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糊弄

在許將回京的時候,收到了來自南方的李夔信。

李夔是兵部侍郎,許將是參知政事兼任兵部尚書,有事自然是向許將彙報。

在回京的馬車上,許將看着李夔的信,仔仔細細,十分認真。

李夔的信很長,寫了很多東西。

從虎畏軍的變革,南大營的建立,新兵招募、訓練,江南西路總督府,以及宗澤等人的種種作爲,江南西路發生的大小事情,都在這封信裡。

“有些着急,有些過了。”

許將輕聲自語。

從李夔的信裡來看,江南西路的種種事情以及巡撫衙門的諸多應對手段,嚴重出格,不單是違背祖制那麼簡單,對於現行的法度,也大有問題。

許將左思右想,將這封信慢慢放下。

作爲不屬於新舊兩黨的‘帝黨’之人,許將與章楶一樣,極力的想要立身於黨爭之外,可又擺脫不掉。

對於政事堂的急切,蠻橫的推動‘紹聖新政’,他心裡有不同想法,但卻無力阻止。

章惇太過骨組織,很少有人勸說得動。

加上他是攜憤而歸,對於‘新法’有着太深的執念,‘新法’是他的逆鱗,不可觸碰!

章惇還好說,是容得下的人,也肯聽人說話,雖然未必有用。

最令許將無奈的,是宮裡的那位年輕官家。

這位年輕官家太有主見了,對諸多事情有他的看法。

這位年輕官家,看上去溫和有禮,禮賢下士,大度有容,凡事有商有量。但在‘紹聖新政’的問題上,這位官家看似全權交給了章惇,實則他纔是真正的幕後變法者。

許將有把握說動章惇一些事,卻沒有把握說服趙煦。

“也不知道誰能勸說動官家……”

許將想來想去,也沒想到人選。

官家的親近之人,太妃,皇后,或者寵妃,在政事上,都不能影響趙煦。

那就是宮外,數來數去,可能會有不少人,可仔細辨別,還是沒有一個人,能有把握勸說住。

“還是得與章相公談一談。”許將輕聲道。

大宋的問題太多的,他這一趟也發現了很多問題,需要着力解決。這些事,離不開樞密院與章楶。

他也想着,藉由章楶,與趙煦說一些事情。期盼着,能起一點作用。

在許將看李夔信的時候,李夔與趙似,童貫等人的剿匪行動還在持續。

他們坐鎮南昌縣,調集了整個南昌縣武裝力量,力求全面剿匪,將江南西路的匪徒剿滅的一乾二淨。

李彥帶着南皇城司的緹騎,極其賣力,短短半個月,就走遍了洪州府,剿匪數百人。

而江南西路巡檢司逐漸成爲主力,其他各府縣的巡檢司不斷組建,人手擴大的極其快速,短短時間,就有近三千人。

李夔也在調集總督府的人馬,在各府縣組建府兵,縣兵,替代原來的兵卒,嚴厲的規範新制度。

此事,撫州府下,金溪縣。

葛臨嘉帶着人,親自指導金溪縣的制度改革。

他除了接第一步管金溪縣的人事,第二步就是錢糧。

由於知縣在府城,迎接葛臨嘉的是一個典吏。

他滿臉笑容,從容的帶着葛臨嘉等一行人打開了縣倉,邊開鎖邊道:“府尊,撫州府是大府,金溪縣也是地傑人靈,人豐地富,去年的錢糧,除了上交朝廷的,都在這裡,總數是十一萬貫。”

一個縣的倉庫積蓄,能有十一萬貫,也足以說明金溪縣確實是有錢,並且財政富裕,健康。

葛臨嘉身邊有既定的吏房,戶房官員,還有一些當地的原本大小官吏。

他們看着這個知縣親信,心腹在開鎖,神情是各異。

本地的人都在憂心忡忡,不知道進去後怎麼收場。

而葛臨嘉帶來的人,都在冷笑。

他們哪裡不知金溪縣的情況,去年就虧空了,一直在向府裡要錢,這會兒倉庫裡就有錢糧了?

典吏打開門,就與葛臨嘉笑臉滿滿的道:“府尊,請。”

葛臨嘉面無表情去,擡腳走進去。

擡頭看去,半倉都是滿的,一袋袋麻袋落起,十分充盈。

典吏拿過一個錐子,道:“府尊,您可以隨意檢查。”

葛臨嘉看了他一眼,拿過錐子,向裡面走,他沒有管前面的,走到中間,兩邊看了眼,道:“兩人,將這一袋抽出來。”

當即有兩個衙役上前,用力的將當葛臨嘉說的抽出來。

金溪縣本地官員越發不安,不斷的看向那典吏。

典吏忽然不在意,就站在葛臨嘉身旁,保持着從容微笑。

葛臨嘉瞥了他一眼,用錐子刺破,抽出來一看,大白米,十分乾淨。

葛臨嘉又向前走了幾步,道:“將這裡的扒開,從裡面掏出一袋來。”

葛臨嘉帶來的人沒有二話,上前用力撥開,抽出一袋,露出個頭。

葛臨嘉上前,用力的戳進去,拉出來一看,大白米,上好的那種!

那典吏不急不緩的跟過來,笑着道:“府尊,這裡都是貨真價實,縣尊嚴厲教導,絕無弄虛作假。”

葛臨嘉神情冷靜,看向帶來的戶房主事,道:“你去檢查一下箱子裡的銅錢。”

大宋的賦稅,以糧食爲主,銅錢爲輔。

不多久,那戶房主事在接連抽查了十幾個裝銅錢的大箱子後,神色怪異的道:“回府尊,沒發現問題。”

葛臨嘉帶來的人面面相窺,他們認真調查過,整個撫州府,所有縣都是虧空的,這金溪縣的倉庫,不可能這麼豐盈!

肯定有鬼!

但他們就是看到了真真實實的糧食與現錢,就擺放在他們眼前!

金溪縣本地的官員,見狀都長鬆一口氣,面對微笑的相互對視。

其中一個上前笑着道:“府尊,可否還要看賬簿?如果沒有其他事,要不要去其他地方看看?”

葛臨嘉帶來的人都面露不甘心,這金溪縣明擺着有問題,明擺着是糊弄他們,但他們抓不到證據,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葛臨嘉看着說話的人,忽然說道:“本府對金溪縣的倉庫情況十分滿意,理當嘉獎金溪縣……”

“不敢不敢……”金溪縣的大小官員,頓時大喜,以爲葛臨嘉要走,迫不及待的打斷了他的話。

葛臨嘉看着一衆人,道:“既然如此,本府宣佈,徵調金溪縣府庫錢糧,來人,立刻封鎖金溪縣倉庫,沒有我的允許,任何人不準靠近,不準一粒米,一個銅子出去!”

第四百三十三章 上京之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開堂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階段的開始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第七百二十三章 無止境第三百二十章 內部交鋒第七百四十三章 抵達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議第六百二十五章 推進第五百零七章 私與公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清洗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手段第兩百五十一章 做大事的人第六百九十章 失控第六百一十章 未有第兩百二十四章 那就開始吧第四百五十六章 學問第一百零八章 競相入場第四十五章 周到人第五百零三章 糾葛中前進第一百三十七章 黨爭禍國第五百四十九章 嚴肅第七百六十八章 沒有終點第七百一十三章 聯姻第三百章 官場百態(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五章 遼人的斡旋第六百七十二章 水師第六百零四章 難耐第十七章 樊樓上第兩百六十二章 緊張又期待的一刻更新問題以及祭天第一百七十七章 好消息第五百零五章 商貿開路第六百二十一章 險阻第七百二十章 聰明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西夏來襲第六百九十二章 好狠第六百四十五章 煩惱第五百六十九章 念念不忘第八十二章 杖斃(加更,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一章效果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五百九十三章 小人的作用第三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情第兩百六十八章 兵戎相見第十四章 要快第一百七十六章 誅心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國內亂第兩百三十章 怪象的源頭在官家第四百三十二章 舉步維艱的遼國第三百九十章 強硬第一百零一章 深刻的變化第七百三十三章 貴客第九十八章 親政第四百七十三章 第一步第八十章 不從(求收藏~)第六百零九章 棍棒第六百三十七章 剿匪第一百四十一章 官家要做什麼(爲盟主‘碼字工異客行’加更)第五百一十四章 找死第兩百三十五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七百四十九章 所及第一百二十五章 反擊第十章 準備抓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惡俗的古老套路第五百六十九章 念念不忘第兩百三十四章 蔡京的驚人舉動第七百零四章 帝王心術第六百三十四章 抵達第一百零六章 君臣皆殺人(求收藏~)第兩百九十六章 觸及儒家禮教第四百一十二章 突變第四百一十四章 凝結如冰第五十五章 劇本錯了第五十九章 朕可以殺人嗎第六百三十三章 狂風第六百二十五章 推進第六百五十七章 恩科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恩典第一百八十三章 地獄司第一百一十五章 空虛第七百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九十六章 君無戲言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情第兩百二十五章 擎天衛第兩百二十二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四百零六章 鬥法第五百零八章 風聲雨聲第七百六十一章 邊患第五百八十九章 抄家第六百四十八章 皇權不下鄉第四百三十九章 祖宗家法第六百三十四章 抵達第三十七章 着急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牌序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擊第一百五十章 酷似隋朝末年第四百一十二章 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