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多少是一點點

第七百零七章多少是一點點

兩人連忙趕往可貞堂,可貞堂一切如常,可就是沒有蘇油。

等到前往宜秋門,見到巷子口棋亭邊的影子,兩人這才鬆了一口氣,可算是找着了。

樑彥明看着站在街角給倆老頭支棋的蘇油,不由得有些氣惱:“大尹,還請回衙署料理公務。”

蘇油提着水壺:“我已經寫了告表,過幾日就會有處置下來,老樑,老沈,府衙我就不去了,不過有幾個問題還要跟兩位交代一下。”

“開封府流民問題,必須要重視起來,十六縣尤其是北邊的那些,好好察訪一下。年紀大的,送居養院檢查身體,做點輕省活計,年輕的,送城北進行斥鹵二期改造工程。”

樑彥明大驚:“這話怎麼說的?!怎麼一夜之間變成這樣?”

蘇油說道:“你們就別管了,將事情做好爲原則。”

說完從包裡取出筆記本,翻倒最後一頁:“我看看啊……十六縣路基拓寬改造,汴口水利樞紐管理制度,京中治安條例,下水道改造,清理城中淤潦,廂軍安置,嗯,還有三縣的別業基建工程,事情還真是多啊……”

最後將本子一合:“算了,這本子直接給你,我的做法你已經清楚,那就接着做下去。”

“每項事務的相關人等,本子上都有記錄,你有事儘可以找他們。其它的……等新任府尹到來,再聽他安排吧。”

樑彥明眼中含淚:“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蘇油繼續說道:“京中那些浮浪子弟,要嚴加管束,要常和他們的父兄上司聯繫。西軍打了幾次大戰,如今待遇不錯,要是有願意投軍報效國家拼個前程的,你抄錄下來,去找狄殿使,他會安排。”

“我走之後,開封府市易司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不過如今的行會與以前不一樣,也有小商人的代表,要學會利用他們的力量。實在不行,還有皇宋銀行撐腰,總不至於被大行首市易司拿本錢欺負了去。”

“總之要多蒐集情況,既不能偏聽大商賈們的,也不能偏聽小商販們的,儘量要大多數人沒有意見,方可施行。關鍵兩個字,公允。”

“實在不行,採用投票制,將鍋丟給制度去背。”

想了想:“我要說的就這麼多,去吧。”

樑彥明和沈忱對蘇油深施一禮:“大尹放心,新任知府到來之前,開封城一切體例,謹遵大尹成法。”

兩人去後,下棋的一個老頭問道:“小蘇探花,這是得罪了權要?”

蘇油嬉皮笑臉地蹲了下來:“開封府尹不好當,太累了。”

另一個老頭也說道:“是啊,鐵打的汴京城,流水的京兆尹。換個輕省地兒也好。要我說,你文曲星下凡,一開始就該去學士院,給官家寫寫誥文,和郡君多養幾個孩子纔是,清貴非凡,你看扁罐一人多孤單……”

起先那老頭就說:“京中哪戶富貴人家不是姬妾成羣,還養着戲班,誰跟你一樣,穿得還像個普通士子。”

蘇油不服了:“我這身素是素了點,可貴!老頭你都不識貨。”

老頭說道:“是是是,不過探花郎啊,宦海浮沉起起伏伏,咱不往心裡去。啊?宰執還三年一換呢!如今也算是做過了‘四入頭’,就算是慢慢熬,遲早也輪到你頭上!”

另一老頭點頭:“對對對,老兒經過的府尹,沒有二十也有十五了,就探花郎給咱開封府幹的這些事兒,幾個府尹有這樣的能耐?”

一老頭立即表示贊同:“這個可真不是吹,咱宜秋門的人走內城街上都沾光!”

蘇油給倆老頭續水:“被你們誇得都不好意思,進去了,一會兒要水使喚一聲。”

拎着水壺進了蘇家院子,院子裡都是清一色的大花盆,八公正在給豆藤扎架子,石薇正在帶着扁罐看白龜。

蘇油將罐子放下,過去給八公幫忙。

八公看着蘇油的動作,笑道:“油娃手生了。”

蘇油也笑:“從來就沒熟過。這些豆藤是小妹的命,精貴着呢。”

八公點頭:“挺好,要不然我一老頭子都不知道乾點什麼。”

扁罐聽見了,跑了過來:“翁翁我陪你玩。”

八公蹲下摸他腦袋:“真乖,比爹爹小時候乖多了。”

蘇油無語:“我小時怕比他乖吧?”

八公翻着白眼:“你就沒有過小時候。從小就跟個大人似的。”

蘇油摸了摸鼻子:“呃……這難道不是乖?”

八公對蘇油從小就無需自己教導似乎有些不滿:“沒聽說過小孩生下來就會懂事兒的!那不成妖孽了?!”

石薇笑吟吟地過來挽着蘇油的胳膊:“就是,從來都沒見小油哥哥生氣懊惱過,也不像扁罐有時還使使性子。”

扁罐不高興了:“我沒有使性子,木客才使性子。”

石薇颳了一下扁罐的鼻子:“木客纔是最沒性子的好不好?成天被你支使得團團轉,你再不改,我就將木客送天師叔叔那裡去。”

扁罐申辯:“他是在和我做遊戲,我們是好朋友。”

說到這裡蘇油想起來一件事情:“好朋友也要講衛生,勺子要分開用知道嗎?”

這熊孩子,餵過木客一勺蛋糕後,又挖一塊往自己嘴裡填,蘇油都見過不是一次了!

扁罐還是比較聽蘇油的,聞言乖乖點頭,蘇油一高興:“走,爹爹給你做爆米花去!”

廚房裡小火烀着肥雞湯,盆裡還養着一條大魚,扁罐很好奇:“爹爹這是什麼魚?”

蘇油說道:“這個是鮎魚,一會兒給你燉個魚頭湯。我們進來幹嗎來着?怎麼一下子就給忘了?”

扁罐喊道:“爆米花!”

蘇油恍然大悟:“對對對,該做爆米花來着!”

爆米花其實很簡單,用到的原料是陰米。

陰米是現成的,就是將糯米泡水蒸熟後晾乾得到的幹米飯。

這個東西蘇家廚房裡常做,不過需要蘇油親自動手的時候太少了。

蘇油太忙,所以很珍惜這種和扁罐共處的機會。

扁罐也挺辛苦的,如今每天都要隨石薇練習導引,進行體鍛。

用石薇的話說,蘇油就是太懶不愛動,母子倆將這個當做遊戲,扁罐倒是樂此不疲。

不過可能天師道的體鍛術的確有些門道,起碼八公和扁罐,一老一小的身體都壯實。

夫妻倆與其它家庭似乎有些反了過來,別人家是嚴父慈母,蘇家是慈父嚴母,扁罐怕媽媽甚過了怕爸爸。

蘇家炒爆米花用的粗砂,都已經炒得又黑又亮了。

往裡邊加點豬油,將沙子炒燙,再將陰米倒進去混合翻炒,很快一粒粒半透明的米粒就噼噼啪啪變成了大白米花,體積幾乎擴大了四倍。

等到米粒都變成了米花後,拿篩子篩掉沙子,剩下的就是乾乾淨淨的米花了。

支起鍋子,加水加白砂糖融化,蘇油取出一個小鐵皮盒子打開,從裡邊取出一片紙包。

這是渭州最新的產品——黃油。

這東西是從奶裡邊提取出來的,其實早就有了,不過牧民們沒有如此精細的包裝而已。

如今嶲州烘焙也是汴京城流行的食品,其中黃油是必不可少的。

wωw_ttκan_c ○

將黃油加入糖汁中融化,然後淋入米花翻勻,充滿奶香的爆米花就做好了。

扁罐很喜歡這個神奇的加工過程,口水也流了老長,蘇油將爆米花做好,給了他一包,然後讓他給翁翁和娘送去,告訴他自己只能吃一點點,這東西要吃得先放涼,不然容易上火。

扁罐捧着爆米花:“多少是一點點?”

第二百三十五章 打探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故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十二平均律第四百一十八章 義勇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河北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聞捷第一百九十四章 第一步第九百四十章 再見呂惠卿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鐵路第六百八十三章 家書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通海之家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證據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填平第六百七十六章 雞西兒巷第五百五十章 論《青苗法》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張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第二百三十二章 蘇伯純第九百四十八章 審理第二百零七章 破甲錐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大爆款第六百五十四章 調查報告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小戰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大爆款第一百零四章 買山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無條件第六百四十二章 見解第六百章 吳逵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古道第五百二十七章 趙郡李家第三百八十六章 嵬名浪遇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瑕疵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金蓮華炬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慘狀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羣英第八百八十二章 論功過第五百一十四章 護送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咆哮御前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人性的君王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方略第七百七十章 旗幟第四百四十章 再見可龍裡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再見辛娘第九百三十四章 鄒時闌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發展計劃第七百三十三章 賈憲第八百九十九章 軟糖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甲骨文第八百六十四章 蒲珊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括戶第九百章 縫紉機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東西皆戰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程頤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四章 好女孩第四百三十九章 還鄉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渾脫第一千零八十章 針鋒相對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浙風味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駕崩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入使線路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歸來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朝會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上課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敦煌遺書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新眉山第六百五十五章 反問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準備第八百八十六章 硨磲第三百零二章 煙筍排骨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意外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錢可通神第四百八十二章 復綏州第二百零七章 破甲錐第九百零二章 建設兵團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淞江一號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敢成大事第八百五十八章 交趾新年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蕃坊第九百章 縫紉機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校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大捷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馱馬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咆哮御前第八百九十九章 軟糖第七百零四章 求退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學問還沒丟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司馬光逝世第八百七十章 老張的有機化學第九百零一章 起義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鬼章的謀略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連機銃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栓動小獵銃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蒼狼第一百七十一章 陸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分析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王爵酬之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請客第九百五十五章 枉作小人第七百二十四章 少年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蕃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