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憤怒上官政(29更)

杜如晦的嘴角勾了勾,循聲看去,只見一個狗熊般的惡漢,全身披掛,滿臉橫肉,額角上一道長長的刀疤,兩隻眼睛如同銅鈴一樣地瞪着自己,鼻孔裡盡喘着火氣,看那架式,若不是衛玄爲帥,他不敢過於放肆,只怕放在平時,這會兒早就衝上來把自己生吞活剝了。

杜如晦微微一笑,對這惡漢說道:“原來是上官將軍,失敬,失敬,不知小的有何失言之處,讓將軍如此憤怒呢?”

這個惡漢不是別人,正是前慈州刺史上官政,天下著名的悍將,勇士。當年楊素出兵討伐楊諒時,上官政獨守慈州,擋住了叛軍經略河南地的主力部隊,又親自率兵進入幷州,歸於楊素所部指揮,一路打下晉陽,可謂居功至偉。

但這上官政爲人極爲粗暴,又兼好色,在城破之後,在城中縱兵擄掠,而自己也藉着抄查叛軍官員的家屬之機,對現任楊玄感所部黎陽刺史元務本家,大肆抄掠,還對其母盧氏嚴刑拷打,欲追查元家的私產,結果被路見不平的楊玄感一頓暴打,灰頭土臉,而額上的這道傷疤,就是楊玄感留下的。

後來楊素當權,上官政因此事被追究治罪,本來是要遠陡嶺南,結果因爲當時東宮事發後,被解除了右衛大將軍職務的太子一黨的大將,前右衛大將軍元胄,與丟失了蒲州被免官的朋友丘和飲酒時戲言,說上官政是天下勇士,到了嶺南一定會謀反,而你丘和丘老弟過去,就不會有問題了。

此話雖是酒席戲言,卻被丘和懷恨在心,向楊堅密報,結果元胄竟被坐誅,而丘和則官至朔州刺史,連帶着上官政也被授予了右驍衛將軍。算是一出神奇的大轉折。

此後,上官政雖然不敢直接對楊素和楊玄感有怨言,可是每當夜深人靜之時,卻無不咬牙切齒,苦練武功,想着有機會一報當年的受辱丟官之仇,終於。十年之後,讓他等到了機會。是以本來作爲留守大興的主官的他,堅決要求隨軍出征,爲的就是親手向楊玄感復仇!

杜如晦博覽經史,對於這些名臣大將的舊怨,也多少知道一些,看到上官政如此怒不可遏,也料到一二,微笑道:“上官將軍,前天的時候。看到喝楊氏一家血酒,吃楊素骨灰最賣力的,就是將軍您了,您對楊氏一門的血海深仇,小的也知道一二。只是小的所言,只是客觀地分析一下戰局,沒有偏向楊玄感吧。”

上官政咬牙切齒地說道:“你這是在給大帥出鬼點子。要他避戰,最好是縮在關內不出,對不對?”

杜如晦點了點頭:“不錯,如果依小的愚見,只要牢牢守住潼關,或者前出。守住函谷關故城和魏函谷關新城,就可以阻止楊玄感入關中,他就是有雄兵十萬,也無可奈何,到時候只要陛下的徵遼大軍一回,四面合圍,叛軍必敗無疑!”

上官政哈哈一笑。對衛玄一拱手:“大帥,您聽到了吧,這個姓杜的小子說來說去,就是想說我軍打不過楊玄感的那些烏合之衆,只能守關不出,只要一出關,就會跟達奚善意和裴弘策兩軍那樣,被叛軍所消滅,如此動搖軍心之人,就是立斬於岸邊,也不爲過吧!”

杜如晦的臉色平靜,可是李大亮卻是急道:“大帥,杜如晦所言,乃是一片赤誠啊,即使是有所冒犯,也請念在他的一片忠誠的份上,免他無罪吧。”

衛玄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來,他沒有理會上官政,而是看着杜如晦,緩緩地說道:“杜如晦,你憑什麼就認定,我軍正面與楊玄感的叛軍作戰,就會打不過呢?我關中府兵,是天下精銳,又有這麼多世家子弟擔任軍官指揮,兵強馬壯,楊玄感就算勇武過人,精兵也不會太多,十萬之衆,多數是烏合之衆的船伕民工,聽說他最近開倉放糧,吸引了不少饑民前去附逆,這些連飯都吃不飽的人,又怎麼會是我軍的對手呢?”

杜如晦搖了搖頭,淡淡地說道:“楊玄感軍所部,多是對我大隋苦大仇深的刁民頑匪,小的聽說他們起兵的時候,甚至把不肯附逆的軍士們殺死,分食其肉,以示絕無退路,加上楊玄感連續吞併了不少來援的小股朝廷官兵,把那些精良的裝備分給了跟他初起的民夫船工。”

“這些老賊的訓練雖然不足,但是悍不畏死,兩軍陣前,若是以這些死士衝鋒,楊玄感再以他的部曲精兵爲後援,在相持的時候衝擊我軍薄弱之處,我軍就算有七萬之衆,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若是大軍一戰而潰,那潼關和函谷關可就無兵防守了,楊玄感若是入了關中,那響應他的世家子弟只會更多,如此,則大隋危矣!”

衛玄冷冷地說道:“難道只有楊玄感的兵不怕死嗎?我軍的將士,全軍上下,也都喝了楊氏一族的血酒,也都分食了楊素的骨灰,按你的說法,也是士有必死之心,沒有退路,兩軍相逢勇者勝,你憑什麼說我軍的士氣和戰鬥力,不如叛軍?”

杜如晦淡淡地說道:“因爲我軍是官軍,官軍即使戰敗,也可以回家,就算楊逆得到天下,也是會大赦的,他不可能殺掉每個跟他戰鬥過的朝廷軍士,這樣對他的統治也不利。可是叛軍卻是沒有退路的,一旦戰敗,天下之大,也無處可逃,就如同十年前的楊諒謀反,參與叛軍的軍士,非死即流,許多人現在還在嶺南和敦煌這種艱苦之地服刑呢。所以簡而言之,我軍還有退路,而叛軍沒有,如此在搏命的時候,哪方士氣會更高呢?”

衛玄嘆了口氣:“你說的,也確實有幾分道理,可我軍是現在援救東都的唯一希望,若是連我們都畏戰不出,那還有哪路兵馬敢援救呢?東都之所以能撐到現在,就是指望着各地兵馬來援,要是我們關中部隊都不敢出戰,只會助長叛軍的氣焰,也讓東都的守軍失望啊。杜如晦,你說是不是呢?”

第六百零四章 楊諒慫了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長槊突陣騎第五章 縱論兵機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千三百章 李密的擔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江南劇變第二千四百六十一章 大決戰的設想(5更)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右軍出擊第一百六十二章 自以爲是的笨女人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絕代雙驕第二千四百五十一章 岑文本的開價(5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滿嘴忽悠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楊氏祖墳(23更)第五百九十二章 你死我活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李密出山第二千三百四十七章 渾斡來降(羣號219263410)第五十三章 弓弩對射第二千五百九十八章 城頭論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斬首行動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外國馬屁精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坐山觀虎鬥(35更)第七百九十八章 斛斯政的老朋友第四百二十七章 貓鬼疑雲(十)第四百三十章 香消玉殞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姑侄密謀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鼓行入江都第二千六百四十四章 車輪碾壓第二千二百六十二章 嘴炮無敵第二千四百一十九章 滑州訓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南國冼夫人(一)(一更)第二千三百九十一章 封郎的性福人生第二千零四十七章 無間道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出城偵察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李密出山第二千二百二十一章 以身試險(三更)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生擒悍將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準備攻城第五百五十八章 魏徵薦英傑(二)第二千一百七十章 當廷激辯第二千零一十五章 分析敵情第二千一百五十四章 杜如晦出奔第九百九十六章 弓強箭快第八百六十三章 封倫的監視第一百四十八章 江南不穩第七百六十六章 化敵爲友第二千零九十三章 老邪送馬第三百七十七章 夜訪李靖(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鬥毆(二)第六百九十五章 天下的才子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誘敵深入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酒宴變軍議第三百零八章 宣嬪的一家第九百九十三章 架橋突擊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柴紹相助第六百六十章 世充亂入(三)第二千三百八十章 一杯肝腸斷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悍將就擒第一百七十章 教訓第八百六十四章 封倫滿狀態復活第三百九十五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千二百四十章 前軍崩潰第二千四百八十六章 一朝春盡紅顏老第二千一百八十一章 兵臨扶風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李淵算命第五百七十六章 打開心扉(三)第二千五百二十五章 伏擊青陽宮第二千零五十七章 城中遇伏第六十三章 一無所有第五百八十三章 長孫晟的選擇(一)第三百零七章 慕容往事(三)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將軍當救天下!第一千零二章 搶灘登陸終章 老大哥注視着你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誅殺監軍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再攻回洛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御前會議(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城門對峙(三更)第二千三百八十六章 九錫之禮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私下談判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購置馬匹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玄感稱帝(50更)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無忌哥哥(八更)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分兵南下第二千二百三十七章 左軍出擊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楊千壽的末日第一百六十五章 怒對長孫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獄中諸葛第二百五十八章 優惠政策第五百七十四章 打開心扉(一)第二千五百五十八章 玄甲乘高突第三百六十章 超越諸葛亮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原之行第二千二百二十二章 忠臣之死(四更)第七百五十五章 私密空間第七十九章 舉報第二千一百九十七章 楊倓救駕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憤怒上官政(29更)第二千六百二十章 兵臨汜水第二千三百二十五章 統一中原的另類手段第二千二百三十四章 通風報信的正確方式