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事多繁雜

趙煦到慶壽殿的時候,就看到朱太妃與孟皇后兩人都在說話,小權兒並不在這裡。

見到趙煦進來,孟皇后站起來行禮,暗暗的給趙煦使眼色。

朱太妃沒有像往常一樣招呼趙煦,拿起點心,自顧的吃,但吃了一口又扔了回去,坐在凳子上,面無表情。

趙煦接收到了清晰暗號,心裡若有所動,笑呵呵的上前,道:“母妃這是怎麼了,誰惹你不高興了嗎?”

朱太妃看都不看趙煦,自顧生悶氣,道:“你還是叫我小娘吧。過年,不用過年了,我自己找地方。我帶着趙似,幼娥,我們自己過,不給你這個官家添麻煩。”

趙煦頓時就聽懂了,依舊笑着坐到朱太妃對面,道:“母妃這是說的哪裡話,是不是有人在您面前胡說了什麼?我怎麼會趕您出宮?喝杯茶,消消氣,跟兒子說說,她們都是怎麼說的。”

朱太妃自然不信趙煦會趕他出宮,但趙煦之前打算將趙佖,趙似,趙佶等人全都送出宮,這令她不安。

她神色動了動,還是接過趙煦遞過來的茶杯,直直看着趙煦,道:“我問你,你是不是決定,若是皇帝歸天,後宮都應當出宮出家?”

趙煦一怔,瞥了眼孟皇后。

孟皇后抿了抿嘴,輕輕搖頭。

趙煦會意,直接道:“母妃,她們理解錯了。朕是有意恢復漢唐的一些舊制。唐朝倒是有這樣的規定,結果剛執行就出了一個武則天,朕的本意,是防止後宮干政,不是要送母妃出宮出家。”

朱太妃想喝茶,最終又放下,嘆氣道:“我倒是信你,只是她們說的很邪乎。說你要收回宗室的封地,大減他們的俸祿,府邸大小要管,王府的奴僕數量要管,取幾個妾室要管,倒是婚喪嫁娶的費用不管,還要降他們的爵位……”

這些倒是真的。

趙煦稍稍琢磨,就道:“母妃,朝廷的情況,您可能不知道。現在國家四處需要錢,朕的內庫都拿出去了。他們身爲宗室,享了那麼多榮華富貴,而今家國有難處,他們拿出一點錢糧,不是應當的嗎?若是國不存,家何在?這些人目光短淺,自私自利,母妃不要與他們一般見識。再等等,等些時日,我給母妃加皇太后尊號。”

朱太妃本來還爲這些事愁眉不展,畢竟宗室與皇家一體,她這個當今官家生母,是怎麼都得說些話的,本來心裡還在翻來覆去的想着說法,聽到趙煦最後這一句,嚇了一大跳,連忙坐直,連連擺手道:“官家,切不可亂來,你的嫡母是向太后,我不不敢僭越……”

禮法上來說,朱太妃只是生育趙煦的工具,是‘小娘’,在官宦人家,‘小娘’就是妾,可隨手送人的那種,沒有半點地位。

向太后是神宗皇帝的皇后,是神宗皇帝所有子女的嫡母,禮法上,趙煦要叫向太后母親,與朱太妃是是隨着下人叫‘小娘’的。

趙煦忽然正色,道:“母妃,這不是僭越,是禮法曲直。朕是大宋官家,生母卻是太妃,這是不是說朕這個皇位不正?哪有皇帝的母親是太妃的?”

說到這裡,朱太妃吶吶不言。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她出身不是大戶人家,讀書不多,禮法上很多事情根本不懂。趙煦這一句話,令她懵了,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孟皇后坐在一旁,靜靜的沒有說話。

實則上,很多儒教與禮法有衝突,這些衝突在不斷的曲折下發展。

這就不得不趙煦的祖父,英宗皇帝發起的‘濮議之爭’了。

仁宗皇帝無子,英宗皇帝是宗室身份繼位,他在怎麼稱呼他生父的問題上,與曹太后,與朝臣發生了激烈的爭執。

英宗堅決要稱呼爲‘皇考’,就是父皇的意思,但生父趙允讓是濮王,是個宗室親王,怎麼能稱呼爲‘皇考’,這不亂套了嗎?

但英宗皇帝十分堅持,若是他生父不是皇帝,他又怎麼能是皇帝?所以,英宗皇帝要追尊濮王趙允讓爲皇帝,曹太后,朝臣們哪裡能同意。

於是,英宗皇帝兢兢業業的扮演一個孝子,與曹太后,歐陽修等朝臣爭執起來,寸步不讓。

英宗皇帝手握着‘孝’,曹太后,歐陽修等人堅持‘禮’,三方劇烈衝突。

最終,熟悉的一幕出現了。

英宗皇帝答應不追尊濮王趙允讓,歐陽修等朝臣同意英宗皇帝稱呼濮王趙允讓爲‘皇考’,最大的障礙,曹太后宣佈撤簾。

‘濮議之爭’,以英宗皇帝親政,掌握實權而告終。

趙煦可以清晰的看到,一旦他提出要尊朱太妃的皇太后,朝臣們必然會激烈反對,包括章惇、蔡卞等人。

因爲這在衝擊禮法的根本:嫡庶有別,尊卑有序。

嫡庶不分,尊卑亂套。

趙煦同樣能夠清晰的預判,他會如英宗皇帝一樣,大獲全勝。

在權力面前,禮法也好,儒教也好,終歸是兩個字:需要。

他們會隨着權力的需要而扭曲。

趙煦清楚記得,清末,有東西兩宮太后!

朱太妃雖然久居深宮,不懂這些禮法的彎彎繞繞,還是面露不安,緊張的聲音發顫,道:“官家,我知道你的孝心。但……這件事切不可亂來,你最好與大臣們好好商議,這個皇太后我要不要都無所謂的,千萬不要因爲我給你添麻煩……”

雖然不懂禮法,但朱太妃很清楚,她不應該被尊爲皇太后,她只是個妃子,從來沒有那樣的奢望。

趙煦見朱太妃神情不安,連忙安撫道:“母妃放心,我心裡有數,現在事情太多,我一時顧及不過來,明年再說。”

朱太妃聽到‘明年’二字,臉色快速放鬆,似乎沒那麼緊張了。她完全被‘明年’二字給糊弄了,離過年,可就一個月左右了。

孟皇后在一旁看得分明,見機插話,輕笑道:“母妃,這些都是政事,就由着官家與那些大臣去商議吧,權哥兒估計要醒了,我陪您去看看。”

朱太妃臉上一邊,站起來道:“對對對,我把這個給忘了,來人,去熱奶。那個我給你說,不是,官家,你要聽進我的話。”

趙煦跟着站起來,道:“母妃放心,我都省的。”

朱太妃這才放鬆下來,心裡記掛着孫子,腳步快了些,拉着趙煦與孟皇后說道:“我跟你們說,剛出生的孩子,最怕夏天與冬天,一定要仔細小心,我看還是放我這吧,權兒哥看着就是長壽相,我照顧放心些……”

第三百五十六章 請旨第一百一十五章 空虛第三百七十五章 援軍不宜來的太早第七百一十七章 基礎第六百零三章 諮政院第一百三十二章 斬立決第兩百五十一章 做大事的人第兩百二十三章 大軍改第三百四十九章 好手段第四百四十章 西湖歌舞第七百四十七章 沸揚第三十一章 政治手腕第兩百一十三章 着急了第七百零三章 博弈第三百零七章 難如登天的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籌錢三兄弟第四百零八章 狗急跳牆第六百九十七章 民退國窮第兩百六十章 戶部發財了第五百一十章 海貿與海軍第六百零八章 突然第二十二章 佈置第一百一十三章 抓!全抓了!第八十七章 人心(求收藏~)第兩百四十七章 巫蠱第三章 愚蠢第四百三十二章 舉步維艱的遼國第一百零九章 得力臣子(求收藏~)第六百五十七章 恩科第三百九十一章 內外第一百四十三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八十六章 困頓第六百九十二章 好狠第兩百二十六章 佛也有三分火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一路第三百六十四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三十三章 驚天動地大事件(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三章 共識第三百八十六章 求和信第四百二十三章 靈州第五百一十六章 緹騎第六百一十八章 猖獗第一百三十九章 對噴第五百零九章 來了第七十三章 千層浪更新問題以及祭天第八章 蹴鞠第兩百五十四章 大禍臨頭第五百四十五章 正月二十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線索第七百章 極刑第十三章 殺第六百零二章 南來北往第兩百八十五章 蠻橫推進(求訂閱~)第七百四十四章 依託第七百一十三章 聯姻第兩百零三章 認輸第三百九十三章 局勢紛亂第五百五十八章 南北第二十一章 驚變第七十三章 千層浪第四百零六章 鬥法第十九章 查封康和宮第四百四十五章 朕只看二十年第三百九十五章 遼人的斡旋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大宋必勝第五百六十一章 協力同行第五百二十七章 紹聖伊始第七百四十九章 所及第兩百八十六章 刻薄皇帝第四百八十四章 怎是一個複雜第一百五十四章 打官家的臉第四百一十二章 突變第七百四十七章 沸揚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擊第兩百二十二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三百六十五章 虎狼之地第四十九章 昏招第六百八十八章 進村第十七章 樊樓上第兩百九十五章 擅改年號第三百一十七章 烏雲下的希望(爲‘西仙山陡寂’加更)第兩百零二章 剖開你們的心肝脾肺(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二章 僵局第七百三十七章 現身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六十三章 全數罷黜第六百七十一章 內外第三百章 官場百態(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族坐鎮第四百四十一章 屬意第一百九十章 我輩風骨第六百一十五章 升級第一百二十一章 釐清案情第三百二十章 內部交鋒第一百零九章 得力臣子(求收藏~)第兩百零六章 出城十里相迎第四十三章 誰敢無視第七百四十三章 抵達第六十章 暗潮(爲盟主‘朕躬欽處軍國事’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