔,南方汾水也要立哨塔,防止敵人從水上過來。”“糧庫必須在火箭射程之外!”李叔良非常仔細,一連找出五六個漏洞,責令士兵整改,這次李叔良率領的兩萬軍隊是唐軍精銳,三千騎兵,一萬七千步兵,所有士兵都身披鎧甲,配備制式長矛和橫刀,每個士兵還配備弓箭和圓盾,這是李淵麾下裝備最好,戰鬥力最強的部隊。

隊伍有條不紊地安營休息,夜越來越深了,一更時分,哨塔上忽然傳來刺耳的警報聲“當!當!當!”在寂靜的夜裡,警報聲格外清晰,能傳出數裡之外,李叔良從夢中驚醒,他騰地挑起身,大喝道:“發生了何事?”一名士兵飛奔而至“稟報大帥,前方出現大隊騎兵。”

“有多少騎兵,有無盔甲?”李叔良問道。“回稟大帥,黑夜裡看不清楚,大約在八千到一萬人之間,全身盔甲。”李叔良激靈靈打個寒戰,這不是亂匪,一定是楊元慶的豐州騎兵,自己的擔心果然應驗了,李叔良放下心中的擔憂,他立刻下令“命令士兵做好戰備,調五千弓弩壓住軍營。”

就在唐軍大營數百步外,楊元慶率一萬豐州軍列隊而立,楊元慶遠遠地注視着唐軍大營,從哨塔的分佈,他便分析出對方主將是一個極爲謹慎之人,光哨塔就建了十座,幾乎沒有死角。

這時一名斥候奔來稟報:“啓稟總管,我們觀察敵軍大營,對方大營無懈可擊,火箭也射不到他們的營帳,四周長矛密佈,草地上撒滿了鐵蒺藜,我們無法靠近。”楊元慶冷笑一聲,這李叔良太謹慎了,‘水至清則無魚,人至謹則無智’,他要讓李叔良敗在他自己的謹慎上。“傳我軍令,大軍向後撤二十里。”

一萬騎兵調轉馬頭,飛馳而去,片刻便消失在夜色裡。李叔良站在哨塔之上,目光凝重地看着大隊敵軍遠去,但是他心中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直覺告訴他,敵人的遠去猶如猛獸的後退,是爲了更有力的致命一擊。他派出數隊斥候前去探查,自己則憂心忡忡回到大帳。

天亮後,斥候帶回了情報,豐州軍在二十里外,並沒有走遠,李叔良不敢冒險啓程,只好派人去關中求援。

楊元慶的豐州軍在二十里外地樹林裡休息了一夜。這時一名斥候校尉前來稟報:“總管,剛纔發現唐軍的兩隊探子共二十人,我們進行了圍殲,抓獲了兩名俘虜。”

楊元慶聞言大喜:“好,把他們帶上來。”很快親兵把兩名俘虜推進大帳,俘虜跪在地上哀求“將軍饒命!饒命啊!”楊元慶看了他們一眼道:“我可以饒你們一命,但是你們要老老實實交代,說說吧!大營一共有多少軍隊,主將是誰,副將是誰?”“主將是李叔良,副將是劉宏基,一共兩萬軍隊,其中騎兵三千,步兵一萬五,輜重兵兩千。”楊元慶足足問了半個時辰,才命人把兩名俘虜帶了下去。

天漸漸地黑了,李叔良的兩萬大軍依然沒有拔營。隨着夜幕降臨,豐州軍的大隊人馬開始出現在大營北面的兩裡處,李叔良站在高高的哨塔上,看着豐州軍快速地列隊,心中充滿了不安。他緊張地對劉宏基道:“看豐州軍的陣勢,是要攻擊軍營了。”劉宏基緊咬着嘴脣,他心中的緊張更甚於李叔良,他回頭看了看大營,心中非常擔憂,因爲楊元慶善於用火,他很擔心楊元慶會用火攻。“大帥,我們是不是把營帳都收了,防止楊元慶火燒連營。”李叔良剛想說話,這時,忽然有士兵大喊“大帥,你看那是什麼。”

李叔良和劉宏基一起朝士兵手指的地方看去,在夜色裡出現了一個模糊的高大物體,足有兩三丈高,像一個巨大的哨塔,正緩緩地向大營靠近。漸漸地大營的四面都出現了這種高大的木架,一股無形的壓力漫延開來,豐州軍威名遠揚,大營內地士兵開始有些不安,不知道的纔是最恐懼的。李叔良無奈之下下令撤除營帳。

楊元慶立馬數百步外,目光冷冷地望着唐軍大營,一名士兵奔來稟報“啓稟總管,唐軍正在撤去營帳。”楊元慶暗罵了一聲“該死的東西。”對方顯然已經意識到他要火攻了,不過無所謂了。

於是楊元慶下達了火攻的命令。一隻只用火油泡過的大布球擡了上來。放在高大的木架上。“準備攻擊”一名校尉高喊一聲,一名士兵用火把點燃布球,火焰迅速蔓延,頓時出現一個大火球。“放”校尉一聲令下,巨大的火球騰空而起,呼嘯着向大營砸去,火球越過矛陣,砸到密集的弓弩兵中,士兵們一聲喊叫,四散奔逃,有數名人躲避不及,被火球砸中,身上立刻着起了火,慘叫聲不絕於耳,更多的火球不斷砸進大營,造成大營一片混亂。

就在這時,黑暗中響起了沉悶的鼓聲“咚、咚、咚”鼓聲緩慢低沉,每一聲鼓響就彷彿敲在人的心中,在鼓聲中,兩千豐州軍中的重甲陌刀軍分成三隊,一隊六百餘人,從三個方向向大營殺來。重甲陌刀隊踏着木筏,一步步向唐軍大營走去,雪亮鋒利的長刀密集如林。

李叔良臉色蒼白,他心慌意亂,不知該如何應對。他看到豐州軍的陌刀隊兇悍異常,長刀劈砍,所向披靡,人頭翻飛,令人慘不忍睹。豐州軍的戰鼓再次敲響,八千豐州鐵騎蜂擁而入衝進大營。

劉宏基急得眼睛都紅了,這一戰已無力迴天,他飛馬衝到李叔良面前大喊“大帥,我們敗了,快撤吧!”李叔良已經從混亂中清醒過來,此時他心慌意亂,回頭大喊一聲“撤、快撤!”

第一百五十三章 呂布殉命第十三章 李密求援第一百五十一章 袁術敗逃第一百三十九章 臥龍鳳雛第二十章 洛陽風雲第六十七章 雙雄會第九十三章 攻佔洛陽第四十二章 酒樓偶遇第六十章 仙子阻路第七十五章 圍點打援第四十三章 強奪城門第二十六章 河畔洛神第一百七十八章 江東之殤第一百七十八章 江東之殤第六十三章江南一統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青鬥郭嘉第六十九章 飛鷹曲傲第一百九十八章 金龍幫第九十七章 彪悍的小青第二十二章 偷襲雙龍第七章 真假寶庫第二十八章 大破王世充第一百七十七章 火燒連營第八十五章 北邙山救駕第一百四十六章 突襲淮南第二百四十六章 決戰山海關(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劉表病亡第六十六章 生死博殺第二十一章 玉致到來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色殘陽第八章 落雁歸宋第三十一章 魯妙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袞州攻防戰第十章 糧倉大盜第二百零六章 道長木桑第一百七十章 蔡氏獻荊州第二十七章 驚現魔女第二百三十一章 京城大盜第一百六十章 馬超復仇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顧茅廬第一百九十三章 聶小倩第五十五章 陰後祝玉妍第五十四章 進軍豫章第三十五章 竟陵大戰第一百零二章 關羽逞兇第二十八章 大破王世充第二百一十九章 圍殲清兵第七十章 紛紛突破第二百四十六章 決戰山海關(中)第七十章 紛紛突破第二百二十五章 酒樓巧遇第六十六章 生死博殺第八章 落雁歸宋第二十五章 攻取洛陽第二百三十章 再遇阿九第二百零八章 前因後果第一百一十四章 曹操崛起第二百一十四章 袁承志逞威第六十章 仙子阻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進兵長安第二百五十三章 炮擊大營第七十章 紛紛突破第一百七十七章 火燒連營第三十章 飛馬牧場第二百二十章 首戰告捷第一百九十三章 聶小倩第七十六章 李閥斷臂第九章 落雁歸心第一百四十七章 道人于吉第七十章 紛紛突破第二百四十九章 血戰廣安門(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決戰樹妖第一百八十五章 李靖攻漢中第四十章 半路截擊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魯降宋第一章 潛龍出世第二十七章 驚現魔女第三十五章 竟陵大戰第二百零五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華老仙第一百一十四章 曹操崛起第二百四十五章 決戰山海關(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袁術慘敗第一百八十二章 二劉反目第一百四十二章 袁術慘敗第四十二章 酒樓偶遇第七十一章 掃除後患第一百七十七章 火燒連營第二百零三章 大發神威第三十九章 嶺南起兵第四章 江中激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孟德進長安第二十六章 河畔洛神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青鬥郭嘉第一百三十九章 臥龍鳳雛第九十一章 大破虎牢關第二百三十六章 宮樓暖帳第二百零三章 大發神威第六十二章 簫銑的抉擇第一百五十六章 袞州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