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罰銅

第六百五十一章罰銅

這個其實是經濟問題,通過緩慢的通貨膨脹刺激經濟,雖然宋人還沒有有目的有計劃地這樣做,但是立國百年發展下來,經濟體量的膨脹會自然地造成這種現象。

不過與後世不同的是,大宋經濟發達地區和落後地區的差異過於巨大,交通過於不便,人口的貧富差距也過於巨大。

三大經濟區的迅猛發展帶來的通貨膨脹,要是讓其它落後地區跟不上腳步,會極大地增加不發達地區的生產生活成本。

道理很簡單,蘇油如今的年薪,換到後世約三百萬,而碼頭最底層的力夫,一年辛苦就值後世一萬元。

如果豬肉要是十元一斤,那還好辦,要是突然漲到四十元一斤,對蘇油來說無所謂,對貧困家庭來說,買肉就得掂量掂量了。

在大宋,這就是商品經濟發達地區對小農經濟地區的一種凌駕壓迫,後世大明滅亡原因很多,大量白銀流入南方,引發通貨膨脹,和饑荒一起導致北方破產,也是原因之一。

如今糧價,鹽價,各地差異很大,還有最搞笑的,是居然存在倒掛現象。

就是最發達地區,如汴京,兩浙,糧價均平;最不發達地區,不光荊湖,即便是河東路,陝西路,廣西,廣南那種邊區戰區,糧價都很低;而糧價最貴的,反而是次發達地區——江東,江西。

還有就是四川這個特例。

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柳大見官人在那裡愣神,已經不知道蘇油的思緒,早飛到開封府之外的地方去了。

控制物價,薛向一直堅持的官榷救國,也不能說沒有一點道理。

想到這裡,蘇油也不由得暗自僥倖,大宋一直牢牢控制鹽價,這就是宏觀調控的威力。

糧價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鹽價雖各地價格不一,卻一直在相當長時期內保持着區域穩定。

比如開封府,從立國後到現在,基本都穩守着一斤三十五文這條線。

蜀中,以前基本七十文鐵前一斤。

然後鹽鈔的發行,極大地緩解了通貨膨脹帶來的經濟衝擊,不管宋人是有意還是無意,這隻無形的經濟之手,一直是讓大宋經濟穩定的巨大力量。

誰說古人不聰明來着?

直到蔡京那棒槌敗壞鹽政……

問題來了,如今自己在大宋這樣搞,以寶鈔替代銅錢,努力向貴金屬本位制靠攏,讓鹽鈔的信用貨幣地位降低,會帶來什麼後果?

想到這裡不由得腦門冒汗,這怕是也有問題!

再一轉念,明代和清代是怎麼做的?其本位制是怎麼完成的?好在有例子可以依循,似乎也不是想象中那麼可怕。

老嫗端着湯盆過來了:“今天家裡就算是過節,可是身受先生了。”

沒有人知道蘇油心裡已經經歷過一場驚濤駭浪,蘇油笑道:“老人家客氣了,就是幾個罐頭臘腸而已。”

臘腸葵菜黍米粥,粗糧夾薺菜的饃饃,加上一個梅菜扣肉,一個紅燒牛肉罐頭,一盤臘肉炒蒜苗,對柳大一家人來說,真的就是過了一回年。

剛要開飯,門口又來了一個大漢:“柳大,家裡來客人了?”

柳大趕緊站起身來:“馮大哥,吃過沒?沒吃來添個筷。”

那個叫馮大哥的進門:“喲,這個是肉罐頭!祥符縣裡有賣,牛肉的兩百文一個呢!”

說完對蘇油笑道:“小人是此地保長,聽說柳大家來了客人,便過來瞅瞅,這也是官上定下的規矩。”

蘇油拉着他坐下:“既然來了就一起吃點,我是赴京的舉子,這位是我伴當,哦,甲頭大哥要不要驗看家狀?”

馮大哥擺着手:“不用不用,就官人你這倆罐頭,都頂了柳大家幾日的嚼穀了,還怕你是宵小咋的?”

說道這裡突然起身:“官人你等等啊……”

說完轉門出去了,不多一會兒取了個瓷罐回來:“家中娘子搞了點村釀,不來點都對不起這菜不是?”

酒的確不是什麼好酒,和後世醪糟類似,馮大哥給蘇油和張麒添了:“探花郎弄出來這曲丸那真真是好東西,我家比柳大好點,吃得起麥面,炊餅如今發起來,一個當過去兩個大。”

“今年糯米要大漲。”

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讓蘇油有些莫名其妙:“爲何?”

馮大哥說道:“京中已經沒有糯米了,市易司定的價格,沒有南方大船願意拖糯米過來,村裡李三家的在城中酒坊上工,聽說酒坊承擔了曲務,卻不能得米造酒,現在各家都在賣存貨,酒價還不能擡,已經快壓不住了。明年的汴京城中,呵呵呵,可等着倒酒坊吧……”

說完舉起酒碗:“遠來是客,我先敬郎君。鄉下比城裡就是這點好,有了探花郎的曲丸,自己弄點悄眯着喝,官家也不會計較!”

蘇油聽得心驚肉跳,這村中保長都看得出來的問題,朝廷上如何一點動靜都沒有?

汴京城的釀酒可是一年一百多萬斤的大生意,真要是專榷垮掉,影響可就大了。

不過面上卻穩如泰山,笑吟吟地和大家吃喝起來。

席間有何幾人聊了很多,馮大哥說道:“這該交的皇糧是天天的漲,我倒還扛得住,我說柳大你能不能長點心?這要官裡突然要把青苗本給收回去,就你這個破家,怕是立時倒黴!”

柳大諂笑道:“那可不就得馮大哥高擡貴手……”

馮大哥一瞪眼:“咋地?!還想躲役務?我可告訴你,今年怎麼都該輪着你家了!不服役可以,多交一份錢就行!”

柳大說道:“這免役錢,不是交過了嗎?”

馮大哥自己也沒好氣,他是上戶,交的更多:“官中說得明白,免役是免役,寬剩是寬剩,你說我怎麼就攤上跟你們幾戶聯了保?反正如今役錢是年年有,不交那就去幹活。”

“這可是皇差,要是不幹,或者逃回來給拿住,送開封府裡邊打完板子,刺字發配陝西去!”

這個純粹是胡說八道嚇唬人了,蘇油趕緊勸道:“馮大哥你消消氣,就柳大哥這樣的老實蛋子,去了役務上,那也只有被欺負的份。”

“今年柳家的寬剩錢是多少定額?好歹相遇就是一場緣分,要不,我替他交了?”

馮大哥嘆了口氣:“先生是濫好心,柳大家的寬剩不多,就幾百文而已……算了,先生你也不用替他給,我與汴京碼頭力夫頭領林二蠻還算相熟,到時候給柳大求個情,去扛幾天活,二百五十文,也就是一天的工錢而已。”

說完對柳大一瞪眼:“別把他慣懶嘍!”

……

次日起來,柳大夫婦已經下田去了,柳芽看樣子也去了外村小學讀書,家中就剩老嫗。

蘇油讓張麒悄悄留下了兩百五十文馬料錢和住宿費,和老嫗告了別。

回程的路上,蘇油一路悶悶不樂,天子眼皮底下都這樣,其餘州縣如何得了。

回到府衙,已經到了月中,樑彥明和沈忱進來問候情形。

見到蘇油一臉不高興,樑彥明勸道:“大尹不用如此,雖然受了罰,但官家對大尹,還是看重的。”

蘇油愣了:“啥?啥罰?又受了啥罰?”

樑彥明和沈忱不由得苦笑,沈忱說道:“原來大尹還不知道,我們照大尹所言,杖責了十名侍衛,相公和陛下都沒說什麼,結果蔡御史跳出來彈劾大尹,說大內衛士是守護陛下的,宰相下馬的地方不合適,衛士就是應該制止。”

“還說……還說開封府看宰相的眼色,杖衛士十人。以後,衛士怎麼敢忠於職守?”

蘇油點了點頭:“所以呢?”

樑彥明小心翼翼地說道:“所以……陛下認爲蔡御史有理,大尹你被罰銅十斤。”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北苑監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朝爭第三百零九章 計謀被識破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說辭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救災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關撲第二百九十九章 衣錦還鄉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章大黑心第三百八十二章 司竹監第九百二十章 勸諫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運第九百一十七章 大敗第一百七十七章 長刀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老外的印象第四百二十一章 威猛的石薇第五百一十章 萬貨集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堂課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北苑監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析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劉猢猻第一百零八章 無聊第六百八十三章 家書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我真的不會打仗第二百九十二章 馬上草賦第三章 程家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夢中詩第二百八十二章 看榜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仁多保忠第一百七十七章 長刀第二百八十章 寫文章第二百一十九章 倆花熊第六百五十七章 木徵的逆襲第九十二章 模棱公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瘋狂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趙煦的聰明第六百四十七章 開封府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天貼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王珪的家事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五章 春天第二百零五章 有所求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力諫第二百一十七章 橋的題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龍筋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動腦筋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朝服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出路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堂課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沈括入門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比爛的世界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韓琦墓第九百四十八章 審理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捧殺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科舉改革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名臣之後第七百三十七章 兩首詞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占卜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燒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商都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類人第九百五十七章 呂公著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兀鐗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決戰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十一弟第四百五十二章 退軍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日心說第六百一十一章 富弼返洛第一百二十三章 薛忠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無條件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風雲再起第一百六十一章 高兄第六章 雞茸和開水白菜第七百三十五章 船塢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錢可通神第一千零三十章 基本教育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傅賢妃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體罰第六十二章 豆花飯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分歧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海軍戰術第一百二十八章 靈光第五百二十七章 趙郡李家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七患第五百四十三章 古怪的正確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梅山第九百五十六章 蘇詩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河間府第五百二十章 議河第六百一十六章 都難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確的幫手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風波第八百四十二章 王韶醒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想出巡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大學堂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戲精聚會第四百八十八章元宵節第九百零六章 兩分五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樓第六百二十章 利弊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