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蘇軾回京

這還用得着想嗎?

姜敬心裡接了一句,而後心驚,道:“相公,官家……”

他沒說下去,他震驚於趙煦這些手腕的高明,同時害怕於這些手腕的背後目的——對呂大防決不輕饒!

姜敬收住話頭,有些不安的看着蘇頌。

如果官家執意要嚴懲呂大防,蘇相公會怎麼做?

蘇頌顯然比姜敬更早想到,所以臉色一直沉鬱,臉上冷硬的如同石頭。

蘇頌能看明白,朝野同樣不乏看清楚的。

官家出手了,於是乎,宮外的氣氛更加緊張,謠言四起,遍佈大大小小沒個角落。

趙煦這會兒已經在最後一站,工部。

工部也是七零八落,好在趙煦欽點的楊畏已經趕過來。

趙煦在工部與一些人暢談,其中不乏增加工部權限,撥款等內容,剩下一個侍郎,兩個員外郎的工部,自然十分欣喜,拘謹含蓄的表達了忠心。

臨近傍晚,趙煦出了工部,站在宮門前,看着不遠處的街道。

除了林立的皇城司與宮中禁衛,還有不少百姓,遠遠的在圍觀。

工部一羣人在楊畏的帶領下,跟在趙煦身側,一個個神情激動又緊張。

趙煦環顧一圈,與楊畏等人道:“工部當前要務有兩個,一個是對黃河,長江的治理問題,要拿出切實可行的策略來。不要悶頭在衙門裡,要腳踏實地的去考察,諮詢有經驗,有能力的人,方案也是要長久,治標治本,尤其是黃河。臨近汛期,不可懈怠。其二,就是對全國的官道,橋樑進行梳理,分析,做好情況總結,爭取儘快呈給朕看。”

楊畏神色一肅,道:“臣遵旨!”

其他人紛紛跟着點頭,氣息有些急促,很想接話。

趙煦又思忖了片刻,道:“楊卿家,工部的事情,你先擔着,等政事堂那邊擬好旨,就會正式頒佈。”

皇帝想要任命官員,不是說句話就行的。還得在三省走完一套程序,這纔是法理。

現在三省都在政事堂,就需要政事堂那邊走程序了。

楊畏躬着身,道:“臣遵旨。”

他一點都不緊張,要是以往他這個任命或許通過不了,但是現在,誰還敢忤逆官家?

趙煦感覺差不多了,便向前走去,邁下臺階。

楊畏連忙跟着,其他工部官員則拘謹的立在臺階上,擡手恭送。

這時,童貫匆匆走過來,在趙煦耳邊低聲道:“官家,政事堂那邊忽然多出了不少爲呂大防等人申辯的奏本,都在說呂大防的功績,官家應該酌情赦免。”

趙煦看向皇宮方向,隨口的道:“不奇怪。”

他今天這一趟,其實等於是一個最後通牒,明擺着告訴所有人,他就是要嚴懲呂大防,一些人坐不住,完全在意料之中。

不過,趙煦旋即就半眯着眼,閃爍着冷意,自語的道:“做了官就一輩子榮華富貴,再大的罪行都是貶謫了事,依舊錦衣玉食,無憂無慮,這種規矩要改……就從呂大防開始!”

童貫低着頭,不敢多言。

倒是楊畏忽然間神情若有所動,看着趙煦冷冽的側臉,悄悄躬了躬身。

“今天就到這,楊卿家回吧。”

趙煦大步離開工部,準備回宮。

“恭送陛下。”楊畏連忙擡手。

“恭送陛下。”工部等一干人跟着大喊,聲音奇大,似乎怕趙煦聽不見。

等趙煦在一羣人簇擁下走了,楊畏這才起身,目光幽幽的閃爍一陣,忽然與身後的一羣人沉聲道:“陛下的話你們都聽到了,連夜做事!本官去一趟刑部,馬上回來。”

工部一干人,擡手應命,道:“下官領命。”

現在朝廷裡空缺的位置太多,官家親自來了工部,他們自然要好好表現一番!

晚間,趙煦的書房裡,落下筆,向着陳皮道:“明天的事情,都安排好了?”

陳皮小心的放下羹湯,道:“是。按照太皇太后的意思,一切從簡,明天就是去庵裡做一場法事就行,太后娘娘不入先皇陵,安放在庵裡。”

趙煦眉頭挑了挑,高太后沒有將向太后一切尊榮奪了已經是‘寬大’,不入神宗陵,倒是不奇怪。

趙煦拿起羹碗,目光看向外面,道:“你明天通知政事堂,擬一道旨意:命蔡卞爲主審官,三法司陪審,再讓十三弟代朕監審,後天,公開審理呂大防等案。”

饒是陳皮跟着趙煦是經歷了不少大風大浪,這會兒還是肩膀一哆嗦。

開審宰輔!

這種事,大宋朝就沒發生過!

消息傳出去,外面還不知道多大動靜,只怕能將開封城給掀起來!

陳皮不敢多嘴,連忙應着。

趙煦對他揮了揮勺子,道:“去吧,留兩個人就行,我再看一會兒就睡了。”

陳皮躬身,悄步退了出去。

……

第二一早,趙煦就穿戴整齊,在一羣人簇擁下,出宮前往城外的‘妙靜庵’。

皇太后的葬禮,即便再簡潔,朝臣們也得出席。

向太后的葬禮,由於高太后的懿旨‘一切從簡’,又是‘出家人’,真的是很簡潔。

作爲‘兒子’,趙煦只是配合演戲,將過程都走了一遍。

陸陸續續,一直過了晌午,趙煦等人又在庵裡待了一個時辰,這才陸續下山,回城。

趙煦等還沒有回到皇宮,陳皮就迎過來,撇開衆人,在趙煦耳邊低聲道:“官家,皇城司那邊說,蘇軾昨日回京了。蘇家相關一些人,今天在京城裡走動十分頻繁,還有……王詵。”

趙煦聽着,微微歪頭,目光盯着陳皮。

陳皮躬着身,不敢再多說。

王詵是駙馬都尉,當年蘇軾的‘烏臺詩案’他就牽涉其中,打破了宋朝駙馬不參與朝政的規矩。

王詵之前上書爲呂大防等申辯,蘇軾現在回京了,他的態度是什麼?

不過,從陳皮低頭中,趙煦隱約已經猜到了。

這個王詵當年之所以被髮配,除了牽涉蘇軾的‘烏臺詩案’,以駙馬都尉身份涉入黨爭,還有就是欺辱長公主,激怒了神宗。

趙煦心裡轉着念頭,轉頭看向蘇府方向,片刻,道:“傳旨:王詵行爲不端,多有不法,屢涉朝政,不知悔改!杖五十,羈押於宗人府,聽候發落。陳皮,你親自去。”

陳皮不敢多想其他,當即道:“小人遵旨。”

陳皮說完,急匆匆的帶着皇城司離開。

趙煦面上還殘留有冷意,大步進入皇宮,道:“叫十三弟來見我。”

第四百零二章 請辭的巡撫第三百二十八章 牌面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第五百零六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七百二十五章 餘地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心第一百三十章 殿中交鋒第兩百三十七章 讀書人所仰賴第五百三十七章 行動第三百三十九章 簡約的喪禮第三百六十章 不同以往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找死第三十九章 上朝第三百四十三章 木匠皇帝第三百零一章 元祐不佑第七百二十九章 上岸第四百零七章 一羣豬隊友第兩百八十三章 反對如潮(求訂閱)第五百一十六章 緹騎第三百五十四章 殺氣第四百九十八章 輿論第五百九十三章 小人的作用第二十章 窗戶紙第兩百四十二章 烈火烹油(第三更)第兩百六十八章 兵戎相見第兩百六十七章 局勢危急第五百七十一章 結束了第五百八十章 時間第五百七十二章 親信第五十五章 劇本錯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詔書:順誠王第五十八章 決戰第七百一十章 誅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簡約的喪禮第五百六十三章 啞然第二章 借力第兩百六十六章 最重要的第七百二十七章 似水流年第六百四十章 追剿第一百三十九章 對噴第一百零六章 君臣皆殺人(求收藏~)第三十二章 文化交流活動第三百六十八章 虎狼之地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五百七十六章 告示第四百九十一章效果第三百六十章 不同以往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文半城第四百四十一章 屬意第兩百六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五百四十五章 正月二十一第六百九十二章 好狠第四百三十三章 上京之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京第七百五十五章 馬不停蹄第兩百八十九章 清算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期而遇的摯友第五百一十一章 豈有意乎第四百七十章 舊事新說第一百一十一章 非我既敵第兩百章 人人自危了第三百零五章 走人(第三更,求訂閱)第十四章 要快第六百六十一章 糊弄第兩百七十一章 坐鎮青瓦房第一百九十八章 開堂第三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兩百二十四章 那就開始吧第一百五十二章 形同謀逆第兩百七十九章 狗皇帝第四百五十二章 人浮於事第四百三十三章 上京之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毛骨悚然第三百九十章 強硬第五百二十六章 軟弱第兩百六十三章 朝會第四百一十七章 收編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第七百四十章 離第五百零三章 糾葛中前進第三百九十一章 內外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鋒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律破碎(感謝暖百萬的白銀盟,鞠躬~~~)第七百四十六章 自信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始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沒有終點第四百三十七章 紫宸殿第八十六章 困頓第一百七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百零六章 君臣皆殺人(求收藏~)第六百三十四章 抵達第兩百二十章 官家三問第六百一十二章 統合第六百三十二章 封鎖全境第三百六十九章 參謀軍事第四百三十章 疲敵第七百二十九章 上岸第六百七十三章 三點第三百九十七章 和成第兩百九十二章 利益不一致(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